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莫奈 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建議收藏!
2020年10月30-31日,中華醫學會第二十次全國消化系病學術會議(CGC)在珠海市召開。此次會上,來自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炎症性腸病研究中心的冉志華教授以《炎症性腸病的飲食幹預:目前的證據和挑戰》為題,全面解析了炎症性腸病的診療現狀以及飲食幹預方案。
01
炎症性腸病新療法:飲食幹預
炎症性腸病大多發生在遺傳易感個體中,由於腸腔內抗原物質的改變導致腸黏膜免疫系統異常激活引起炎症遷延。
從細胞穩態的角度分析,導致炎症性腸病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環境因素、腸道微生態、固有免疫反應和獲得性免疫反應等。飲食能夠從通過影響腸腔內抗原暴露、改變腸道微生態、影響黏膜免疫、改變腸黏膜通透性等方面幹預炎症性腸病的發生發展。
目前,飲食和飲食成分對炎症性腸病的影響有正性的預防作用,也有負性作用,主要如下:
表1. 飲食和飲食成分對炎症性腸病的影響
當前推測飲食療法在炎症性腸病中可能的作用機制如下:
目前,國際上有很多關於飲食治療炎症性腸病的指南。其中,《美國胃腸病學指南》指出對低危因素的、病程發展不嚴重的腸病患者,可考慮將腸內營養作為輔助治療手段。
《英國胃腸病學指南》、北美和歐洲的營養協會等推薦將全腸內營養作為兒童克羅恩病的一線治療,而目前其他成型的飲食證據還不充分,更多的飲食治療熱點和克羅恩病相關。
冉志華教授指出,炎症性腸病的飲食治療多種多樣,幹預目標不同,包括需要達到臨床緩解、維持緩解、預防併發症、減少手術率等等。
02
炎症性腸病的飲食治療
首先,特定的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用於治療炎症性腸病。原則是「選擇需要最簡消化過程的碳水化合物,吸收良好,從而減少腸道菌群負荷。」
其次,地中海飲食也可以用於治療炎症性腸病,主要以天然的營養物質為基礎,包括橄欖油、蔬菜、水果、魚、海鮮、豆類,加上適量的紅酒和大蒜,再輔以獨特調料的烹飪方式製作而成的食物。此外,還有抗鹽飲食,即低鹽飲食,以增強人體自身的抵抗力。
這些飲食治療幹預的原理相似:在飲食中加入營養豐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等;在飲食中排除乳糖、加工肉食、動物脂肪、食品添加劑等。
▎特定的碳水化合物飲食治療炎症性腸病
排除飲食法(CDED)是一種特定的碳水化合物飲食法,主要減少或者去除了飲食中的動物脂肪和飽和脂肪酸、奶和奶製品、小麥、含鐵豐富的食物、食品添加劑,比如乳化劑和亞硫酸鹽;增加一些種類的蔬菜和水果以及膳食纖維豐富的澱粉類食物等。
一項研究將4-18歲的克羅恩病患者分為兩組,一組用CDED+部分腸內營養治療;另一組用全腸內營養,以考察耐受性情況、治療效果。結果發現,全腸內營養往往需要插管,患者特別是成人患者不能耐受。而CDED+部分腸內營養治療組的耐受性顯著優於全腸內營養治療。對比治療結果、腸內微生物影響發現,CDED+部分腸內營養組的治療效果、腸道微生物組的穩定性均優於全腸內營養治療。
此外,其他研究發現特定的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改善炎症性腸病的臨床和實驗室指標、增加炎症性腸病患者的腸道菌群多樣性,緩解腸黏膜炎症。
▎無麩質飲食治療炎症性腸病
麩質是小麥、大麥、黑麥中存在的一類蛋白質,當這類蛋白質在麵團中與水混合後,可以表現出粘性和彈性。這些蛋白質不容易被人體消化,有部分人會因攝入含麩質類食物,誘發麩質蛋白不耐受,包括乳糜瀉、小麥過敏和非乳糜瀉的麩質不耐受。
研究發現,炎症性腸病患者會因進食麩質而加重症狀。引起麩質不耐受的機制可能包括免疫系統失調、腸道菌群失調、腸道通透增加,以及腸道炎症等。為了緩解炎症性腸病患者因進食麩質引起的嚴重症狀,首先應排除膳食中的麩質,再通過相關的治療手段減輕腸道炎症、修復腸道屏障、穩定腸道菌群等。
▎低FODMAP飲食治療炎症性腸病
FODMAP是一種短鏈碳水化合物(糖)的集合,這些碳水化合物在腸道中不能被吸收,可能引發腸易激症候群。少攝入可發酵的低聚糖、二糖、單糖、多元醇的飲食可以減少短鏈、高發酵、不易吸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可以減少由於下遊細菌過度增長引起的營養不良、腸道損傷,誘發腸黏膜炎症;可以緩解炎症性腸病症狀,甚至治療炎症性腸病。
低FODMAP飲食是避免攝入含FODMAP較高的食物,而吃含FODMAP較低的食物。常見的高FODMAP飲食包括芒果、龍眼、香菇、芋頭等。由於低FODMAP飲食囊括了日常所食用的大部分食物,因此低FODMAP飲食是炎症性腸病患者比較廣泛接受的治療策略。
▎地中海飲食具有抗炎作用
「地中海飲食」是指有利於健康的,簡單、清淡以及富含營養的飲食。這種特殊的飲食結構強調多吃蔬菜、水果、魚、海鮮、豆類、堅果類食物,其次才是穀類。一項研究分析了地中海飲食對炎症性腸病患者營養狀態、肝脂肪變性、疾病活動度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研究發現,經過穩定的地中海飲食治療後,炎症性腸病患者疾病活動度降低,炎症指標降低。此外,還有研究證明地中海飲食可以降低遲發性克羅恩病的發生風險。
03
炎症性腸病飲食治療中存在的問題
炎症性腸病不同於其他常見病,疾病原因非常複雜,僅僅依靠飲食治療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同時,在飲食治療炎症性腸病的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問題:
絕大多數飲食研究都針對患有克羅恩病的兒童;
實際上,很多成年人長期維持嚴格的飲食幹預較為困難;
大多數飲食研究都是觀察性的,僅限於評估症狀的改善,而症狀改善與疾病活動度的相關性較差;
儘管大多數飲食研究都是獨立進行的,但是最新的文章強調了將嚴格的飲食評估納入最初藥理試驗中,以拓寬能回答的問題並提供有意義的信息;
飲食研究傳統上在結束了其隨訪評估時已幹預完成,因此,偶發性飲食剔除的益處可持續性尚不清楚。
總結
飲食幹預在炎症性腸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十分重要。雖然目前尚缺乏足夠的前瞻性對照研究的支持,但從現有的臨床研究可以看到排除飲食法、低FODMAP飲食、地中海飲食等可以通過影響腸腔內抗原暴露、改變腸道微生態、影響黏膜免疫、改變腸黏膜通透性等方面來改善患者的疾病狀況。
因此,對炎症性腸病患者需進行合理的飲食幹預以緩解其疾病症狀。
參考來源:
1. Sapone, A,Bai, J. C,Ciacci, C, Dolinsek, J., Green, P. H., Hadjivassiliou, M., ... & Ullrich, R. (2012). Spectrum of gluten-related disorders: consensus on new nomenclature and classification. BMC medicine, 10(1), 13.
2. Aziz, I., Branchi, F., Pearson, K., Priest, J., & Sanders, D. S. (2015). A study evaluating the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self-reported non-celiac gluten sensitivity.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21(4), 847-853.
本文審核
曹曉滄教授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天津醫科大學碩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消化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消化內鏡委員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消化學分會臨床流行病學協作組委員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消化病學分會委員會炎症性腸病學組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肛腸醫師分會炎性腸病專業委員會肛腸疑難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學專業委員會炎症性腸病專家委員會委員
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炎症性腸病專家委員會委員
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炎症性腸病聯盟常委腸道微生態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幹細胞工程技術分會委員會常委
天津市醫學會消化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副主任委員
本文首發: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本文作者:CGC報導組 莫奈
原標題:《炎症性腸病患者「會吃」是治療的關鍵!最佳食譜是……》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