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看到的故宮其實是假的?那些尚未開放的區域,才是真實的

2020-12-22 忽知電影

故宮可以說是每個炎黃子孫的驕傲,它不僅代表著古人精湛的建造工藝,其宏大的規模更是彰顯了華夏文明的曠古爍今。故宮一共住過24位皇帝,說它見證了華夏文明的興衰一點也不為過,建國後故宮也開始對遊客開放了,不僅中國人會來這裡觀光,也吸引了諸多的外國遊客前來打卡。很多人遊客表示,見到故宮後會被深深地震撼到。

其實今天的我們看到的故宮並不是最真實的故宮,而是一座「假」故宮!假並不是說故宮是虛構的,而是它的面貌太假。其實每個中國人都知道,故宮已有成千上百年的歷史,在這期間發生過大大小小很多場戰爭,使得故宮飽受戰火摧殘。很多地方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壞。

如果只是人為破壞還好,摧殘故宮最大的就是歲月。故宮在建造之初確實是五顏六色的,但是歷經千百年的洗禮,上面的朱頂金粉早已失去了色彩,只還剩下蒼白的灰色。就拿住著三千佳麗的後宮而言,早已經是斷壁殘垣破亂不堪了。尤其是在末代皇帝溥儀那個年代,清朝的失勢讓故宮被破壞的最為嚴重,不止外國人破壞過故宮,民間的老百姓當時由於不滿清朝腐敗無能,把氣撒在了故宮上。

這不僅對中國人來說是一種損失,站在文明的角度上看,這何嘗不是全世界人民的損失呢?今天我們見識到的故宮其實是經過翻新過的故宮 ,真實故宮的景象想必很多人都沒有見識過,因為管理人員只向遊客展示了已經翻新過的地方。很多地方之所以沒有向遊客開放,是因為已經成為了危樓,通過簡單的翻新已經不能恢復它原來的面貌了。

考慮到遊客的人身安全,索性就不開放了。雖說故宮經過了翻新,並不是其「真實面孔」,但是考古工作者在修復的時候,也是儘可能還原故宮最真實的面孔,甚至連一片瓦礫的色彩都需要參考大量的文獻才敢去上色。相信在不僅的將來,那時技術更加完善了,我們就能見識到完整的故宮了。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要說的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北京的故宮,為什麼有40%區域不開放?那裡才是真正的故宮
    眾所周知,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室的宮殿,它歷史悠久,而且極具知名度,是數一數二的世界宮殿。這裡的建築都十分宏偉,從屋簷的設計到宮牆厚度的防禦實用性,都是經過能工巧匠計算的。每年都會有很多的遊客來到北京參觀故宮,遊覽一下故宮,見證一下中國古代王朝的輝煌。
  • 你看到的故宮是假「故宮」,關鍵地方並未開放,是什麼地方?
    故宮顧名思義也就是:故國的宮殿。在過去,故宮也被稱為紫禁城。紫禁城建立於1406年,集齊全國各地能工巧匠花費了14年的時間才全部建好。它經歷了歷史上兩個最久的朝代—明朝和清朝。是現今中國國代最大的古建築群,氣勢恢宏,雄偉壯觀。
  • 故宮未開放的40%,這些沒人進去過的區域,才是真正的故宮
    故宮未開放的40%,這些沒人進去過的區域,才是真正的故宮提起和旅遊有關的一些話題,相信很多人應該也都是有關注過不少的吧,畢竟在網上與之有關的話題會讓人熱議的方面還挺多,旅遊不僅能放鬆心情,也可以讓人很好的開闊眼界。
  • 我們看到的故宮都是「假的」?真正未開放的區域,會顛覆你的想像
    故宮真有金人淚,銀漢頻回帝子槎。」這是近代詩人寧調元所寫,描繪了一幅日落西山之景,同時也暗指紫禁城也已經氣數已盡。這裡的故宮也就是人們通常意義上所認為的北京故宮。其實在我國故宮有四處,分別是北京故宮、南京故宮、瀋陽故宮、臺北故宮。
  • 遊客看到的不是最真實故宮:實拍故宮未開放區域,圖5和珅發跡處
    【鳥瞰北京故宮】1925年10月10日下午2時,北京故宮博物院在紫禁城乾清門舉行開幕典禮。北京故宮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北京故宮成為旅遊風景區的那一天開始,一直是中國著名風景區,遊人如織。
  • 故宮景區,很多區域至今沒有開放,原因並不是那麼神秘
    長城綿延千裡,不可能每個遊客都看得完,有故宮之稱的故宮面積雖然較大,但比較集中,從建國開放以來,為什麼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完全開放,更值得深思。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居,原名紫禁城,位於北京古代中軸線上,其建築分為外廷和內廷,外廷中央有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內廷是黃帝和後宮生活起居的地方,經常在電視劇裡看到幹清宮裡面。GUI在此部分中。
  • 原來我們看的故宮都是「假的」?真正未開放地區,讓人不信自己眼睛
    故宮給大家的感覺就是一個字「大」,看到那些宮殿,我們就可以想像出來它當年是有多麼的輝煌。雖說在故宮裡面有的地方有些殘缺了,但整體的氣勢還是存在。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故宮當中有一片區域是沒有開放的,那麼小夥伴們你們知道那些沒有開放的地方是什麼樣的嗎?
  • 故宮博物院新增慈寧宮等四大開放區域(圖)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10月,故宮裡的棗子熟了,銀杏葉泛起點點黃色,紅彤彤的柿子壓彎了枝頭。在這個豐收的季節,故宮博物院迎來了建院90周年。從10月10日起,開放4大區域、推出8大展覽,這是故宮博物院慶祝誕辰日的獨特方式。雁翅樓、慈寧宮、壽康宮、寶蘊樓……走進這些被影視劇一次次演繹的宮殿樓閣,仿佛揭開了一層層大清後宮的神秘面紗。
  • 1992年故宮靈異事件,故宮驚現古代宮女
    據說當時有人看到了生活在這裡的宮女,然後警告後人千萬不要晚上去故宮,夜晚闖入冤魂的世界他們會非常生氣。92年發生的牆壁宮女故事流傳至今,聽到都會覺得毛骨悚然。老人們經常說千萬不要晚上去故宮,傳說中這裡居住著不少的冤魂,特別是晚上他們會出現,如果無意闖入的話會遇到他們。
  • 你們所看到的故宮是「假故宮」!說出來你們都不信,看完就明白了!
    事實上,中國有相當多的皇宮,比如南京故宮,它花了26年才建成。布局記錄在《李周考公基》:面向未來市場的左祖右舍。南京故宮博物院,作為中國宮廷建築的大師,後來成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雛形。此外,還有瀋陽故宮和臺北故宮,但最著名的應該是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明清時期的皇宮,住著24位皇帝。從明朝皇帝朱迪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
  • 故宮元旦起擴大開放區域 緩解人流交通壓力
    原標題:故宮元旦起擴大開放區域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記者施雨岑)記者31日從故宮博物院獲悉,為提升廣大觀眾的參觀質量,緩解故宮神武門外觀眾疏散壓力和景山前街城市交通壓力,故宮博物院於2019年1月1日開始,開放神武門外至東華門外的故宮城牆和筒子河之間的通道。
  • 故宮為何一直都不開放冷宮?陰氣太重麼?溥儀道出真相
    如今妃子和皇帝們居住的紫禁城已經改名為故宮博物館開放給大家,但是有一些地方確實是不開放的,就比如說在清宮劇當中經常出現的冷宮,很多妃子在犯錯之後,皇帝都會將他們打入冷宮,讓他們在這裡改過自新
  • ...更要「開放」,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正在北京西郊籌劃故宮北院區
    25日晚,第6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上海交大文治堂告訴師生,「據我們老員工回憶,當天下午當觀眾離去以後,他們從地上撿起被踩掉的鞋,撿了一大筐。」在「堂·世界博物館館長文博講堂」首講中,他幽默地表示,當今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其實正好是世界五大博物館的所屬國。
  • 故宮未開放地區,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網友:終於露出真面目
    相信不少人對於故宮的第一印象就是大,確實,故宮佔地總面積為72萬平方米,大小宮殿就有七十多座,房屋更是高達9000多間,如果僅僅是走馬觀花的快速逛上一圈,需要一個多小時,但如果按照平時逛公園的速度,間或再拍張感興趣的照片,那用上半天時間也逛不完。
  • 故宮開放面積不足一半, 因為陰氣太重?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始建於1406年明成祖朱棣時期,1420年永樂年間建成,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故宮之大,面積曾達70多萬平方,曾有近萬間宮室,被稱為「殿宇之海」,居於世界上五大宮之首。
  • 故宮靈異事件是真的嗎?冷宮為什麼不開放?
    很多年以來,網絡流傳著各種關於故宮靈異事件的消息,並且出現了很多相關的影視資料,這讓很多人充分的相信故宮存在一些東西。當然,一些網友並不認為這是真的。下面就說一下故宮靈異事件的實例,是真是假你來判斷!故宮冷宮是許多網友好奇的地方,但是常年得不到開放。故宮冷宮為什麼不開放?
  • 臺北故宮吊打北京故宮博物院?呵呵!那些絕世文物他們修都不會修
    鄭院長還曾組織原先在故宮辦公的13個外單位遷出故宮。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單霽翔,曾經幫助鄭院長給那些單位找房子、找資金。鄭院長辭職後,58歲,臨近退休的單霽翔被任命為故宮的「看門人」。故宮太大了,但啥也看不著,有70%的區域豎起了「非開放區,觀眾止步」的牌子;有80%的觀眾進了故宮就只能看看皇帝上朝、睡覺、結婚的地方。至於藏品,就更不用想了,因為90%的藏品都沉睡在庫房裡,連工作人員也見不著。單院長曾經在採訪中講述了一次令他終身難忘的經歷。
  • 為何故宮開放了那麼多地方,卻唯獨不開放冷宮?並不是因為迷信
    故宮是我們中國非常有名的一個景點,作為一個旅遊愛好者來說,長城和故宮應該是去到北京之後必定會去的景點。而且除了中國遊客喜歡去故宮之外,基本上每一個來中國旅遊的外國遊客,第一首選旅遊景點就是去故宮。但是去過故宮的人應該都清楚,故宮有一個地方一直都不對外開放,那就是冷宮。關於冷宮我們應該都不陌生了,這些年電視上許多電視劇經常會提到妃子被皇帝打入冷宮。很多妃子都在冷宮內孤苦伶仃,甚至有的人就因此鬱悶而死。那麼為何故宮開放了那麼多地方,卻唯獨不開放冷宮?
  • 看到的是「偽故宮」嗎?真正的未開放地區,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2016年,一部名為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在中國中央電視臺播出播出後,火遍全國,作為故宮90周年獻禮的紀錄片,經過5年的調查,4個月不間斷地拍攝,一共3次,讓我們民眾見證了千年前文物的修復過程修復師們的工作室,就是故宮!
  • 故宮,我來了!——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首日現場直擊
    5月1日,恢復開放後的故宮實行預約、錯峰、限流參觀,每天參觀人數限額為5000人,上午3000人,下午2000人,保證觀眾的健康安全。據故宮開放管理處副處長雷銘介紹,故宮對開放區域進行全面消殺工作,室外每天進行三次,並建議觀眾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離。同時,故宮增加工作人員為觀眾提供服務,安置百餘塊溫馨提示牌,設立發熱隔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