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炎症性腸病患者會出現的併發症,一張流程圖掌握處理要點

2020-12-22 騰訊網

補鐵治療不僅能糾正貧血,還可能影響IBD的病程。

今年8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因潰瘍性結腸炎復發宣布辭職。一時間,炎症性腸病(IBD)備受關注。

IBD是一組累及大小腸,最終導致黏膜潰瘍和出血的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疾病,西方化國家發病率較高。IBD本就棘手,有「綠色癌症」之稱,如果IBD再遇上這種併發症,更是雪上加霜。

病例介紹

患者男性,34歲。一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下腹陣發性鈍痛,伴有腹瀉,每天2-3次,無明顯膿血粘液。

於當地醫院行腸鏡:結腸肝曲可見環周多發息肉增生,黏膜橋形成,局部黏膜糾集,淺潰瘍形成,周圍腫脹充血,管腔狹窄,內鏡無法通過。

病理:結腸黏膜慢性炎伴糜爛,淺潰瘍,局部區域呈肉芽腫性炎,間質見大量淋巴細胞呈片狀聚集,並見多個淋巴濾泡,未見隱窩膿腫。

腹部增強CT提示升結腸、盲腸及迴腸末端管壁增厚伴周圍滲出性改變,考慮克羅恩病。口服美沙拉嗪、蒙脫石散、益生菌後效果不佳。為進一步治療來我院就診。

入院血常規:血紅蛋白:103g/L,紅細胞壓積:33.2%,提示存在貧血

貧血是IBD最常見的併發症,發生率約為24%,克羅恩病高於潰瘍性結腸炎。超過半數的IBD所致貧血與鐵缺乏有關。IBD時腸道失血、膳食鐵攝入量減少、鐵吸收減少(十二指腸病變累及或手術切除)引起鐵儲備耗盡,導致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發生。

然而,慢性炎症也會導致炎症性貧血(anemia of inflammation,AI)——IBD貧血的第二大常見原因。炎性細胞因子增加肝臟鐵調素的產生,鐵調素可阻斷鐵轉運蛋白-1,阻止鐵從腸道細胞、巨噬細胞和肝細胞中釋放,因此鐵無法用於紅細胞生成從而發生貧血。

IBD患者的貧血與疾病活動度相關,活動期IBD會加重導致IDA和AI的因素。

1

如何在IBD患者中診斷IDA?

歐洲克羅恩病和結腸炎組織(ECCO)建議每6-12個月對緩解期或輕度疾病患者進行貧血篩查。對於活動性疾病的門診患者,應每3個月進行一次篩選,包括全血細胞計數(CBC)、血清鐵蛋白(SF)和C反應蛋白(CRP)。

此外,對於小腸病變/切除的患者,應至少每年測量一次血清維生素B12和葉酸,廣泛小腸切除、迴腸貯袋手術或廣泛迴腸受累的患者應進一步增加頻率。

IBD的貧血診斷遵循WHO的建議:成年男性血紅蛋白(Hb)

除Hb外,診斷貧血的基本檢查應包括網織紅細胞計數、SF和轉鐵蛋白飽和度(TfS)。

血清鐵蛋白(SF)在IDA時降低,但炎症反應時可能增加。SF

TfS診斷鐵缺乏的臨界值為

鐵缺乏時鐵調素下降,但AI時鐵調素升高。

可溶性轉鐵蛋白受體(sTfR)是鐵缺乏時增加的另一個參數,sTfR濃度大多不受炎症的影響,sTfR或sTfR/log(SF) 指數升高>2表示存在IDA。

表1:區分缺鐵性貧血(IDA)、炎症性貧血(AI)和複合型貧血(AI+IDA)

2

如何在治療IBD患者的IDA?

補鐵的目標是使Hb升高到正常水平及恢復鐵儲備。根據貧血的嚴重程度,持續時間可能不同,但Hb應在治療4周內增加至少20g/L。同時應強化IBD治療,以防止進一步的鐵丟失並緩解伴隨的AI。

圖1:IBD患者IDA的簡化管理流程圖

▎口服鐵劑

IBD患者建議避免口服鐵劑治療,以緩解腸道炎症並降低觸發發作的風險。口服鐵改變微生物群特徵和代謝,可能加劇腸道炎症,而炎症大大降低口服鐵劑的療效。病變累及十二指腸直接損害鐵吸收,循環中鐵調素升高可阻斷腸道細胞攝取的鐵釋放進入循環。口服鐵劑的胃腸道副作用(腹痛、噁心、腹瀉)進一步影響IBD患者的治療耐受性。

如IBD患者必須使用口服鐵劑,應僅限於輕度貧血(Hb≥110g/L)、非疾病活動期且既往未出現不耐受的患者。歐洲克羅恩病和結腸炎組織(ECCO)建議日劑量不高於100 mg元素鐵。治療4周內Hb至少增加20g/L才屬有效,否則需改用靜脈補鐵。

▎靜脈補鐵

在中重度貧血、疾病活動期、口服鐵劑不耐受或無效的IBD患者中,靜脈補鐵是首選方法。靜脈補鐵繞過了炎症誘導的腸道鐵吸收障礙,且更快補足貯存鐵。一項比較IBD患者靜脈和口服補鐵治療效果的薈萃分析發現,靜脈補鐵能更有效地升高Hb,因不良事件或不耐受而停止治療的比例更低。Stein等人的一項基於德國人群的研究發現,與口服補鐵相比,IV補鐵的患者結局更好,住院率更低,總體醫療保健總費用更低。

表2:ECCO推薦的簡化版鐵需求量分層方法

靜脈鐵劑有低分子量或高分子量製劑。高分子量製劑的優點是可以在一個療程中給予更大的劑量,而低分子量製劑需要更長的療程。歐洲藥品管理局不再要求給藥前給予試驗劑量,但建議輸注任何靜脈鐵劑後密切監測至少30min。

表3:靜脈鐵劑的給藥方法

Hb應在鐵替代治療4周內增加20g/L。鐵蛋白在啟動靜脈補鐵的前幾周升高迅速,該指標僅在治療結束後8~12周內可靠。TfS>50%提示鐵過載,應相應調整治療方案。根據初始嚴重程度和根本原因,Hb糾正可能需要3個月,補足鐵儲備的時間更長。治療後鐵蛋白水平400µg/L在2年後復發。因此靜脈補鐵時要求患者達到較高的鐵蛋白水平。

對靜脈補鐵無反應的患者可能伴有AI,可考慮接受紅細胞生成刺激劑(ESA)治療。但使用ESA前應強化對IBD的管理,適當減輕腸道炎症可改善靜脈補鐵的療效。此外,應重新評估貧血的其他潛在原因。必須使用ESA使,應僅與靜脈劑鐵聯用,Hb 達到120g/L後停藥。

輸血應僅用於重度貧血(Hb≤70g/L)和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伴隨冠心病或慢性肺病的患者。輸血僅能作為暫時的治療方案,仍需靜脈鐵劑來補充鐵儲備。

▎隨訪

即使給予靜脈補鐵,貧血也可能在治療結束後的10月內復發。因此,應在治療後第一年每3個月監測一次患者,此後每6-12個月監測一次。監測的參數包括Hb、SF、TfS和CRP。如果Hb降低或血清SF降至100µg/L以下,應重新開始治療。在積極補鐵治療的基礎上IDA持續存在或IDA多次復發可能為IBD持續活動的徵象,應進行適當管理。

小結

貧血是IBD最常見的腸外表現,其主要原因是鐵缺乏。雖然強化原發病的管理能防止鐵進一步丟失,但仍需鐵替代治療以滿足生理功能,療程結束後必須定時監測貧血復發情況。補鐵治療不僅能糾正貧血,還可能影響IBD的病程。

參考文獻:

[1]Ng SC, Shi HY, Hamidi N, Underwood FE, Tang W, Benchimol EI, et al. Worldwid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the 21st centur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Lancet. 2018;390(10114):2769–78.

[2]Filmann N, Rey J, Schneeweiss S, Ardizzone S, Bager P, Bergamaschi G, et al. Prevalence of anemia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n European countri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 Inflamm Bowel Dis. 2014;20(5):936–45.

[3]Weiss G. Anemia of chronic disorders: new diagnostic tools and new treatment strategies.Semin Hematol. 2015;52(4):313–20.

[4]Evstatiev R, Gasche C. Iron sensing and signalling. Gut. 2012 Jun;61(6):933–52.

[5]Dignass AU, Gasche C, Bettenworth D, Birgegard G, Danese S, Gisbert JP, et al.; European Crohn’s and Colitis Organisation [ECCO]. European 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ron deficiency and anaemia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J Crohns Colitis. 2015;9(3):211–22.

[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ssessing the iron status of populations. 2nd ed. Geneva, Switzerland; 2007.

[7]Cancelo-Hidalgo MJ, Castelo-Branco C, Palacios S, Haya-Palazuelos J, Ciria-Recasens M,Manasanch J, et al. Tolerability of different oral iron supplem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Curr Med Res Opin. 2013 ;29(4):291–303.

[8]Tolkien Z, Stecher L, Mander AP, Pereira DI, Powell JJ. Ferrous sulfate supplementation causes significant gastrointestinal side-effects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15;10(2):e0117383.

[9]Bonovas S, Fiorino G, Allocca M, Lytras T, Tsantes A, Peyrin-Biroulet L, et al. Intravenous versus oral ir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nemia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Medicine (Baltimore). 2016;95(2):e2308.

[10]Reinisch W, Staun M, Tandon RK, Altorjay I, Thillainayagam AV, Gratzer C, et al. A randomized,open-label, non-inferiority study of intravenous iron isomaltoside 1,000 (Monofer) compared with oral iron for treatment of anemia in IBD (PROCEED). Am J Gastroenterol. 2013;108(12):1877–88.

[11]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Ema/579491/2013 new recommendations to manage risk of allergic reactions with intravenous iron-containing medicines, 2013, 2018.

[12]Stein J, Hartmann F, Dignass AU.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patients with IBD.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0;7(11):599–610.

[13]Jimenez KM, Gasche C. Management of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cta Haematol. 2019;142(1):30-36.

本文來源: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本文作者:藍鯨曉虎

本文審核:楊衛生 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責任編輯:Mary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

相關焦點

  • 炎症性腸病患者快看,「會吃」是治療的關鍵
    冉志華教授指出,炎症性腸病的飲食治療多種多樣,幹預目標不同,包括需要達到臨床緩解、維持緩解、預防併發症、減少手術率等等。02炎症性腸病的飲食治療首先,特定的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用於治療炎症性腸病。原則是「選擇需要最簡消化過程的碳水化合物,吸收良好,從而減少腸道菌群負荷。」
  • 反覆腹瀉 警惕「炎症性腸病」
    配圖/青術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腸病日」,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啟動了「愛·常在」關注炎症性腸病全國高校傳播大賽,提升公眾對於炎症性腸病的認知,助力患者「不缺席人生『美』一刻」。提起「炎症性腸病」,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它曾被認為是「西方人的疾病」,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 吳開春教授:細化炎症性腸病患者飲食指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主要累及消化系統的慢性炎症性腸道疾病,其中包括克羅恩病(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目前IBD已成為全球性疾病,我國現有的流行病學資料統計數據顯示,IBD患病率、發病率均呈上升趨勢,IBD在我國已經不屬於罕見病了,而且有可能成為本世紀的一個大病,許多省份均將IBD納入門診慢性疾病管理。
  • 反覆腹瀉、腹痛要當心炎症性腸病!
    克羅恩病患者通常有以下症狀:腹部絞痛或疼痛、腹瀉,有時便血、發熱、體重減輕。這些症狀常常使克羅恩病患者感到疲勞,失去胃口。有些患有克羅恩病的患者只有輕微症狀,幾乎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也可能偶爾出現幾次。但也有人可能經歷頻繁的腹瀉、腸潰瘍和身體的其他部分存在的問題,如關節的炎症、皮疹和眼睛等問題。
  • 世界炎症性腸病日:炎症性腸病多發年輕人 及時發現儘早治療
    專家表示,炎症性腸病是一種病因不清,難以治癒的慢性腸道疾病,早期診斷、提高生活質量尤為重要。但其早期症狀與闌尾炎等胃腸常見疾病相似,極易誤診。什麼是炎症性腸病炎症性腸病簡稱IBD(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是一種特殊的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克羅恩病以及潰瘍性結腸炎是歸屬於炎症性腸病(IBD)最主要的兩種疾病。
  • 連續4~6周腹瀉 小心患炎症性腸病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呂小平教授指出,我國炎症性腸病的患病率在增加,且大部分為青年患者,其典型症狀是反覆腹瀉、血便,久拖不治,炎症性腸病不僅會影響生活質量,還會增加癌變的概率。因此,對待炎症性腸病,早診斷早治療尤為重要。
  • 你以為就是簡單的拉肚子,其實是炎症性腸病
    患者一個月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腹瀉,大便2~3次/日,偶有腹痛,無明顯粘液膿血。腸鏡檢查提示:末端迴腸至乙狀結腸,散在深大潰瘍,相互融合,呈匐行性並沿腸管縱軸走形,有假息肉樣結節形成,可見黏膜橋。考慮:炎症性腸病(克羅恩病?)。病理結果:(橫結腸、降結腸)黏膜急慢性炎伴少量肉芽腫性病變,結合臨床可符合Crohn病。
  • 長期腹痛、腹瀉,你可能得了炎症性腸病
    當出現腹痛持續時間長,緩解困難,甚至伴有反覆發作的腹瀉時,我們就要警惕一種嚴重的慢性消化道疾病——炎症性腸病了。近年來,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並呈現年輕化發展態勢,熬夜、疲勞、西化飲食等均可誘發炎症性腸病,已逐漸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圖片來源於網絡炎症性腸病是什麼?
  • ...潰瘍性結腸炎|炎症性腸病|造血幹細胞|移植|基因|兒童|-健康界
    炎症性腸病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組非特異性慢性胃腸道炎症性疾病,它包括了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以及未定型的炎症性腸病。大約有15%~20%的炎症性腸病的患者為兒童,兒童的炎症性腸病並不是成人炎症性腸病的一個早期階段,它和成人炎症性腸病有著諸多方面的一個差異。
  • 炎症性腸病有幾種疾病?治療原則是什麼?從根源上了解更容易!
    導語:炎症性腸病是指到現在為止還不知道病因的炎症性腸病,多認為這種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變化、臨床表現及抗生素、益生菌治療有一定效果。認為這種病發病很可能與細胞免疫異常有關係,有科學證明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細胞免疫異常、變態反應等等,但至今沒有找出致病的細菌、病毒或者真菌。
  • 炎症性腸病(IBD)患者可以打新冠疫苗嗎?
    作為炎症性腸病患者(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以下簡稱IBD患者)也需要特別關注。以下信息和建議可以幫助IBD患者在疫情期間做出更好的決策。 感染新冠病毒有哪些症狀? 大多數感染者不會出現明顯症狀,部分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如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有些感染者會出現肌肉疼痛、咽喉疼痛、味覺/嗅覺喪失,有時還會出現腹瀉。但是,少數感染者的病情可能會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 專家談炎症性腸病:高發於青少年 良好依從性是有效治療的保證
    中新網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 李亞南)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腸病日」。專家指出,炎症性腸病(IBD)高發於青少年,隨著這些年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和飲食環境的改變,患病人數逐年上升。除了獲得專業知識和指導以外,患者具備良好的依從性是獲得有效治療的保證。
  • 陳旻湖:常被誤診為胃腸炎,炎症性腸病是怎樣一種疾病?
    今天推出第51期:《陳旻湖:常被誤診為胃腸炎,炎症性腸病是怎樣一種疾病?》。 【視頻】陳旻湖: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是一種腸道慢性、潰瘍性的炎症,包括兩個疾病,一個是潰瘍性結腸炎,另外一個就是克羅恩病。 兩者在臨床表現、預後、治療(各方面),有一些相同地方,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主要累及到青少年,以十幾歲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的青少年為主要的一個發病的對象。
  • 炎症性腸病分類有哪幾種?
    炎症性腸病(IBD)是原因不明的一組非特異性慢性胃腸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確,目前認為可能與基因、免疫系統及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關係。炎症性腸病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和未定型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於大腸和直腸,炎症僅累及腸壁的內層,通常起始於直腸和末端結腸,但可連續瀰漫至整個結腸。
  • 腸道菌群與炎症性腸病
    蔣麗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消化內科(上海 200127)摘要:炎症性腸病(IBD)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顯示IBD患者存在腸道內菌群失調,補充益生菌糾正菌群失調,可使IBD病情緩解。
  • 炎症性腸病營養護理(下)—克羅恩病
    克羅恩病(CD)屬炎症性腸病(IBD),多於青壯年時期發病,我國克羅恩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它是一種慢性、易復發的非特異性腸道炎症,可累計消化道的每一部分,多見於末端迴腸、結腸,直腸亦可累及,受累腸段呈節段性分布。 01 臨床表現
  • 炎症性腸病藥物治療最全總結,一文掌握!
    第一期《「腸」治久安》帶大家走進炎症性腸病(IBD),全面了解IBD的藥物治療~ 視頻: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腸安多學科MDT志願團隊出品 IBD是一種胃腸道非特異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UC發病高峰年齡為20-49歲,患者可能飽受反覆發作的腹痛、腹瀉、黏液血便抑或裡急後重的折磨。
  • 炎症性腸病年輕化 漏診率高須警惕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8月16日報導:隨著大眾飲食結構、生活環境等因素的變化,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也逐年增加。2012版《炎症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顯示,炎症性腸病是北美和歐洲的常見病,我國雖尚無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學資料,但近十多年來該病就診人數呈逐步增加趨勢則非常明顯,炎症性腸病在我國已成為消化系統的常見病。
  • 長期腹痛、腹瀉,你可能得了炎症性腸病!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王化虹教授緩緩地說,「幸好,在第5個寶寶出生後,醫生診斷出患有炎症性腸病,及時治療後患者病情穩定,現在已經4歲了。」為了迎接5月19日「世界炎症性腸病日」,5月17日下午,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舉辦的「愛·常在」關注炎症性腸病全國高校傳播大賽正式啟動。
  • 糞便移植或對炎症性腸病有效
    ■廖木興/圖 專家:仍不是臨床使用方法 炎症性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