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丨大便帶血是癌症前兆嗎?腫瘤科醫生帶你一文讀懂大腸癌

2020-12-18 騰訊網

較真要點:

  • 1大腸分為結腸和直腸,所以大腸癌又被稱為結直腸癌。在我國,結直腸癌是僅次於肺癌、胃癌的第三大高發癌症,但結直腸癌症狀隱匿,較難實現早發現、早治療。所以在日常預防就變得特別重要。
  • 2根據部位的不同,結腸又分為右半結腸與左半結腸,其中右半結腸癌的症狀為腹部隱痛、貧血、腹部出現腫塊;左半結腸癌的症狀為便血、腹痛、腹部腫塊、腹部絞痛(腸梗阻)。直腸癌的症狀為便血、大便習慣和形狀改變等,晚期可出現消瘦、乏力、貧血等慢性消耗症狀。
  • 3結直腸癌的發病原因與息肉癌變、遺傳、結直腸的慢性炎症、飲食等因素有關。手術切除是結、直腸癌的主要治療方法,根據腫瘤部位的不同,結直腸癌手術方式有所不同。
  • 4對於結直腸癌的預防,及早發現和處理結直腸息肉就去掉了癌症的發病基礎。此外,對於存在家族史的人群,建議進行結直腸篩查和基因檢測。存在結直腸癌相關症狀者,要及早行腸鏡檢查。

查證者:步召德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二病區主任

根據中國國家癌症中心2015年的數據,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居於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三位,是僅次於肺癌、胃癌的第三大高發癌症,每年都會奪去約18.7萬人的性命,相當於每天都有500多人死於結直腸癌。然而,結直腸癌症狀隱匿,是少數能通過篩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惡性腫瘤之一。最近,有較真網友在後臺提問:結直腸癌有哪些症狀?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預防呢?較真邀請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二病區主任步召德醫生,來講講結直腸癌(大腸癌)的那些事兒。

一、大小腸、結直腸,如何區分?

說到結直腸癌,到底是結腸部位病變還是直腸部位病變?二者是什麼關係?這還要從我們腸道的結構說起。

我們的腸道包括小腸和大腸兩部分,小腸全長5~6米,小腸下端連接於盲腸,盲腸上生長著闌尾。自盲腸開始,直到肛門的腸道被稱為大腸,長約1.5米。大腸末端15釐米與肛門相接的部分稱為直腸,其餘部分叫作結腸。也就是,大腸又分為結腸和直腸。結腸包含了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其中盲腸、升結腸、橫結腸被合稱為右半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被合稱為左半結腸。

小腸部位起源的癌症非常少見,大腸癌則非常常見。大腸癌被統稱為結直腸癌,結腸癌和直腸癌有很多共同之處,不過症狀、治療方法等很多方面也有所不同。二者在分別介紹時,則被分為結腸癌和直腸癌

二、結腸癌和直腸癌都有哪些症狀?

首先需要提醒,癌症本身並沒有特異性的症狀。結腸癌和直腸癌也一樣,沒有特異的症狀。以直腸癌最常見的便血為例,直腸的良性疾病,比如炎症、潰瘍、息肉、痔、瘻等多種疾病,都可以表現為便血。

結腸癌和直腸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腫瘤生長到一定程度,依其生長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狀。

1、右半結腸癌的症狀

右側結腸在解剖上具有腔大、壁薄的特徵,內容物多呈液狀,很少出現腸腔梗阻,被發現時往往腫瘤比較大。症狀主要為:

腹痛右半結腸癌患者70%~80%有腹痛,多為隱痛;

貧血因癌灶的壞死、脫落、慢性失血而引起,超過50%的病人出現貧血;

腫塊也是右半結腸癌的常見症狀。

2、左半結腸癌的症狀

左側結腸腔較細,腸腔內容物多呈半固體狀,腫瘤浸潤性生長,易致腸腔狹窄和梗阻。在出處,大便已經成型,腫瘤出血附於表面,經肛門排出後可以被觀察到。症狀主要為:

便血:黏液血便70%以上患者可出現便血或黏液血便;

腹痛:約60%患者出現腹痛,腹痛可為隱痛;

腹部腫塊:40%左右的患者可觸及左下腹腫塊;

腸梗阻:表現為腹部絞痛。

3、直腸癌的症狀

直腸癌的早期症狀常不明顯,隨著腫瘤的增大,逐漸會出現一系列症狀,包括無痛性少量便血或大便習慣改變,大便次數略增加等。當腫瘤生長到一定程度後,往往出現以下症狀:

便血:直腸癌長到一定程度均會出現便血。腫瘤體積較小、黏膜未出現破潰時,便血往往不明顯,此時可能有直腸刺激症狀等,如腫瘤直接刺激直腸產生大便次數略增多或腹瀉,便不盡感等。隨著腫瘤體積增大,黏膜發生糜爛、破潰,甚至腫瘤破裂壞死,出血量增多。但出血量與腫瘤性質並無對應關係,良性腺瘤或炎性息肉一樣可以出現大出血,而直腸癌也可以僅有便潛血陽性。便血也並不是直腸癌的獨特症狀,如直腸炎症、直腸潰瘍、直腸結核、息肉、寄生蟲病、痣瘻,或直腸黏膜下腫瘤如間質瘤、淋巴瘤、神經內分泌腫瘤侵及黏膜時亦會出現便血、直腸刺激症狀等。

腫瘤潰破感染:直腸癌組織質較脆,出現機械刺激等原因後癌腫潰破後,排便時出血量增加,同時由於腸道內有大量的細菌,可繼發感染,再加上有壞死組織脫落,與鮮血混合後,可出現膿血便、粘液便等,幾乎所有進展期直腸癌均可以有膿血便或粘液便,大便次數增多。

大便習慣、形狀改變:早期直腸癌就可以有大便次數增多、便稀等直腸刺激症狀,腫瘤越靠近肛門,直腸刺激症狀越明顯。由於腫瘤分泌物的刺激,可以出現持續性肛門墜脹感,大便次數增多甚至可達每日數十次,此時大便多為粘液或膿血便。當腫瘤增大一定程度後引起腸腔狹窄,常引起大便變形或變細,甚至排便困難導致腹痛、腹脹等腸梗阻症狀。

疼痛等局部浸潤症狀:早期直腸癌一般不疼,如腫瘤浸潤肛管或括約肌,則伴疼痛。尤其在排便時疼痛加劇。

晚期癌腫症狀:隨著腫瘤的進展,直腸癌患者可以出現消瘦、乏力、貧血等慢性消耗症狀。

三、結直腸癌的發病原因

1、息肉癌變

大部分散髮結直腸癌由息肉惡變而來。結、直腸息肉,特別是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變。結、直腸癌通過「正常黏膜腺瘤癌變」這樣一種順序發展的規律。

2、遺傳

大約20%的結直腸癌發生與遺傳直接關聯。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家族成員有錯配修復基因突變,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成員中80%發生APC基因突變,遺傳因素在直腸癌發生中的重要作用。有家族史者,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顯著升高。

3、結直腸的慢性炎症

如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明顯增加。

4、飲食因素

高脂、高蛋白食物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飲食纖維與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也有密切關係。高纖維飲食的攝入可增加糞便的單位體積重量,使得糞便通過腸道速度加快,減少腸道中有害物質的形成及活性,縮短致癌物質與腸黏膜的接觸時間。高溫烹飪的魚及肉的裂解產物會產生的有害物質,可能會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流行病學研究發現人群鈣和維生素D攝入量與結、直腸癌發病存在負相關。

5、年齡

結直腸癌是一種老年病,80%以上的大腸癌發生年齡大於50歲的中老年人,而且年齡越高,發生大腸癌的風險越大。

四、結直腸癌的治療

手術切除是結、直腸癌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治癒的希望所在。近年來隨著抗腫瘤新藥和新治療技術的出現,結、直腸癌的治療成為以外科手術為主的多學科綜合治療。

因為腫瘤部位的不同,結直腸癌手術方式有所不同,但可以概括為根治性手術切除,採用根治性的切除+淋巴結清掃。適合於臨床分期為Ⅰ、Ⅱ和Ⅲ期的患者。

部分的早期結直腸癌可以採用內鏡切除,或經肛門局部切除。對於Ⅱ、Ⅲ期直腸癌,建議術前行放化學治療, 然後行根治性手術治療。可以降低局部復發風險。對於有危險因素的Ⅱ期、Ⅲ期結直腸癌,建議行化療,可以降低復發、轉移的風險。

IV期結直腸癌,治療的目標是減輕病人痛苦,延遲生存時間。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化療;靶向藥物也日漸常用,國內常用靶向藥物主要有兩種:貝伐珠單抗和西妥昔單抗。免疫治療是最近幾年晚期結直腸癌的重要進展,最常用藥物是PD-1抗體,適用微衛星不穩定類型的患者。

五、如何預防結直腸癌

1、及早發現和處理結直腸息肉

息肉越大,惡變的風險越高。直徑小於1釐米的息肉,罕有癌變。超過1釐米,則風險顯著增加。及早去除結直腸息肉,就去掉了癌症的發病基礎。

2、遺傳相關結直腸癌篩查和基因檢測

對於存在家族史的人群,建議進行結直腸篩查和基因檢測。這對於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尤為重要。

3、腸鏡檢查非常重要

對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如45歲以上男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有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存在結直腸癌相關症狀者,要及早行腸鏡檢查。

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雖然很高,而且還在上升,但是結直腸癌的預後相對較好。如果能早期發現,則絕大部分患者可以治癒。及早進行檢查和檢測,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則是更好的策略。

想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騰訊較真闢謠」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排便時帶血,你以為痔瘡犯了?別傻了,或許是「大腸癌」在提示你
    近年來,癌症的發病率逐年增加,一旦人們聽說了癌症,他們就會感到自己離死亡不遠。實際上,癌症並不意味著死亡。如果您可以及時了解某些癌症症狀並及早發現癌症,則可以有效治癒或有效抑制癌症。我今天要談的是大腸癌。早期大腸癌的症狀是什麼?排便時帶血,你以為痔瘡犯了?
  • 大便帶血,是痔瘡還是癌,教你一個最簡單的鑑別方法
    大家經常談癌色變,主要是因為大多數癌症剛開始都是沒有明顯症狀的,結直腸癌也一樣,在早期你是沒有任何感覺的,到中期以後,腫瘤慢慢變大,會產生一些相應的壓迫或者梗阻的症狀,通俗的說
  • 便血就是大腸癌?大便帶血主要原因有五個,出現5個徵兆,別忽視
    45歲的曾先生風風火火地跑到了醫院肛腸科,「大夫,快給我看看吧,我有便血,是不是大腸癌!」。原來曾先生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老公,平時挺注意身體健康的,不過因為工作的緣故,應酬不少,他總是擔心身體出問題,這幾天,他開始發現排便後,馬桶裡的水有點變色,隨後就發現有了便血,聯繫到平時看到的大腸癌的報導,他覺得自己是患了癌症,就趕忙跑到醫院來求診……便血是肛腸疾病的一種常見的表現形式,由於近兩年大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很多人對便血非常敏感,一有便血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了癌症
  • 大便不成形、帶血、呈顆粒狀,是得癌了嗎?醫生的答案來了
    身體再健壯的人也有出現問題的時候,如果在身體發生不適的時候進行排便,大便也會與健康時有所不同。大多數時候,大便是可以預告我們的身體狀態的,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排出的大便也會有所變化。有的人在排便的時候會發現,自己排出的大便出現不成形、帶血或者是呈顆粒狀的情況,聯想下大便會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態,就開始擔心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什麼異常,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得了癌症?
  • 大便有血是痔瘡發作?當心是大腸癌的警報
    原標題:大便有血是痔瘡發作?當心是大腸癌的警報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大腸癌都不陌生,其實大腸癌的出現是與我們平時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是息息相關的,我們大家平時一定要多注意我們的生活習慣。那麼,大腸癌出現後,到底都有什麼樣的典型症狀表現出來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大腸癌都有哪些症狀吧?
  • 持續、帶黏液血便當心大腸癌
    據統計, 10年前年輕人僅佔大腸癌患者的1.8%至1.9%,而現在這一比例已高達6.8%至8%,並呈現繼續上升的趨勢。 「這主要跟現代人飲食習慣的改變有關。現在的年輕人往往多食高脂肪、高蛋白食品,蔬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吃得較少。」專家稱,尤其是一些年輕男子,往往只吃肉,導致消化負擔加重,毒素沉澱在大腸內膜上,最終長成腫瘤或先形成息肉然後發生癌變。
  • 大便帶血,到底是痔瘡還是大腸癌?告訴你簡單的辨別方法
    正常情況下,人體排出的大便顏色是黃色或黃褐色的,吃火龍果、甜菜等含有天然色素的食物後,大便顏色可能會發紅,如果發現大便帶血,往往都是比較令人擔心的。大部分人可能會覺得大便帶血是痔瘡,但大腸癌也有便血的表現,只要有可能性,就不能完全忽視,那麼,大便帶血到底是痔瘡還是大腸癌呢?如何區分?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學會辨別,才能採取針對性的緩解措施。
  • 大腸癌一確診就晚了?大便有這些變化,可能是大腸在求助
    這讓我們看到潰瘍性結腸炎有多可怕……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慢性」「終身性」兩個詞其實給患者下了無期徒刑一旦患病你就要接受自己永遠不會是「無憂無慮健康人」(帶著疾病生活)經常需要問一個叩擊靈魂的問題:「今天吃藥了嗎?」
  • 大便帶血未必是痔瘡 大腸癌發病有五大信號
    核心提示:如果身體出現如下五大「信號」就要考慮到大腸癌的可能性:持續腹部不適、隱痛、氣脹;大便習慣改變,經常便秘或腹瀉,或者兩者交替進行;便血;無端消瘦、貧血;腹部有腫塊。   近年來大腸癌的患者趨於年輕化,平均發病年齡從原來的60歲以上降到現在的40歲左右。
  • 大便黑色是癌症嗎 肚脹大便黑色是癌症嗎
    大便黑色是癌症嗎即使醫生不跟你說,你肯定知道便血不是什麼好事情,這代表你身體某個部位出現問題了。在絕大多數人的意識裡面,大便出血、排便非常困難、肛門很疼痛等症狀肯定是被痔瘡找上門了!痔瘡雖然很討厭,但十個人中九個人有,所以覺得影響不大。於是就自己去藥店拿點藥,自行治療。
  • 大腸癌早期有什麼前兆?5種異常「亮燈」,你該去醫院了
    我們都知道癌症是現在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所以大腸癌也不例外。那麼大腸癌的症狀是什麼呢?如何判斷生活中大腸癌的發生?今天,我們來看看大腸癌的這些症狀。大腸癌早期有什麼前兆?5種異常「亮燈」,你該去醫院了1、在排便時產生血在日常生活中的排便過程中,當血液出現時,大多數人不會認為這是單純的上火,導致便血。或痔瘡引起的大便出血,不認為是結直腸癌的早期症狀。其實,結直腸癌的早期症狀是血液暫時呈鮮紅色。如果不及時治療,血液會變色,暗紅色,黏稠。
  • 放臭屁』可能是大腸癌前兆!6種情況別忽視
    另外一個會放臭屁的原因就是『便秘』,因為當大便在大腸裡停留太久,大便會繼續被細菌分解,會產生很多很臭的物質,所以當你好幾天沒排便,放出來的屁就會很臭。 不過,『臭屁』確實有可能是大腸癌的前兆!
  • 體內有癌,大便先知,大便若出現四個標誌,體檢時一定要排查癌症
    排完大便後,很多人往往會直接按下衝水,但是可曾想過,如果在衝水之前,認真觀察一下自己的大便,就可以及時發現大便異常,如果在發現大便異常的時候能夠及時到醫院檢查,大多數時候,癌症是可以及時發現的
  • 四惠中醫醫院中醫楊姓主任:大便帶血,是痔瘡,還是直腸癌?
    四惠中醫醫院中醫楊姓主任:大便帶血,是痔瘡,還是直腸癌?根據2019年癌症中心發布的《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報告》顯示,男性結直腸癌發病率排名第四,女性結直腸癌發病率排名第三。大便帶血,很多人自然想到自己是不是得痔瘡,或者上火了。都說十人九痔,如果不是很厲害,可能許多患者也不會把痔瘡當成是一種病,更不要提上火。直腸癌早期症狀與痔瘡非常相似,最大的相似之處就是大便帶血,很多患者因為忽視了這個不疼不癢的便血,沒能及時確診而貽誤病情。
  • 不得不知的癌症早期十種「前兆」
    核心提示:數據顯示,八成以上的癌症如果在早期就得以治療是完全可以治癒的,但是目前臨床上,八成以上的癌症患者前來就診時已是中晚期,專家表示,治療癌症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到早期發現,但早期癌症多無明顯的症狀,因此,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留意在日常生活中的身體細微變化,如果出現以下十種「前兆」就要額外留意,前去醫院檢查。
  • 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哪個是大腸癌?幾天排便一次最健康
    晨起大便是一個好習慣,但是有些時候你可能會在不經意間留意到自己的便中帶血絲,大多數情況下都被你忽視了,以為不是什麼大事。然而,大便也是身體的「健康晴雨表」。其實每個人的身體排便次數和頻率都是不一樣的,影響因素也非常多,和最近的飲食、年齡、以及情緒和全身系統性疾病等有很大關係。
  • 較真丨得了乳腺癌必須切除整個乳房?腫瘤科醫生揭開真相
    你看過這些文章嗎?《身體有這3個變化,XX已經壞了,當心XXX找上門!》這裡的XX和XXX可以是身體任何器官和疾病。 這些所謂的科普文章,既沒專家分析,也無科學依據,全憑一張嘴。看完這些文章,不僅得不到任何幫助,反而徒增健康煩惱。
  • 新型癌症之王結直腸癌大科普|結直腸癌|大腸癌|腹腔鏡|-健康界
    日常生活中遇到大便帶血,一般有兩種態度:一種是痔瘡患者群體,不以為然,認為又是痔瘡在搗亂;另外一種是很在意健康的群體,非常恐慌,懷疑自己得了什麼不治之症。      其實,便血是非常常見的一個症狀,根據出血的部位不同、出血量不同、出血的速度不同,所便出的血的顏色就會不同。糞便出現了鮮紅色,或者是暗紅色,或者是黑色,都是便血。
  • 身體出現這4種症狀,十有八九是大腸癌的前兆,及時檢查
    要說腸癌,是癌症當中的一種,也是一種對人們影響頗深的惡性腫瘤。目前它有很多種類,主要分為大腸癌、小腸癌、直腸癌等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癌症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如果說人們發現身上有一些奇特的現象,最好引起重視。比如說在生活中出現了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大腸癌引起的,希望人們可以及時的去做檢查。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大腸癌會引起的4種不容忽視的症狀有哪些。
  • 放屁帶出黏液,是腸癌?醫生提醒:如果出現這三種情況就需謹慎
    說明人吃哪裡有不放屁的,我的胃很好,你們在等羨慕吧,其實真的是這樣嗎?(它是一種食物)。放屁掏出粘液是腸癌?醫生提醒說,發生這三種情況要慎重有些人只是簡單的放屁,腸裡有氣體,但有些人放屁的話,總是會帶些東西出來,不方便,還會覺得自己好像得了絕症。(另一方面)。那麼今天的小編們脫下放屁帶出來到底是不是腸癌,到底什麼時候會成為腸癌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