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所有腿疼都是生長痛,生長痛也並不可怕。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都知道當媽的不容易,其實不光是母親,孩子從出生到長大也不容易,剛生下來「小小的一隻」到最後可能長到180cm以上,仔細想想生命還真是很神奇。
在孩子成長發育的這段時間裡,他們可能會經歷很多,除了各種可能發生的疾病帶來的痛苦,還有一種幾乎半數左右的人都躲不掉的痛苦——生長痛。
據有關部門的不完全統計,大約有25%~45%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經歷過不同程度的生長痛。
明星家的孩子也不例外,我們熟悉的黃多多,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不管關於生長痛到底是咋回事,想必很多家長都不會太清楚。
我那時候上小學四五年左右,因為個子長的高,當時膝蓋總是很痛,而母親一直以為我是缺鈣,就給我各種補鈣,甚至一度導致我變胖了許多。
多少年以後,我才明白,我那時候根本不是什麼缺鈣,十有八九都是生長痛鬧的。
生長痛到底是咋回事?
一般來說,生長痛多出現於2~13歲的孩子身上,沒錯,跨度就是這麼大。有的「倒黴娃」可能三四歲就開始生長痛了。
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由於骨骼生長的比肌肉更快,並且存在快慢不均勻的情況,進而造成腿部,尤其是膝蓋和小腿部位的拉扯疼痛,還有極少數的孩子會出現腹部痛。
怎樣判斷孩子的疼痛是不是生長痛?
看以下3點就能大體確定孩子是不是生長痛
突然就疼了,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孩子突然就感到疼痛;
不活動才會疼痛,可能白天跑跳都沒問題,但是一旦晚上睡覺了,不動了,疼痛卻找上門了。而且更奇怪的是,疼痛的部位不固定,左腿右腿都有可能,還興許兩腿都疼;
來得快去的也快,很多孩子生長痛都是一晚上的事,一覺醒來就不疼了,外表也不會出現異常,也沒有什麼其他後遺症,然後過幾天可能還會來這麼一下子。
另外,這4種情況下孩子出現生長痛的機率更大,或者說會加重生長痛的嚴重程度,寶媽一定要注意一下。
孩子的行為姿勢不端正,比如站立、坐姿、走路姿勢等等;
孩子白天玩的太瘋了,運動量過大;
運動過後腿部肌肉不放鬆,經常性的處於緊繃的狀態;
孩子心情不好,經常感到焦慮。
生長痛雖然不太起眼,甚至沒什麼嚴重的後果,但也不能忽視
尤其是以下三種誤區,家長們千萬別著了道。
1)誤區一:生長痛沒啥大不了的,那就挺一挺吧!
生長痛可能確實沒啥大礙,但你別誤會所有的腿疼都是生長痛啊,孩子腿疼還可能存在疾病風險,千萬不能大意。
曾有新聞報導,7歲男孩每晚都腿疼,家長以為是生長痛,就沒在意。後來疼得不行了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是「骨肉瘤」,但因為就醫晚了,最終只能截肢保命。
所以,當孩子出現以下幾種情況的腿疼時,家長千萬別大意,要及時帶娃就醫。
孩子的腿疼不是肌肉酸痛,而是骨頭痛;
每次疼痛都是同一個部位,且持續的時間超過半個月;
疼痛部位或者周圍出現了淤血、腫脹、表皮溫度升高、紅腫、活動不便的情況;
孩子最近受過外傷。
2)誤區二:生長痛一看就是缺鈣嘛,補鈣補鈣!
還有的寶媽覺得孩子生長痛就是缺鈣,可別鬧了,生長痛真和缺鈣無關,可別動不動就是缺鈣了,這個鍋「鈣」可不背。
如果真因為生長痛去給孩子盲目的補鈣,非但不會減緩疼痛,還會有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只要孩子不是嚴重的挑食或者缺鈣,根本就不需要額外補鈣。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表》中明確表示,,人體對鈣的需求量因年齡的不同而各異。
6個月內嬰兒日需量在200-300毫克,1-4歲孩子日需量在600-800毫克,4-14歲孩子日需量在800-1000毫克。
3)誤區三:生長痛是在長個子?越疼長越快?
可拉倒吧,有這種想法的家長都長點兒心吧,生長痛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孩子的骨骼和肌肉的生長速度不均勻而導致的,跟長個有啥關係?
至於長得越快就越疼,更是完全沒有道理。孩子能不能長高個,真的跟生長痛沒關係啊!不信你去周圍問問,那些長高個的孩子未必就經歷過生長痛,矮個子的孩子也未必躲得過。
孩子的身高到底和啥掛鈎呢?
孩子到底長多高,原因分為兩方面:
1)先天遺傳這個是決定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遺傳佔了60%-70%左右的原因,即孩子會因為父母的高矮有60%—70%的機會遺傳父母,但至少還有30%的機會彌補。
2)後天環境除了上述的遺傳因素外,還有30%的後天環境因素,而這30%大約是以下幾點。
飲食營養,孩子的後天飲食營養是否能跟上,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這些都不能缺少;
睡眠充足,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體內會分泌生長激素,孩子睡眠時也是生長激素髮揮大作用的時候,充足的睡眠是保證孩子身體發育的根本。
適量運動,運動能夠幫助骨骼和肌肉得到良好的鍛鍊,促進骨骼和肌肉的快速發展,適量的運動還能有效緩解孩子的生長痛。
孩子生長痛,家長該咋辦呢?
雖然生長痛影響大不大,對孩子也沒啥危害,但光這麼疼也不是事啊,能不能吃點啥玩意緩解一下啊?
這個真沒有,而且生長痛也不算病,不用治療,更不要嘗試給孩子吃止疼片,治標不治本不說,吃多了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家長可以嘗試一下幾種辦法幫助孩子緩解生長痛。
入睡前給孩子洗熱水澡,這樣有助於幫助孩子緩解肌肉,一定程度減緩痛感;
用一條溫度略高於體溫的熱毛巾給孩子熱敷疼痛的地方,最好在睡前進行;
孩子運動後提醒孩子做一做拉伸動作,緩解一下肌肉的疲勞,之後早些休息;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生長痛往往都發生在晚上,家長可以帶著孩子看看書,做做遊戲,轉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
安慰孩子,給予孩子的足夠關懷,告訴孩子你理解他的痛苦,這樣一來孩子心理上得到安慰,生長痛也能適度緩解。
錦鯉媽咪有話說
孩子遇上了生長痛,家長沒必要慌張,更不需要焦慮,家長只要謹慎對待,好好的安慰孩子就好,生長痛也早晚都會過去,沒什麼好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