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和賞識,員工都需要

2020-12-13 騰訊網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作者:麥克·羅賓斯

表揚(recognition)與賞識(appreciation),我們常交替使用這兩個詞,以為它們的意思相同。但是,這兩者雖然都很重要,卻有很大的不同。企業領導者若想要團隊蓬勃成長,組織若想要營造認真投入、忠誠和高績效的文化,就應了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表揚是根據工作成果或績效,給予正面的反饋意見。有時候是以正式的方式來進行,像是給予獎勵、獎金、晉升或加薪。有時候則是用較不正式的方式來表揚,例如口頭表示感謝,或是親筆寫的感謝語。所有這些方法都很有意義,尤其是及時以真誠的方式來表達。

表揚能夠激勵和振奮人心,畢竟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讚揚自己的好表現。

不過,表揚本身有一些局限。首先,要根據績效來決定是否表揚,所以這是有條件的。第二,它是根據過去的績效,所以看的是人們已經做過的事情。第三,它很稀有。表揚的機會有限,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到獎金,或是在備忘錄裡被提到名字,如果許多人都在競爭一些有限的表揚機會,這也會帶來壓力。第四,表揚通常來自最高層。許多組織設立一些計劃,讓同事強調彼此的努力成果,但表揚的主要方式(晉升、加薪等等)通常是由資深領導者給予。

雖然包含金錢獎勵的表揚方式很好,但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激勵員工方面,財務誘因實際上可能會有反效果。一項分析了51個實驗的研究指出:「這些誘因可能會降低員工完成某項工作、從完成的工作中獲得愉悅感受的天然傾向。」

另一方面,賞識指的是認可一個人天生擁有的價值。重點不在於他們完成的工作,而在於他們身為同事或身為一個人的價值。

簡單來說,表揚的重點在於一個人做了什麼,而賞識的重點在於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

這樣的區分很重要,因為表揚和賞識是基於不同的理由。人們即使成功了,未來仍難免會遇到失敗和挑戰;視項目的情況而定,你執行的某些項目可能無法產生具體的成果。你如果只專注讚美正面的成果,也就是只進行表揚,就會喪失與團隊成員建立關關係和支持他們的大量機會,也就是失去表達賞識他們的機會。

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曾用強而有力的方式談到這一點,那是幾年前她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演講時所說的:

我必須要說,我這25年來,每天與人談話所學到最重要的一課,就是人們的經驗裡有一個共通點……我在每次訪談裡發現的共通點就是,我們都想被肯定。我們想要被理解。我在職涯當中已進行了超過35000次訪談,每次只要攝影機一關,每個人總是會轉向我,不可避免地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問我:「剛剛那樣還可以嗎?」。布希總統(Bush)這樣問我,歐巴馬總統(Obama)也這樣問我。無論來賓是英雄還是家庭主婦,是犯罪受害者或加害者,也都會這樣問我。我們都想要知道一件事:「剛剛那樣還可以嗎?」「你有聽到我說的嗎?」「你有看到我嗎?」、「你明白我剛剛所說的意思嗎?」

奧普拉所說的,就是賞識。

當我們對我們的同事、顧客、主管和合伙人表達賞識時,我們更可能建立起信任與密切關係。你可以用以下一些簡單方式對周遭的人表達賞識:

傾聽你能對共事的人做的最好的事情、也是最簡單的事情之一,就是放下你的電話,轉身不看電腦,然後認真聽他們說話。

告訴別人你重視他們的哪些地方你應主動這樣做,這並不是因為某個人做了某件好事,也不是因為你對他們有所求,你主動這麼做,會是很大的善意。對於同事對自己的看法、你與同事的關係、團隊的文化,這麼做都會帶來正面影響。

詢問近況有句話我很喜歡,許多人說這齣自老羅斯福總統(Teddy Roosevelt),是這麼說的:「人們要等到知道你有多關心之後,才會在意你知道多少。」無論這句話究竟出自於誰,這真的是一句很好的提醒。你應該詢問與你共事的人情況好不好。問候他們是否安好(而且是真心地問),以及他們目前面臨什麼挑戰,這樣就能讓他們知道你關心。

如果你是主管,對員工表達賞識特別重要。職場資訊平臺Glassdoor的「員工賞識調查」(Employee Appreciation Survey)當中,53%的人表示,感受到上司的更多賞識,會讓他們在公司任職更久,即使有68%的人覺得上司已經夠賞識他們了。這當中的啟示是什麼?賞識越多越好。

正如我針對這個主題發表的TEDx演說裡所提到的,傑出的領導者必須成功地關注和培養對員工的表揚和賞識。了解兩者在商業情境(和在生活中)的不同,對所有人都有好處。如果人們努力的成果足以贏得表揚,而且那是他們應得的成果,那麼表揚他們就是恰當的,也是必要的。然而,賞識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

(作者是演講人和顧問,與《財富》500大企業有20年的合作經驗,著有四本暢銷書,最新著作是《把完整的自我帶進職場》。)

相關焦點

  • 對幼兒賞識表揚要講究方法
    編者按:現在到處都在講「賞識教育」,就像當年講「承包」一樣。當時有一種說法,叫做「一包就靈」,但是後來發現,也有不靈的時候。什麼東西都有兩面性,賞識教育也不例外,也是把「雙刃劍」。在今天,作者對於提出這一見解,是很需要一點勇氣的。
  • 光有認可還不夠,員工更多需要的是賞識
    儘管包括貨幣補償在內的認可可能是件大好事,但是倫敦經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調動員工積極性的問題上,金錢刺激實際上可能適得其反。根據對51項實驗的分析,「這些激勵措施可能會降低員工完成任務並從中得到快樂的自然傾向。」 另一方面,賞識是對一個人內在價值的承認。重點不是他們的成就,而是他們身為同事或一個人的價值。
  • 【社會關注】賞識教育要有度表揚過度有弊端
    關於賞識教育,家長有許多疑問和爭鳴。是凡事都不吝表揚,還是適度表揚,抑或順其自然?賞識教育的度如何掌握……聽聽一些家長的看法,相信對此有疑問的家長將獲得自己想要的答案。  沙龍引子  女兒幾個月大時,我了解到一個觀念:賞識教育。
  • 賞識教育——如何正確運用表揚,塑造孩子完美人格?
    賞識教育,源於父母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現象,是整個教育過程中的「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無限熱愛」等奧秘的總結。是一種賞識孩子的行為結果,以強化孩子的行為;賞識孩子的行為過程,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的教育方式;創造環境,以指明孩子發展方向;適當提醒,增強孩子的心理體驗,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 家長應該用表揚與賞識的方法,促進孩子不斷地進步
    家長應該用表揚與賞識的方法,促進孩子不斷地進步人們都有自我表現欲,更喜歡得到別人的賞識。為此運動員刻苦練體力、練技術、練意志。演員用十餘年的功夫磨練表演藝術。尤其是書法、美術作者,傾心研究一生一世,不過是為了表達出自己的審美理想,獲得世人的認可,得到人們的賞識與讚揚。
  • 什麼樣的員工,會得到公司領導的賞識和提拔呢?
    換句話說,就是普通員工憑什麼才能得到領導的賞識、提拔和重用呢?【案例分享】小王和小張是大學同學,畢業於省城的一所211高校,一起就職於一家傳媒公司。八年過去了,小王已經被提升為公司領導副職,可是小張只是企劃部門的普通員工。最近,公司提拔部門經理,不幸,小張又落選了。
  • 漫談教育:別讓「習慣性」的「你真棒」賞識表揚變育兒魔咒
    「賞識教育」自有道理,值得提倡。但是時下學校中泛濫的「習慣性」的「廉價」賞識表揚,是否值得探討?君不見,好多時候,課堂裡,一個簡單問題的回答正確,就會「招來」讚賞有加,甚至回答錯誤,老師也會「拐彎抹角」找「理由」「你真棒」!
  • 孩子也需要表揚,表揚要有正確的方法
    每個人就渴望得到賞識、尊重、理解和愛,沒有人不希望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讚賞,孩子也是如此。我們應該正確地表揚孩子,為孩子注入成長的動力,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激起她奮發高飛的勇氣。無論表揚還是批評,其目的都在於鼓勵孩子、激勵孩子。那麼,表揚孩子也要恰如其分。射擊館,小明射中了靶心。他的老師說:「真了不起,你有敏銳的視力,不愧是神槍手!」小明一聲不響地離開了比賽場。老師愣住了,原想鼓勵他,不料反而讓小明沮喪,老師頓時不知所措。假如老師說:「這一槍真不錯,擊中了靶心!」只是對這一槍提出表揚,小明就會想:「老師並沒有希望我每槍都中靶心,我大可再試。」
  • 職場中,為什麼有時候越聽話,越得不到領導賞識?
    一,在職場中一定要釐清「服從」與「聽話」的差異職場需要員工有良好的服從性,懂得大局觀,能為團隊利益出發,不過分計較個人眼前的利益得失。對於領導的指令有一定的辨別度,能提得出合理的可行性修正方案,而不是需要員工無目的盲從。
  • 正確的賞識助力孩子進步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不能只是片面地取一個方面。作為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與眾不同的地方,要從內心裡相信孩子是優秀的,讓孩子在你的賞識中發揮長處。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權威的認可和鼓勵,而家長在孩子眼裡恰恰是天然的權威。真正的賞識教育,需要父母從提高自身的修養開始,由內到外地賞識孩子,才能真正發揮教育的作用。不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的權威性會自然降低的。
  • 表揚招來嫉妒:不要公開表揚員工
    專家們對表揚的看法是錯誤的:永遠不應當眾表揚一個人。表揚是一種危險而有效的東西,對被表揚者有著巨大而積極的影響,但最好在私下裡做。我始終懷疑專家們的這個看法,但現在數據為我的懷疑提供了佐證。新的研究表明,表揚帶來的副作用甚至比我以為的還要糟糕。旁觀者不僅敵視受表揚人,而且他們馬上就會開始討厭那個提出表揚的人。
  •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表揚,父母需要誇獎孩子,也需要注意話語與方式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表揚,父母需要誇獎孩子,也需要注意話語與方式一個微笑,一句稱讚,一個擁抱,都會讓孩子感覺到被愛,覺得很開心,所以,在獲得家長的肯定後,孩子就可以順利地成長。關愛的的力量是神奇的。每個孩子,都是由一粒種子長成的小樹,小樹還要長成大樹,但是,並不是每一棵小樹都能健康茁壯,成為棟梁之材。是家長的賞識與激勵、抱怨與斥責的態度決定了他們是天才抑或蠢材、成功抑或失敗、偉大抑或平庸。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表揚,父母需要誇獎孩子,也需要注意話語與方式。一、表揚孩子的努力,不是表揚孩子聰明很多父母會誇孩子:「哎呀,你真棒!」「這孩子真聰明!」
  • 表揚也是技術活!如何正確的表揚孩子?
    她說在孩子在學校拿了A-, 美國家長會大為誇獎;中國家長會反過來罵孩子,為什麼是A-, 而不是A或者A+?虎媽為激勵女兒上進不惜惡語相向的做法,在美國受到很多人批評。但是最近幾年,有一些美國的心理學家發現,賞識運用不當,會適得其反,亦即產生中國人所說的「捧殺」。但問題不是簡單的中西二元對立—— 中國人「打是親,罵是愛」,責罵管用;美國人注重賞識。
  • 關於賞識教育,家長們都做對了麼?
    相信很多人都對賞識教育有一定的認知,但是對它的理解卻有著很大的誤區。什麼是賞識教育?賞識教育並不是表揚與鼓勵,而是指賞識孩子的行為結果,以強化孩子的行為,是賞識孩子的行為過程,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創造環境,以指明孩子的發展方向;適當提醒,增強孩子的心理體驗,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 表揚和批評孩子需要正確的表達
    請記住:及時地表揚與鼓勵,誇張地喝彩與肯定,富有賞識的眼神與動作、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是孩子良好成長的重要動力,也是幫助孩子建立良好自我評價系統的重要線索,教師與家長不僅要重視,而且要時時使用。但過分地使用會導致孩子自我評價系統建立的誤區,產生過高地評價自己的問題,而影響良好發展。因此在誇獎時,也要有分寸、有技巧、有原則。
  • 賞識教育的危害
    很早以前在網上看到人們說對孩子要進行賞識教育。所謂賞識教育就是多看孩子的優點,少看孩子的缺點。做錯不予指責,做對給予掌聲!多誇獎,多鼓勵!多看孩子的優點,少看孩子的缺點!好處是能讓孩子增強信心,願意體驗,擔當責任!
  • 賞識 ≠ 一直誇獎,你真的會賞識自己的孩子嗎?
    孩子需要大人賞識。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  中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個世紀之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賞識孩子。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  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媽媽真心地賞識過自己的孩子?
  • 表揚需要「靜悄悄」-青年參考
    職場白皮書表揚需要「靜悄悄」 ○作者 露西·凱拉韋 ○譯者 鄒策 《 青年參考 》( 2013年10月09日   43 版)
  • 得不到老闆的賞識?一位老員工通過5個方法幫你搞定!
    工作這麼多年,你還沒成為老闆最賞識的員工嗎?2. 工作能力不如你的員工,為什麼能成為老闆最賞識的員工呢?【閒聊】職場中,老闆看得是綜合能力,而不僅僅是你的工作能力。所以,成不了老闆最賞識的員工,你就要想一想自己在職場中還有哪些做的不夠好!
  • 生命如水,賞識無價
    生命如水,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就無形生命而言,每個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為得到賞識而來到人世間的,因此賞識是無價的。好學生是誇出來的。因此我採用賞識教育來進行課堂常規管理。課堂上我有時是語言表揚:「你真棒」「你真是班級的寫作大王」「你是我們班的讀書明星」「你看趙小涵的回答多麼有創意」,或是讓班裡的孩子鼓掌表揚他,也時不時的給表現好的孩子獎獎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