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激性潰瘍—新冠重症患者不容忽視的併發症處理

2021-01-15 騰訊網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20年1月12日發布了《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造成嚴重急性呼吸系統感染的臨床處置指南》【1】,為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提供了一定的指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膿毒症、感染性休克等都是重症範疇,對於這類危重患者而言,相關併發症的預防與感染後的治療同樣重要。

WHO在指南中推薦實施以下幹預措施以預防危重疾病相關的併發症。這些幹預措施均基於膿毒症的復甦指南或其他指南,並且通常僅限於基於高質量證據的可行性推薦。

1.減少有創機械通氣時間

使用脫機方案,包括每日評估,為自主呼吸做準備;最大限度地減少連續或間歇性鎮靜,以特定滴定終點為目標(排除禁忌,輕鎮靜)或每天中斷持續的鎮靜治療。

2.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

在青少年和成人中,經口插管比經鼻插管更可取;使患者保持半臥位姿勢(床頭抬高30~45度);使用密閉式呼吸系統,定期排出和丟棄管路中的冷凝液;為每位患者提供新的呼吸迴路;一旦患者開始機械通氣,如果迴路被汙染或損壞,立即更換呼吸迴路而不是定期更換;當熱交換器發生故障時、被汙染時或者每間隔5~7天,更換一次。

3.降低靜脈血栓栓塞的發生率

在沒有禁忌證的青少年和成人中預防性用藥(低分子肝素[如有首選]或肝素5000單位,每日兩次皮下注射)。對於有禁忌證的患者,使用機械預防(間歇性氣動壓縮裝置)。

4.降低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發生率

使用由實時觀察者驗證完成的核對表來提醒無菌穿刺的每個操作步驟,並在不再需要時每天提醒拔除導管。

5.降低壓瘡的發生率

每2小時為患者翻一次身。

6.降低應激性潰瘍和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

儘早給予腸內營養(入院後24~48小時內);對有消化道出血風險的患者使用H2受體阻滯劑或質子泵抑制劑。胃腸道出血的危險因素包括:≥48小時的機械通氣、凝血障礙、腎臟替代治療、肝病、多種合併症和較高的器官衰竭評分。

7.降低ICU相關衰弱的發生率

安全的情況下,在病程早期積極動員患者。

根據中國《應激性潰瘍防治專家建議(2018版)》【2】描述,危重症患者在發病後24小時內即可發生應激相關的胃腸道黏膜損傷,並發出血、穿孔後,病死率可達50%~80%。曾有媒體報導應激性潰瘍出血的患者可瞬間失血1000 ml,直接危害患者生命健康。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常伴隨機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急性肝功能衰竭、ARDS等危險因素,這些危險因素都會進一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2月3日,中央電視臺在火神山醫院交付後,探訪火神山藥房,負責人表示「因為有一些新冠肺炎的患者伴有胃腸道的症狀,所以我們已經準備好了胃腸道的藥品」。此次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王康(化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提及到:「這個肺炎會對其他的臟器官造成損傷,特別是對腸胃有損傷」 「醫生使用什麼藥,都會跟你說這個藥的主要作用」 「還要使用護胃的藥」,以上均表明在新冠肺炎的臨床管理中應激性潰瘍的預防至關重要。

在臨床中,應激性潰瘍的預防(SUP)常使用到抑酸藥,其主要包括PPI和H2RA。指南指出PPI比H2RA更能持續穩定的升高胃內pH值,推薦在原發病發生後以標準劑量PPI靜脈滴注,每12小時1次,至少連續3天。

當應激性潰瘍發生時,除繼續治療原發病外,還必須立即採取各種止血措施進行治療。在《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診治指南(2018版)》【3】中提出:對於低危出血患者,可採用常規劑量PPI治療,如艾司奧美拉唑40 mg靜脈輸注,每天2次;建議對內鏡止血治療後的高危患者,給予靜脈大劑量PPIs(如艾司奧美拉唑)72 小時,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現已廣泛應用於急性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的臨床治療【4】。

目前新冠肺炎勢頭依然強勁,我們砥礪向前,提前做好預防併發症工作,相信一切都會變得更好。

參考文獻

【1】 WHO/nCoV/Clinical/2020.1

【2】 應激性潰瘍防治專家建議(2018版)[J]. 中華醫學雜誌, 2018, 98(42):3392-3395.

【3】 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診治指南(2018年,杭州)[J]. 中華消化內鏡雜誌, 2019, 36(2):77-85.

【4】 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說明書.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焦點

  • PEPTIC試驗:ICU患者使用PPI和H2RB預防應激性潰瘍,哪個更安全?
    質子泵抑制劑 vsH2受體阻滯劑預防應激性潰瘍對接受有創機械通氣的ICU患者院內死亡率的影響:PEPTIC隨機臨床試驗 質子泵抑制劑(PPIs)或H2受體阻滯劑(H2RBs)是重症監護病房(ICU)中常用的應激性潰瘍預防藥物。
  • 世衛組織:建議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新冠重症患者!哪些腫瘤病人也要...
    9月2日晚,世衛組織(WHO)向臨床醫生和公共衛生決策者發布了新冠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指南。世衛組織建議,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新冠重症患者,不建議對非重症患者使用激素治療。 中國醫生結合早期的用藥經驗,早在今年2月就給出了糖皮質激素的使用原則。
  • 最新研究:新冠重症患者要警惕治癒後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
    新華社北京7月1日新媒體專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6月29日報導,由倫敦大學學院牽頭、英格蘭東南部醫學專家組成的「新冠肺炎創傷應對工作組」說,接受過重症監護的患者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風險最大。
  • 新研究發現:新冠重症患者肺部存在高度促炎的巨噬細胞微環境
    目前,人們尚不清楚與新冠肺炎嚴重程度相關的呼吸道免疫特徵。當地時間5月12日,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的最新研究便聚焦新冠患者的呼吸系統免疫反應的異常情況。研究發現,新冠重症患者的肺部存在高度促炎的巨噬細胞微環境,研究者表示,這或許有助於理解新冠病毒所觸發的免疫反應背後的潛在機制。以上研究來自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復旦大學公附屬共衛生臨床中心、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免疫學系,通訊作者為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劉磊、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研究所所長張政教授等。
  • 痔瘡術後各種常見併發症的處理方法
    做任何外科手術,術後都有可能出現各種相關併發症,痔瘡手術也不例外。痔瘡術後患者可能會出現出血、疼痛、水腫及創面癒合不良等一些相關併發症。 那麼,如果痔瘡術後出現了一些常見併發症該如何處理呢?下面作者就結合自己多年來的臨床經驗簡單談一談。
  • 阿斯利康耐信®針劑獲國家藥監局批准,用於預防重症患者...
    2020年08月01日訊 /生物谷BIOON/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正式批准耐信®針劑(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用於預防重症患者應激性潰瘍出血。作為原研質子泵抑制劑,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這一新適應證獲批為中國應激性消化道出血的預防提供了又一選擇。
  • 滴蟲性陰道炎併發症 如何預防滴蟲性陰道炎
    滴蟲性陰道炎是女性比較常見的一種陰道炎,危害還是比較大的,滴蟲性陰道炎併發症都有哪些呢?滴蟲性陰道炎的症狀又有哪些呢?我們需要了解清楚。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滴蟲性陰道炎的知識介紹吧!滴蟲性陰道炎的併發症其實還是很多的,我們需要了解清楚才可以,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我們治療疾病。滴蟲性陰道炎併發症怎麼樣才能避免呢?這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 強直性脊柱炎行椎管內麻醉併發症處理(下篇)
    強直性脊柱炎行椎管內麻醉併發症處理一例(上篇),今日繼續為大家分享該病例的討論總結,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判斷是否合併存在一過性腦供血不足:腦供血由椎動脈和頸動脈兩套系統供血,椎動脈由於強直性脊柱炎的原因供血不足,此時血壓下降(雖然還在正常範圍,但該患者由於長期患有高血壓,114/60 mmHg對於該患者偏低),兩套腦供血系統同時出現問題,導致腦供血不足,患者出現意識障礙,因此該患者應該合併存在一過性腦供血不足。
  • 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護理
    十二指腸潰瘍表現為上腹部飢餓痛,進餐後緩解,疼痛性質為燒灼痛或鈍痛,且具有周期性發作的特點。體檢在臍部偏右上方有壓痛。胃潰瘍特點為進餐後上腹痛,進餐後疼痛不能緩解,甚至加重,容易引起大出血、急性穿孔等併發症,壓痛點常位於劍突與臍間的正中線或略偏左。
  • 24%炎症性腸病患者會出現的併發症,一張流程圖掌握處理要點
    一時間,炎症性腸病(IBD)備受關注。 IBD是一組累及大小腸,最終導致黏膜潰瘍和出血的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疾病,西方化國家發病率較高。IBD本就棘手,有「綠色癌症」之稱,如果IBD再遇上這種併發症,更是雪上加霜。 病例介紹 患者男性,34歲。
  • 何為應激性心肌病 怎麼辦?
    Takotsubo症候群,又稱應激性心肌病、心尖球形症候群、章魚壺心肌病、心碎症候群以、應激誘導性心肌病、聖瓶症候群。是一種以左心室的短暫性局部收縮功能障礙為特徵的症候群,類似於心肌梗死,但沒有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或急性斑塊破裂的血管造影證據。
  • 常見有哪些術後併發症?
    腦幹腫瘤術後神經系統併發症:  (1)腦幹水腫:嚴重者有意識障礙、肢體癱瘓(肌力Ⅰ~Ⅱ級)、肌張力低、腱反射無法引出等類似脊髓休克的表現。嚴密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生命體徵、腦幹反射,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複查頭顱CT。腦幹水腫多在數日內消退,臨床表現也隨之緩解。
  • 小感冒不容忽視,SLE患者謹防感冒併發症
    舉報   前言:關注【SLE互助圈】,為您持續更新最新資訊轉眼寒風凜冽  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反覆
  •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患者經常會出現的併發症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患者常有各種併發症,嚴重危害健康和生活質量。下面對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患者經常會出現的併發症做簡單介紹:化膿性扁桃體炎可引起局部和全身併發症,如扁桃體周圍膿腫、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竇炎、咽後膿腫等,由於使用抗生素,現在很少見。系統性併發症主要與鏈球菌引起的III型過敏反應有關,如急性風溼熱、急性腎炎等。
  • 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十二)——糖尿病慢性併發症
    ②定期進行篩查及病情評估:全部患者應在診斷為糖尿病後至少每年篩查一次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對於糖尿病病程較長,或合併有眼底病變、腎病等微血管併發症的患者,應該每隔3~6個月進行複查。③加強足部護理:罹患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都應接受足部護理的教育,以降低發生足部潰瘍的機率。 治療 對因治療:①血糖控制:積極嚴格地控制高血糖並保持血糖穩定是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最重要措施。
  • 結腸潰瘍難癒合?每天吃它,結腸潰瘍好得快!
    注意事項真的太多,稍有不慎,炎症擴散形成潰瘍,病情加重,擔心隨時惡變的可能,整日憂心忡忡。很多讀者私信我,諮詢較多的問題之一就是:結腸發生潰瘍是不是很嚴重?是不是很難癒合?到底吃什麼才能恢復?今天,小編就來分析著重分析一下結腸潰瘍這個問題。首先來了解一下結腸潰瘍的症狀和危害,只有知道了症狀和危害,患者才會引起注意,及時治療及時恢復。
  • 糖尿病患者出現這個問題後,嚴重時或發生潰瘍,如何應對?
    糖尿病導致的併發症有很多,糖尿病足就是很常見的一種。在糖尿病早期,很多患者往往忽視控制血糖,導致血糖不斷升高,等病情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糖尿病足的出現,這時候就意味著糖尿病已經對神經以及血管造成傷害。因此,對於糖尿病足的治療一定要趁早,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引起其他症狀。
  • 做的胃鏡為糜爛性胃炎,白天胃痛,晚上睡覺就不痛了是怎麼回事?
    糜爛性胃炎又稱急性胃炎,胃鏡下胃黏膜的糜爛和出血是其主要的改變,糜爛性胃炎的發生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一些應激因素,嚴重的創傷、手術、精神高度緊張等都有可能引發急性胃炎發作;一些藥物的使用也可能導致急性胃炎,最常見的是非甾體類抗炎藥;長時間的大量酒精刺激也會導致黏膜的糜爛,引發急性胃炎
  • 十二指腸潰瘍有哪些症狀?
    應該怎樣進行治療呢? 1.藥物治療 目標是控制症狀,促進潰瘍癒合,預防復發及避免併發症。目前最常用的藥物分為以下幾類: (1)抑制胃酸分泌藥 目前臨床上主要有H2受體拮抗劑(H2-RA)及質子泵抑制劑(PPI)。PPI促進潰瘍癒合的速度較快、癒合率較高,是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首選用藥。
  • 美國再陷「阿片危機」,新冠重症患者無藥可用,醫生自製鎮定劑
    可沒想到,因為新冠肺炎的原因,美國又遭遇了「阿片危機」。 據路透社6月9日報導,新冠重症患者在接受呼吸機治療的時候,會伴隨難以忍受的感覺,常常在這種情況下,會使用強效止痛劑來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