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故宮多次,竟然沒發現這座殿頂上有4條「跑龍」,太逼真了

2020-12-17 百家號

哈嘍,大家好,歡迎關注旅遊中的美景美食,今天小編要說的話題是,故宮是真龍天子之城,共有5萬條龍,這座宮殿房頂上有4條「跑龍」,你一定沒見過,太逼真了。

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先後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處理政務,既然是真龍天子之城,這裡的龍也是非常多的,到處都是龍的圖案。無論是宮殿的裝飾、牆壁、金柱、龍案、屏風、龍椅、房梁、家具還是宮殿外的橋梁、影壁、甚至排水口等到處都是龍,為什麼故宮裡有這麼多的龍呢?因為這裡是真龍天子之城。

故宮九龍壁

在古代,龍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它是神物,是主宰一切的神物,神通廣大,無所不能,世間的一切生物都臣服於它,所以,古代的統治者們都把自己比作真龍天子,以此統領天下子民,讓臣民崇拜信服。真龍天子擁有著神力,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所以,古代皇帝們都喜歡龍,並把自己的住所全部裝扮成龍形圖案或者雕塑,讓龍無處不在,彰顯出至高無上的皇權。

故宮跑龍

故宮裡究竟有多少條龍呢,有人統計過,僅太和殿就有14986條龍,故宮有8600間房子,以每間房子有6條龍來計算,故宮至少有5萬條龍。遊客們來到故宮旅遊,隨處可以看到龍,其中,有座宮殿的房頂上還有4條鎏金的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如同在飛騰奔跑,所以被稱作「跑龍」,估計一般遊客是沒有見到過的。

故宮跑龍

這4條「跑龍」就在雨花閣的宮殿房頂,身長3米,鎏金的4條龍做匍匐衝下之狀,貌似騰空一躍便可衝到地下,像似在護佑著皇權,又似在奔跑,所以被稱作「跑龍」,一般遊客是根本不會看到這4條「跑龍」的。

故宮跑龍

雨花閣由於種種原因是不對外開放的,它是故宮裡規模最大的一處佛堂,這座宮殿是乾隆皇帝建造的,是一處藏傳佛教的密宗佛堂,雨花閣為樓閣式建築,共三層,氣勢宏偉,盡顯皇家建築典範。

雨花閣

雨花閣沒有對外開放,所以人們根本沒有機會近距離看到殿頂的這4條鎏金「跑龍」,只能看看圖片一飽眼福了。不過,遊客在去太極殿和長春宮時,可以遠遠地看看雨花閣,看看這幾條「跑龍」了,畢竟在故宮裡,建在殿頂的鎏金銅龍也就只有這4條。有眼神兒好的遊客發現殿頂上這些「跑龍」時還嚇了一跳,說是來過故宮多次,竟然沒發現這座宮殿頂上還有4條「跑龍」呢,太逼真了,貌似要飛過來一般。不過,大多數遊客是不會注意到雨花閣殿頂上還有4條「跑龍」呢。

雨花閣

來到北京故宮旅遊,小編自然要推薦一下宮廷美食,其實,宮廷美食是以山東風味、滿族風味和蘇杭風味相互融合的菜系,講究色、質、形、器等,口味清淡,鮮香,看著賞心悅目,雍容華貴,體現了皇家飲食特點。御膳房有道名菜黃燜魚翅,據說是一位大臣為取悅皇帝而送到宮裡的美食,後來經過御膳房廚師的改良,就成了宮廷名菜了,其特點就是口感軟糯,金黃亮麗,富有皇家宮廷菜的特點。

黃燜魚翅

好了,今天小編就寫到這裡了,顏值這麼高的你來過故宮嗎?想看看紫禁城之巔的四條「跑龍」嗎?歡迎評論留言,歡迎關注小編的百家號,瀏覽更多旅遊中的美景美食。(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被稱為「金鸞寶殿」的太和殿究竟有多尊貴?
    太和殿,是人們俗稱的「金鸞寶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築,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之一,這太和殿是皇權的象徵,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此舉行盛大典禮。,但其實剛開始太和殿並不是這個名,而是「奉天殿」 ,順治時改名為太和殿,我們都知道太和殿是故宮中等級最高的宮殿,那太和殿到底有多尊貴呢,這幾點說明一切。
  • 故宮太和殿內的屋頂,是怎樣一種獨特的設計
    故宮太和殿的屋頂是中國屋頂界的老大,等級最高,同時它上面還有很多的講究,下面小君就帶著大家去看看這個超級無比龐大的屋頂。這裡的廡殿頂是最高等級,而在它裡面,又分為重簷和單簷,重簷比單簷等級又高(如下圖)太和殿就用的是最牛的重簷廡殿頂,重簷,即簡單理解為兩層屋簷,它的特點是九條屋脊(如下圖)一條正脊+八條垂脊。
  • 比故宮太和殿還牛的建築——太廟
    這座大殿就是——太廟。太廟位於天安門東側,是一座重要的皇家建築。當時修建故宮的時候,按照左祖右社的原則而修建,右邊就是社稷壇。右邊就是祭祀祖宗的地方,老百姓家叫祠堂,而皇家呢?就叫太廟,最大的廟!看出來了吧!皇帝坐在金鑾殿上,一邊要想著江山社稷,一邊要想著祖宗。
  • 為何故宮太和殿級別最高?有個秘密一直隱藏至今
    故宮所有宮殿之中,為何太和殿級別最高? 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
  •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現在故宮的開放面積已經達到80%,其實從空間上來說並沒有太多對觀眾保留的,但是很多人在遊覽了一遍宮殿後,就不記得哪些細節了。故宮中的各大宮殿,雖以各種形式呈現在我們眼中,但是對於它們的構造我們仍只是看到了表面。而《我要去故宮》系列中的太和殿,以生動有趣的圖文,帶我們一起體驗古代匠人的建造之美。
  • 聚焦故宮太和殿
    陶瓷展上,現場工作人員向早報記者解釋北宋定窯白釉孩兒枕上的「傷痕」。這件陶瓷通體白色,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小男孩兒形象。枕作孩兒俯臥榻上的樣子,以孩兒背作枕面。小孩兒兩臂環抱墊起頭部,右手持一繡球,兩足交叉上蹺。身穿長袍,外罩坎肩。榻為長圓形,周邊還印有花紋,枕身釉呈牙白色。男孩兒眉清目秀,眼睛炯炯有神。工作人員介紹,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個孩兒枕,是定窯瓷器的代表作之一。
  • 故宮的養心殿為何會很「冷」,專家拆了地板感嘆:老祖宗太聰明
    人們去故宮,很多人都喜歡去養心殿觀看一下,因為它是皇帝的寢宮,聚集了很多的遊客,大家都非常好奇當年皇帝居住的地方是什麼樣的,所以養性殿也是故宮裡比較受歡迎的景點。但是大家都覺得去過養心殿一個感覺,就是裡面特別的冷,而且感覺裡邊溼氣比較重。身體本身有溼氣的朋友進去之後就感覺身體非常的不舒服,為什麼這個地方比較冷啊,這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為什麼還會很冷呢?
  • 故宮太和殿有10隻屋脊神獸,其中獨一無二的那隻叫什麼?
    太和殿民間俗稱「金鑾殿」,位於故宮南北中軸線的顯要位置,是故宮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太和殿在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始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為太和殿。
  • 從五脊六獸說太和殿脊獸順序
    規格等級依次為:重簷廡殿頂>重簷歇山頂>重簷攢尖頂>單簷廡殿頂>單簷歇山頂>單簷攢尖頂>懸山頂>硬山頂對照故宮太和殿為:重簷廡殿頂故宮保和殿:重簷歇山頂祈年殿:重簷攢尖頂紫禁城太和殿六百年前,明成祖朱棣召令興建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體量最大的中國古建築群
  • 浙江宮廷廟宇,仿造故宮太和殿,以「江南紫禁城」而聞名
    談到護城河前必須提到的是海神廟整座建築的造型,整個海神廟建築群的結構仿照了故宮太和殿的建築結構,所以這也是一個仿宮式的「廟宮」,其建築特色是「似廟非廟,似宮非宮」,當地人稱它為「廟宮」,這樣的廟宇在我國是很罕見的,因而也有「銀鑾殿」和「江南紫禁城」之稱。
  • 太和殿有幾處鮮為人知的細節,去過故宮十次的人也未必知道
    故宮是明清兩代王朝的皇宮,它匯集了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太和殿位於故宮中軸線上最顯要的位置,是故宮當之無愧的核心。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故宮三大殿之首。太和殿的主要用途是舉行國家重大典禮,比如新皇登基要在太和殿舉行加冕儀式。而平日裡皇帝辦公主要是在乾清宮、養心殿等場所,太和殿基本不使用。我們在參觀故宮的時候,太和殿往往是必去的場所。但關於太和殿的一些細節,即便去過故宮十次以上的人也未必會知道。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太和殿中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秘密」。
  • 中國古代屋頂的最高級別故宮太和殿重簷廡殿頂
    屋頂樣式廡殿頂,由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個坡面組成,其前後兩坡交匯的地方被稱為正脊,兩邊呈人字形的為垂脊。所以這種房頂又被稱為「五脊頂」、「四阿頂」。這種廡殿頂分為兩種,一種是單簷一種是重簷,一般用於皇宮的主殿、寺廟的佛殿和文廟的主殿等地方。其中重簷廡殿頂是中國古代最高等級的建築屋頂,比如今天的北京故宮太和殿和曲阜孔廟的大成殿用的都是重簷廡殿頂。
  • 北京故宮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秘密?(多張美圖)
    這裡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現闢為「故宮博物院」。 故宮的宮殿建築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
  • 太和殿進不去,有個宮殿就不要錯過了,和太和殿一樣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 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每次去故宮都只能被圍欄擋在外面觀望太和殿,太和殿裡華麗的裝飾,以及神秘的「金磚」,我們只能站在殿外感受它的藝術魅力。
  • 故宮太和殿的10隻脊獸都有什麼寓意?最後一個為何是太和殿獨有?
    (太和殿垂脊10個神獸)去過故宮的朋友肯定對太和殿上的10個小獸有很深的印象,在散發著耀眼光芒的琉璃瓦上蹲坐著這些小獸,它們是至高無上的象徵,也意味著只有至高無上的皇帝才能享受這樣的這10個小獸只有在太和殿上才齊全,而在「中和殿」及「保和殿」的屋頂上只有9樣小獸,其他殿宇按照等級依次遞減。太和殿兩層屋簷,共有8條垂脊,上面的裝飾,共8個仙人,80個小獸。排列在最前面的騎風仙人,根據民間傳說,騎風仙人指的是齊國的齊閔王,也有人說是姜子牙本身。後面的神獸各有什麼說法呢?
  • 與故宮同時建成,建築規制堪比故宮太和殿,是保存完整的祭祖建築群
    牆內主要建築均為坐北朝南,廟內主體建築為前殿、中殿、後殿,在第一道紅牆的西牆上有西向大門兩座,南邊的一座稱太廟街門,北邊的一座叫太廟右門,距故宮闕左門不遠的東面為太廟西北門,
  • 紫珍軒仿故宮太和殿江山永固寶座屏
    在紫禁城內至尊的「金鑾寶殿」太和殿內的中央,金柱之間,高臺之上,安設著象徵統御萬民、無上權威的皇帝寶座——雕龍髹金大椅。在紫禁城內至尊的「金鑾寶殿」太和殿內的中央,金柱之間,高臺之上,安設著象徵統御萬民、無上權威的皇帝寶座——雕龍髹金大椅。
  • 故宮太和殿,曾經紫禁城最神聖的地方,清朝末年失去了應有的光芒
    門前這座廡殿頂的石亭就是用來放置嘉量的。太和門石望柱,鳳凰祥雲造型,雕工精美絕倫。太和殿前陛石,太和殿坐落在三層漢白玉臺階上,中間的丹陛石曾經是皇帝的御道,如今也已早草叢生。太和門前陛石,整個太和殿基座都是由漢白玉組成的,極為壯觀。太和殿基座,漢白玉雕刻須彌山造型,俗稱須彌座。
  • 故宮太和殿完成正脊合龍 「鎮物」寶匣被放回
    紫禁城主要建築都有寶匣放在正脊作為「鎮物」 故宮大殿此種物品已被歸位 除金錁和五經外——  「太和殿修繕紀事」入「鎮物」寶匣  太和殿正吻已安裝完成 但「十一」還不能參觀 其餘建築寶匣也將復位 體現保護古建本體與傳統文化
  • 故宮是什麼?
    神仙思想的無盡追求 漢未央宮這是大漢帝國的第一座宮殿群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漢高祖七年(前200)時由蕭何監造>故宮有什麼建築?故宮佔地78萬㎡,長約960m,寬約750m建築有約15萬㎡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得知故宮有90多座院子、980座房屋除了主要的前朝後寢宮殿還有各類其他功能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