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進不去,有個宮殿就不要錯過了,和太和殿一樣

2020-12-17 猴子說史雜談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 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每次去故宮都只能被圍欄擋在外面觀望太和殿,太和殿裡華麗的裝飾,以及神秘的「金磚」,我們只能站在殿外感受它的藝術魅力。

現在,小夥伴們的福利來了,太和殿我們雖然竟不去,現在有一座宮殿和太和殿基本上是孿生兄弟。從規制到裝飾以及大殿中央的龍椅,都基本一模一樣。這座宮殿,我們可以走進去近距離的參觀。小夥伴們是不是有點迫不及待了呢?這座和太和殿平起平坐的宮殿就是寧壽宮裡的皇極殿。皇極殿,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寧壽宮一區建築時,將寧壽宮改稱為皇極殿,作為乾隆皇帝歸政後臨朝受賀之所。

皇極殿位於寧壽宮區中軸線前部,主建築寧壽宮建於單層石臺基之上,與皇極殿相接。殿坐北朝南,面闊9間,進深5間,取帝尊九五之制。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前簷出廊,枋下渾金雕龍雀替。明間,左、右次間設殿門,餘各次間下砌檻牆。後簷明、次間闢為殿後門,可達寧壽宮,餘各間砌牆。殿中四根瀝粉貼金蟠龍柱,頂置八角渾金蟠龍藻井,下設寶座,品級僅次於太和殿。皇極殿彩畫原為金龍和璽彩畫,慈禧太后六十壽辰在此祝壽,將外簷改為枋心蘇式彩畫。1979年重新修繕後,恢復了乾隆時期的風貌。

故宮方面表示,皇極殿計劃僅在每年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五一」、「十一」和暑期高峰對外開放。如遇惡劣天氣,在保障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故宮博物院視具體情況隨時調整開放時間。小夥伴有沒有非常的期待呢?

相關焦點

  • 被稱為「金鸞寶殿」的太和殿究竟有多尊貴?
    太和殿,是人們俗稱的「金鸞寶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築,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之一,這太和殿是皇權的象徵,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此舉行盛大典禮。,但其實剛開始太和殿並不是這個名,而是「奉天殿」 ,順治時改名為太和殿,我們都知道太和殿是故宮中等級最高的宮殿,那太和殿到底有多尊貴呢,這幾點說明一切。
  • 故宮太和殿的10隻脊獸都有什麼寓意?最後一個為何是太和殿獨有?
    (太和殿垂脊10個神獸)去過故宮的朋友肯定對太和殿上的10個小獸有很深的印象,在散發著耀眼光芒的琉璃瓦上蹲坐著這些小獸,它們是至高無上的象徵,也意味著只有至高無上的皇帝才能享受這樣的這些小獸最開始的作用是固定屋頂上的瓦件,防止掉瓦,同時它們也體現宮殿等級,傳達著皇家宮殿文化的寓意。太和殿作為紫禁城之中最高等級的宮殿,裝飾和其他宮殿上的裝飾不同,最為明顯的就是正脊和垂脊的裝飾,從樣式和數量上都是特殊的。太和殿正脊上的裝飾叫作「鴟吻」,以13塊中空黃琉璃瓦件拼搭而成,故而也被人們稱為「十三拼」。
  • 聚焦故宮太和殿
    太和殿盛裝迎客六大亮點     ☆太和殿重新開放 推出10個重量級展覽       三大殿初名奉天殿、華蓋殿和謹身殿,明代中葉重建時改名為皇極殿、中極殿和建極殿,清初改為現在的名稱。三大殿均有「和」字,象徵天地人陰陽平衡,萬物和諧有序。三大殿的名稱源自《周易》乾卦的彖辭:「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鹹寧。」這段話的意思是天的法則時刻都在變化,在此變化中,萬物各依其本性生存。只有保持宇宙的大和諧,才能使萬物各得其所,各得其宜,使天下萬國都得到安寧。
  •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現在故宮的開放面積已經達到80%,其實從空間上來說並沒有太多對觀眾保留的,但是很多人在遊覽了一遍宮殿後,就不記得哪些細節了。故宮中的各大宮殿,雖以各種形式呈現在我們眼中,但是對於它們的構造我們仍只是看到了表面。而《我要去故宮》系列中的太和殿,以生動有趣的圖文,帶我們一起體驗古代匠人的建造之美。
  • 為什麼中和殿要比太和殿、保和殿小很多
    中核電,故宮外朝三大殿是位於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始建於明永樂是吧?中核電是我們沿著北京故宮中軸線,穿過太和門,轉過太和殿後看到的第二座大殿。這座大殿的主要用途是作為皇帝舉行大典前的休息室,它始建於明朝,最開始叫華蓋殿,後更名中極殿,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將它改名為中核電。
  • 從五脊六獸說太和殿脊獸順序
    此時的太和殿與最初的奉天殿相比,看上去臺大屋小,兩邊以防火牆佔居著臺面兩側空曠的部分。由於明嘉靖年間即開始將大殿體量縮小,使得此時太和殿的面闊不及長陵享殿稜恩殿的面寬66.75米和太廟前殿面闊68.20米,但太和殿的高度和進深遠大於這兩殿,所以總體上比較,太和殿依然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單體木構建築。今天的太和殿即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
  • 城薦|世界現存最大的木建築——故宮太和殿,當年有多難建?
    若要在故宮建築群中擇一殿作代表,非太和殿莫屬。  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世界上現存體量最大、建築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古代宮殿建築群。  在帝制時代,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要儀式的場所。冊立皇后、冊封太子、接受各國朝拜等等全在這裡,代表一國之門面。
  • 二女開車進故宮與太和殿合影,太和殿同意了嗎,知道它的地位嗎?
    昨晚, 一個很意外的消息打破了小年的祥和氣氛,有兩位美女開大奔進北京故宮的不雅事件(人雖美,但做的事堪稱不雅)引起網友眾怒,媒體跟進報導,輿論持續發酵,此事件竟然接連上了四個微博熱搜↓在其他熱搜榜也名列前茅。有關此事件的起因、經過和最新進展,相信大家了如指掌,不過有一個被忽略的問題是,照片中雄偉的太和殿顯得很失落,它有話要對兩位美女說,也想對所有人說。
  • 太和殿龍吻上的雕像為什麼有十隻小獸?這和太和殿發生的事有關
    紫禁城前朝的核心區,三大殿中又以太和殿最為尊貴、至高無上。作為全世界龍吻最高(龍吻既是古代建築屋頂所用的裝飾物)的太和殿,上面依次排列著十個小獸。太和殿龍吻上之十個小獸太和殿十獸依次排列為:「騎鳳仙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其中騎鳳仙人俗稱為「仙人騎雞」。
  • 為何故宮太和殿級別最高?有個秘密一直隱藏至今
    故宮所有宮殿之中,為何太和殿級別最高?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
  • 「走」進故宮太和殿,領略「老祖宗」的智慧
    02、太和殿簡介太和殿,俗稱「金鑾殿」,被譽為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時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改稱皇極殿。然而,太和殿卻恰恰相反,嚴格意義上講它並沒有堅不可摧的基礎,而是以類似於海綿的軟結構為受力層,從而達到對外力的分散和阻尼作用,以此間接提升整體結構的抗破壞性能。1977年,故宮中和殿安裝避雷針時,經有關部門鑽探和地質勘查發現太和殿的臺基在常規的建築工序之上至少增加了3個方面的加固處理,分別為:木樁層、灰土層及橫木層。
  • 故宮太和殿是紫禁城裡最彰顯皇帝至高無上皇權的「金鑾殿」
    故宮裡大小房間號稱9999間半,據考證8000間左右,能叫宮殿的有70多間,其中最大最高最重要的一間,就是太和殿。位於前朝三殿之首,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先後被稱為「奉天殿"、"皇極殿」,順治二年(1645年)改為太和殿。
  • 上遊薦書|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宮殿建築到底什麼樣?這部《太和殿...
    《太和殿》如果要問剛剛度過了自己600歲「生日」故宮裡是誰一直站在「C位」,相信很多粉絲都會脫口而出「太和殿」。但如果真要問起這座「巨無霸」的前世今生,「身高」「三圍」,能回答清楚了就屈指可數了。別急,北京世紀文景新出的這部《太和殿》,這就把它「拆開」來給你看個究竟。
  • 太和殿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可以值得遊玩
    北京故宮最有名太和殿也是比較知名,故宮從明清開始已經成為皇帝登基的地方之一,那麼故宮的太和殿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皇帝從太和殿開始,第一次來北京,掌柜覺得大家就應該去故宮。故宮是北京,應該說故宮是北京最有名的建築,不是之一,是最有名。
  • 故宮建築頗多,最值得參觀的一個宮殿,那便是太和殿
    這裡建築頗多,大家不可能將所有的建築一一觀賞完,但與此同時,也不要盲目參觀,在眾多宮殿之中,小編覺得最值得參觀的一個宮殿,那便是太和殿。提到這個宮殿的名字,你們感覺到有些陌生,但小編若說起金鑾殿,你們便會十分熟悉了,古代帝王便是在這座宮殿中上朝。為什麼說小編它最值得參觀呢?因為在這座宮殿中有兩大看點,一是它的建築風格,二是千龍吐水的奇觀。
  • 在紫禁城裡,太和殿是一座什麼樣的宮殿
    太和殿太和殿是明清兩代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如皇帝登基、大婚、冊立皇后、派將出徵、公布進士皇榜等重大的儀式都在這裡舉行。另外,每年的陰曆春節(正月初一)、冬至節和萬壽節(皇帝生日),皇帝和文武百官都要在這裡舉行慶典活動,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1945年8月15日,日軍宣布無條件投降,華北戰區正式的受降儀式就是在太和殿廣場舉行的。
  • 故宮中軸線大殿「增光提亮」 涉太和殿等六宮殿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李潔)故宮給宮殿「添燈提亮」啦!包括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在內的故宮中軸線上的6大宮殿增加了殿內照明。今天是第40個國際博物館日,故宮博物院舉辦一系列文化活動。作為重頭戲之一,「點亮歷史」中軸線原狀展廳室內照明啟動儀式啟動。
  • 太和殿將披3000平方米「外套」(圖)
    當日,故宮太和殿關閉進行修繕,目前,大修方案正等待國家文物局的批覆,預計到春節後,修繕工程才能正式啟動。本報記者浦峰 攝  本報訊(記者蔣彥鑫)昨日,紫禁城內規模最大的殿宇太和殿關閉大門,將被一個總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罩棚遮擋,直到2007年年底大修完成。據介紹,太和殿大修將完全按照傳統工藝進行,目前,大修方案正等待國家文物局的批覆,預計到春節後,修繕工程才能正式啟動。
  • 有一座宮殿比故宮的太和殿還要大,普通的一根柱子都是無價之寶
    在大家的印象中,太和殿是故宮最大的一座宮殿,更是整座故宮等級最高的宮殿。但是,如果說有一座宮殿比故宮最大的宮殿太和殿還要大,甚至比它的等級還要高,有多少小夥伴相信呢?說實話,起先連我自己也不相信,直到親眼看到了這座宮殿我才相信。
  • 《如懿傳》乾隆於太和殿登基,歷史上皇宮中各個宮殿的用途是什麼
    不過有一個細節卻被故宮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抨擊。因為在《如懿傳》中,乾隆登基時從太和門出發,親自登上八米高的月臺,在太和殿接受叩拜。但是在歷史上卻並不是這麼簡單,而且皇帝是被轎夫抬到太和殿,而不是自己走。關於這一點倒是無可厚非,在考慮人力成本和藝術角度,有一些不符合歷史的地方也很正常。畢竟這是一部電視劇而不是紀錄片。即使是紀錄片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展現古代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