有些地方,你只有一個人去體驗,才知它真正的美。
——題記
1
結束了在臺北紀錄片研習的課程,我拖著箱子搭捷運前往西門町的青年旅舍。十月末的臺北氣溫適宜,我站在路邊查手機地圖,按照旅舍老闆給的地址,一路來到住處。
到了旅舍門口,老闆如約而至。門開,裡面沒人,很安靜。各房間統一的布置風格,每間都是上下兩層大床,雖不算寬敞,但至少看起來還整潔。據說老闆在不遠處還有一間旅舍,而我恰巧預約了她人少的這家。WIFI、熱水、公共電腦,交待過一些基本的事項,老闆把大門密碼告訴我,便離開了。
第一次住一家沒人的青年旅舍,略微有些異樣的感覺。突然的寂靜,與剛剛過去的幾天是如此不同:高檔酒店、溫泉、頭腦風暴、早起晚睡的作息以及令人仰慕的導演。現在,只有一個陌生且無人的旅舍,空蕩清冷。
開箱整理了一下東西,聽見門聲作響,遠看一個女孩走進來。看到我,熱情地打招呼。走近後才發現她戴著的掛牌,正是這幾天我一直在戴的。
多一個人就一下多了些許生氣,因為巧合的驚喜,我們熱絡地閒聊幾句。洗完澡換好衣服,發現有朋友的簡訊要約我吃宵夜。我回時間太晚,明天還有安排。他問什麼安排。我說,我要去九份。
同每一個當地人的反應一樣,他很驚訝地重複:「明天你要自己去九份?」
「對呀。」我再一次回答,就像他不理解我一樣,我同樣又一次不解。
然後,同樣是建議我不要去,理由有二,太遠和一個人。
2
一覺醒來,同屋的女孩已經不見了。昨晚,她說過今天準備自己去逛附近的小店,一大早就要出發。我收拾妥當,看時間還不算晚,於是慢悠悠出門,找了家店悠閒地吃早餐。
臺北的服務業向來態度很好,記得有一次去商場,因為離捷運站還有一段距離,買完坐接駁車,服務人員用她一貫的微笑和甜暖的聲音,外加一個鞠躬送走我們。讓我想起如果在北京,司機師傅絕對大嗓門一喊,簡單粗暴,讓人心生煩躁。
吃完飯,查好路線,我準備出發去九份。臺灣朋友提的理由在我看來都不是什麼問題,畢竟就北京一出門花費個把小時而言,這點距離已經很近了。再就是一個人的問題就更沒什麼——曾經獨自一人乘13小時飛機到大洋彼岸,現在身處相同母語的地區又有什麼可擔憂的呢。
3
因為提前了解過可搭臺鐵前往,我直接來到車站買票,讓我節省了不少時間。每次往返高雄和臺北都乘坐高鐵,而第一次拿到手的臺鐵票,讓我禁不住拍照留念。
臺鐵的車速比較慢,也正是這樣才有了看清窗外風景的機會。我環顧四周,位置幾乎都坐滿,但是車廂中很安靜。戴著耳機聽歌,恰巧循環到契合氛圍的幾首,外面的天空逐漸變暗,不多一會兒,車窗上濺起幾滴雨水。
這趟車還沒坐夠,廣播就提醒我到站了。出站後我問工作人員去九份怎麼走,他指對面的站牌,買了票坐幾站就能到了。
雨下得有點密,我不想撐傘,便冒雨走到對面站牌。雨水讓身邊行人變得有些慌亂,大家急匆匆跑來跑去,車輛便自覺停下來等待躲避。
買票等車上車,我突然發現,這車不報站,旁邊除了山就是海,看起來沒什麼差別。我到底該哪站下車呢?
正當我準備問司機時,旁邊阿姨開口,姑娘你要去哪?
我說,九份。
阿姨說,那你在我後一站下車就好。
我謝過她,繼續聽歌。
開了不知有多久,旁邊阿姨下了車。我查看一下地圖與終點相差不大,又同司機確認過,終於到達了九份。
大家都說九份九份,也都走馬觀花逛九份,可究竟有多少人了解九份呢?比如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它為什麼取名為九份?
4
雨還在下,我走近九份最繁華的地段。天氣並沒有阻擋遊客的腳步,兩旁琳琅滿目的小店,尤其是小吃店最為火爆。我先找到賴阿婆家的芋圓,排隊的人很多,老闆忙得動作飛起,一碗接著一碗盛出。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位子坐下品嘗,軟糯香甜,暖和一下腸胃,畢竟雨天的九份還是有點涼的。
吃完心滿意足,在高低不平的磚石路上繼續走走停停。看到一家有意思的店就進去看看,一個人不趕時間,可以想待多久就待多久。
走進一家小店,裡面都是以可愛貓咪的形象做的小物件。店裡幾個女孩驚喜地挑選著自己所愛,老闆埋首在後面桌子前,低頭在畫著什麼。我怕打擾到他,下意識放輕腳步。他抬頭看到我示意是否可以拍照,便溫和地笑了笑,表示允許。
路越走越寬闊,我向山上走去。雨已經停了,天空有些陰,大片厚重雲朵翻滾著前進。身邊熙攘人群越來越少,偶爾只有一兩輛機車從身邊掠過。山高風大,不多時,我已經可以俯瞰遠處的海景了。
隨處可見的廟宇讓寂靜的山中更加靜穆,眼前出現的客棧讓我心中一震。
遠處霧氣蒙蒙,空氣卻很清新,傾斜的山路上幾乎只有我一人。想起宮崎駿《千與千尋》中的景象,仿佛置身其中,愜意無比。
不需要歡聲笑語,不需要華服拍照,這樣的路途,跟自己對話,就已足夠了。
5
天色仿佛在瞬間暗下來,周圍燈光漸起,滿目的紅色調讓一切變得活躍起來。狹窄的石階上人頭攢動,茶樓上的人坐在窗邊,商業化可以讓眼前景象繁榮,也會讓人感到一絲雷同的乏味。
在一片熱鬧中,我隱約聽到遠處海浪聲聲。
我沒有選擇茶樓,側著身子從石階的人流中走下來。躲避掉這些繁華喧嚷,其實只需要多走幾步而已。不遠處有一片空闊的道路,旁邊是石頭圍欄,雖然與剛才的地方只隔區區幾百米,卻是截然不同的感覺。
旁邊沒有幾個人,一抬眼,面前卻是夢境一般。
原諒我無法用鏡頭還原眼前的瑰麗:從青色漸變成玫瑰色的天空,雲像煙霧一樣輕薄,飄浮在空中。星星點點的燈火,錯落有致。耳邊迴蕩著遠處陣陣海浪聲,伴著身旁墜落的雨滴,像是在黑暗中閉眼傾聽CD機中的協奏曲,一切空曠無邊,一切又盡收眼底。
像我這般,感動總是不知不覺中襲來,在一片燦爛星火中,模糊了視線。
6
不知站了多久,走走又停停,耳機中的音樂伴著海浪,在我的記憶中打下烙印。有時候,人的記憶會騙人,會因為時隔久遠而模糊不確定,但音樂不會,它將當時最真切的感受記錄下來,讓你一聽就仿佛回到當初。
天色完全暗了下來,雨也越下越大。商業區的人流開始有散去之勢,我買了杯熱飲,撐起傘,回頭望了一眼九份,向前走去。雨終於譁譁地下了起來,我站在一處避雨地等車,雖然不知道回去的路何時啟程,但也沒什麼可急的,不是嗎。
註:
據《臺北縣誌》的記載,由於在清領時代初期的時候,這地方的村落住了9戶人家,每當外出到市集購物時都是每樣要"九份",到了後來九份就成了這村落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另有當地義工李老師的說法,在當地土語中"有金子的地方"發音為goubenna,被後來的廣東移民誤作"九份",而沿用至今。
圖文 / 桔子
【原創】如需轉載至其它平臺
請後臺聯繫作者
這是三年前的今天
沒錯
2013年
如果若干年後還能重回九份 我要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