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向遊客解釋雨花閣為何不開放,溥儀反駁:只因有一物不能見人
文|小魔仙說史
故宮是現如今我們中國獨一無二的著名建築,一直都受到世界各國及國內無數遊客的喜愛,除了了解故宮的人外,即使是我們國內的每個中國人也都是非常嚮往參觀故宮,感受故宮的歷史底蘊,可以說每天都有無數的遊客願意不辭辛苦從世界各地來參觀,幸好故宮在古代大匠精湛建築技術下可以屹立不倒,不然怎麼能夠承受每天數以萬計的遊客的打擾。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代表,故宮是中國首都的一顆明珠。
故宮在古代被稱為紫禁城,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宮殿,直到清朝末,故宮都是古代皇帝的住所。自從這座巍峨的建築被建成,一直都受到人們不斷地擴建和修復。所以直到如今,幾百年的風吹雨打仍然沒有使它千瘡百孔,不堪入目,而仍是全世界令人佩服並嚮往的偉大建築。
這紫禁城的建築規模不是一般的大,畢竟在明清時期,皇宮要容納上萬人,所以可以說非常龐大的規模,到如今,它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木製建築,其中宮殿就有近百座,房間就不用說了,因為實在是驚人的數量,高達九千多個。後來故宮就成為了一個令人們充滿歷史回憶的遊覽景點,於是就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曾經輝煌過的旅遊景點。
雖然故宮已經成為了供遊客遊玩參觀的景點,但是還是有一些神秘的地方禁止外人進行參觀,即使是專業的人員也不一定被允許進入觀看,就例如故宮之中有這麼一座閣樓就不被允許參觀,雨花閣。這座閣樓自故宮開放的時候就被禁止外人進入參觀,那麼很多人就很疑惑了,這到底是為什麼?有什麼奇怪神秘的東西嗎?專家向遊客解釋雨花閣為何不開放,溥儀反駁:只因有一物不能見人
首先來說,這個閣樓是一座佛堂,也就是與佛教有關,而且它還是故宮所以佛堂最大的閣樓,那麼它的觀賞價值就是最高的,但是卻被禁止參觀。其實除了專業教授外,還有一個人了解它的背後。這個人就是最後一位皇帝,溥儀。溥儀從小生活在皇宮,對皇宮了解的明明白白。可是時代變化,造化弄人,後來溥儀也就成為我國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公民。
後來溥儀成為一位植物園管理員,在植物園裡和同事關係融洽。有一天他和同事朋友決定一起去逛逛故宮,到了故宮後,他們一路遊玩,到了雨花閣時,同事們對這個閣樓很感興趣,不一會就來了一個教授,這位教授為旁邊的人解釋了閣樓不開放的原因,說是為了更好的保護佛教珍貴的佛像。溥儀朋友們聽後感覺很有道理,便不再詢問。不過溥儀心裡明明白白,隨後朋友們在溥儀口中得知。其實在閣樓的第四層有一座雙身佛,教授人們明白男女之事,因為是私密之事,不開放的思想使人感到不好意思,所以這座閣樓就不開放以免難以啟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