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看到的不是最真實故宮:實拍故宮未開放區域,圖5和珅發跡處

2020-12-22 解讀有趣的歷史

【鳥瞰北京故宮】1925年10月10日下午2時,北京故宮博物院在紫禁城乾清門舉行開幕典禮。北京故宮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北京故宮成為旅遊風景區的那一天開始,一直是中國著名風景區,遊人如織。

【故宮一角】北京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長久以來,一直流傳北京故宮有9999間房屋,這是一個謠言。1973年,故建築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房間8707間。需要注意的是,這裡面的「間」並非現在所說的一間房,而是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

【英華殿北側的小門】由於故宮面積實在太大了,很多人誤以為故宮已經開放了很多區域。事實上,北京故宮迄今只開放70%左右。換句話來說,故宮至今至少還有30%的區域沒有向遊客開放。之所以沒有開放,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本組照片反映的是故宮未開放區域,很多網友看後表示,「未開放區域越看越有韻味。」

【乾清宮東暖閣內】為何還有30%區域未開放呢?故宮管理部門給出了四點原因:一、一些區域是故宮工作人員的辦公區,無法開放;二、修繕保護區;三、不適合向遊客開放的區域,比如三希堂扥;四、其他用途,如消防器材倉庫、物資儲備倉庫等。

【鹹安宮】鹹安宮位於西華門內,清朝時這裡是內務府在宮內為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學中之優秀者而開設的官學,又稱鹹安宮官學。和珅是清朝最大的貪官,他10歲時因學習成績出色,被選入鹹安宮官學學習。在鹹安宮官學,和珅越發努力,為日後飛黃騰達奠定了基礎。

【雨花閣】雨花閣是佛堂,也是是故宮中所有佛堂中最大的一座,它位於內廷外西路春華門內,是一座藏傳佛教的密宗佛堂。史書記載,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皇帝採納蒙古三世章嘉國師胡土克圖的建議,仿照西藏阿里古格的託林寺壇城殿,用於供奉西天梵像。

【梵宗樓】梵宗樓位於中正殿佛堂區,雨花閣西北方向,這是一座倚牆而建的三開間卷棚歇山頂二層小樓。梵宗樓內供奉了兩尊佛像,一樓供文殊菩薩青銅坐像,高1.1米;二樓供文殊化身大威德金剛青銅像,高1.72米。

【文華殿】文華殿位於外朝協和門以東,與武英殿東西遙對。由於文華殿位於紫禁城東部,曾一度作為「太子視事之所」。按照五行之說,而東方在五行中代表著木,代表著生發有活力,有生機,有希望。所以文華殿的宮殿屋頂覆綠色琉璃瓦。

【三希堂】三希堂是乾隆皇帝的書房,也是他最喜愛的場所。三希堂,位於養心殿的西暖閣,原名溫室,後改為三希堂。三希堂面積很小,乾隆皇帝曾經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和王珣《伯遠帖》收藏於這裡,這三件稀世國寶又稱「三希」。

【傳心殿】傳心殿位於文華殿東側,是一組由長方形院落組成的祭祀性建築。傳心殿院落從南向北分別由治牲所、景行門、傳心殿3座主要建築組成,殿後有祝版房、神廚、值房等建築。史書記載,傳心殿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殿正中設皇師伏羲、神農、軒轅,帝師堯、舜,王師禹、湯、文、武的牌位。東設周公位,西設孔子位。

相關焦點

  • 如今我們看到的故宮其實是假的?那些尚未開放的區域,才是真實的
    故宮可以說是每個炎黃子孫的驕傲,它不僅代表著古人精湛的建造工藝,其宏大的規模更是彰顯了華夏文明的曠古爍今。故宮一共住過24位皇帝,說它見證了華夏文明的興衰一點也不為過,建國後故宮也開始對遊客開放了,不僅中國人會來這裡觀光,也吸引了諸多的外國遊客前來打卡。
  • 故宮未開放的40%,這些沒人進去過的區域,才是真正的故宮
    故宮未開放的40%,這些沒人進去過的區域,才是真正的故宮提起和旅遊有關的一些話題,相信很多人應該也都是有關注過不少的吧,畢竟在網上與之有關的話題會讓人熱議的方面還挺多,旅遊不僅能放鬆心情,也可以讓人很好的開闊眼界。
  • 我們看到的故宮都是「假的」?真正未開放的區域,會顛覆你的想像
    以前的紫禁城,現在的故宮,名字的更替也意味著事物的輪迴交替。經歷六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兩個朝代,24個皇帝的更替,兩個政權的更迭,紫禁城也不再是紫禁城了,正如故宮現在所代表的意義。以往紫禁城是天下的中心,象徵著人世間最巔峰的權力,紫禁城城根下抖一腳,整個國度都要震一下。
  • 故宮景區,很多區域至今沒有開放,原因並不是那麼神秘
    長城綿延千裡,不可能每個遊客都看得完,有故宮之稱的故宮面積雖然較大,但比較集中,從建國開放以來,為什麼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完全開放,更值得深思。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居,原名紫禁城,位於北京古代中軸線上,其建築分為外廷和內廷,外廷中央有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內廷是黃帝和後宮生活起居的地方,經常在電視劇裡看到幹清宮裡面。GUI在此部分中。
  • 北京的故宮,為什麼有40%區域不開放?那裡才是真正的故宮
    眾所周知,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室的宮殿,它歷史悠久,而且極具知名度,是數一數二的世界宮殿。這裡的建築都十分宏偉,從屋簷的設計到宮牆厚度的防禦實用性,都是經過能工巧匠計算的。每年都會有很多的遊客來到北京參觀故宮,遊覽一下故宮,見證一下中國古代王朝的輝煌。
  • 故宮博物院新增慈寧宮等四大開放區域(圖)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10月,故宮裡的棗子熟了,銀杏葉泛起點點黃色,紅彤彤的柿子壓彎了枝頭。在這個豐收的季節,故宮博物院迎來了建院90周年。從10月10日起,開放4大區域、推出8大展覽,這是故宮博物院慶祝誕辰日的獨特方式。雁翅樓、慈寧宮、壽康宮、寶蘊樓……走進這些被影視劇一次次演繹的宮殿樓閣,仿佛揭開了一層層大清後宮的神秘面紗。
  • 故宮、國博5月1日起開放!今起北京20處核心景區恢復開放
    5月1日起,故宮博物院將有序開放,實行預約、錯峰、限流參觀。故宮博物院自5月1日起有序開放公告觀眾朋友:根據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故宮博物院自2020年5月1日起有序開放,實行預約、錯峰、限流參觀。,目前開放前三殿、後三宮、御花園、外西路、壽康宮、慈寧花園區域的室外展區及東西六宮部分院落。
  • 故宮開放面積已達8成,但這3個地方仍是神秘之處,進不去
    然而,故宮卻從來不會開放全部的區域,五年之前,故宮開放面積已達8成。隨著時代變遷,故宮博物院也逐漸開放了未知區域。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故宮沒有開放的3個區域吧。 雨花閣整體建造材質為木頭,故宮博物院為了保護十分脆弱的木質建築,工作人員並不會將其開放。眾所周知,故宮博物院每天的人流量特別大,假如這處佛堂因流量過大而受到損害,我國將損失寶貴文物。
  • 你看到的故宮是假「故宮」,關鍵地方並未開放,是什麼地方?
    故宮顧名思義也就是:故國的宮殿。在過去,故宮也被稱為紫禁城。紫禁城建立於1406年,集齊全國各地能工巧匠花費了14年的時間才全部建好。它經歷了歷史上兩個最久的朝代—明朝和清朝。是現今中國國代最大的古建築群,氣勢恢宏,雄偉壯觀。
  • 故宮門票未想過漲價 單霽翔:條件成熟時想免費開放
    擴大開放區域,倡導周邊古建築群整體申遺  「如果你說你文物多,可是99%的文物都在庫房睡覺,觀眾看不到;如果你說你觀眾多,可是70%的觀眾只走中軸線,不看那些展覽,那故宮所有的『世界之最』便沒有意義。」
  • 故宮"小太和殿"皇極殿開門迎客 乾隆曾擺千叟宴[1]- 中國在線
    昨天,遊客在新開放的故宮皇極殿內參觀。本報記者賈同軍攝昨日,位於故宮寧壽全宮的皇極殿開門迎客。這座外形酷似太和殿的宮殿,成為故宮博物院內惟一一座遊客可以穿殿而過的大殿。指著黃色琉璃瓦屋頂,林姝說:「這處宮殿是整個宮殿群最重要的一座,也是最晚完工的。代表著皇權最高等級的重簷廡殿頂,在故宮只有5座宮殿使用。其餘4處分別是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以及祭祀祖先的奉先殿。由此可見,皇極殿等級之高。」根據故宮博物院統計,自2004年改陳以後,這裡不再作為珍寶館的展室,而是規劃為原狀陳列展示區域,對其重新修復。走進大殿,一派金碧輝煌。
  • 你們所看到的故宮是「假故宮」!說出來你們都不信,看完就明白了!
    事實上,中國有相當多的皇宮,比如南京故宮,它花了26年才建成。布局記錄在《李周考公基》:面向未來市場的左祖右舍。南京故宮博物院,作為中國宮廷建築的大師,後來成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雛形。此外,還有瀋陽故宮和臺北故宮,但最著名的應該是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明清時期的皇宮,住著24位皇帝。從明朝皇帝朱迪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
  • 單霽翔:故宮門票未想過漲價 條件成熟時想免費開放
    擴大開放區域,倡導周邊古建築群整體申遺「如果你說你文物多,可是99%的文物都在庫房睡覺,觀眾看不到;如果你說你觀眾多,可是70%的觀眾只走中軸線,不看那些展覽,那故宮所有的『世界之最』便沒有意義。」於是,單霽翔把故宮更多的區域向公眾開放——2012年故宮開放面積比例為48%,2014年增加到52%,2015年為65%,2016年擴大至76%,未來會超過85%。我們眼看著故宮的那張地圖上未開放區域越來越小,一扇扇緊閉的大門次第打開,一個個院落可以穿腸而過。
  • 最年輕的故宮——臺北故宮
    相隔近70載,現存銘文最長的青銅器毛公鼎、三希之首的《快雪時晴帖》、範寬的《溪山行旅圖》,對我們來說成了僅存在於歷史教科書中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臺北故宮博物院成了一個教育中心。1986年,博物院增設了一個當代藝術長廊,主要展出現代藝術大師們的書畫作品。
  • 故宮未開放地區,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網友:終於露出真面目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有越來越多喜歡外出旅行的遊客,行走在中國境內那疆域遼闊的土地上,但不管是為了放鬆心情還是增長見識,相信不少遊客的第一選擇就是北京,因為這裡不僅有著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雄偉壯觀的長城,還有作為中國明清兩朝24位皇帝及其家眷日常生活居住的故宮。
  • 1992年故宮靈異事件,故宮驚現古代宮女
    據說1992年,那天是個雷雨天,好多遊客看到宮女太監,還有人拍照呢。後來,專家稱,是因為當年宮女太監路過那裡時在打雷,牆壁才留下影像的,如今又打雷,才放出影像,牆壁類似錄像機。故宮作為遊覽勝地,每天接待著國內外上萬名遊客,但不是每個人都會知道這座紫禁城裡面包含著另一種內容…故宮在1992年雷雨天氣出現宮女事件,確有此事,被許多遊人所拍攝,得到了有利證據後,專家已經給予了科學解釋(故宮能看見宮女是有科學依據的,因 為宮牆是紅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鐵,而閃電可能會將電能傳導下來,如果碰巧有宮女經過,那麼這時候宮牆就相當於錄像帶的功能
  • 故宮的冷宮為什麼不開放?怕有髒東西?溥儀說出真相
    故宮又名紫禁城,始建於明朝,經歷了明清兩個朝代,所以在尚且保持完好的故宮裡依然留存著很多值得人們一看的地方,畢竟只看史料記載憑的是自我想像沒有實物依據,靠看電視劇那也只是經過修飾或者說誇大的影像資料,所以每年去故宮切身感受的遊客數不勝數,然而在故宮裡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對外開放的,其中就包括失寵妃子所居住的冷宮。
  • 故宮,我來了!——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首日現場直擊
    ——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首日現場直擊) 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題:故宮,我來了!
  • 故宮半解之做故宮第一批遊客,遇見人煙稀少的御花園
    其中,慈寧宮花園是給退休嬪妃專用的,現在對外開放,因為慈寧宮區域本身損壞就比較大,花園裡面的東西更不多了。建福宮花園因為建福宮大火應該也不剩啥,未開放,就算有一天可以開放也是復建的;乾隆花園是當年乾隆設想的退休休憩之所,也是紫禁城中最神秘的花園,曾經開放過一段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是閉著的。只有這御花園如雷貫耳般,是我們遊紫禁城一定會看到的景致。
  • 一個從故宮退伍的老兵,給你講一講故宮裡武警的故事
    我是06年進駐故宮的,我們在故宮除了擔負故宮的守衛任務以外,在故宮裡還有一項特殊的任務,那就是每年的初秋我們連隊除執勤訓練人員,其他的人都要禮服換作訓服,電臺警棍換鐮刀。要為故宮近三分之一的區域拔草,因為故宮是重點防火單位,每年的初秋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除草,作為故宮的共建單位,除草理所當然的成了我們連隊義不容辭的責任。故宮未開放區域,每年的初秋都會雜草叢生,一旦枯死以後得不到有效的處理會給防火帶來很大的隱患。我連隊有了除草的任務,自然也就有了接觸故宮那些未對外開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