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涵
前幾天某連下士班長李玉琦帶隊去彈藥庫出公差,任務完成後回連向指導員報告,一臉鬱悶不說,剛走出房間就抱怨:「以後那公差誰愛去誰去。」指導員一聽,當即叫住他,詢問事情的經過。
原來,李玉琦向本周駐庫幹部詢問任務具體細節時,這名幹部卻把大家集合起來作了一番動員,隻字沒提應該怎麼幹。無奈之下,李班長只得帶隊硬著頭皮上。由於任務不明晰,中間多次被要求返工,搞得大家筋疲力竭。好不容易結束了,駐庫幹部又講評道:「整體還是不錯的,但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再調整一下。」如此反覆之下,李班長憋了一肚子火:為什麼不能一次把話說清楚、把任務交代明白?
其實,類似的事並不少見。講話「繞彎子」、做事「搞神秘」,有思維方式、工作方法上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思想作風上的問題。有些基層幹部雖然職務不高,可打起官腔倒是有一套,給下級的命令經常模稜兩可、方向不明。如果有戰士意欲問個究竟,就往往板起面孔、語帶責怪:「都是成年人了,怎麼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懂?」而一旦戰士們沒有正確領會意圖,做了錯事,出了問題,他們就會以自己「不是這個意思、沒這樣說過」為由脫身推責。長此以往,不但失去了戰士的信任,也有損帶兵人的形象。
這個時代是快節奏的,戰場更是如此,帶兵指揮不比商業談判,怎能如此遮遮掩掩、閃爍其辭。筆者認為,安排工作、布置任務,關鍵是講清做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標準,不要賣關子、打啞謎,讓部屬瞎琢磨、費思量,這樣執行任務、落實工作才有方向和效率。軍中無戲言,有話就明說,切勿「畫眉千度拭,梳頭百遍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