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一定都有過這樣的問題,孩子明明學習成績也不差,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件發生,可孩子的學習興趣就是在逐漸遞減,甚至於態度越來越消極,如果考試再考得不好了一點,父母還沒說什麼,孩子先喪氣了。
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學習倦怠」。
心理學上對於學習倦怠是這麼解釋的:是因為學生長期的課業壓力或負荷而產生精神損耗、對學校課業課業及活動熱忱逐漸消失,甚至因成績未如預期那樣好而對學校課業持負面態度的一種現象。
提取關鍵詞:長期壓力,精神損耗,負面態度
產生學習倦怠期大致可能分為兩種情況:
我們簡單分析一下兩種情況的解決辦法:
這類孩子主要是自己的壓力太大,學習最重要的其實就是放平心態,有進步值得開心,萬一退步了也不要太過於擔心。
成績有起伏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次考試也不能說明什麼問題,重要的事要記得總結錯題,然後根據錯題找尋自己知識點的薄弱部分,根據薄弱部分多加練習思考。
在心態不太好的時候要及時和父母聊天溝通,憋著不說很容易消耗自己的精力,內耗過重對於自己是並沒有什麼好處的。
這類孩子其實是最常見的。
中國父母,通常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尤其是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但知道讀書能改變生活的父母,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
出發點雖然好,可是一味地將這種壓力強加給孩子,孩子自己是不能夠好好排解的,很容易讓孩子從學習倦怠變成徹底的厭學,再到徹底的墮落叛逆。
給孩子多點空間,讓孩子放鬆放鬆,休息休息,多誇獎孩子的努力,給孩子信心,才是正確的消除孩子學習倦怠的方法。
學習倦怠是非常正常的,孩子在學習中難免會碰到,就跟家長在工作中時常會不想工作一樣,區別在於成年人知道如何調整心態去面對,而孩子還在學習這個過程。
在這樣的過程中,就需要家長的正確協助,才能好好幫助孩子。
孩子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家長們需要多一些耐心去面對孩子的各種突發狀況,給孩子太大壓力只會讓孩子不敢跟你們說實話,不敢面對你們,然後自我內耗。
輕則影響性格,重則會患上心理疾病。希望家長朋友們能夠重視。
我是99,關注我,每天分享一個心理學小知識,幫助您改善親子關係,提高孩子學習成績。
心理學能夠回答您好奇的,關於人性的一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