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表揚孩子,需要注意方式,良好的方式才能促進親子關係

2020-10-27 哼哈兒將


教育孩子是一件長久的事情,需要你耐心細緻的去教育他。很多家長覺得教育孩子,只要孩子平安長大即可。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就像一張白紙,他會長成一個什麼樣的人,需要你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去描畫。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想得到家長的讚揚,他們喜歡別人告訴他們他們做的有多好多棒。

可有的家長從來不會表揚,只是一味的打擊孩子,他們認為表揚孩子過多,孩子會產生虛榮心。殊不知,表揚才是促進孩子努力學習最好的辦法。今天筆者來給大家講講父母表揚孩子的幾種方式,可以讓你的孩子變得有責任感,變得更加的自信。

01,關注過程

表揚孩子聰明是表揚他們天生的基因稟賦,而不是說他們要努力實現的目標,也許結果不是最好,但是他們努力去實現,努力去做,這個過程是非常棒的,這個過程應該值得表揚。比如說,如果你的孩子特別的喜歡貓和狗,她喜歡照顧它們,但經常會把家裡弄得一團糟。你可以跟孩子這樣說:"孩子,你特別的有善心,媽媽非常欣賞你,但是把家裡弄得一團糟不太好,我們一起把家裡給清洗乾淨吧。"這個時候你要做的是鼓勵孩子,孩子有善心,我們應該支持,雖然孩子把家裡弄得一團糟,但她的出發點是好的。作為家長,要做的是教會她既要照顧狗狗,也要把家裡給收拾乾淨。

02,進行回應

不同階段的孩子,表揚他們的方式是不同的,比如說表揚一個嬰兒,他對你微笑時,你只是嫣然一笑,他就會樂的不行。但當你面對2-3歲的孩子,他對你微笑,你也要對他微笑的同時說一句,你真棒。孩子想要得到父母的回應,尤其是父母對他們進行表揚的時候。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要的也不只僅僅是父母的微笑,更重要的是父母的答語。可能有的家長不善表達,覺得孩子把這件事做下來就很好。想要表揚孩子卻不知道該如何說,其實你只要進行回應,哪怕短短數語,都能夠讓孩子高興一整天。


03,為他們的優點鼓掌

每個孩子都是有優點的,家長應該為他們的優點鼓掌。有的孩子喜歡跟自己的哥哥姐姐相提並論,哥哥姐姐做了好的事情,他們也要做的好,甚至要做的更好。可有的時候卻無法做那麼好,因為自己年紀不夠,做不了哥哥姐姐那樣的事情,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找出他們自身的一些優點來誇讚。比如說哥哥姐姐能夠做家務,而他做不了家務,但是卻能夠在一旁安安靜靜的讀書,這也是一個優點,家長應該針對這一點對孩子進行誇讚。這可以讓孩子認識到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人有所短,寸有所長,能夠讓孩子抓住自己的長處,會讓孩子不去攀比,知足常樂。

04,不要誇過頭

誇獎也要注意次數,千萬不能一味的誇獎,誇獎次數過多,誇獎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孩子們一天天的長大,他能夠能夠分辨出哪些是你最真實的讚美,那些只是一些虛假的讚美。他們不需要每一件小事都得到讚美,只想得到你最真實的讚美。

所以說家長一定要學會誇讚,學會表揚。看似表揚孩子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也需要家長用心的去學習。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父母,作為父母要學習的有很多,表揚只是其中一點。

相關焦點

  • 批評和表揚,你覺得哪一種方式更能促進孩子成長?
    家長也很納悶,這孩子怎麼突然像變了個人似的,這麼不聽話了呢?原因就在於,問題行為會引發父母的批評。孩子覺得只有自己被批評的時候,才能獲得父母的關注,所以非但不會停止問題行為,反而還會把它當作獲得父母關注,滿足自己心理需求的一種方式。第二種情況是有些孩子並不是故意去做錯事情,而是不知道自己的行為需要改正。
  •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表揚,父母需要誇獎孩子,也需要注意話語與方式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表揚,父母需要誇獎孩子,也需要注意話語與方式一個微笑,一句稱讚,一個擁抱,都會讓孩子感覺到被愛,覺得很開心,所以,在獲得家長的肯定後,孩子就可以順利地成長。關愛的的力量是神奇的。每個孩子,都是由一粒種子長成的小樹,小樹還要長成大樹,但是,並不是每一棵小樹都能健康茁壯,成為棟梁之材。是家長的賞識與激勵、抱怨與斥責的態度決定了他們是天才抑或蠢材、成功抑或失敗、偉大抑或平庸。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表揚,父母需要誇獎孩子,也需要注意話語與方式。一、表揚孩子的努力,不是表揚孩子聰明很多父母會誇孩子:「哎呀,你真棒!」「這孩子真聰明!」
  • 暑假中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當父母和孩子建立起這種關係時,孩子會無意識地朝著父母期待的方向去努力。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一、改變自己。父母通過學習,提高自身文化修養。研究表明,父母文化水平影響親子關係。文化修養高的父母,更傾向於用心理的方式去對待子女,而非生理的方式。父母的文化修養越高,家庭關係相對越好,因此父母應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父母改變自身的教育態度。
  • 面對叛逆期的初中生,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家長需要注意四個要點
    面對叛逆期的初中生,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家長需要注意四個要點孩子到了初一、初二,到了十三四歲,就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變成了一個喜歡和父母對著幹,脾氣古怪又神神秘秘。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在長大,他們開始尋找獨立的自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 當父母與孩子共情,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
    《回應:培養孩子積極的行為習慣》這本書正是從回應孩子這個角度展開,指出了正確回應孩子在親子關係乃至塑造孩子人生觀念中的重要意義,並且對各種回應方式運用案例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使父母能夠清晰地認識到各種回應對孩子產生的直接影響,進而能夠對自己的回應方式進行反思,這對於改善親子溝通有非常好的作用。
  • 「你真棒」的表揚方式已然失效,家長應該如何表揚孩子呢?
    現在的兒童教育觀念裡,絕大數父母都知道要肯定孩子、表揚孩子、鼓勵孩子。於是,很多父母會把「寶寶好棒、寶寶真聰明」掛在嘴邊,普遍認為這麼誇獎可以讓孩子更棒、更懂事、更乖巧。賞識教育絕不是簡單的「表揚+鼓勵」。而是賞識孩子的行為結果,並能以強化孩子的行為,促進孩子的成長發展。是讓孩子聽到父母的誇獎後,自己對自己產生的信任。那麼,家長們具體應該怎麼做呢?葡萄心溫馨提示:父母表揚孩子,應當牢記以下這些原則:1、對孩子的表揚要具體。
  • 父母表揚孩子的方式不同,效果差別很大
    要不要表揚孩子呢?當然要。學會表揚,讓孩子成為一個自信的人,是父母的職責。因為孩子是從我們這裡,走向社會的。和父母、家人相比,幼兒園、學校乃至社會可能是略顯殘酷的:你做對了是應該的,做錯了就要說你,稍有不慎,就要被批評。
  • 表揚——父母需要謹慎使用的教育方式
    長期以來,我們父母一直都習慣採用批評打罵等懲罰孩子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雖然可以快速的糾正孩子行為,但是卻存在很大的不足。長期的批評否定孩子,容易打擊孩子自信心,使得孩子變得內向、自卑,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而隨著隨著社會的進步,父母知識水平的提高,父母們越來越意識到這種批評打罵教養方式的弊端,因此父母們開始減少使用這種教養方式,轉而開始尊重孩子、表揚孩子。
  •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親子關係質量是關鍵,父母早知早受益
    李岫雲說過:父母是孩子們啟蒙教師,孩子是母親的一面鏡子。孩子的早期教育主要由家長進行,因此,高質量的親子關係也就成為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父母們早知早受益。雅思貝爾斯認為:&34;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一是因為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最主要的方式,家長與孩子關係親近,孩子才會更信任家長,有利於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二是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的過程中,家長與孩子的交流也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 孚科思家長課堂|識別父母教養類型,促進良好親子關係!
    美國心理學家Baumarind,通過研究100多個家庭,發現不同父母教養方式的主要差別在愛和規矩這兩個維度,可以分為4種類型。專制型父母權威型父母溺愛型父母忽視型父母上周結束的家長課堂就是圍繞這4種家長類型展開的。
  • 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4個策略
    原標題: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4個策略   處理好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體諒父母,這樣才能夠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那麼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   良好的親子關係有何重要意義呢?
  • 良好親子關係的意義
    因此,在一個家庭中,親子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建立好的親子關係,對於孩子的進步成長是非常有利的。時常聽到家長的抱怨,孩子總不如人意不說,親子關係也一塌糊塗,非常的鬱悶。那麼,良好親子關係的意義是什麼?
  • 父母認知:批評不對,表揚也不行,這樣的育兒方式才更有效
    3、批評會扼殺孩子學習和探索的天性很多父母批評孩子的失敗,而失敗恰恰是學習最好的過程。如果一失敗父母就批評,孩子會為了避免批評而行為更加保守,思維更加懶惰。5、批評會破壞親子關係在孩子小的時候,你發現批評很有效,因為你一說,孩子就會放棄不恰當的行為。當孩子十歲左右,有了獨立的意識,你呵令孩子,孩子會反彈,反抗,於是我們會說孩子越來越叛逆,親子關係越來越惡劣。孩子開始叛逆,其實是我們的不恰當的教養方式的不良後果,開始顯露了。
  • 如何尋找孩子發展的良好方式
    有些肯出力的,也是志在改變孩子,不願意改變自己。當我們面對「什麼是孩子發展的良好方式」這個問題時,我們不妨先思考一下「什麼是自己發展的良好方式?」人的一生要面臨很多次的角色轉換,當我們為人父母時,就應該明白,我們又多了一重「家長」的角色。
  • 父母孩子換種方式學習,增進親子關係
    父母都把教育好孩子作為很重要的一件事執行,這也是對孩子最負責任的一種方式,哪怕過程會有些不盡人意,但不可否認父母的愛子之心。 如果父母留給孩子很多的物質財富,他不一定能夠從中收穫益處,反而容易縱容了他的揮霍無度,甚至害了他。 但如果家長把孩子從小就教育好,給他養成良好的習慣,哪怕清貧,也是孩子一生的財富,他會銘記一輩子 父母真正的教育好一個孩子,不僅僅是需要家長的愛心,更需要家長的智慧。
  • 孩子性格問題源於父母教養方式
    如何培養幼兒有良好的性格,我們應正確看待家庭中的教養方式,注意運用正確的教養方式,給幼兒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使幼兒性格有良好的發展。本文從教養方式的概念出發,對良好的家庭教養方式的意義及父母教養方式類型對幼兒性格的影響進行論述,提出了運用科學的教養方式形成幼兒良好性格的策略。
  • 和爸爸聊到「變老」,孩子的回答令人感動,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法寶
    無數網友都被視頻中的小朋友所感動,大家紛紛讚揚這個孩子實在太懂事了。也有人認為,這對年輕夫婦平時一定非常注意孩子的教育,把孩子教的真好。的確如此,從視頻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年輕寶爸的溫柔和包容,也能夠看出孩子對父親深深的依賴。親子關係的建立,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只有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才能夠換來孩子真心的信賴和接納,以此達成親密的親子關係。
  • 良好的親子關係,需要用心經營
    孩子昏昏欲睡,而一旁媽媽嚴格要求。最後,快要崩潰的女孩拿起電話,向110報警求助。小姑娘一怒之下報警的行為,頗具童趣。孩子的世界很簡單,我們沒有必要上綱上線。倒是這對母女展示出來的關係讓人擔憂,寫作業竟然驚動警察,這是不是有些失控?綜藝節目《婚前21天》,請來了藝人吳尊和林麗吟這對夫妻。節目中就有一幅相夫教子的畫面。
  • 對孩子不要表揚,而要鼓勵:兩字之差,背後是不同類型的親子關係
    反之,表揚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德雷克斯說,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不會立刻「死」,但他們會枯萎。表揚就像糖只能偶爾吃一吃,吃多了就會蛀牙。
  • 什麼是良好的親子關係?哪些不良信號需要家長特別注意?
    ,那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子關係呢?首先,良好的親子關係也是獨立個體之間的關係。雖然,孩子出生伊始無法獨立生存,需要父母撫養和幫助,但從實質上來講,仍然是兩個獨立個體之間的關係。因為,彼此是完全不同的生命體,分別有著獨立的意志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