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屋頂的最高級別故宮太和殿重簷廡殿頂

2020-12-20 二師弟說歷史

中國古代建築文化源遠流長,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從房屋的建造、用料到裝飾各個方面都非常的考究,無論是象徵中國最高等級建築的故宮還是普通民居的代表四合院。今天我們來說說建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屋頂。

中國古代的屋頂分為很多種類,屋頂一般由脊和坡面組成,根據脊和坡面的多少,比較常見的分為五種,即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等。

屋頂樣式

廡殿頂,由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個坡面組成,其前後兩坡交匯的地方被稱為正脊,兩邊呈人字形的為垂脊。所以這種房頂又被稱為「五脊頂」、「四阿頂」。這種廡殿頂分為兩種,一種是單簷一種是重簷,一般用於皇宮的主殿、寺廟的佛殿和文廟的主殿等地方。其中重簷廡殿頂是中國古代最高等級的建築屋頂,比如今天的北京故宮太和殿和曲阜孔廟的大成殿用的都是重簷廡殿頂。

故宮太和殿重簷廡殿頂
單簷廡殿頂

歇山頂由一條主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有四個坡,所以稱為九脊頂。這種屋頂實際上是廡殿頂和硬山頂的結合。今天北京的天安門是典型的重簷歇山頂,而很多寺院的主殿用的是單簷歇山頂。

歇山頂
天安門重簷歇山頂

懸山頂是有一條主脊和四條垂脊構成,與前邊的屋頂不同的是,它只有前後兩個坡面,兩側的山牆凹進頂內。多用於民間的建築,尤其是南方的建築。

懸山頂

硬山頂和懸山頂差不多,不同的是兩側的山牆和屋簷齊平,屋簷不出山牆,因而得名。

硬山頂

攢尖頂,這種屋頂沒有主脊,大多為圓形或是多邊形,屋頂的最頂端為尖形,稱為寶頂,有多條屋脊交叉,多用於亭臺等建築的屋頂。

攢尖頂
天壇攢尖頂

相關焦點

  • 為何故宮太和殿級別最高?有個秘密一直隱藏至今
    故宮所有宮殿之中,為何太和殿級別最高? 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
  • 被稱為「金鸞寶殿」的太和殿究竟有多尊貴?
    太和殿,是人們俗稱的「金鸞寶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築,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之一,這太和殿是皇權的象徵,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此舉行盛大典禮。,但其實剛開始太和殿並不是這個名,而是「奉天殿」 ,順治時改名為太和殿,我們都知道太和殿是故宮中等級最高的宮殿,那太和殿到底有多尊貴呢,這幾點說明一切。
  • 故宮太和殿內的屋頂,是怎樣一種獨特的設計
    故宮太和殿的屋頂是中國屋頂界的老大,等級最高,同時它上面還有很多的講究,下面小君就帶著大家去看看這個超級無比龐大的屋頂。「等級最高的屋頂」中國的屋頂是分等級的,粗粗分,大致為廡殿頂、歇山頂、懸山或者硬山頂,除此之外的其他屋頂等級就沒那麼明確了。
  • 最高的重簷廡殿頂建築,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築,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宮奉天殿建成,稱奉天殿。建成後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上承重簷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臺階,採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採用最高形制。為中國現存最大木構架建築之一,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御筆,現存的牌匾為複製品。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已佚。
  • 在故宮:如何通過屋頂來認識級別的高低
    中國古建常見的古建的屋頂中,一般包括了:重簷廡殿頂、重簷歇山頂、單簷廡殿頂、單簷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卷棚頂和攢尖頂,下面就一一的來分析介紹這些個屋頂的歸屬。目前故宮現存的建築,大概有八千七百餘間,大多數都是按照我國傳統的三合院和四合院形式組成的,無論是院落之間,還是各個房屋之間,都是嚴格按照其所處地位和建築物的功能來設計,並確定屋頂式樣的。其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基本都是皇帝出沒的地方,在整個紫禁城宮殿院落中,等級也就最高。
  • 從五脊六獸說太和殿脊獸順序
    而五脊六獸的本意,其實是指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的形態。文中卻用這個詞來表示心情煩亂,與本意大相逕庭。五脊六獸中的「脊」指的是屋脊,即房頂交匯隆起的部分。對照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的形式,可以產生五條屋脊的有:廡殿頂、懸山頂、硬山頂皆為一條正脊,四條垂脊。
  • 故宮太和殿是紫禁城裡最彰顯皇帝至高無上皇權的「金鑾殿」
    故宮裡大小房間號稱9999間半,據考證8000間左右,能叫宮殿的有70多間,其中最大最高最重要的一間,就是太和殿。位於前朝三殿之首,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先後被稱為「奉天殿"、"皇極殿」,順治二年(1645年)改為太和殿。
  • 故宮太和殿將開始300年來首次大修 計劃工期兩年
    記者日前從故宮博物院獲悉,舉世矚目的太和殿保護維修工程即將進入實施階段。    此次工程,既有採用傳統古建維修的部分,也有現代科技的保護。    記者沿腳手架登上了太和殿重簷廡殿頂的第二層簷,看到屋頂的琉璃瓦釉面殘損十分明顯,有的瓦片甚至完全破碎,露出了裡面的灰貝。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介紹,一般來說,脫釉50%以上的瓦就要更換,但為了讓更多的原瓦能回到屋頂上,故宮「自找麻煩」,把能修復的瓦揭下來回爐上釉,將來再鋪回原處。為此,不僅增加了工藝難度,也需在揭瓦時仔細編號。
  • 中國寺廟千千萬,但能稱「天下第一」惟有此廟,等級超過太和殿
    我國古代寺廟數量多,種類全,分布廣,規制繁多,世界罕見。若是要論地位最尊、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當屬北京太廟,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廟。中國最尊貴、規模最大、地位最高的古建群是明清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古代崇尚左方,左為尊貴之位,北京的太廟就位於紫禁城的前面左方,是遵照古代「左祖右社」的規定建在那裡的,是最尊貴之位,任何一座廟宇都沒有資格,也不敢建在這個位置。
  • 北京故宮上的垂脊獸暗藏何許玄機?
    在正脊兩端的稱為正吻,根據其形象的不同又可稱為鴟尾、鴟吻或吻獸;在垂脊和戧脊端部的稱為垂獸和戧獸;在轉角部岔脊上的眾多小獸稱為仙人走獸;仔角梁頭上有一枚套獸;重簷屋頂的下簷正脊在轉角有合角吻獸。而脊獸按其口的朝向,又可分為兩類:一類口向下,呈含脊狀,稱為螭吻;另一類口向上,或張嘴或閉嘴,稱垂獸、望獸、蹲獸。
  • 故宮太和殿有10隻屋脊神獸,其中獨一無二的那隻叫什麼?
    太和殿民間俗稱「金鑾殿」,位於故宮南北中軸線的顯要位置,是故宮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太和殿在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始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為太和殿。
  • 聚焦故宮太和殿
    據悉,目前太和殿大修工程的論證工作已完畢,修繕方案也已獲得國家主管部門批覆。     據介紹,「落架大修」是中國古建修繕工程常用的工序,但此次大修卻不會採用整體落架的方式,即不會採取將建築各部件按照嚴格順序拆下,然後再按拆時順序逐一「組裝」。     此次修繕工程會肩負一項調查任務,即將太和殿建築打開,查看各部件的損失情況。「這相當於為太和殿做一次外科手術。」
  • 「中國古代三大宮殿」之天貺殿的前後今生-泰山旅遊乾貨分享
    天貺殿-古代帝王奉祀泰山神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廟。岱廟創建於漢代,至唐已是殿閣輝煌。"天貺"即天賜的意思,天貺殿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曲阜的大成殿一起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宮殿」。天貺殿外景天貺殿雄踞岱廟正中,是岱廟的主體建築,又名仁安殿、峻極殿。它採用的是「九五」之制及重簷廡殿頂的形式,雕梁彩棟,貼金繪垣,丹牆壁立,重簷疊角,為中國古建築的最高營造形制。
  • 屋頂上的旖旎風光
    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常見的屋頂樣式裡,依照尊卑等級來劃分的話,可以分為七級:重簷殿頂>重簷歇山頂>單簷廡殿頂>單簷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卷棚頂,以及用於亭臺樓閣的攢尖頂。唐朝的《 營繕令》中有這樣的規定:都城的每座城門可以開3個門洞,大州的正門開2個門洞,縣城的門只能開1個門洞。
  • 中建史乾貨-02 | 從屋頂到結構到臺基,中國古建築圖解解析~
    其中廡殿頂、歇山頂、攢尖頂又分為單簷(一個屋簷)和重簷(兩個或兩個以上屋簷)兩種,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可衍生出卷棚頂。古建築屋頂除功能性外,還是等級的象徵:第一位:重簷廡殿頂。重要的佛殿、皇宮的主殿,象徵尊貴。  第二位:重簷歇山頂。常見於宮殿、園林、壇廟式建築。  第三位:單簷廡殿頂。重要的建築。
  • 比故宮太和殿還牛的建築——太廟
    話說北京有這麼一座大殿,比故宮的太和殿還牛。朋友們驚呼,是誰,這麼大膽,敢超過皇上的金鑾殿。回答:皇帝他爸爸,他祖宗。啊!驚出一身汗,我說的呢?除了皇帝他祖宗,誰還敢呢?從面積上來說,故宮的太和殿皇帝的金鑾寶殿。太和殿從面積上來說,略大於太廟的大殿。但是太和殿的木材為東北的松木,而太廟的大殿是名貴的金絲楠木,材質上是天然之別。
  • 電視劇裡都是騙人的,故宮裡最重要的太和殿竟不是上朝的地方?
    太和殿是故宮裡最重要的宮殿,這一點無需質疑。但是我們印象中萬官朝拜還有上早朝的地方竟然不在這裡?讀歷史漲知識,解疑惑,真是誠不欺我啊!在故宮的宮殿中太和殿規模最大,高達二十七米,有五個籃球場那麼大。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太和殿裡處處象徵最高等級的「配置」吧。第一個重要的等級標誌就是屋頂了,故宮裡宮殿有非常嚴格的等級要求,太和殿是重簷廡殿屋頂,也就是不是單簷的,並且有五條屋脊,這是古代建築中等級最高的屋頂了。只能用在皇宮還有廟宇裡最重要的建築上。
  • 【閃念膠囊】02中建史乾貨 | 從屋頂到結構到臺基,中國古建築圖解解析~
    其中廡殿頂、歇山頂、攢尖頂又分為單簷(一個屋簷)和重簷(兩個或兩個以上屋簷)兩種,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可衍生出卷棚頂。古建築屋頂除功能性外,還是等級的象徵:第一位:重簷廡殿頂。重要的佛殿、皇宮的主殿,象徵尊貴。 第二位:重簷歇山頂。常見於宮殿、園林、壇廟式建築。 第三位:單簷廡殿頂。重要的建築。
  • 結構更複雜的歇山頂,為何等級不如廡殿頂?答案要從漢唐文化說起
    在中國古代建築中,建築樣式往往與屋主人的社會地位相對應,帝王、妃嬪以及將相可以住什麼樣的房子,都有著嚴格的規定。按照慣例,往往結構越複雜、造價越昂貴的建築式樣,對應的社會等級也越高,房子主人的身份也越尊貴。
  • 故宮「小太和殿」皇極殿開門迎客 乾隆曾擺千叟宴
    昨天,遊客在新開放的故宮皇極殿內參觀。本報記者 賈同軍攝  昨日,位於故宮寧壽全宮的皇極殿開門迎客。這座外形酷似太和殿的宮殿,成為故宮博物院內惟一一座遊客可以穿殿而過的大殿。  皇極殿,名氣雖不如太和殿、乾清宮等旺,但來頭卻足夠大。故宮宮廷部研究員林姝站在皇極殿前的單層石基上,將史料娓娓道來:「這裡始建於清康熙28年,初名寧壽宮,是康熙皇帝為了世祖孝惠章皇后而修建的,她辭世後,這裡作為康熙嬪妃的住所。直到乾隆22年,太上皇的嬪妃陸續離世,這裡才空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