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招來嫉妒:不要公開表揚員工

2020-12-11 經理人分享

專家們對表揚的看法是錯誤的:永遠不應當眾表揚一個人。表揚是一種危險而有效的東西,對被表揚者有著巨大而積極的影響,但最好在私下裡做。

不久前,我參加了一名執行長及其部分下屬的一場私人會議。在會議開始前,執行長轉向其中一位下屬說道:「那件事你幹得漂亮,搞得不錯,做得很好!」

這正是公認的正確表揚方式:要表揚一個人,就應該立即、明確而且公開地說出來。

我看著那個剛剛受到表揚的人,覺得他變得高大了一些。接著我又看看桌子邊的其他人,覺得他們全都變矮小了一些。

我經常見證過這種效應。如果有人告訴一位記者,他最新的那篇文章非常精彩,這時候你仔細觀察在場其他記者的表情,就會發現:他們雖然假裝若無其事,甚至能附和幾句、說那篇文章寫得確實精彩,但嘴唇周圍有些皺起,就好像剛剛吸了一口檸檬——酸酸的。

專家們對表揚的看法是錯誤的:永遠不應當眾表揚一個人。表揚是一種危險而有效的東西,對被表揚者有著巨大而積極的影響,但最好在私下裡做。

我始終懷疑專家們的這個看法,但現在數據為我的懷疑提供了佐證。新的研究表明,表揚帶來的副作用甚至比我以為的還要糟糕。旁觀者不僅敵視受表揚人,而且他們馬上就會開始討厭那個提出表揚的人。他們嫉妒受表揚者,也憎恨提出表揚的人。

該研究報告來自埃萊娜•尚(Elaine Chan)和賈伊迪普•森古普塔(Jaideep Sengupta)——我最青睞的一條管理學觀點也是這兩人提出的。兩年前,他們證明,恭維話再多都不為過。即便我們知道這恭維並非發自肺腑,但我們仍甘之若飴,無論這些話有多大幫助。

現在,他們致力於研究恭維對無辜旁觀者的副作用。這份發表於《消費者研究期刊》(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的研究報告描述了一場實驗。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讓數百位學生想像這樣一種場景:在一家服裝店裡,自己聽到店員誇讚另一位顧客看上去很漂亮。

研究人員首先問學生們,聽到這個以後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然後又問他們,經過考慮以後的反應是什麼。學生們的本能反應全都是負面的,而經過考慮後(即適合公開說的)的反應則不太那麼激烈。然而更能說明問題的是如下事實:那些學生與被恭維者的關係越近(比如他們在同一所大學上學),他們的嫉妒感就越強烈。

職場的情況顯然也是如此:如果你偶然聽到另一個部門的某位員工受到表揚,你會無所謂,但如果是坐在你身邊的同事受到你的老闆表揚,你就會酸溜溜的。

這意味著大多數經理人錯得離譜。他們受到的教導是,自己的一項關鍵工作就是在辦公室裡四處走動,表揚一下這個,再表揚一下那個。他們認為這種做法是正確的:慶祝一些人的成功,並激勵其他人更加努力。但實際上,他們製造了不滿,並招致極大怨恨。

同樣,所有受到「好」僱主青睞的管理方法——比如評選每周最佳員工、或在公司簡報中撰寫某名員工光輝事跡——全都弊大於利。

你可能會說,只要公開表揚能讓所有人更加努力,那麼傷害一些員工脆弱的自尊心無所謂。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答案是,這得看情況。

心理學家尼爾斯•範德芬(Niels Van de Ven)認為,有兩種形式的嫉妒。一種是良性嫉妒,它激勵你努力超過你嫉妒的人。另一種是惡性嫉妒,它讓你想要排擠你嫉妒的人,並偷偷給他們下絆子。

在實驗中,當學生們認為恭維是發自內心的,他們就會產生良性嫉妒。在這種情況下,嫉妒的效果是積極的:許多學生說,聽到店員那樣說以後,他們為自己購買昂貴的服裝的意願變強了,因為他們想讓自己顯得更漂亮。

但我猜測,在大多數職場中,表揚引發的嫉妒大多是惡性的。即便某人確實值得表揚,這種表揚也只有在得到其他同事認同的情況下才能產生良性效果。但通常情況下,對一名員工的表揚都不會得到其他同事的認同,這就是人性。

關於這方面的最佳管理教程是兒童系列圖書《調皮小子亨利》(Horrid Henry)。對「完美彼得」(Perfect Peter)沒完沒了的表揚一秒也沒有讓「調皮的亨利」努力變好。相反,這讓亨利成天想著如何陷害弟弟,簡直把這當成了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譯者/鄒策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 露西•凱拉韋

打開微信,掃描二維碼,或搜索微信號「manashare」,關注「經理人分享日誌」公眾號,收看最精華的分享內容。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公開表揚一個人,原因有兩點
    公開表揚一個人,不僅不能提高群體的戰鬥力,還可能適得其反,給被表揚的人造成壓力。《消費者研究期刊》中描述了管理學的經典案例,展現了誇獎對旁觀者的負面影響。研究人員讓學生們想像自己正在一家服裝店裡,而店員在一旁誇讚另一位顧客很漂亮。隨後,研究人員提問學生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公開表揚一個人,原因有兩點
    被群體孤立職場中很多管理者想通過公開表揚一個人,樹立榜樣讓其他人向他學習,進而提高整個團隊的工作能力,比如每周都會評選優秀的員工或是設置獎勵金等。在學校裡,老師也經常會在全班同學面前誇獎一個人,讓其他學生看齊,對於考試成績特別優秀的學生,還會進行額外獎勵。
  • 永遠不要公開表揚一個人,後果很可怕,這是為何?
    小時候,我們表現出色,成績優異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就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我們,希望我們再接再厲,再創佳績,同樣也希望我們可以為其他的同學樹立榜樣,但是真的能達到老師想要好的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永遠不要公開表揚一個人,後果很可怕,這是為什麼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 心理學:永遠不要當眾表揚一個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公開表揚是一種積極的、正面的導向,多數是由上級或者權威人士給予被表揚人一種肯定,同時也給周圍的人樹立一根標杆,激起他人的進取心理。在人們的慣性思維裡,表揚是有益的,有了可供表揚的事情要立即、當眾給予肯定,以使這件事的影響力達到最大化,但心理學家卻得出相反的結論,認為永遠不要當眾表揚一個人。
  • 表揚需要「靜悄悄」-青年參考
    更能說明問題的是如下事實:學生與被恭維者的關係越近(比如在同一所大學上學),他們的嫉妒感就越強烈。    職場中的情況顯然也是如此:如果你偶然聽到另一個部門的某位員工受到表揚,你會無所謂,但如果坐在你身邊的同事受到你的老闆表揚,你就會覺得酸溜溜的。    這意味著,大多數管理者錯得離譜。
  • 為什麼心理學家建議,永遠不要當眾表揚一個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公開表揚是一種積極的、正面的導向,多數是由上級或者權威人士給予被表揚人一種肯定,同時也給周圍的人樹立一根標杆,激起他人的進取心理。在人們的慣性思維裡,表揚是有益的,有了可供表揚的事情要立即、當眾給予肯定,以使這件事的影響力達到最大化,但心理學家卻得出相反的結論,認為永遠不要當眾表揚一個人。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當眾表揚一個人
    我們已經習慣了,當我們認為另外的個體做出了我們比較認同的行為時,以表揚或者類似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我們往往還會認為這種方式是好的、有利於人們之間關係發展的。其實不然,表揚,尤其是當眾進行的表揚,也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的。
  • 提升員工工作效率,做好這4個表揚足以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來來聊的話題是:如何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有人說,想要提高員工效率,必須要通過升職加薪來獲得。其實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另外一種方式:表揚員工!以下是為大家總結的4個表揚技巧,輕鬆提升員工的成就感!
  • 你真的會表揚員工嗎?不,你只是會說奉承話罷了
    今天剛到公司,新員工小剛就對阿麗說:「美女,你好漂亮啊!」你覺得阿麗的內心獨白會是什麼呢?是美滋滋地想「小剛真有眼光」嗎?事實上,她更有可能會認為:「這個人才來幾天就跟我套近乎,是不是想對我圖謀不軌?」(2)「誇大其詞」型。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當眾表揚一個人,這樣的行為殺傷力太大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當我們認為某個人的某些行為十分值得肯定時,往往會當面對他們的行為進行表揚。同樣,當我們自己的某些行為受到他人表揚時,我們的內心也會有一些觸動。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當眾表揚一個人,這樣的行為殺傷力太大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當我們認為某個人的某些行為十分值得肯定時,往往會當面對他們的行為進行表揚。同樣,當我們自己的某些行為受到他人表揚時,我們的內心也會有一些觸動。所以在我們的傳統觀念看來,這種表揚應該是積極的:表揚可以讓他人感受到快樂和喜悅,並且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進一步,所以大多數人傾向於第一時間表達出自己的讚美之情。但是心理學家卻認為,永遠不要當眾對他人進行讚揚。
  • 表揚和賞識,員工都需要
    表揚是根據工作成果或績效,給予正面的反饋意見。有時候是以正式的方式來進行,像是給予獎勵、獎金、晉升或加薪。有時候則是用較不正式的方式來表揚,例如口頭表示感謝,或是親筆寫的感謝語。所有這些方法都很有意義,尤其是及時以真誠的方式來表達。 表揚能夠激勵和振奮人心,畢竟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讚揚自己的好表現。
  • 老闆不能當著下屬面表揚優秀員工,這句話有道理麼?為什麼?
    今天就著這個機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公司老闆是否應該在公開場合表揚某一個特定員工呢?公司老闆表揚特定員工的好處誠然,我們不得不肯定一件事情,那就是公司老闆表揚這個特殊員工肯定是有好處的,如果沒有好處,公司老闆也不會去做。如果沒有好處,公司當中的同事們也不會經常見到這種情況。
  • 不要放過任何一個表揚孩子的機會
    給支個招唄!」相信王豔的煩惱也是許多媽媽們遇到過的。有的媽媽還為此給孩子立了各種規矩,但都無濟於事,孩子照樣不會主動去刷牙。也有的媽媽說,熊孩子倔著呢,越定規矩孩子越不聽。其實,不是不能定規矩,也不是絕對無解,關鍵看如何定規矩,定什麼樣的規矩。
  • 受到老闆表揚,卻被同事嫉妒排擠?搞懂這3點,讓你越混越好
    聽完這些,我的感覺就是,嫉妒,八成是遭到了同事嫉妒了唄。然後我朋友就不知道怎麼做了,既想和同事打成一團,搞好關係,但是自己能力出眾,同事又心生嫉妒,冷嘲熱諷。真是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我給他支了幾招,這裡也分享給大家一些吧!
  • 表揚也是技術活!如何正確的表揚孩子?
    美國著名網絡學堂可汗學院的創辦人,薩爾曼·可汗近日稱:「我永遠不會讚揚我兒子聰明。」他說「我不會讚揚我兒子他已經擅長的東西,而是讚揚他面對難題的時候能夠不屈不撓。我向他強調,當你在掙扎的時候,你的大腦在成長。」他認為不恰當的表揚,表揚兒童的「聰明」,會扼殺兒童的「成長心態」這個說法,和美國表揚泛濫的文化有些相悖。
  • 請不要再這樣表揚孩子了
    而最普遍的就是,我們經常這樣表揚孩子:你真聰明!但是,一項心理學研究表明,這種表揚反而會對孩子有害。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第二輪測試,在任務難度的選擇方面,被表揚努力的孩子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而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他們拒絕接受挑戰和承擔風險,擔心搞砸了自己就會看起來不那麼聰明。第三輪測試是關於挫折和失敗的應對。被表揚努力的孩子認為失敗是自己不夠努力,他們相信成敗掌握在自己手中,會嘗試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難題。
  • 表揚,工作的潤滑劑,領導的必備技(實用乾貨)
    受到表揚是跑不了了,那我們就來看看領導是如何表揚婷婷的。主管:「婷婷,最近銷售業績不錯,要繼續努力啊」老闆:「婷婷,咱們館裡搞促銷的第一天,你就成功讓20個客戶辦理了會員卡,為公司創造了5w的收益。取得這樣的成績在於客戶進店前你篩選了高意向的客戶,進館時,你用三分鐘就把活動介紹的清清楚楚,客戶離館後,你也能做到24小時回訪,很好,繼續保持。」
  • 老師,別吝嗇你的表揚,掌握表揚學生6大技巧,培養更多優秀學生
    她說:「雞腿涼了要不要加熱一下"」教授說:「好,那就加熱一下吧。」加熱完以後,女師傅告訴教授雞腿兩元錢一隻,教授說:「不對吧!昨天還三元一隻,今天怎麼變成兩元錢了?」她說:「沒怎麼,就兩元錢。」後來教授才知道,讚美值一元錢。有個學生發現後心中暗喜,他心想:太好了,有招省錢了!於是,第二天他就跑到食堂去做作業,對那位女師傅說「這個菜好吃」,女師傅不理他,他又說「師傅這菜可好吃了」,女師傅還是沒理他。
  • 「你真棒」的表揚方式已然失效,家長應該如何表揚孩子呢?
    2、表揚孩子的話要有選擇。兒童的感受力比成人更靈敏,最好在孩子最值得讚揚的時候讚揚他,切不可濫用表揚、讚揚。比如說孩子主動說要去做作業了,你去表揚他去主動提出來的,結果他在那邊寫作業邊玩耍。不如在孩子做完作業之後再進行表揚,他做作業有自己計劃和安排。這樣才能夠強化孩子做作業的完整性和計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