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華裔留學生在美國餐館打工貼補生活費 當成歷練

2020-12-17 環球網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小費是許多行業勞工的重要收入,因為收入豐厚,也吸引許多華裔留學生投入餐館打工賺小費貼補生活費。這些年輕人都認為,透過小費,不但讓他們進一步了解美國特有的文化,也磨鍊了待人接物的技巧和反應,日後可應用在職場,是更大的收穫。

留學生曹同學來自中國臺灣,她第一次接觸餐飲服務工作是去年聖誕節前夕,那時同學打工的餐廳急徵清潔服務生,同學找她幫忙去支援節慶日的生意 ,結果沒想到平安夜及聖誕節兩晚,一個人竟分到300多美元。她說,「頭一次拿到熱騰騰的現金工資,心裡樂翻了!」

英文與社交 明顯有進步

從此曹同學常到餐廳當清潔服務生, 後來發現做帶位人員比清潔工更容易賺小費,便跟著餐廳經理學習接外帶外送電話,以及如何幫客人帶位、介紹菜單、結帳等。她說,帶位人員是餐廳工作的第一線,高度考驗人的溝通、邏輯思考、危機處理等,想賺到好的小費,自己就要提升這些能力,於是慢慢地愈學愈多,累積不少客服經驗。

碩二留學生湯同學來美前曾在服務業工作,來美後在學校附近的中餐館裡當起服務員;他說,由於中西文化差異,自己一開始鬧了不少笑話,更影響小費收入。例如他曾在客人詢問哪道菜比較好時,順口接了一句「隨便你(its up to you)」, 惹來客人白眼。

湯同學不想只當個「伸手牌」留學生,到學校臨近中餐館裡應徵清潔服務生工作。(美國《世界日報》賴蕙榆 攝)

還有客人點雞肉餐點交代要吃熟一點(well done)時,他竟回了一句「雞肉不會不熟的(chicken is always well done)」,直到事後被客訴,他才知道自認友善的回應其實讓客人「感到被冒犯」。

為了爭取小費,湯同學開始思索中西文化的差異,也認真觀察不同客人的需求以及自己該如何應對,現在他畢業在即,回顧小費生涯,他認為自己「英文口說能力,以及團隊分工、社交能力都有明顯的進步」。

留學生陸同學的小費生涯,更是從自清潔服務生一路升到經理職位;他說,美國特有的小費文化精髓在於「對症下藥」,因為部分餐館員工時薪只有3.25美元,這意味者服務生要盡全力地討好顧客,才能拿到好的小費來維持生計;多數服務生會試著熟記常客以及一些大方付小費的客人,進而了解對方喜好與習性,提供更好的服務。

例如他工作的餐廳裡,有一對大學教授夫婦每周上門,總習慣先點清酒,再點啤酒,服務生上前接待時若問一句「今天還是老樣子嗎」而非「點餐前想要先喝點什麼」,便能讓顧客感覺自己被關注、記住,進而覺得自己一入店就被服務,結帳時也會給更多小費。

多關心客人 高額度不難

回顧自己從留學生到畢業後仍在餐飲界服務,陸同學說,歷經過口語挑戰、應付無理顧客等經驗,他因此磨鍊較好的抗壓性;因為餐館工特有的小費文化,會逼著員工反省自己每天的服務成果,進而努力做到最好,「尤其拿到較的小費時,更是充滿成就感」。

在知名餐廳任市場行銷經理的鐘同學也分享,服務生想獲高額小費其實不難,只要以自身期望被如何服務與關懷,再以該方式提前幫顧客服務,便能給用餐者更好的消費體驗,「聰明的服務生會讓顧客不只是入店吃東西,而是享受被關心、心情被取悅的感覺」。

但她也建議,當顧客擺臉色、挑剔服務時,服務生不可忽視或被顧客情緒牽動影響;「當顧客等位不耐煩,服務生能嘗試推薦特色餐點、轉移對方注意力」她說,此外給予顧客預期不到的反應,或讓客人了解他要求的事情正在被餐廳重視和處理,都能有效緩解衝突,獲得拿到更高小費的機會。(賴蕙榆)

相關焦點

  • 美國留學生在留學期間可以打工嗎?
    「打工」一直是留學生們比較關心的主要生活話題。畢竟在美國生活和學習的費用,對於佔據留學生主體的中產家庭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美國留學期間,與打工相關的政策和注意事項。一、相關政策1、校外工作美國對留學生到校外工作有著一系列嚴格的規定。
  • 三中國留學生拍攝紀錄片「漂」 展追逐美國夢心酸
    90後閩籍青年在美打工生存的影片「漂」。(美國《星島日報》)   中新網5月20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一部由三位中國留學生所拍攝製作的紀錄片「漂」(Floating),反映了一位90後閩籍青年偷渡赴美之後的打工生活,在迷茫和忙碌中追尋著美國夢。這部影片在網上播映後,不僅引起了許多閩籍移民的共鳴,也引發了許多漂在美國留學、工作的華人對所追尋的美國夢的深思。
  • 美媒:在美中國留學生變身"代購族" 不愁賺零花錢
    參考消息網9月12日報導 美媒稱,很多中國人都把美國當作購物天堂,因為眾多知名品牌在這裡的售價要比在國內低很多。這也使很多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找到了一種新的打工賺零花錢的方式。他們搖身一變成為代購一族,專門幫國內消費者購買指定商品。李依依(音)就是其中一位。
  • 一位在美餐館打工的華人自述
    說到美國打工,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真正的美國打工是什麼樣子的,還以為美國打工很好,一個個都爭得頭破血流的去美國。但只有真正經歷了這些美國打工生活的人才知道,其實美國打工很苦,很無聊!我所講述的是我們中國人在餐館的打工生活,因為這也是我的經歷,其他行業目前還沒有涉及到,等以後有接觸後再補充吧。在餐館打工,英文要求不高,如果在廚房工作的就不要英文了,只要國語和福州話就可以了,服務生所要求的英文也不是很高,就像我現在英文也不是很好,做服務生和老外簡單溝通就行了。
  • 美華裔留學生逾期滯留 綠卡申請資格恐不保
    美華裔留學生逾期滯留 綠卡申請資格恐不保
  • 美媒析中餐館最受歡迎名字「熊貓」「華人」等上榜
    美媒析中餐館最受歡迎名字「熊貓」「華人」等上榜 2016-04-10 13:19:11   中新網4月10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前《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裔記者李競曾和其他人合作拍攝一段尋找左宗棠雞這道菜起源的紀錄片。
  • 留學生打工盤點:時薪高,或者活兒輕鬆
    去國外留學,雖然以學習為主,但國外昂貴的生活和學習費用,迫使很多留學生不得不依靠半工半讀的方式彌補各項支出。對留學生來說,打工也是一種接觸異鄉社會的方式。在國外打工,多數以時薪計算工資,不同國家的情形略有不同,有的國家工作比較好找,有的國家工作時薪比較高,如果時薪都不高,不妨瞄準工作比較輕鬆的。
  • 美國餐館恢復營業在即 美媒:亞洲餐廳已提供復工樣板
    【海外網4月27日|戰疫全時區】隨著美國多個州逐步放鬆「居家隔離令」,許多餐廳酒店經營者開始研究,一旦重啟經濟恢復營業,將採用哪些新的衛生標準和措施。舊金山當地媒體「SFGATE」26日刊文盤點了中國餐館恢復營業後一些值得借鑑的經驗。
  • 美國留學打工時要注意這幾點,做到合法打工!
    美國留學的學費一年年的上漲,不少學生都會選擇在美國留學期間自己掙一點生活費,不過因為不是美國人,而且還是學生,在身份上有諸多限制,那麼留學生在美國留學如何合法打工呢?下面立思辰留學雲小編來跟你說說!
  • 美媒:拜登將提名美籍華裔凱薩琳·戴擔任美國貿易代表
    海外網12月10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9日報導,拜登將提名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首席貿易法律顧問、華裔美國人凱薩琳·戴(Katherine Tai)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官網資料顯示,凱薩琳·戴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在華盛頓特區長大,畢業於耶魯大學和哈佛法學院,曾在華盛頓特區多家律師事務所的國際貿易部門工作。她於1996年至1998年曾代表耶魯大學前往中國,在中山大學教授英語。凱薩琳·戴在擔任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的首席貿易顧問前,曾任美國貿易辦公室(USTR)法律總顧問。
  • 在美國餐館打工收小費,法律幫你對付「惡老闆」!
    在美國取得打工資格的留學生,通常會選擇華人開的餐廳做服務生,一是華人族裔天然的親近感,並有語言便利,二是門檻要求低,容易賺錢。但是,出門在外,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不要以為在華人餐館裡打工就是老鄉情近,遇事順意。
  • 紐約一計程車衝進餐館華裔受傷 司機誤把剎車當油門
    中國僑網8月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紐約曼哈頓一家餐館日前發生驚魂一幕,一輛計程車在午餐時段以時速20英裡(約32公裡)撞進路旁的一家餐廳
  • 7家華裔自助餐廳在美被控偷稅漏稅,金額達800萬美元
    據美媒5月8日報導稱,7名華裔自助餐廳老闆在美國被控盜竊罪和未匯出代稅收金等刑事罪名。另外,這些餐館的十多名經理和工作人員也遭到民事訴訟。圖為美媒報導截圖據報導稱,該案發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馬利安郡,當地警方和稅務局於2014年10月起開始對當地一家華裔經營的鐵板燒餐廳進行調查
  • 美國北卡首位華裔市議員顧泓彬:華人在美地位靠爭取
    美國北卡首位華裔市議員顧泓彬:華人在美地位靠爭取
  • 盤點各國留學生海外打工:美國要有「工卡」
    加拿大有關法律規定,外國留學生在學校打工,不能超過一定的小時數,不能影響學習。留學生在校內打工的崗位主要有圖書館、學生食堂、留學生服務中心,另外還可看管實驗室,為教授做一些收集資料的工作等等。有的學生在城裡加拿大人開的店裡偷偷打工,老闆給現金,不扣稅。
  • 直擊留學黨生活費的真相:1萬隻能含淚哭
    他一個月的生活費是25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1.78萬),這還是除去房租成本的費用(房租一般在1500-2500美元)。小R同學是紐約大學大二的學生,她媽媽給她制定的生活費是1300美元/月(折合人民幣9200元),不過即使不買貴的衣服不吃高級餐館,她也幾乎都會超標。
  • 直擊留學黨生活費真相:每月1萬隻能哭
    那麼,留學生們每月的生活費需要多少?大家都有什麼省錢秘笈?我們調查了一圈身邊在美國(包含東部、中部、西部)、英國、澳洲和歐洲留學的小夥伴們,聽聽他們怎麼說吧!
  • 曾與拜登爭總統提名,美媒:華裔楊安澤或任商務部長
    文章導語:曾與拜登爭總統提名,美媒:華裔楊安澤或任商務部長美國傳媒周五(20日)預測宣稱勝出美國總統選舉的拜登內閣名單,曾與他競逐民主黨黨內總統提名資格的美籍華裔企業家楊安澤(Andrew Yang)是商務部長可能人選。
  • 為什麼美國華人只佔美國人口4%,美國各地卻到處都是中國餐館?
    據資料統計,在美國的中國移民中,有80.4%來自私營企業與工作者,13.2%的在政府機構工作,6.1%的華裔移民都是自營職業者,兩者的比列都比美國的平均水平還要低。可以看到,很多在美國的中國移民都在私營企業打工,這些在私營企業打工的華裔大多數在餐館廚師工作,佔大陸男性勞動力的13.4%,甚至超過了前兩位的總和。可以看到,很多美國華裔在餐館打工。實際上,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匯集世界各種的餐廳與不同國家的美食文化。其中,美國華人只佔據美國人口4%,美國各地卻都是中國餐館。
  • 他在美國餐館打工兩年,竟然可以攢下20萬……
    之前我們陸陸續續發表在留學地打工的情況,很多同學都是打工補貼自己的生活費。但也有通過打工就賺到大錢的同學。小鸚鵡就是其中一位,今天他要為我們分享的是關於在美國工作的信息。電視上經常會說,現在的美國華人不像老一代華僑那樣,從餐館洗碗開始創業,而是求學之後直接進入白領階層等你到了美國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大部分人在美國打工,還是從最低級的工作開始做起的,然後慢慢積累資金。還有一小部分人,是直接用麻袋背著美元飛過來的,這個我就比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