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社副總編輯、KAB全國推廣辦公室總幹事董時(前排左一)為2018年高校創業社團十強頒發牌匾。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兩件難事,一個是把別人兜裡的錢裝進自己兜裡,比這個更難的是把自己腦袋裡的東西裝進別人腦袋裡。而創業教育,正是在做這個更難的事。
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在2005年引入KAB創業教育項目之前,中國高校創業教育並沒有專業的課程體系和師資隊伍。KAB項目14年來的發展,始終把在高校推廣創業教育,扶持、引導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作為踐行宗旨的重要舉措之一。截至目前,KAB創業教育已經覆蓋全國1710多所高校,在全國近360所高校成立KAB創業俱樂部,在引導、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的探索。
7月31日下午,來自全國百所高校的KAB創業俱樂部及優秀創業社團代表齊聚「2018年大學生KAB創新創業論壇」,分享了他們在各自高校進行創新創業實踐的經驗和故事。
從零開始到一家人
武漢工程大學KAB創業俱樂部主席宋智鈺回憶,當年學校KAB招新時,沒有活動,沒有海報,也沒有傳單,當時學校的KAB創業俱樂部甚至沒有辦公室。「想要幹一番事業,沒有人氣哪能行。」在第一次招新受挫後,宋智鈺決定進行二次招新。他將朋友介紹的有能力之人全部拉過來,再通過貼吧、人人、校內論壇開始發布招新廣告,為KAB創業俱樂部聚攏人氣。
經過一番努力,武漢工程大學KAB創業俱樂部終於有了幾十個隊員,初見規模。
相對於傳統的招新方式,安徽科技學院KAB創業俱樂部主席李文豪算是另闢蹊徑,從線上到線下雙管齊下。
李文豪介紹,線上通過新媒體介紹推送,導流進入H5報名界面;線下打破了傳統的支棚招新模式,創新性採取暴走宣傳的模式,沒想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創意還是源於生活,公園的暴走團總能吸引到人們的目光,我們當時就開了一下腦洞,暴走能不能跟招新相結合,就有了後來拉著貼有KAB招新的廣告行李箱在學校中暴走的宣傳」。
不僅如此,李文豪還做了一些表情包和女生們偏愛的玩偶,去吸引大家參與到KAB舉辦的活動中來。
招新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工作職責,增加彼此的了解。李文豪和社員們通過分組的方式對新生進行了一個月的集中培訓,包括視頻剪輯、策劃書撰寫,等等。因為培訓內容繁重,很多新成員難以堅持,他又想辦法在培訓期間增加一些戶外拓展活動,讓新成員在娛樂的同時也能夠被KAB的文化所吸引。
「現如今,每年都會有戶外活動與當地人進行交流溝通,深入到基層,宣傳我們的創新創業。」李文豪說,為了增加趣味性,俱樂部也與時俱進地組織了「王者榮耀」「吃雞」等電子競技比賽,目的是讓大家了解KAB創業俱樂部是個開放、創新的組織。
「KAB是一個有信念的地方,大家聚到一起互相包容、理解,每個人把自己的感情傾注到這裡,便慢慢有了家的氛圍。」李文豪說。
南開大學KAB創業俱樂部成立到今天已是第11個年頭,南開大學KAB創業俱樂部主席那庭赫說:「我們南開KAB創業俱樂部的內聯活動是南開大學所有社團中最豐富的。我們每年都會舉辦像生日牆、校園尋寶、集體春遊等各種活動。這些都提高了社團凝聚力,讓成員感受到這是我的社團。」
那庭赫說,南開KAB微信公眾號累計關注達到5700餘人,4月發布的南開大學社團新媒體矩陣榜單中南開KAB名列榜首,是南開校園媒體影響力最大的。KAB創業俱樂部自有品牌活動的推送都有3000左右的閱讀量。
同學們的小事就是KAB的大事
如今,KAB創業俱樂部已經聚集了一大批有志創業的青年,更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了多種平臺和資源。KAB項目不僅培養了中國創業教育第一批講師,幾百萬名大學生受益於創業教育課程,也引導扶持了一批大學生走向創業,推動了中國創業教育走向專業化之路。
「在KAB創業俱樂部的工作,逐漸教會我如何把小事當成大事去做。」哈爾濱工程大學KAB創業俱樂部主席王帥說,產品的工藝、商業模式、營利模式等,單看都是一件件小事,但組合在一起那就是大事,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這個創業項目都可能遇到瓶頸。而KAB創業俱樂部需要做的就是服務好創業團隊,確保每一件小事順利落地,「同學們的小事就是KAB的大事」。
在王帥看來,KAB創業俱樂部主席至少應該是一個有服務意識、服務能力的人。講述自己擁有創業經歷,並不足以吸引大學生加入俱樂部,還要了解創業不同階段的難題和政策,引導小夥伴們了解、認識創業到底意味著什麼,並為他們的初期創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別看提供24小時網際網路、列印、冷氣、茶歇室這些都是小事,但通過這些小細節,可以讓他們在KAB創業俱樂部感到溫暖,少操一些心,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創造價值上」。
除了服務,也需要融入管理機制。太原理工大學KAB創業俱樂部主席馬昕璦分享了她的管理經驗,就是永遠要有危機處理方案Plan B。
馬昕璦回憶,在一次宣傳活動上,他們僱了幾十個兼職,沒想到活動當天很多人無故曠工,電話、微信都聯繫不上。「那次活動給了我們經驗教訓,要把可能遇到的危機情況考慮周全,準備好備用處理方案。同時也要增加一些管理機制,以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
「KAB到底能夠帶給你什麼?」浙江科技學院KAB創業俱樂部主席杜高翔向在場的KAB成員拋出了一個問題。
大家紛紛討論起來。他根據自己的經驗,並結合同學們的討論,將答案總結為五個點:視野、能力、理想、人脈和榮譽。
他解釋,視野就是你在創新創業工作中對接的社會、企業平臺,它能帶給你的遠比校園廣闊得多;能力則是你在KAB工作中學到的,策劃、攝影、排版,等等,這些都是必要的技能,還有一種能力就是創業創新的精神,這種創客的精神是在其他組織裡學不到的;在接觸了這種創新創業精神、開拓了視野之後,你自然會有更遠大的理想;而在這裡,你將結交更多朋友和導師,這些就是你以後走進社會的人脈;最後就是榮譽,只要夠努力,在KAB你有機會獲得各種大大小小的榮譽證書。
「KAB創業俱樂部提供的平臺,讓我得到了鍛鍊,成為不一樣的自己。」馬昕璦如是說。
中國青年報創業周刊主編、KAB全國推廣辦公室副總幹事許革(右一)為20佳KAB創業俱樂部主席頒發證書。
以賽促創讓學生與創業結緣
隨著創新創業大潮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弄潮兒。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KAB創業俱樂部主席餘嘉與KAB結緣是在一次青年杯比賽上。「從剛開始參加創新創業比賽時,交流分享會緊張到失聲,到即使不用PPT也能鎮定自若地分享整個創業項目,我覺得KAB帶給我的不僅是一份學習的心態,更是一種鍛鍊」。
「以賽促創是讓學生們了解創業、深入創業的最好形式。」西南石油大學KAB創業俱樂部主席鄒雨廷認為,KAB創業俱樂部作為以創新創業為主題的大學生團體組織,應將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指導交流和服務作為宗旨,以培養未來企業家為目標。
鄒雨廷介紹,西南石油大學KAB創業俱樂部分設項目部、外聯部、培訓部、運營部、宣傳部和辦公室等部門,下設14個二級俱樂部,擁有266名經營會員、23位專兼職指導教師。兩年來,他帶領KAB成員舉辦了KAB培訓、創業競賽、項目路演等80餘場活動,其中的創新創業先鋒秀舉辦了9期,參與人數達1.5萬人以上。
鄒雨廷和團隊還創新性地創辦了雙創小課堂,邀請專業講師每周給大家講課。有興趣的同學都可以通過微信平臺報名來參加。「這些活動和比賽不僅讓我們這些KAB成員得到了鍛鍊,同時也讓希望創業、正在創業的小夥伴們找到了歸屬。」鄒雨廷如是說。
據不完全統計,各高校KAB創業俱樂部共舉辦包括沙龍路演、創業培訓、創業經驗交流分享等活動達4000餘場。
「通過一系列活動,我們幫助青年最大化整合人、項目、團隊等方面的資源,搭建傳播、社區平臺,幫助青年展現創業經歷、與政策環境互動,儘可能尋求可以匹配的創新創業資源。」中國青年報社副總編輯、KAB全國推廣辦公室總幹事董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