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美餐館打工的華人自述

2020-12-10 走出趣

說到美國打工,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真正的美國打工是什麼樣子的,還以為美國打工很好,一個個都爭得頭破血流的去美國。

但只有真正經歷了這些美國打工生活的人才知道,其實美國打工很苦,很無聊!

我所講述的是我們中國人在餐館的打工生活,因為這也是我的經歷,其他行業目前還沒有涉及到,等以後有接觸後再補充吧。

在餐館打工,英文要求不高,如果在廚房工作的就不要英文了,只要國語和福州話就可以了,服務生所要求的英文也不是很高,就像我現在英文也不是很好,做服務生和老外簡單溝通就行了。

在美國打工的中國人,每個人背上一個背包,一個行李箱,在唐人街的工作介紹所裡面找到工作後,就匆忙的奔向去工作餐館必經的巴士站,去工作的餐館有的近。

比如紐約唐人街,遠的也有,都要搭車十幾個小時,這個我是經歷過了,而且是在很冷的冬天去很遠的密西根,冷死了,又餓又冷,那時候為了僅有的一份工作只好從紐約大老遠的跑到那裡,但才工作了一個星期又被老闆炒魷魚了,又回到紐約繼續找工作了。

搭車到達面對的的停靠站,還要站在那裡,打手機給老闆說已經到了,然後老闆就會開車來接人了,帶到安排住處的地方,好的老闆安排的住處就好些,小氣的老闆安排的住處就差些了,簡直就不是人住的地方,還不如中國普通的房子,這些好與壞我是都經歷過了,因為我也換了好幾家餐館工作過。

見過的住處好的很少,基本上就是很一般般,不會給你很好的條件的,你還以為美國打工會住上很好的房子呀,其實沒有,兄弟,這是在打工啊,不是在享受,所以只能忍,如果你覺的不適應的話,也可以走,沒人要留你的。

在餐館上班,有的餐館與住處離得很遠,有的坐車要半個小時的,有一家我工作的餐館就是這樣的,坐車都睡著了,很累,有的走路一百米的。

我工作的第一家餐館就是這樣,很方便,忘記拿什麼東西,只要跑出去拿一下就可以了,有的也就走十分鐘的路程,就像我現在工作的餐館,上班和下班都是走路,邊走邊聽MP3。

在餐館工作,時間基本上是11----12小時,全美國都是一樣的,所以下班剩下的時間不多,除了8小時標準的睡眠時間,沒剩下多少時間娛樂了,而且下班後基本上是晚上10點,後者更晚,最晚的都到晚上12點。

而早上上班一般都是10點就要起床準備了,可以說睡醒就要上班,下班回家已經很晚了,哪裡也不能去玩了,只能回家睡覺,所以美國的打工其實很無聊,就是上班---下班----睡覺----上網,一直重複不停,這也是我現在和以後的生活。

在餐館工作,一周工作六天,休息一天,如果住處附近都沒有商店的話,去買東西就要麻煩別人開車去了,因為美國的房子都是住房區一個地方,購物區一個地方,從家裡去外面買東西不像中國那樣,樓上樓下就可以買的到,都要開車去很遠的地方買,大大的不方便,所以我更喜歡中國的購物方式。

而且有的住處沒有廚房,那就要想辦法買一些東西在房間吃了,或者出去到麥當勞或者KFC買東西吃,那些東西都很便宜。

我以前經常買冷凍的PIZZA放在冰箱裡面,休息日的時候,把PIZZA放在微波爐裡面烤幾分鐘就可以吃了,兩大快PIZZA就是我一整天的乾糧了。

在餐館裡面打工,基本上工資都有2500$,兌換成人民幣也有18000左右,如果沒有什麼開銷的話,一年的工資換成人民幣也有20萬人民幣,只要十年的辛苦打工就可以擁有200萬人民幣。

到那時候去中國城市裡面買個單元房是沒有問題的,還可以剩下一些錢作為生活費,如果在鄉下的話,蓋個私人的小洋房公寓花不了多少錢,剩下很多錢做生意,以後的衣食住行都不成問題。

相關焦點

  • 在美打工華人男子因車禍去世 紐約華人社區伸出援手
    在美打工華人男子因車禍去世 紐約華人社區伸出援手
  • 揭秘國外打工內幕:華人打工者自述,底層家庭的生存歷程
    抖音曾有一條在新加坡打工女孩的視頻火了。視頻本身並不出彩,可仍舊獲得上萬點讚,看看她的經歷你就知道了…… 評論裡有人說:「才1萬4還用出國打工掙,我現在在國內就能掙到」。說這話的也許不知道,在國內有很多人海賺不上這個錢!
  • 美媒:美國不同族裔付小費各有特點 華人體恤他人較慷慨
    對在餐館已經打工五年的服務生小張而言,各族裔的客人付小費也各有特點。「印度裔客人上門,一般小費會比較少;華人則普遍都會給,而且比較多。」餐館老闆John在美國中西部開過三家餐廳,從事餐飲工作超過15年。綜合各個族裔給小費的「習慣」從低到高排列,他說,印度裔居冠,非裔第二,華人則至少會給10%到15%。經營三家美甲店的柯小姐也說,印度裔的確小費給得很少。
  • 從淘金開餐館到高科技人員 美華人經濟悄然轉型
    在美國這樣的新移民國家,華人經濟的變遷正受到時代變遷的影響。華人經濟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悄悄轉型。  從淘金者、開餐館到高科技人員  美國的華人最初是一批修築太平洋鐵路的工人、淘金者、洗衣工、開餐館的……過去,如果美國人在紐約中國城看到華人,大概會猜他是在餐館中工作的。
  • 在美國餐館打工收小費,法律幫你對付「惡老闆」!
    在美國取得打工資格的留學生,通常會選擇華人開的餐廳做服務生,一是華人族裔天然的親近感,並有語言便利,二是門檻要求低,容易賺錢。但是,出門在外,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不要以為在華人餐館裡打工就是老鄉情近,遇事順意。
  • 美媒析中餐館最受歡迎名字「熊貓」「華人」等上榜
    美媒析中餐館最受歡迎名字「熊貓」「華人」等上榜 2016-04-10 13:19:11  在該網站上搜集的中餐館名字中,使用最為頻繁的字眼並不令人意外,「飯店」(Restaurant)、「中國」(China)和「華人」(Chinese)並列最高,約有15000家中餐館都用了這些字樣。  因為著名連鎖餐廳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的影響,快餐(Express)是次受歡迎的字樣,有超過3000家餐館使用。
  • 為什麼美國華人只佔美國人口4%,美國各地卻到處都是中國餐館?
    可以看到,很多在美國的中國移民都在私營企業打工,這些在私營企業打工的華裔大多數在餐館廚師工作,佔大陸男性勞動力的13.4%,甚至超過了前兩位的總和。可以看到,很多美國華裔在餐館打工。實際上,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匯集世界各種的餐廳與不同國家的美食文化。其中,美國華人只佔據美國人口4%,美國各地卻都是中國餐館。
  • 漂泊在美華人流浪者也有夢 最怕別人說「叫警察」
    中新網8月29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赴美創業的華人,大多要經歷一段「居無定所」的時期,長期處於漂泊狀態者畢竟是少數,而長期無家可歸、流浪街頭的人則更是少數中的少數,為此不少華人往往因在街頭乞討流浪人群中看不到同胞的身影而沾沾自喜。可實際上,無論是在洛杉磯的遊民區還是在華人聚居的小城市中都存在著一批華裔流浪人群。
  • 美媒:洛杉磯華人餐館改推戶外就餐 說易行難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雖然加州洛杉磯聖蓋博谷不少華人餐館紛紛憑藉戶外就餐打出一片天,但是對於另一些餐館來說,戶外就餐卻很難實現。有的是礙於場地關係,有的受市府嚴苛規定無法實現,還有的是覺得戶外就餐客人接受度有限,而遲遲無法推出。
  • 美華人二代華麗轉型 "三刀"到"三師"非凡人物輩出
    福州移民很多在外州餐館打工,利用休假日回華埠辦事或飲喜酒,大多到餐館酒樓用膳。如果華埠餐飲業沒有這批人支撐,可能早就有更多餐館倒閉。他指出,以他長期在華埠觀察,福州人參與政治與公共事務的熱情比廣東人高漲,近年主流社會選舉,也開始瞄準福州籍選民拉票。他笑說:「如果福州人像臺山人一樣,早在百年前就移民來美,說不定現在已有可能參選總統。」
  • 他在美國餐館打工兩年,竟然可以攢下20萬……
    之前我們陸陸續續發表在留學地打工的情況,很多同學都是打工補貼自己的生活費。但也有通過打工就賺到大錢的同學。小鸚鵡就是其中一位,今天他要為我們分享的是關於在美國工作的信息。電視上經常會說,現在的美國華人不像老一代華僑那樣,從餐館洗碗開始創業,而是求學之後直接進入白領階層等你到了美國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大部分人在美國打工,還是從最低級的工作開始做起的,然後慢慢積累資金。還有一小部分人,是直接用麻袋背著美元飛過來的,這個我就比不了了。
  • 華人不習慣美國小費文化 中國城餐館推半自助經營
    華人不習慣美國小費文化 中國城餐館推半自助經營 不過,或許是中西方文化差異,華裔小區與新移民大多無餐後付小費的習慣,也不太熟悉小費制度的「潛規則」;因此,休斯敦中國城部分華資餐館乾脆反其道而行,順應顧客消費型態,以「半自助」取餐、拿餐盤等方式,讓上門的食客一切自己來,不只精簡人力,消費者也省去計算小費該給多少的麻煩。
  • 美媒:華裔留學生在美國餐館打工貼補生活費 當成歷練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小費是許多行業勞工的重要收入,因為收入豐厚,也吸引許多華裔留學生投入餐館打工賺小費貼補生活費。這些年輕人都認為,透過小費,不但讓他們進一步了解美國特有的文化,也磨鍊了待人接物的技巧和反應,日後可應用在職場,是更大的收穫。
  • 美媒:工時彈性月入數千 洛杉磯部分華人不打工改開網約車
    即便有這些抱怨,Sion還是覺得開優步車比在餐館打工好太多。「我周圍很多朋友不在餐館打工了,都來開優步」。他表示,在餐館打工太累,做工時間差不多,要站一天,老闆還催。坐著開車舒服很多。最重要的是還可以自己決定上班時間,沒有心理壓力,也不必看老闆臉色。
  • 美印第安納州多名華人餐館老闆因少報收入被控偷稅
    據外媒報導,美印第安納州七名自助餐館的華人老闆,面臨偷稅、未匯出代收稅金等刑事指控,其中有三人日前被捕,在馬利安郡監獄登記後獲釋。馬利安郡檢察官辦公室與印第安納稅務廳宣布,七家鐵板燒和其他類似餐館少報營收800多萬元,對七人提出企業貪腐、盜竊和未匯出代收稅金的指控。這宗調查最早在2014年10月展開,當時當局在印第安納波裡斯的一家鐵板燒餐館執行搜查令,後來逐漸擴大。
  • 被控僱傭黑工 美國一對華人餐館老闆夫婦被判刑
    東方網12月22日消息:據美國《僑報》報導,美國肯塔基州的一對經營自助餐館的華人夫婦因為僱傭沒有身份的工人12月19日被判刑;當地另有兩位華人餐館老闆非法僱工案目前正在審理中,顯示執法當局對僱主非法僱工的打擊力度加大。
  • 華人去非洲打工後,為什麼願意留在當地,與黑人女性結婚?
    華人去非洲打工之後,為什麼願意留在當地與黑人女性結婚呢?難道那些去了非洲打工的華人,更容易發現非洲等地民族女孩的美嗎?比如說1965年出生的華莉絲,就是國際上名聲比較響亮的一位黑人模特。而且這位黑人模特還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外號,叫做沙漠之花。雖然華莉絲出生於非洲,但也正是這塊土壤和這裡的文明,賦予了華莉絲美麗的基因和天生的野性。
  • 華媒:義大利數萬華人或無工可做 後疫情時代去留難抉擇
    義大利工薪階層的華人,普遍接受文化教育水平不高,語言能力相對較差,並無過高的產業工人技術專長,可選擇就業的領域相對較窄。根據記者近日向國家社會保障局官員了解,迄今為止,在社保局登記為義大利企業打工的華人尚不足5000人。換言之,義大利華人打工族,有超過90%的人在華人企業工作。
  • 廣東開平市慶祝旅美僑胞鄧文鈿榮獲傑出華人獎
    中新網12月27日電 據開平市外僑局、僑聯消息,12月23日,廣東省開平市歸國華僑聯合會、開平市教育局、佛山市開平僑屬海外聯誼會聯合舉辦旅美僑胞鄧文鈿先生榮獲傑出華人獎慶祝活動,開平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健東主持慶祝大會,開平市外僑局局長、僑聯主席馮立本,開平市教育局副局長胡麗萍在慶祝活動上講話,讚揚了旅美僑胞鄧文鈿先生熱心支持家鄉建設,在文教
  • 美媒:美國佛羅裡達州華人餐館遭惡意破壞 或為仇恨犯罪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日前,美國佛羅裡達州勞德岱堡(Fort Lauderdale )一家華人餐館遭惡意破壞。餐館老闆認為這可能是仇恨犯罪,因為他先前曾控告市政府檢查員種族歧視,並且濫開罰單。原告律師皮濟(Michael Pizzi)表示,紅門亞洲餐館(Red Door Asian Bistro)的玻璃窗在3日凌晨被打碎,目前破壞者身份、破壞窗戶的手法都暫未明確。「這絕不是巧合,顯然有人企圖警告餐館老闆。我已要求警方把該事件作為反亞裔仇恨犯罪進行調查。」皮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