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開學第二天後情緒崩潰:內向型性格要怎樣適應集體生活

2020-09-04 十月的詩

又是一年開學時,孩子們哭哭啼啼,家長們歡天喜地。

最近一則新聞報導,高一新生妮妮(化名)剛剛開學,參加了兩天軍訓就感到情緒崩潰,大哭著打電話給媽媽,要求帶她回家。

原來,妮妮第一次住校,不知道應該怎樣融入集體,她擔心:我該找誰交朋友?他們會喜歡我嗎?


媽媽帶著妮妮來到浙大二院精神科檢查,妮妮被診斷為「適應性的抑鬱焦慮反應」

適應性的抑鬱焦慮反應:是現在比較普遍的一種由於心理上的壓力或是生活中遇到的解決不掉的問題等產生的心理上的疾病。

妮妮的反應主要是由於不知道該如何結交新的朋友,害怕自己無法融入集體引起的。據妮妮透露:

「回到寢室,其他小姑娘嘰嘰喳喳聊成一片,熄燈了還停不下來。我內心很想加入她們,但總找不到合適的時機,最後還是默默無言。」

妮妮媽媽說,妮妮平時性格比較內向。那內向型性格能否適應集體生活?應該怎樣適應集體生活呢?


一、什麼樣的性格是內向型性格


心理學家榮格在《心理類型學》中將人格分為外傾型和內傾型。

榮格認為:外傾型人格的人的特點是心理能量來自於外部世界,更加喜歡與人交流;內傾型的人心理能量來自於內心世界,更愛獨處,過多與人交往反而會覺得精疲力竭。

這也是為什麼在一個新的環境,或是新的群體中,總有一些人很快就能如魚得水,和誰都聊得來,而有的人卻只能在旁邊猶猶豫豫,不知道說什麼。

如果你經常出現以下幾點,那你就很可能是屬於內向型性格:

  • 在人多的地方會感覺到不安;
  • 在陌生人面前,開口說話前經常要考慮再三,害怕說錯話;
  • 比起小組活動更喜歡單獨與人交流;
  • 當你獨處時反而覺得更輕鬆。

內向型性格的人,更喜歡獨處,不擅長主動與陌生人交談。

有很多人覺得,內向是因為太害羞,只要放開點就可以了,其實並不是這樣。



二、放開點嘛,別那麼害羞:內向型性格不是你想的那樣


內向型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常常會被人批評:「你怎麼這麼內向,放開點嘛。你看別人嘴多甜…」

這樣的批評常常讓內向型性格產生深深地自我否定,變得自卑。或是為了強迫自己變得外向,把自己偽裝起來,卻經常感到內心疲憊不堪。

內向型性格的人通常是一個「高度敏感」的人,容易感知到周圍的人的情緒,從別人的一句話,一個小表情裡,就能夠辨別出對方的情緒。這樣的「天賦」常常讓內向型性格的人,在加入集體生活時感到精疲力竭。

雖然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樂觀開朗,但是我們的性格有40%~50%都是由基因決定的,還有30%~40%是由成長環境決定的,自己能改變的只有10%左右。所以內向型性格並不是我們想改就能改變的。

內向型性格並不是缺點,內向型的人雖然沒有外向型性格顯得那樣活潑開朗,但是通常更擅長於思考,創造力更強。

既然性格無法改變,那內向型性格是不是就無法適應集體生活了呢?並不是。



三、天生內向的人,怎樣適應集體生活


當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社交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必須的。可當我們長大一些,特別是進入初中、高中後,就開始發展出了社交需求,朋友對於我們來說開始變得重要,如果這時交不到朋友,我們就會感到沮喪,被孤立。

馬斯洛需求金字塔,告訴我們「與人連結、形成歸屬感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

就像報導中的妮妮,她渴望融入集體,卻因為性格內向不知道怎樣交朋友,她誤以為要交朋友就需要變得和大家一樣開朗、善於交談,於是變得非常焦慮。


①不要害怕,做自己是你應有的權力


很多內向的人錯誤地認為,要交到朋友就得改變自己內向的性格,所以經常為了融入集體而偽裝自己。這樣反而加劇了內心的矛盾,讓自己陷入痛苦中。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天生內向的人,也可以既保留自我又適應集體。

在TED 演講《內向性格的力量》中,Susan Cain曾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九歲時,她第一次參加了夏令營,母親給她帶了很多書。可是當她在夏令營拿出書準備看時,一個女孩對她說:你為什麼要表現得這麼老沉?

輔導員也對她說:你應該表現得活潑一點。

於是Suan只好把書放在床底下,直到回家。因為她不想顯得和別人不一樣。可對此她的內心一直感到很愧疚,就好像是書本在呼喚她,而我卻放棄了它們。

長大後,Suan為了表現得堅定開朗,她選擇了成為一名律師,而在內心深處,她卻希望成為一名作家;為了融入集體,她經常去不喜歡的酒吧,其實她內心更想和親密好友一起聚餐。

為了證明自己不內向,她違背了內心的感受,這讓她很不快樂。

後來,她深愛的祖父去世了,她才發現,她那位內向的祖父竟然用自己的力量影響了成千上萬的人。這讓她明白了,原來一個人,真的可以即成為自己又擁有同伴

後來她辭掉了律師工作,成為了夢寐以求的作家,還出了一本書《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

內向型性格的人常常害怕表現出自己的內向,認為這樣的自己不受歡迎。其實每個人都有權利既保留自我,又融入集體。勇敢地去做自己,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②不要焦慮,集體就是由各種性格不同的人組成的


教育家周弘先生說過這麼一段話:當你感到怯懦,不敢主動與人交往的時候,對方也一樣,他們沒有你表面所看到的那麼強大與無懈可擊。

其實,當你在擔心怎樣與別人交往的時候,別人也有著同樣的擔憂。所以不用擔心自己太慫,給自己一些時間。

允許自己現在不加入別人的交談,而只是觀察、傾聽。其實集體本就是由各種各樣的性格的人組成的,我們並不需要和每個人都談得來。

發展一段新的關係之前,我們應該給自己一些時間,先讓自己找到舒服的狀態,而不是為了快速融入而勉強自己,這樣的狀態才叫真正的適應。



③不要心急,真正的朋友需要時間的沉澱


當內向型性格的人,看到別人很快打成一片時,常常會觸發心底的自卑開關,覺得自己真是沒用,主動打招呼都做不到,還怎麼適應集體生活?從而產生強烈地焦慮感。

其實,內向型性格的人,雖然不擅長與陌生人交談,但並非無法與人交流。你需要做的只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流方式。

騰訊公司的創始人馬化騰,就是出了名的內向型人格,他不喜歡像其它CEO那樣經常開會,卻喜歡與人通過郵件的方式進行交流,因此公司內部的人給他取了個綽號叫做「郵件狂人」。雖然他天生內向,卻還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流方式,成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家。

實際上,內向型性格更容易與人產生共情,長期相處時,更容易成為很好的知心朋友。

雖然我們一生中會與很多人產生交集,但是能真正成為朋友的人卻非常少,有調查顯示,一個人一生中真正的朋友,平均只有五個!也就是我們身邊的大多數人都不會成為我們的朋友,而這與性格沒有直接的關係。

所以不用焦慮自己沒有很快交到朋友,真正的朋友是需要時間的沉澱的。當你能真正接受自己內向的性格,接受我們生而不同,卻各自完美。這時,你才能真正的適應集體生活。


寫在最後:

適應集體生活,不等於要改變自己的個性變得和別人一樣。適應只是意味著你需要學會在新的環境中找到讓自己舒適、展現真實自我的辦法。即使你是一個內向型性格的人,也可以既保持自己的性格,又適應集體生活。而且只有這樣,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錢鍾書說:「真正的友誼的形成,並非由於雙方有意的拉攏,帶些偶然,帶些不知不覺。」

相關焦點

  • @高一新生!如何快速適應高中生活?
    今天開學啦,高一生們即將正式開啟新的高中學習。面對新老師、新同學以及新課程,你的內心是興奮、好奇、憧憬、期待?還是難以適應新環境而感到忐忑不安呢?其實,面對新環境感覺不適應是在所難免的,並且適應新環境也需要一定時間和方法。
  • 高一新生!如何快速適應高中生活?
    今天開學啦,高一生們即將正式開啟新的高中學習。 面對新老師、新同學以及新課程,你的內心是興奮、好奇、憧憬、期待?還是難以適應新環境而感到忐忑不安呢? 其實,面對新環境感覺不適應是在所難免的,並且適應新環境也需要一定時間和方法。
  • 高一新生開學,想順利度過適應期,「六個一」秘訣要提前牢記清楚
    今天,我就來和家長們分享一套獨門秘籍,「六個一」助力準高一新生開學不帶隊,順利完成角色轉換。分享之前,我先來賣個關子,請家長們思考為什麼進入高中需要幫助孩子完成角色轉換?高中和初中的差異體現在哪幾個方面?我想,之所以需要家長幫助孩子轉變角色,主要是因為步入高中,需要學生進行以下三個方面的適應。
  • 中考結束,高一新生準備高中階段的學習,適應住宿生活要做到三點
    中考結束,高一新生準備高中階段的學習,適應住宿生活要做到三點中考結束,即將步入高中校門的高一新生正興奮地為入校做準備,其中有的同學因為離家較遠,需要在校住宿學習。從家到校,不少學生第一次離開父母在外獨自生活。過住宿生活,估計會遇到不少難題:要自己學洗衣服、與宿舍同學溝通、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怎樣才能適應高中的住宿生活呢?
  • 高一新生怎樣快速適應高中學習
    9月開學季,參加過中考的孩子們開始新的高中生活。面對新學校、新同學、新老師、新教材,我們除了激動和新奇,或許還有些迷茫和不適應,入學後一個多月裡我們要調整自己,才能儘快適應高中學習生活。一、正確定位自己,適應新的角色我們來到新的環境,也使自己的角色發生了變化。
  • 幼兒新生入園篇:上幼兒園,如何讓孩子適應集體生活
    在這個季節,有一批二到三歲的寶寶,要勇敢地脫離父母的懷抱,來到幼兒園的大家庭中,開始適應集體生活。再過一個星期,就到了幼兒園開學的日子了,也是年輕媽媽們揪心的時刻。如何讓新入園的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環境?這對母親和孩子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媽媽們通過各種渠道交流經驗,幼兒園也在想方設法降低這種分離焦慮。"
  • 內向性格描述有哪些介紹改變內向性格的方法
    內向型人的性格與外向型人相反,他們的心理活動傾向於內部,特點是安靜、穩重、處事謹慎、辦事踏實、感知細膩、善於察覺別人不易察覺到的細小事物,他們喜歡思考問題,且思維慎密,但有時思路不開闊;他們有時較為固執,愛堅持己見,有時又思前想後,猶豫不決,當斷難斷;他們不太善於交往,交友不多,不容易適應新的環境;內向型性格的人反應較慢,行動較為遲緩,做各種事情都比較慢,但很認真,十分仔細
  • 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要小心成為「迴避型人格」,早知道早預防
    孩子若有這些表現,並非「內向」這麼簡單,要預防「迴避型人格」。有些孩子仿佛天生的就是調皮搗蛋的主,活潑愛鬧騰,人來瘋。而有些孩子則大大相反,很害怕見到陌生人,很容易害羞。如同樣兩個孩子,一個性格外向活潑,一個很內向有「迴避型人格」趨向的孩子,面對家長的批評則會產生兩種很明顯的反應。性格外向活潑的孩子,一會就忘了,不放在心上。而性格內向有「迴避型人格」趨向的孩子,則極為在乎家長對自己的批評,一直記在心上,還時不時的會在大腦裡反覆的回憶。
  • 高考結束:2018高一新生開學時間,新生開學要注意事項有哪些!
    高考結束:2018高一新生開學時間,新生開學要注意事項有哪些!高考對於學生來說,就是一個人生的裡程碑。2018的高考早已落下了帷幕,有同學因為發揮失常,所以選擇復讀,而優秀成績的考生最近已經開始進入志願填報的環節了。
  • 今年高一新生如何分班,新生如何適應高中,5所高中跟你聊一聊
    高一陸續開學,本報就學生和家長關心的新高一如何分班設置有哪些班型、如何適應高中生活等問題走訪了昆明5所具有代表性的高中,發現各校採用的方式各具特色。而為了讓高一新生更好地適應高中生活,各校花大力氣做好學前教育,開展行為規範、學習習慣、心理調適等方面的培訓。專業心理老師建議,同學們首先要轉換角色,以高中生的標準來要求和衡量自己。
  • 即將升入高中,準高一新生適應高中生活的五大攻略,你備好了嗎?
    導語:即將升入高中,準高一新生適應高中生活的五大攻略,你備好了嗎?對於即將升入高一的準高中生來說,高中生活是新奇而又陌生的。校園是高中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在高中的校園裡,會發生很多事情。這些事情會影響著高中生的心理狀態,讓高中生產生情緒波動。對於有些事情沒有處理好,還可能會影響高中生的學習。
  • 高一新生即將參加入學軍訓,為了適應,需要從四方面做好準備
    高一新生即將參加入學軍訓,為了適應,需要從四方面做好準備進入八月,剛經受了中考升學考驗的高一新生,即將需要邁出迎接新學期的第一步——軍訓。只是對於一直嬌生慣養的孩子們來說,軍訓的過程確實過於艱辛,尤其是突然離開爸媽身邊住校的孩子,更加的艱難一些,有不少孩子在軍訓期間會出現中暑、發燒、感冒、腹瀉甚至其他的健康問題,所以說高中生軍訓的時候一定要做好一系列的準備事項。軍訓要做好哪些準備呢?高一新生即將參加入學軍訓,為了適應,需要從四方面做好準備。
  • 內向性格、外向性格、中性性格哪個更適應當今社會
    我本人就是一個天生性格內向的人,從上小學時就不愛和同班同學說話,上課時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會莫名的緊張,經常性的趴在桌子上躲避老師的目光,參加集體活動時是最不積極的一個,想方設法的躲避人群。可能是內向者最怕聽到的一句話,通常發生在一群人聚會的時候。內向者很難和他人解釋:我們真的只是單純地沒那麼需要和別人聊天啊,內向的人一般都在自己內心構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大部分的情感需求都是靠自己的內心來滿足,所以就沒那麼需要和別人聊天了。內向的人平時靠看書、看電視電影、玩遊戲(宅男)、散步、運動健身等等活動已經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了。
  • 內向女兒住校2天,崩潰大哭要回家!有些孩子不適合住校
    各地高一軍訓開始,這個軍訓這個段時間沒有課堂壓力,本是熟悉同學的好機會。而杭州的一位同學妮妮(化名)由於剛升入高中,第一次住校,僅開學兩日,便情緒崩潰,大哭要回家。而妮妮由於性格內向想融入卻又做不到,僅兩日就備受打擊,情緒失控。哭著要回家,想讓父母陪著。最終被浙大二院精神科診斷為「適應性的抑鬱焦慮反應」。
  • 中考後,高一新生在學習上有哪些不適應?又該如何適應學習生活?
    導語:中考後,高一新生在學習上有哪些不適應?又該如何適應學習生活?中考結束代表初中生活的結束。中考成績出來後,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也就各奔東西了。成績優異的學生會自然而然地升入高中。從初中升入高中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飛躍,也是學生學習生活上的一次跨越。到了高中以後,如果還是抱著放鬆的態度,自然是適應不了高中快節奏的學習生活。
  • 高中開學在即,高一新生不能適應新環境?三大攻略幫你擺脫困境
    這次要到縣城讀高中,離家遠了,需要住校,平時去縣城的次數並不多,對縣城高中學校的情況知之甚少。眼看還有月餘的時間就要開學了,想著即將要面對的高中生活,劉晨剛的心裡沒有底,有些嚮往,又有一點忐忑。我相信和劉晨剛同學類似的學生不在少數,ta們對高中生活還是什麼都不懂的「小白」。
  • 怎樣賦予內向性格孩子成長的力量
    又是一年開學季瘋狂了一個假期的「神獸」們終於收心了但是卻有一部分內向的孩子因為不太懂得怎樣與同學老師和諧相處父母怎樣賦予內向性格孩子成長的力量積極看待內向孩子的性格優勢。內向孩子的父母,首先要破除那種認為外向性格優於內向性格、內向是性格缺陷的認識誤區;認識到內向孩子的性格優勢,接納並從內心欣賞他們;相信內向性格的孩子同樣可以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豐富的內心、自信而成功的人生。
  • 內向型性格的人應該怎樣處理和同事的關係呢?
    內向型性格的人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遇見同事或者朋友在聊天呢,想過去打個招呼,但是呢,又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然後總是就是微微一笑就走了。這些就是性格內向的人的一些經常性的一些表現。那麼,我們作為內向型性格的人,我們應該怎樣去正視面對它。其實內向型性格有壞處,也有好處。比如說內向型性格的人就善於思考,而且他的心思很細,內向型性格的人總是把事情會考慮得更長遠一些,然後呢,什麼事想好之後才會行動。
  • 大學生活好?大一新生開學後才知道,高中老師說的都是「騙人」的
    尤其是給孩子們「灌雞湯」,這應該是老師們最擅長的事情了,其中,學生們一定經常聽到的老師說:「你們再堅持一年,等上了大學之後就沒這麼大壓力了」;「大學生活很美好,你們一定要親身體會一下」。如今,又是一年開學季,原本的高三學生已經成為了一個大一新生,對於大學也有了一定的認知,也對大學漸漸的失望,而學生們之所以對大學失望,主要是由這些因素所組成。
  • 新學期到來怎樣幫助新生適應新生活?聽聽專家怎麼說
    原標題:新學期到來怎樣幫助新生適應新生活?聽聽專家怎麼說 南岸區茶園,同學們正在給房間貼牆紙。記者 李化 攝  記者 秦健  開學了,對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的同學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因為需要適應的不僅是新學期、新同學、新課程,還要面對轉折期的迷茫。要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需要提前做好哪些準備呢?昨日,市教科院3名專家為大家支了幾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