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數據,康康我估計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教師會冷笑幾聲:這點工資還不夠我抽菸喝茶!而中西部地區的教師默默地算一下自己的工資,一股「歉疚之情」油然而生:對不起,又拖祖國的後腿了。
當然,康康我覺得統計局公布這個數據肯定是有根據的,因為這種統計不僅僅是老師們的到手工資,還包含了績效工資、公積金、醫療保險等,所以總的算下來,肯定比大家想像的要高一些。另外人家統計數字是面對全體教師的,既包括一線城市的教師,也包括偏遠山區的教師。
在大城市,像北上廣深等一線二線城市,老師年薪應該早就超過十萬了,甚至更多。看看深圳中小學的老師招聘,很多年薪都是30萬了。這樣一平均下來,中西部地區的老師工資自然就漲上去了。
目前中國教師的工資存在嚴重的兩極分化,因為我們目前老師工資不是由工作量決定的,也不是由教學業績決定的,而是由各地的經濟發展決定的。地方財政有錢的就可以多發,地方財政沒錢的活該你少發。
很多時候,廣大中西部地區教師,尤其偏遠山區教師已經習慣這種清貧的生活,守著一方教育熱土,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獻著。然而統計局統計出這麼一個數據,打破了他們心中的寧靜。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廣大教師低收入的現實,再一次暴露無遺。
教育部也多次發布要求各地嚴格落實教師工資待遇問題,要求各地提升教師工資待遇,要向當地公務員看齊。甚至派出了督導組前往各地督導,對沒達到標準的要求立即整改。然而,似乎我們並沒有看到有的地區調教師工資的動作。
」讓教師工作有尊嚴,讓教師成為一份讓人羨慕的職業「,這是國家對全國教師工作的定位和高度肯定,教師工資待遇要得到保障,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們希望各地政府,能夠拿出實實在在的措施,提升教師待遇,確保每位教師沒有生活後顧之憂,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我國教育事業上。
康康我希望國家以後不要再搞這類統計工作了,沒有什麼實際意義,能說明什麼問題呢?如果把馬雲老師的工資算進去,估計老師的平均工資會突破百萬!遠超全國其它行業排首位,但這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