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表揚,父母需要誇獎孩子,也需要注意話語與方式
一個微笑,一句稱讚,一個擁抱,都會讓孩子感覺到被愛,覺得很開心,所以,在獲得家長的肯定後,孩子就可以順利地成長。關愛的的力量是神奇的。每個孩子,都是由一粒種子長成的小樹,小樹還要長成大樹,但是,並不是每一棵小樹都能健康茁壯,成為棟梁之材。是家長的賞識與激勵、抱怨與斥責的態度決定了他們是天才抑或蠢材、成功抑或失敗、偉大抑或平庸。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表揚,父母需要誇獎孩子,也需要注意話語與方式。
一、表揚孩子的努力,不是表揚孩子聰明
很多父母會誇孩子:「哎呀,你真棒!」「這孩子真聰明!」其實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表揚,是在誇獎孩子的聰明,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的成績都是先天決定的,因此,也不願意再去努力。
正確的表揚方式應該是:「你唐詩背得真好,是你花了那麼多時間背誦的結果啊」。這就是在幫助孩子構建成長型心智模式,讓孩子認為之所以做得好,是因為自己努力的結果。因此,家長在表揚孩子的時候,就不能表揚他聰明,而是要表揚他努力。因為聰明不是表揚出來的,而是努力學習、練習得來的。這樣孩子才會覺得成就來自努力,而努力是可以控制的。
二、表揚過程,而不是表揚結果
家長要表揚孩子成功的過程,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結果。做數學題時,家長不要急於告訴孩子結果,而是先問孩子:「是怎麼算到這一步的?」等到孩子把計算過程說出來之後,家長可以說:「很好,這個方法很不錯,還有什麼別的方法嗎?」孩子就會開始想另外一種算法。這種表揚方式,就是不要讓孩子過於在乎分數,而是培養數學興趣,並且把她的注意力引導到過程上去。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很長的過程,要一步一步地不斷實現,而不是一蹴而就,因此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做父母的都應格外敏感並及時給予鼓勵。在面對一個結果的時候,不應該只憑結果就判斷好還是不好,因為後面的路還很長,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但是為此付出的努力卻不能忽視。這次失敗了,可能是付出的努力不夠,需要繼續努力。家長需要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進步的過程中,要告訴孩子你在乎的、關注的,並不是孩子一時的表現和分數,而是幫孩子建立起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的習慣,那才是真正關係到孩子一生成長的關鍵。
三、表揚成長,而不是表揚表現
想要孩子勇敢地迎接更大的挑戰,就要表揚孩子的進步和成長,而不是某一次任務當中的分數或者表現。作為家長,應該知道孩子的表現,需要做的是給出及時的反饋,幫孩子分析錯誤,找到問題所在,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進步的過程中了。
當孩子以積極的態度應對困難或者挫折時,父母可以表揚孩子,肯定孩子們應對事情的態度。當孩子們獲得成功時,不要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要肯定孩子們為成功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賞識與激勵,就像是孩子的營養劑一樣不可或缺。只要家長對孩子充滿信心,學壞了的孩子也會改邪歸正,上進的兒童會更加出類拔萃。聰明的家長應當常常讚美孩子的優點。孩子的部分表現被認同受讚美時,對此部分將會產生自信心。自信能激發孩子自動自發學習的精神,並能夠發展成整體的自信和全力以赴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