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信徒遠超佛教,為何不能普及世界各地?只因這三個原因

2020-12-16 史海遊歷

眾所周知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佛教,這三個宗教以影響力和普及世界聞名,因此被稱為三大宗教,而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一個宗教,信奉其的信徒遠超佛教,並且在南亞一代擁有非常巨大的影響力,但是卻無緣躋身三大宗教之一,那就是印度教。

印度教的起源非常的久遠,就和猶太教一樣,不過兩者不同的是,猶太教是唯一神,並且有自己的系統,而印度教卻吸收了大量的民間信仰,最後雖然龐大,可也因此而雜亂和互相矛盾。

不管怎麼說,根據調查數據,在1993年的時候,印度教徒就已經達到了10.5億的龐大數量,僅次於15億以及11億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對於佛教的三億信徒,卻早已遠超。如果說宗教的龐大與否在於信徒的數量,那麼信徒的數量就代表了宗教的影響力,可就算如此,印度教也不能成為三大宗教之一,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印度教雖然信徒眾多,可大多集中在南亞以及東南亞,雖然數量眾多,可在世界上卻沒有絕對的影響力。我們來看看基督教、佛教以及伊斯蘭教這三個大宗教,首先基督教的核心在於歐洲,而經過了千年的傳播,到了現在,已經在世界各地都擁有了分支,佛教同樣如此。

伊斯蘭教雖然核心在西亞以及東歐,可是伊斯蘭教能成為三大宗教並不是靠人多,而是伊斯蘭教在這些地方擁有絕對的影響力,相比之下,雖然印度教的信徒眾多,可是在影響力方面,卻不能和三大宗教相提並論。

第二,印度教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沒有完全接受現代思想的洗禮,和他的母國印度一樣,底層人民仍然過著比較落後的生活。印度教和佛教在起源的時候都是借鑑這婆羅門教,有著很多的相同點,可是印度教和佛教相比,因為民間信仰的融入,以及印度本身的情況,印度教受到的影響非常巨大,最主要的就是還保持著過去的宗教形式,完全沒有新世紀思想,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的印度教徒相信獻祭這種殘忍並且超出人道主義的事情。

第三,印度教和三大宗教最大的區別在於印度教的教義,不管是基督教、佛教還是伊斯蘭教,都因為千年的磨合,適合併且升華到了精神層次,基本上徹底脫離了現實的影響,不會對人們的平常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響,而印度教不同,在印度教中的教義非常的矛盾,有的對於欲望有嚴格的要求,有的卻有著縱慾的思想,這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而且在印度教中,會鼓勵人們苦修,特別是對痛苦的種種做法,基本上標誌了其不會普及全世界,畢竟誰也不想在自己身上的肉中穿個洞扎個孔什麼的。

所以雖然印度教信徒龐大,但是其本身卻有很多的地方與現代文化有著矛盾話,導致不能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相關焦點

  • 印度教採風(圖)
    它的建築布局遵循了印度教廟宇典型的「前殿後塔」風格。從外部看,整座廟宇坐西朝東,外表由紅、黃、白三色構成,按顏色分成較為明顯的三個層次。底部是紫紅色的巨大方形基座;中間是連通一體的三間神殿,主體呈淺黃色;頂部是從神殿後邊聳入天際的三座紫紅色高塔,中間的主塔高50餘米,兩邊的副塔約35米,實際上它們只不過是神殿後部的尖頂,而非真正意義的塔。
  • 佛教發源於古印度,為什麼在印度隕落,卻印度教崛起?
    佛教和印度教放在一起說,因為他們都發源於印度的古老宗教,但彼此有著不同的思想和信仰。下面介紹下佛教和印度教佛教,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為什麼佛教誕生?為什麼發源於印度而卻發揚於其他國家,在印度卻失落,被印度教取替?佛教都有哪些思想?對我們每一個人可能都已經無意識的產生了影響。
  • 世界各國各地的風俗禁忌
    世界各國各地的風俗禁忌世界的風俗的差異難有規則可循,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旅途的不愉快,世界之大,語言、文化、種族之多,常常是越過一個山頭就像變了個樣子,因此,出門前先熟忌底遊地的風局,以免不經意打擾了。
  • 專家向遊客解釋雨花閣為何不開放,溥儀反駁:只因有一物不能見人
    專家向遊客解釋雨花閣為何不開放,溥儀反駁:只因有一物不能見人文|小魔仙說史故宮是現如今我們中國獨一無二的著名建築,一直都受到世界各國及國內無數遊客的喜愛,除了了解故宮的人外,即使是我們國內的每個中國人也都是非常嚮往參觀故宮
  • 佛教起源在印度,為何印度人不但不信仰佛教,還將佛教當作死敵
    在中學的歷史課本上,在介紹宗教的板塊就記錄了佛教是的發源地是古印度,但是在今天的印度境內,卻沒有人以佛教為尊,而是都信仰印度教,這是為什麼呢?眾所周知,印度的等級制度森嚴,以婆羅門為首的四個階級至今都纏繞在印度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中,雖然法律已經明確廢除這種等級制度,但在不少印度人心中還是默默信守了這套制度。而印度人信仰的印度教是婆羅門教的一個衍生品,在公元2世紀正式誕生,而佛教比它稍早一些,兩個派系的宗教一直呈水火不容的態勢。
  • 實拍佛教信徒心中的聖地菩提伽耶,來自東南亞和西藏的朝聖者最多
    菩提伽耶位於印度比哈爾(Bihar)南部伽耶市近郊七公裡處之布達葛雅,在瓦拉納西和加爾各答中間,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的覺悟地,佛祖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頓悟,因此,菩提迦耶也有了字面上的迦耶城的菩提樹之意。又稱菩提道場、摩訶菩提,釋迦牟尼佛悟道成佛處,是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神聖的地方。
  • 佛教聖物舍利子到底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形成的?為何被無數人羨慕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亞洲影響尤其廣泛,擁有著大批的信徒,而佛教最為珍貴的聖物,除了佛經之外,那就是著名的舍利子了,相傳得道高僧才能夠留下,那麼它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東西,又是怎樣形成的呢?舍利子其實是梵語arīra的音譯,這最初是佛教發源地,古印度人死後對身體的總稱,在佛教裡面,僧人死後所留下的頭髮、骨骼、骨灰等等,都稱之為舍利,而在僧人遺體火化之後,所產生的結晶體,則稱之為舍利子或者是堅固子。值得一提的是,舍利和舍利子可是兩種概念哦!
  • 「一帶一路」南亞佛教文化之旅(下)
    作為一個盛產宗教的國家,印度有著多種宗教,如耆那教、錫克教印度教、錫克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在張國良先生的「一帶一路」南亞佛教文化之旅中,除了走訪了尼泊爾中華寺和印度八個佛教聖地外,他還對這一帶的宗教文化做了相關探索,並結合我國的神話故事中孫悟空的原型和一帶一路文化先驅玄奘,對中國宗教與印度宗教之間的關係做出自己的思考。
  • 佛教哲學三論——單純
    這也可以與佛教自己所標舉的「三法印」聯繫起來:諸行無常可以引申講緣起性空的宇宙生成論;諸法無我可以引申講般若無知的知識論;涅槃寂靜也可以引申講自我解脫的人生論。從總的情況來看,印度佛教的哲學理念涉及境、行、果這三個方面。
  • 印度人那麼愛牛,卻又為何成為全球第二大牛肉出口國?
    印度人為何對牛迷之崇拜? 印度教的神靈體系有三位大主神:梵天(創世之神)、溼婆(毀滅之神)、毗溼奴(維護之神)。 這個溼婆神,名義上為毀滅之神,其實兼具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這個角色設定聽起來仿佛是辯證法中的對立矛盾體,文縐縐的。
  • 孫悟空師兄師姐眾多,為何只有他被傳授了七十二變?只因這一件事
    只因菩提祖師的一個大計劃不知道大家在最初看西遊記時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當孫悟空去方寸山學藝時,是奔著可以超脫三界之外,長生不老而去的,可當他見到菩提祖師時,只有菩提祖師一人有神仙高人之態,其餘的弟子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而且最後也只有孫悟空學到了高深的七十二變和筋鬥雲仙法,而那些比他來得早的師姐師兄都沒有這個機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四大天王到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為何法力一樣?主要是這個原因
    去過寺廟的人都會拜一拜四大天王,不少人則基本是見到菩薩就拜,秉著心誠則靈,希望菩薩能夠保佑自己,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四大天王的來歷,而佛教裡的四大天王與道教四大天王的法力是一樣的,那四大天王到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主要是這個原因。
  • 世界主要宗教的起源
    目前,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和佛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宗教分為天主教、基督新教和東正教,伊斯蘭教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佛教分為很多派。三大宗教之外,目前還有猶太教、印度教、道教、錫克教等十幾種宗教。基督宗教主要分布於歐美等地區,信徒超過20億人;伊斯蘭教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地區、非洲、中亞和西亞等地區,信徒超過15億人;佛教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和中國等地區,信徒超過5億人。
  • 世界宗教分布圖(數據)
    世界宗教分布圖世界五大文化(宗教)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東方傳統信仰>【佛教】約2500年歷史(起源於尼泊爾)主要分布於東亞和東南亞,約4億人主要分支:1.大乘佛教:主要分布於東亞,2億人
  • 孟加拉國 怎麼從佛教勝地變成了穆斯林人口大國?
    然而,縱觀孟加拉國周邊,印度和尼泊爾盛行印度教,緬甸、尼泊爾、不丹、斯裡蘭卡、泰國等國流行佛教。唯獨孟加拉國是另類。 那麼,孟加拉國是如何「變性」成為伊斯蘭世界的一份子呢?這要「感謝」阿拉伯人、突厥人和英國人。
  • 世界一流的佛教聖地,佔地900畝花費40億打造,遊客信徒紛紛前來
    南朝梁代佛教盛行時,牛首山建有宏覺寺,唐代建有宏覺寺塔,太宗貞觀6年時牛首山成為「牛頭禪」的發源地,作為佛教名山的牛首山從梁代時代開始聚集了很多僧侶,至今隨著牛首山佛頂宮的建設。牛首山的核心景點是「佛頂聖境」,包括佛頂塔、佛頂宮等建築,佔地面積900畝,總費用達40億元, 另外,這裡珍藏著世界上唯一的釋迦摩尼佛頂骨舍,因此成為世界一流的佛教聖地,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遊客和信徒的慕名。
  • 鄰國中僅有的三個英語國家,為何個個窮困潦倒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因為近代西方的強大,尤其是西方列強殖民全世界。所以將西方的文化,尤其是語言帶到了世界各地,使得英語、法語等成為世界性語言。尤其是英語,隨著大英帝國和美國的強大,更是傳播到了全世界。即使到二戰後,殖民體系崩潰,但是依舊有很多國家,那是英語作為母語。
  • 東南亞歷史:南傳上座部佛教文化圈的形成及其主要原因
    他統一寮國後,即從柬埔寨請來高僧,並將上座部佛教定為國教。因此,南傳上座部佛教在11世紀以後一直由西向東在東南亞大陸地區擴展,14~15世紀,東南亞南傳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基本上已形成。南傳上座部佛教之所以在東南亞大陸的中西部地區最終佔據了主導地位,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 最主要的就是一個印度教
    印度教作為當今印度的主要宗教,在印度擁有接近百分之八十三的虔誠信徒,其嚴密的宗教理論體系統治著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印度教創立於公元六世紀前後,他源於古老的婆羅門教,繼承了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和因果業報等理念,後吸收了佛教教義,其宗教經典吠陀經,不僅記述了其宗教思想,也規定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方式。印度教重要的宗教實踐活動------恆河火祭儀式為研究對象,探索該活動中信仰、儀式和音樂間的關係。
  • 天主教、佛教、道教信徒共組樂團 風靡紫南宮
    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1年2月28日,由醫師、律師和老師組成的「天國樂團」,在臺灣南投紫南宮的七星級廁所前演奏,吸引大批遊客駐足欣賞。樂團成員跨越宗教的界限,有天主教、佛教和道教的信徒共組樂團,定期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