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的雨花閣,為啥不對外開放,到底有沒有秘密?

2020-12-20 時實看點

紫禁城裡有一個高大神秘的閣樓,高高地聳立在西六宮低矮的庭院的對面。門窗緊閉,形象陳舊,尤其是屋頂四角的金龍,栩栩如生,躍躍欲試。如果想近距離參觀,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這裡也不對外開放。

這是一座佛教建築,著名的「雨花閣」,是宮殿中幾十座佛教寺廟中最大的一座。雨花閣建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皇帝採納了蒙古三世張家和尚胡圖克圖的建議,仿照西藏阿里古格的圖林寺的郯城殿。雨花閣是在明代原有建築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雨花閣,裡面供奉著西天佛教造像。雨花閣是藏傳佛教的密宗佛寺。

雨花閣是外觀為三層的亭式建築,北面一層和二層之間為暗層,是「明三暗四」的格局。底層又寬又深,周圍有三條走廊。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增設三座顏倩寶廈;打開南面明亮房間的門,第二次打開4扇雙橫、四橫、凌華扇窗臺窗;屋頂南北為滾棚頂,東西為歇後山頂,屋頂覆綠色琉璃瓦,屋脊及屋脊鑲邊為黃色琉璃瓦;屋簷下飾白馬曲子、獸梁,屋內天花板飾六字真言、儀紋。

二樓寬深3間,東、西、南三面有平座;在南邊明亮的房間開門,第二次裝窗臺窗,把黃色琉璃瓦和藍色的棚子剪卷好放在山頂休息。頂層寬而深,正面四門,兩邊兩扇窗;四面置平座,簷掛琉璃;金字塔屋頂的四角覆蓋著鍍金的銅瓦,四個脊上各有一條鍍金的龍,寶藏頂部有一座鍍金的銅塔。龍和塔共用近1000公斤銅,建於乾隆四十四年(1799年)。

這是宮殿裡唯一的金色屋頂建築。鍍金屋頂下沒有打鬥,屋簷華麗複雜。其多彩的立體方形和獸面梁頭都具有鮮明的藏族建築藝術色彩。是中國宮廷建築和西藏建築的巧妙結合。這種獨特的藏漢融合的建築形式只是整個故宮建築群中的一個案例。最吸引人的是雨花亭頂上的鍍金青銅龍。它長3米,俯臥著,似乎只是在房簷拐角處稍作停頓,故稱「奔龍」。承德須彌福壽寺廟高莊嚴殿八頂堪稱雙壁裝飾。

根據乾隆十四年四月內務大臣上報皇帝的詳細預算,修建、鋪路、彩繪、神龕、珊瑚樹等所需的資金數額。頂樓內外柱木裝飾現繪深金罩,頭擋瓦鑄四六銅,寶塔、鉤頭、滴水、四脊龍為紫銅,外露部分均鍍金。故宮從來不對外開放的雨花閣有秘密嗎

寺廟裡供奉著數千件藏傳佛教文物,包括雕像、唐卡、樂器、經文等。都是滿族、漢族、藏族、蒙古族和國外其他國家的藏傳佛教文物精品。這個雨花閣是乾隆皇帝自己修行密宗的專用佛堂。除了做佛事的喇嘛,大部分人都進不去。

雨花閣嚴格按照秘事、動作、瑜伽、無上瑜伽四個部分來設計。雨花閣一樓掛著一塊題為「朱智尹馨」的牌匾,中間的天花板上裝飾著觀音的六字明咒。整個大殿覆蓋著寶塔、佛像和供品,神社後面還有三個絲綢琺瑯立體罈子。

建於乾隆十九年(1754年),三座神壇位於漢白玉須彌座上,外有紫檀雙簷亭式罩,形制與顏色相同,只是內神不同,只是內供神像不同——中間是密集壇城,東邊是勝樂壇城,西邊是大威德壇城。

雨花閣的這三個罈子也是世界上現存最珍貴的立體罈子,也是雨花閣最精緻、最昂貴的工藝品。據清宮檔案記載,買辦材料和外包工匠消耗12936三錢,佔9/6%;壇城外紫檀蓋共用紫檀93200斤。三個琺瑯罈子的銀耗加上紫檀木的銀耗估計超過了建造玉華閣的成本(約22500多兩),可見這個景泰藍琺瑯罈子城的國寶價值。

圓形底盤直徑3.65米,中間是一個藍色的立方體,高0.7米,長1.69米。四面為金剛頭,四色(北紅、南白、西黃、東藍)。祭壇上是一座四門的方形宮殿,每扇門都是裝飾華麗的彩色拱門,方形大廳是一個圓心有井字的圓形框架,祭壇之主的雕像矗立在井字的中間,周圍的網格是保護者的雕像。圓形框架的上部有一個單屋頂天窗(lu)。屋頂頂部是一個長方形的平臺,平臺上是一個裡面有佛經的小方亭。此亭名為「續亭」,即「景閣」。宮殿內外裝飾有椽子、白猿、飛鳥、寶瓶等。觀眾周圍是由64個鑽石杵組成的鑽石牆,牆外是一圈五顏六色的火焰牆。兩面牆之間有八片冷林。有塔、樹、山、祖先、龍神、樹神、骷髏、獅子、狐狸、狼、老虎、大象等。按照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向。這個數字是八的倍數。每個方向都有一個守護神,每個方向都有一棵寶樹。樹下坐著一位大師一天,比如因陀羅故宮從來不對外開放的雨花閣有秘密嗎

壇城後面的樓叫知行樓,正北是一座用紅漆粉刷的金色佛龕。神龕前放置一個長案,神龕兩側寫有四種語言的佛教名稱。中文寫的是「這一層是獻給有智慧的佛的,你要念的是無量壽的佛經,四臂佛,尊勝佛,白救佛,大悲佛,綠救佛,祈禱佛,白傘佛」。現存的佛像是一組青銅鍍金的坐像,中間是不朽的佛陀。

壇城北部的三個房間被雕刻的龍門套與南部隔開,成為自己的活動空間。上半部分是雨花閣二樓,也是暗樓,叫美德樓。部內共有九尊佛像,以菩提佛為中心,左右各有四位佛母和四位金剛。四位佛媽都是右坐(左腿盤繞,右腿伸直,右腳一朵蓮花),服飾和面部表情都一樣,只是手和對象不同。四大金剛都秀左立(左腿伸直,右腿彎曲如弓步)。

二樓南欄杆外面有一個磁性的綠紙金字經,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書寫,漢字「西天阿彌陀佛道場」。這個活動空間比較寬敞,但是光線比較暗,天花板比較低。

三層普明圓覺稱瑜伽層,分別供奉以如來佛為中心的瑜伽部的五尊佛像,即金剛界的毗盧佛、成佛、最功德佛、普惠毗盧佛、獨生佛,均為菩薩打扮。瑜伽部的五尊佛像都是菩薩打扮,都是坐著的。佛龕中文版:「此層供奉瑜伽佛,瑜伽時要念毗盧佛、功佛、最功德佛、普惠毗盧佛、杜勝佛的佛經」。

頂樓據說沒有上層,也是最高瑜伽部三大宗師拜佛最神秘的地方,供奉密金剛、大威德金剛、樂聖金剛各一尊,與底層郯城宗師的地位一致,這三個毛驢金剛是拉薩上下秘院的專業。這三尊雕像雖然體積小,但做工和製作都很精緻。

雨花閣共有密宗四層佛像26尊,每一尊都有自己確定的位置,它們的排列組合與密宗的儀式密切相關。每年四月初八,宮裡的五位喇嘛在沒有上層樓的雨花閣裡念誦《大布維壇城經》。2月8日,10位不同派別的喇嘛在瑜伽層背誦毗盧佛寺城經。三月初八、六月初八、九月初八、十二月十五,各派15位喇嘛在智行層面誦讀佛寺城經。每月6日,烏布藏經放在美德層。有人說雨花閣不對外開放,是因為供奉二體佛,不雅。這種說法給雨花閣增添了不少神秘感。但是看到雨花閣狹小的空間,爬上樓梯,你就會意識到,這個地方真的不是一個適合成千上萬遊客對外開放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故宮一間從不對外開放的屋子,十分神秘,你可知其中的秘密?
    說起故宮,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畢竟很多人在旅遊的時候,都會首先選擇去北京,而故宮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堪稱北京的地標性建築。不過,北京故宮也有許多奇觀。記者告訴你,故宮是一間從不開放的房間。每日有士兵守衛。您知道秘密了嗎?
  • 故宮不對外開放的景點,遊客想看也看不了,故宮內嚴重警戒
    故宮是世界五大宮殿的第一位,眾所周知是最多的文化寶物之一。 雖然故宮已經對世界開放了,但是故宮內的詳細景點還沒有開放。 換句話說,即使進入故宮,裡面也有不能參觀的景點。 故宮開館時間通常是8點半,閉館時間也達到了17點,除此之外的時間並不意味著故宮沒有工作人員。
  • 專家向遊客解釋雨花閣為何不開放,溥儀聽後搖頭並說出事情的真相
    專家向遊客解釋雨花閣為何不開放,溥儀聽後搖頭並說出事情的真相故宮是我們國家的文化瑰寶,從明朝的時候就愛開始有了,當時就是作為明朝皇帝的工作個生活的地方,選址在北京這一座雄偉的宮殿一直延續到了清朝,經歷了幾百年的時間,一直到現在也是國家很多領導人工作的地方
  • 北京的故宮,為什麼有40%區域不開放?那裡才是真正的故宮
    眾所周知,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室的宮殿,它歷史悠久,而且極具知名度,是數一數二的世界宮殿。這裡的建築都十分宏偉,從屋簷的設計到宮牆厚度的防禦實用性,都是經過能工巧匠計算的。每年都會有很多的遊客來到北京參觀故宮,遊覽一下故宮,見證一下中國古代王朝的輝煌。
  • 故宮裡最神秘的一間屋子,每天都有軍人看守,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但是就是這個十分吸引人的旅遊景區,卻隱藏著一個秘密,不知道經常去故宮的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都知道,故宮有72萬平方米,這麼大的一座建築群,它的房間數量可會是數都數不清楚。也就是由於房間數量眾多,所以,很多房間也都因為年久失修而壞掉了。
  • 探訪故宮裡的藏傳佛教世界
    但如今,故宮仍有部分未開放區域,保留著神秘色彩。   神秘的「雨花閣」  在故宮的西北隅,有片區域被總稱為「中正殿」。以中正殿為中心,自南向北分布著寶華殿、雨花閣、樊宗樓等十座藏傳佛教殿堂,構成了故宮內唯一全部由佛堂組成的建築區。這些現存的佛堂一直處於封閉狀態,未向遊人開放,雨花閣便是其中的一座。
  • 專家向遊客解釋雨花閣為何不開放,溥儀反駁:只因有一物不能見人
    專家向遊客解釋雨花閣為何不開放,溥儀反駁:只因有一物不能見人文|小魔仙說史故宮是現如今我們中國獨一無二的著名建築,一直都受到世界各國及國內無數遊客的喜愛,除了了解故宮的人外,即使是我們國內的每個中國人也都是非常嚮往參觀故宮
  • 去故宮多次,竟然沒發現這座殿頂上有4條「跑龍」,太逼真了
    故宮跑龍故宮裡究竟有多少條龍呢,有人統計過,僅太和殿就有14986條龍,故宮有8600間房子,以每間房子有6條龍來計算,故宮至少有5萬條龍。遊客們來到故宮旅遊,隨處可以看到龍,其中,有座宮殿的房頂上還有4條鎏金的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如同在飛騰奔跑,所以被稱作「跑龍」,估計一般遊客是沒有見到過的。
  • 故宮的「神秘」房間:每天都有人駐守,禁止任何人接近這裡
    眾所周知故宮是中國旅行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 古代皇帝住在這裡,所以成為了有歷史文化基礎、最保護文物的城市, 中國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在這裡, 說到這個景點,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嚮往, 來這個城市故宮一定要去看, 規模和建築設計都很有特色,很多外國遊客都被這裡宏偉的神秘所吸引,故宮內的廣闊區域對外開放
  • 故宮的冷宮在哪,為啥不對外開放,顛覆你的想像!
    故宮是清朝和明朝的皇宮。自從明太祖朱迪把皇宮遷到北京已經有幾百年了。清明的滅亡,標誌著封建時代的結束。新中國成立後,故宮改名為紫禁城,作為遊客參觀的景點。這期間關於故宮的靈異事件很多。有人說看到了之前住在那裡的宮女的影子。
  • 故宮最神秘的一間屋子,每天都有軍人看守,究竟是什麼如此神秘?
    而我國地大物博,很多的名勝古蹟都遠近聞名,比如故宮就是非常出名的一個建築,不僅我們中國人喜歡到這裡來遊玩,每年很多的老外也都會特意到這裡來感受一下故宮的魅力,而且故宮裡面真的是非常的壯觀和華麗,但是今天小編要來跟大家分享一間故宮最神秘的屋子,每天都有軍人看守,究竟是什麼如此神秘呢?
  • 一個從故宮退伍的老兵,給你講一講故宮裡武警的故事
    我是06年進駐故宮的,我們在故宮除了擔負故宮的守衛任務以外,在故宮裡還有一項特殊的任務,那就是每年的初秋我們連隊除執勤訓練人員,其他的人都要禮服換作訓服,電臺警棍換鐮刀。要為故宮近三分之一的區域拔草,因為故宮是重點防火單位,每年的初秋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除草,作為故宮的共建單位,除草理所當然的成了我們連隊義不容辭的責任。故宮未開放區域,每年的初秋都會雜草叢生,一旦枯死以後得不到有效的處理會給防火帶來很大的隱患。我連隊有了除草的任務,自然也就有了接觸故宮那些未對外開放的地方。
  • 故宮開放面積已達8成,但這3個地方仍是神秘之處,進不去
    然而,故宮卻從來不會開放全部的區域,五年之前,故宮開放面積已達8成。隨著時代變遷,故宮博物院也逐漸開放了未知區域。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故宮沒有開放的3個區域吧。 ,特地將明朝留下的特殊建築按照西藏佛堂建築風格修建為雨花閣。
  • 曾經是皇帝生活的故宮,冷宮成危樓不開放,這間房還有軍人把守
    就小康生活而言,從每天的生活追求,到每天的生活享受,變成了更高的精神生活,在這方面,也有人把收入放在健身房,購買新的家庭環境,可以給家人帶來更舒適的生活環境,也有人把收入放在家人的旅行經費裡,現在喜歡旅遊的客人增加了,全國各地的觀光景點的接待人數也在增加。
  • 故宮為什麼不對外開放冷宮?真的有這麼嚇人嗎?
    這麼多年以來關於故宮的靈異事件層出不窮,那些未開放的院落就讓人們有了疑惑,既然故宮都已經開放了那為什麼還會有未開放的地方?其實冷宮為什麼不開放呢?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冷宮內部文物保護的比較差,一般來說,我們在故宮裡往往透過窗戶會看到很多文物,而這些文物其實大多數都是祖輩傳下來的,該放在什麼位置就放在什麼位置,這樣才有歷史感,冷宮作為囚禁妃子的場所,其實和監獄差不多,裡面的物件非常少,根本不會對遊客產生吸引力,所以冷宮在管理人員看來沒太有開放的必要。
  • 故宮最「神秘」的偏殿,8位軍人24小時巡邏,女遊客經過都會臉紅
    如今故宮經過保護性開發之後,已經成為了北京乃至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景點。每年國外數百萬遊客到中國來,必須去的就是故宮和長城了。然而當我們參觀故宮的時候,總能聽到關於故宮一些較為詭異的事情,這就更加的增添了故宮的神秘性。
  • 參觀故宮,導遊提醒有兩個地方最好不要去,一個清淨一個太小
    關於故宮,我想大家都不太清楚,現在是我國最大的博物館,是北京有名的觀光景點,北京的故宮是中國古代明代和清朝的王宮宮殿,古代被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的中線中心,有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現在代理銷售70多座宮殿,房屋有9000多間,現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造古建築之一。
  • 遊客看到的不是最真實故宮:實拍故宮未開放區域,圖5和珅發跡處
    【故宮一角】北京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長久以來,一直流傳北京故宮有9999間房屋,這是一個謠言。1973年,故建築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房間8707間。需要注意的是,這裡面的「間」並非現在所說的一間房,而是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
  • 故宮首次夜間對外開放?有人說是為了打破故宮鬧鬼的說法?真相…
    這是首次故宮夜間對外開放,故宮自建成一來,一直是明清兩朝皇帝及妃子的住所,幾百年來經歷風風雨雨,故宮,是皇權的象徵,是封建王朝的中樞所在地,成為鮮明的政治符號,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它莊嚴、肅穆,也充滿神秘感。
  • 有日本「故宮」之稱的日本皇宮,一般不對外開放,顯得神秘莫測
    在日本東京市中心,有一座面積很大的園林式建築,這就是有日本「故宮」之稱的皇宮,一般不對外開放,顯得神秘莫測的。日本皇宮是天皇的生活起居之地,整個皇宮被護城河環繞,佔地2.3萬平方米,是公元1590年由德川幕府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修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