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獎孩子看似簡單,但是一不小心就可能說錯話呢!
1 真心誇獎孩子
孩子有時確實會有出人意料的好表現,這時候家長硬要板起臉說些「勝不驕、敗不餒」的話,那也未免有點太矯情了!畢竟,孩子還是需要讚美的嘛。請注意,我們一定要真心地去誇獎孩子,而不是為了某些目的去奉承、糊弄孩子。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鼓勵他今後有更好的表現。
2 誇獎過程而非結果
讚美孩子是一門學問,除了對結果表示滿意,我們更應該對孩子在過程中付出的專心與毅力表示讚賞。假如沒有這個努力的過程,也就不可能有完美的結果。另外,家長也不要只是單純地直接誇獎孩子,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孩子有多麼優秀。經常對親人和朋友表示對孩子的讚美之情,就是一個非常有技巧的方式。
3 戒除孩子的功利心
當孩子因為做好一件事而受到稱讚時,就會產生某種期待,比如下次再完成這件事之後,他還希望家長能夠繼續誇獎他。為了獲得誇獎而去努力,這似乎不是一個正確的處事態度,容易讓孩子養成較強的功利心。所以,隨著孩子年齡的日益增加,家長可以逐漸減少誇獎的次數,讓孩子轉變態度,認識到自己把事情做好是理所當然的。比如說:「對,這就對了,你就應該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4 讓他人來誇獎孩子
除了父母以外,也可以請其他人來誇獎孩子,比如親戚和朋友。這樣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將更加充沛,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的表現不僅得到了父母的認可,而且得到了更多人的稱讚。至於誇獎的理由和角度,倒不必要求其他人和父母完全一致。如果其他人能夠找到更多的理由去誇獎孩子,那效果反而會更好。這樣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其他人的說法與觀點,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很好,所以才會得到不同類型的誇獎。
5 及時而適當的獎賞
「口頭表揚和精神鼓勵固然重要,但是物質獎勵也不可或缺。」很多父母都抱有這樣的教育理念。
的確,物質獎賞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但是過多的獎賞就如同賄賂,對孩子並沒有太多的好處。因此,物質獎賞既要及時,又要適當,不要把物質獎賞作為一項慣用的、例行的方法,更不要買十分昂貴的禮物來討孩子的歡心。
6 給孩子進步的空間
在獲得家長的稱讚之後,孩子很希望以後能多多得到家長的誇獎。在此需要提醒家長的是,不要因為孩子一次表現良好,就期待孩子每次都可以做得很好。因為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各種能力都尚未成熟,很多行為的出現都是不可預期的。說到底,孩子的成長和進步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所以,我們應該容許孩子偶爾有失常的表現。如果期望太高,反而容易給孩子帶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