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3個顯著特點就是「生長痛」,別讓孩子忍著,試試這樣來緩解

2020-12-20 涵妮媽媽育兒經1

昨天跟表姐聊天時,她對我說:「最近嘉浩老是說腿疼,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但是到了第二天又沒事了,覺得他是不是生長痛啊?我原來年輕的時候也痛過。」

在孩子長身體的時間裡,有的孩子會抱怨腿疼,開始出現「生長痛」!

那麼到底什麼是生長痛呢?孩子出現生長痛,我們要如何應對呢?

什麼是生長痛?

據統計,約20%的小孩在2-12歲年齡中,曾為生長痛困擾。

生長痛是指兒童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這些部位沒有任何外傷,活動也正常,局部組織無紅腫、疼痛。經過對兒童的檢查,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後,可確定是生長痛。

一說到「痛「很多人認為就是疾病,其實這不是疾病。因為這種現象常常發生在兒童生長階段,就命名為「生長痛」,不是所有的階段都是有這種現象,而是特指兒童時期,才有的一種生理性的現象。

生長痛,最顯著的特點是:

持續時間不會很長,比如半個小時左右,而且在早晨或者晚上比較常見。比如孩子在白天活動久了,就有可能在傍晚出現腿疼的現象。一般都是肌肉範圍之內的疼痛,不是關節的疼痛,而且一般是雙腿一起疼。這種生長痛是一種生理性的疼痛,不是疾病,一般可以通過按摩或者熱敷進行緩解,也有可能有周期性。雖然生長痛不是疾病,但是,一旦當孩子有此類不適狀況出現,父母還是應該儘快帶孩子去醫院診斷,千萬不要自行判斷或者忽略病情。

生長痛的發生時間是什麼時候?

有25%~40%的孩子會在3~6歲發生生長痛。

8~12歲的孩子也比較多見。

為什麼會發生生長痛?

1、3~5歲的孩子,骨骼正在迅速生長,而四肢長骨周圍的神經、肌腱、肌肉的生長相對慢一些,因而產生牽拉痛。

2、兒童的活動量大,在活動和發育過程中身體會產生的代謝物過多,而兒童的新程代謝慢,從而就會引起代謝物堆積,導致出現肌肉酸痛。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出現生長痛就一定會長高。其實生長痛和長得高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

儘管生長痛發生於孩子的生長期,但實際並非生長本身引起的。生長痛並不是與快速生長期一致,疼痛不發生在生長部位,也不影響孩子的生長。

出現生長痛應該怎麼做?

在生長最快的春季,也是孩子出現生長痛概率較高的季節。

由於孩子的骨骼生長速度較快,而骨骼周圍的神經與肌肉、肌腱相對生長慢些,就會發生牽引導致的生長痛。

緩解生長痛這樣做:

如果孩子出現膝部或小腿不適,不要勉強孩子做大量的運動。可以在晚上睡覺前,用熱水給孩子泡泡腳和小腿。

疼痛較重時,可給予局部按摩、熱敷,也可適量服用維生素C。

出現「生長痛」是不是缺鈣?

關於生長痛與鈣、磷、鹼性磷酸酶的關係,目前仍存在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生長痛與鈣、磷的水平沒有關係,在對某學校2837名中小學生的普查中,符合生長痛診斷的所有患兒鈣、磷水平都在正常範圍。

但也有部分學者的研究提示兒童生長痛的發生與鈣的缺乏有一定關係,可能是由於小兒骨骼發育,神經肌肉緊張而導致牽扯性疼痛,另外,鈣對神經興奮有抑制作用,缺鈣可以使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從而引起肌肉疼痛或肌肉痙攣等。

另外我們在給孩子補充鈣時不要亂補,要注意下面幾點:

現在我們都知道要給孩子補鈣,但是補鈣也是有方法的,不應該亂補。

1、不建議吃補品

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補充各種微量元素,讓孩子吃各種補品。

在很多的補品裡有可以導致性早熟的成分,還有的產品本身就成分不明,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無法預測的傷害。所以,不建議讓孩子吃補品來補鈣。

2、骨頭湯並沒有補鈣效果

還有很多的老人喜歡熬骨頭湯給孩子補鈣。

據檢測之後發現骨頭湯裡鈣的含量甚至還不如自來水。為什麼呢?

因為在熬製骨頭湯的時候,骨頭裡的離子鈣溶不出來,孩子是沒辦法吸收的。

有的孩子骨折以後,用骨頭湯補鈣,結果補著補著,血糖升高了。是因為,骨頭湯裡的脂肪熱量太高,導致了整體營養過剩。

另外,吃肉補鈣也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肉裡還是蛋白質的含量更高。有的肉油脂的含量也不低,熱量偏高,大量補充蛋白質實際上對於鈣的吸收未必有幫助。

3、讓孩子多喝牛奶

想要從食物中獲取鈣質,最好的方式是喝牛奶,牛奶的鈣含量非常豐富,也更加容易吸收。

同時在補鈣的過程中要注意,如果攝入熱量太高,孩子體重增長太快、太猛,有的甚至達到肥胖的程度,就會導致整個關節的負擔加重,會更加劇生長痛的臨床症狀。

4、多曬太陽和運動

大部分孩子都吃鈣片,量也不少,但是沒有維生素D的輔助作用,鈣也是吸收不了的。所以想要補鈣,還是要以補充維生素D為主。

人體內的維生素D主要來源於陽光照射,我們要帶孩子多曬陽光,經常進行戶外活動。

在運動之後,可以用按摩、熱敷幫助孩子緩解疼痛。

另外在運動的時候也要注意,有的孩子運動起來很猛烈,比如快跑,這種運動其實屬於無氧運動,會讓孩子肌肉裡的乳酸堆積,再引起肌肉疼痛。如果孩子此時本身就有生長痛,那麼自然會感覺更難受。

涵妮媽媽寄語:

生長痛實際上是孩子在快速生長的過程中出現的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父母不要太緊張。

一般的生長痛都是間斷性的,持續的時間都不會太長,很快就過去了,所以不用刻意地進行特殊的治療,也不需要專門進行止痛。如果持續加重,那麼一定要到專科門診做進一步的檢查,明確原因。

相關焦點

  • 孩子必經的「生長痛」,別讓娃傻傻地忍著,可以試著這樣緩解
    導讀:孩子必經的「生長痛」,別讓娃傻傻地忍著,可以試著這樣緩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生長痛」,別讓娃忍著,可以試試這樣緩解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最近和表姐聊天,表姐稱自己家的孩子最近老說腿疼,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常常是疼得睡不好覺。剛開始以為是有什麼問題,但等到第二天早上的時候又沒事了。這種情況是不是孩子在長個?
  • 有效緩解孩子的生長痛,家長需要這3個策略
    就是由於孩子的骨骼發展過快導致孩子們的肌肉以及筋腱適應不了骨骼的發展,這個時候就會產生一種拉扯感,這就是一種「生長痛」。3、關節外翻孩子們在活動的時候,尤其是在產生走路、跑步等動作時,他們的行為並不標準。
  • 孩子腿疼就是缺鈣,是「在長個」嗎?你該了解一下啥是「生長痛」
    所以,當孩子出現以下幾種情況的腿疼時,家長千萬別大意,要及時帶娃就醫。 6個月內嬰兒日需量在200-300毫克,1-4歲孩子日需量在600-800毫克,4-14歲孩子日需量在800-1000毫克。 3)誤區三:生長痛是在長個子?越疼長越快?
  • 小兒生長痛是怎麼回事?教你3招幫助孩子緩解
    生長痛指的是兒童的膝關節周圍以及小腿的外側,突然出現疼痛,並且多發於夜間。孩子在這段時間說自己腿疼的時候,排除了外傷或者其他方面的疾病的可能性,就可以確定是生長痛的原因。因為兒童時期總是非常的好動,他們的活動量非常的大。生長骨頭長得非常的快,肌肉和肌腱的發育不協調,也就是說跟不上骨頭生長速度,就會出現生理性的疼痛。
  • 孩子總喊腿疼?家長別急,4個小方法幫助孩子緩解生長痛
    有些家長可能經常會聽到孩子說早上起來的時候會覺得膝蓋,小腿前側會隱隱作痛,這時候家長可能會有些擔心和焦慮,害怕孩子是身體出現什麼問題,其實孩子在成長期關節出現疼痛,很有可能是因為受到了生長痛的影響,家長不妨採取四個小方法幫助孩子緩解生長痛。
  • 孩子總喊腿疼?家長別急,4個小方法幫助孩子緩解生長痛
    有些家長可能經常會聽到孩子說早上起來的時候會覺得膝蓋,小腿前側會隱隱作痛,這時候家長可能會有些擔心和焦慮,害怕孩子是身體出現什麼問題,其實孩子在成長期關節出現疼痛,很有可能是因為受到了生長痛的影響,家長不妨採取四個小方法幫助孩子緩解生長痛。
  • 長高黃金季孩子喊「腿疼」?4招教你緩解兒童「生長痛」
    3. 在兒童快速生長的過程中,當鈣補充不足夠的時候,就會出現相對性的鈣缺乏:鈣劑的缺乏可增強神經興奮度,從而導致肌肉感受疼痛的敏感度提高,甚至出現抽筋、痙攣等症狀。兒童生長痛是一個生理現象,也就是在生長發育期間發生的一些正常現象,並不是疾病。那麼,兒童生長痛有哪些特點呢? ● 多為下肢疼痛 ●生長痛最常見的發生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爾會在腹股溝區,疼痛一般在關節以外的地方。
  • 孩子長個必經的「生長痛」,有以下方法可緩解,別再讓娃苦苦忍受
    難道是孩子在經歷「生長痛」?表哥表嫂回憶了一下自己的童年,好像也經歷過這種莫名的疼痛,大腿或者小腿出現疼痛,但也說不出疼痛的性質。當時,家裡的長輩只是讓他跺跺腳,把腿跺得沒有知覺,暫時緩解一下疼痛。等長大以後,這種疼痛再也沒有出現過。 所以,堂哥堂嫂也決定讓小侄女學習他們的方法緩解腿疼,並勸侄女多忍忍,等長大就好了。
  • 千萬別把生長痛當成缺鈣了 家長該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是生長痛?
    孩子平時活潑好動,可是這兩天晚上總是喊腿疼,但是很快就有說不疼了,這樣反反覆覆了幾次。家裡人的意見也出現了分歧。爸爸認為這只是孩子太調皮了,碰著了吧。媽媽說小孩子腿疼可不是小事,要去醫院好好檢查一下。奶奶就安慰說孩子這是要長個了。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孩子半夜總出現腳酸痛的症狀?這是「生長痛」,家長別慌
    朋友的孩子最近早上起床總是喊腳酸痛,但說不出具體是哪個位置疼,朋友仔細檢查了孩子的腳,卻沒發現任何傷口,孩子最近也沒有過量運動啊,難道是晚上踢被子著涼了?於是連著3個晚上,朋友時不時起夜去看孩子有沒有踢被子,發現孩子睡覺老老實實的,並沒有踢被子的習慣,這讓朋友非常困惑,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 寶寶腿痛就是生長痛?醫生:別忽視這幾個罕見的大問題
    兒童生長痛的特點兒童生長痛呢,由於它不是一種器質性病變,主要表現為一種功能性病變,根據前面我們所講解的一個定義,它主要是由於神經系統生長的速度較為緩慢,所以受到了牽拉所出現的一個疼痛。所以它會有以下一些特點:(1)來的快。之前沒有任何預兆,最多是白天小孩子跑的比較多一點,運動量比較大一點。
  • 孩子出現生長痛該怎麼辦?
    孩子出現生長痛該怎麼辦?  間歇性、不發燒 成"生長痛"判斷標誌  小心碩是個淘小子,過年以來和小夥伴每天跑跑跳跳,可是幾天來,孩子一到晚上就腿疼,由於孩子表達尚不清楚,所以家長趕緊帶孩子來醫院。經過詢問後判斷,孩子只是生長痛。
  • 多大的孩子會出現生長痛?
    主持人:一般多大的孩子會出現生長痛,什麼樣的情況屬於生長痛的範疇,因為好多家長不確定怎樣的狀況屬於生長痛?  周忠蜀:一般來說生長痛有幾種,小孩疼但是小的時候不會說,要說從多大開始,也許嬰兒發育最快的3個月就可能有生長痛了,但是那個時候孩子不會說,我們可能不知道。還有小嬰兒會說話也表達不清,現在沒有說多大會出現,一般2到3歲的時候發育好一點可能會出現腿疼,這時候要注意一下是不是生長性疼痛。
  • 孩子有三種表現是生長痛,出現後不能只補鈣,會耽誤長高的
    文|秘籍君孩子晚上無緣無故的喊肚子疼、腿疼,而且很短時間就會有所緩解,帶著去醫院檢查,醫生卻說沒有問題,這是怎麼了?寶媽不用擔心,這很可能是孩子正在經歷生長痛。什麼是生長痛?首先告訴家長這不是病,主要是發生在3~12歲的正常發育的孩子,主要是因為孩子活動量較大,骨骼發育較快,但是周圍的神經、肌肉等跟不上骨骼的生長,從而出現發育不協調,而產生的一種牽拉性疼痛,主要有這三種表現。一、腿疼生長痛主要發生在膝蓋、小腿、大腿部位,主要是因為骨骼生長速度較快,而肌肉增長速度跟不上引起的,而且疼痛是主要關節的區域,表現為雙側疼痛。
  • 不一定是缺鈣,「生長痛」了解一下,三招可緩解
    生長痛是3~12歲的孩子在身高快速發育的階段所出現的一種臨床反應,屬於正常現象。判斷孩子是否是生長痛,就要搞清楚生長痛的一些特點,家長可以對照以下幾點來一一排查:1、疼痛部位生長痛一般出現在下肢,多在膝關節周圍,大腿和小腿部位等也經常出現,少數會發生在腹股溝區域,所以疼痛的部位在這幾個區域的就要考慮以下是否是生長痛了。
  • 「媽媽,真的好痛」:當孩子老喊痛時,當心「生長痛」這個惹禍精
    而造成孩子出現生長痛的,主要是這四個原因:1.因為骨骼快速生長,而與局部肌肉筋腱的生長發育不協調,導致了生理性疼痛。通俗來說,就是肌肉跟不上骨骼的生長速度,所以引起疼痛。在節日《拜託了冰箱》中,黃磊和何炅就曾談論過多多經歷的生長痛。
  • 緩解寶寶生長痛,補鈣、熱敷、按摩哪種管用?
    其實這種症狀,就是家長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四肢生長痛。生長痛礙不礙事,要不要緊,如何緩解,今天就來講一講。四肢生長痛是正常生理現象,通常夜裡痛生長痛,顧名思義,是寶寶在童年快速生長期時特有的一種肢體疼痛,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生長痛一般發生在2~12歲之間。少數生長期較長的孩子,12歲之後仍可能出現疼痛,但不必過於擔心。
  • 神秘出現的生長痛,我們應該如何對待?
    在孩子成長發育中,你的孩子是否有無緣無故喊腿疼的情況?如果有,不用那麼擔心,這可能是「生長痛」。那麼,什麼是生長痛?如何判斷是否生長痛?家長們又該如何對待呢?現在,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生長痛是許多小朋友都會經歷的一種痛,由於常常發生在孩子生長期,因此被稱為「生長痛」,它是兒童時期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近年來因孩子生長痛而到小兒骨科門診就診的人數越來越多, 可達小兒骨科門診就診人數的 1 / 3 以上。生長痛一般是指兒童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如果這些部位沒有任何外傷史,活動也正常,局部組織無紅腫、壓痛。
  • 孩子總腿疼是在長個子?媽媽別瞎補鈣,生長痛的區分護理不能盲目
    但細心的媽媽總會在夜晚,孩子睡著以後聽到孩子哼哼,有的孩子甚至會疼醒。這種影響到睡眠的疼痛,通常老人們才會有,在孩子身上怎麼會這麼頻繁呢?有老人說,孩子腿疼是在長個子,長身體,骨頭拉伸就會疼,不用管,自己就沒事了,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分析一下——生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