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耳邊風」怎麼治,這樣溝通才有效

2020-08-26 蜜牙媽媽

尊敬的讀者朋友,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34;,就可以每天獲取專業的育兒知識

我是蜜牙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和健康管理師,也是二胎寶媽,多年從事育兒工作,熱衷於給媽媽科普育兒經驗,寶寶健康諮詢。

你的耳朵去哪裡了,媽媽和你說話呢,怎麼沒反應?

好好說話不聽的,非要我吼幾聲,才聽得見。

相信這是不少朋友的煩惱吧,對孩子說話仿佛就是耳邊吹過風,風過無痕。

怎麼會這樣呢?今天蜜牙媽媽就和大家說一說。



基本上每個有「耳邊風」孩子的家庭,都會是一方喋喋不休,另一方管教缺位。愛喋喋不休的那個家長,看似很強勢,但是能量卻是很低的。

這裡也想和一些朋友說,如果你們家有個喋喋不休的家庭成員,請多給他一點反饋和支持,他們看似強勢,其實特別虛弱。

任何親密關係中,最怕的不是「吵架頂嘴」,而是「不溝通」。

溝通,是需要有「溝」也有「通」啊,長久以來,你們的溝通「通道」已經堵塞了,而「愛」才是最好的潤滑劑。

當我們去「愛」孩子時,孩子的反饋也會給我們賦能。能量低的時候不僅僅脾氣差,腦子也會不好使。

狀態調整好了,我們再來談怎麼策略引導。



2明確指令,學會等待

我見過不少父母,尤其是自己急脾氣,孩子晚上該收拾玩具準備休息了,媽媽說了一句,「你去把那個都收了」。

但是孩子沒動靜,家長立馬火冒三丈:「你這個孩子,是不是沒長耳朵,讓你把這個收了啊,聽見沒,快動起來,趕緊收了,怎麼這麼磨蹭呢」。

然後孩子整個懵了,而父母又連珠炮地在發號施令。但如果錄下這些對話,看似說了很多,但每一句都是「廢話」。

「那個」,是哪個?「收了」,是收到哪裡?

對於學齡前孩子來說,他們要「聽懂」,才能反饋到動作,而短期密集的指令轟炸,只會讓他們信息處理過密,而無法理解。

「把這些地上的積木撿起來,放在這個藍色的籃子裡」,這句話一點不難,難就難在我們從未設身處地從孩子角度出發。

說完這句話,看著孩子的眼睛,給一點點間隙,這不僅僅是我們的等待,更是親子關係中彼此的「空間」,咄咄逼人也會把孩子逼入死角,關閉耳朵。

更多低幼孩子如何給指令一句話不說兩遍,你需要掌握如何給孩子指令的秘訣

讓我非常直觀地認識到,我們通常給孩子的指令都是不明確的,所以孩子「聽不懂」,自然就「做不到」或者索性不做了。



三、學會在表象問題下面找原因

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想做到,而是那些我們第一眼看不到的問題,阻礙了孩子達到這樣的目標。

很多時候,也不是孩子不想好,而是我們急不可耐的樣子,反覆的嘮叨,讓他覺得,父母都覺得我糟透了,我就這樣吧。

日常生活時,可以時不時故作神秘地對孩子說,我有個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然後停頓一下,接著說,「但你看上去挺忙的,也沒在聽我說,那我就先不告訴你了」。

這時,孩子肯定會感興趣,就會跑過來。那麼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蹲下來,眼睛看著孩子,保證孩子的眼睛也看著我們,然後和她分享一件事。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這個「重要的事」,不要趁機又變成了教育孩子的內容,而是真的有趣有意思的事情。。

玩這個遊戲,是為了讓我們和孩子都養成「如何認真聽別人說話」的行為習慣。

如果你把遊戲變成「控制」,那麼沒幾次,你的遊戲就成了「狼來了」,大家一定要記住。

別讓「嘮叨」變成了鈍刀,割斷了孩子和我們之間溝通橋梁和親子紐帶。

相關焦點

  • 孩子厭學,把家長講的大道理當「耳邊風」,這種情況怎麼「根治」
    ……孩子把學習當作「身外之物」,在厭學的情況下還把家長的大道理當作「耳邊風」,可以說這是讓很多家長壓力山大、極度鬱悶的一種現象。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原因一:缺乏學習目標和動力,責任感渙散。為什麼要學習?學習有什麼意義和作用?想要在學習上達到什麼樣的程度?
  • 6.孩子做錯了事,家長這樣「批評」才有效!|溝通的藝術
    ,總是屢教不改,孩子也很委屈,在跟母親不停地辯解,因為昨天確實天氣有點熱,孩子因為熱把外套脫下來就放到書包裡了,可是在放學的時候怎麼也找不到了,隨著孩子不停地辯解又不肯承認錯誤,母親越來越生氣,指責訓斥的聲音也越來越大,孩子當時一賭氣就走了,母親又在後面追。
  • 怎麼說話孩子才願意聽?「非暴力溝通」4個步驟,助你有效溝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越是脾氣暴躁的父母,與孩子溝通是越是困難,孩子對他們的語言也越是漠然,而脾氣越是溫和的父母,不僅夫妻關係越加和諧,親子關係也更加親密,孩子與他們的溝通也更加順暢。面對這樣的情況,所有的父母都需要明白,縱然是小孩子,也需要好好說話,良好的溝通方式有助於育兒教育,而生氣是無法解決問題的,你越是批評,孩子越是反抗的厲害。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聽話?1.
  • 怎麼說話孩子才願意聽?「非暴力溝通」4個步驟,助你有效溝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越是脾氣暴躁的父母,與孩子溝通是越是困難,孩子對他們的語言也越是漠然,而脾氣越是溫和的父母,不僅夫妻關係越加和諧,親子關係也更加親密,孩子與他們的溝通也更加順暢。面對這樣的情況,所有的父母都需要明白,縱然是小孩子,也需要好好說話,良好的溝通方式有助於育兒教育,而生氣是無法解決問題的,你越是批評,孩子越是反抗的厲害。
  • 如何跟孩子有效溝通
    原來,古人造字是很有智慧的,因為溝通的目的不在於你說什麼,而在於對方收到什麼,有太多的家長,跟孩子之間自以為是溝通,事實上是溝而不通。 怎樣才是真正的溝通呢?
  • 孩子總把你的話當「耳邊風」?別只會兇孩子,這些做法值得學習
    孩子總把自己的話當「耳邊風」,是很多家長十分頭疼的問題。孩子怎麼總是不配合我?家長們明明氣炸,無奈卻找不到解決的好辦法!家長應當重視榜樣作用,為孩子做出榜樣。妙招二:溝通陪伴。和孩子交心溝通,真誠陪伴,建立信任的親子關係。妙招三:轉變方式。通過肢體接觸或其它方式給孩子傳遞指令。妙招四:能力提升。提高聽覺和前庭的能力,多給孩子做相關的練習,「對症下藥」。孩子為什麼不聽指令?
  • 睿智燈塔-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
    溝通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功課。不管在生活的哪個方面,溝通永遠都是維繫關係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在親子關係當中,學會如何溝通,能讓父母更好地教育孩子。那麼,家長該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有哪些呢?很多時候,家長經常抱怨自己與孩子溝通的次數並不少,但每次都是以爭吵告終。
  • 早戀的孩子怎麼跟他溝通?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學生,是斷乳期的孩子,在心理上,總想著脫離父母的掌控。作為初中生的父母,應該怎麼和孩子溝通早戀的問題,是值得思考的。 很多家長問我,孩子早戀了,該怎麼和他溝通?我反問他們都是怎麼做的,得到的答案裡有:直接給孩子說戀愛是不對的;有慢慢引導的;有限制孩子自由的;更有甚者竟打罵斥責孩子。
  • 家長和老師溝通孩子在校情況,一定要這樣問才算有效溝通
    家長和老師做溝通,一定要做有效溝通,那麼,怎樣才算有效溝通呢?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學會做有效溝通了。說到家校溝通,那就是父母與老師之間的溝通,怎麼才能做到有效溝通呢?掌握以下3點,告別無效溝通:1、 老師,孩子都有哪些優點?哪些缺點?最近都有哪些值得表揚的地方?2、 老師,孩子在學校有哪些方面表現得好?還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善的呢?3、 老師,日常還需要我們家長怎麼配合您?
  • 有效溝通的重要性
    誰能治好剪不斷理還亂的經年沉痾和疑難雜症,從細微處探層層因果,追根溯源,在關隘處解決問題,最終化矛盾於無形甚至防患於未然,誰就是含金量最高的「老中醫」。成為「老中醫」的必經之路,便是與「病人」的有效溝通。這篇小文,我就結合自己帶孩子求醫的三次經歷,談一談自己對有效溝通重要性的幾點粗淺認識。
  • 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孩子不聽話這件事是許多父母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就變得十分重要。心理學家託馬斯·戈登博士在《父母效能訓練手冊》中,從心理學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親子關係,並為父母們提供了三種切實可行的能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一、積極傾聽什麼是積極的傾聽?
  • 跟孩子溝通時,如何說溝通更有效?
    文/婷媽alan(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有一個一年級的孩子,特別不擅長做數學作業,他想了很久也沒想到怎麼解答,很沮喪,然後說:「我不會做!」父母這樣說,是想要通過這樣的言語告訴孩子,他真的可以搞定這道難題,意圖鼓勵孩子持續努力。這種意圖本質上是好的。但實際上,孩子聽到的時候感覺並不好,也無法真正地鼓勵到孩子。相反,這樣的說話方式,會讓孩子感覺到更沮喪,你這樣的方式是在告訴孩子,他的感受是錯的,你挑戰了他的現實感受。所以,孩子會更堅持自己的看法:「不,我就是不會做!」
  • 觀念不同怎麼有效溝通?
    那些在腦中跳動過的內心獨白:我怎麼就和你講不明白呢?我怎麼就說不清這事了呢?那些讓我們頭疼過的溝通,怎麼解?問題源於溝通,就在溝通中找答案吧!溝通中時常發現,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卻沒有接受彼此觀點的意思,溝通的不了了之,不歡而散,這樣的場景多數因觀念不同而引起。怎麼避免(觀念不同)溝通成為一場無謂的對峙呢?觀念不同讓溝通成為一件有障礙的事。需要思考,怎麼有效溝通?
  • 王世堅痛譙蘇貞昌:哪個才是他?把蔡英文的指示當成耳邊風
    王世堅批評,不管名字再怎麼改,根本就是「不食人間煙火,跟社會脫節」,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王世堅很疑惑的表示,「我最近不懂,我不了解哪一個才是蘇貞昌,就是說過去我們認識的那個謙卑愛民、領袖群倫的那個蘇貞昌才是真的蘇貞昌,還是今天這個權力傲慢、剛愎自用的蘇貞昌,才是真的蘇貞昌,我已經搞混了。」
  • 產後脫髮怎麼治才有效
    剛生完的那幾個月我還覺得自己發質越來越好了,哪想到後來就一直掉頭髮,越掉越多,現在兒子一歲半了,雖然沒怎麼掉了,可發量明顯比之前少了很多。  @小豬媽:我女兒8個多月了,最近頭髮掉的很厲害,不知道是不是與產後有關係。  @小菜頭:我兒子三歲了,之前也掉過好幾個月的頭髮,後來就慢慢少了,我覺得勤洗頭髮還是很重要的,千萬別等頭皮很油膩了才洗,不然脫的就更厲害了。
  • 「當耳邊風」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當耳邊風」,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go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 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當作耳邊風 If I have我說的一切看起來就是耳邊風,你為什麼不注意呢?I can't concentrate. Things people say to me just go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我不能全神貫注,人們所說的對我來說就是耳邊風。
  • 把別人的話當「耳邊風」,可別說「ear wind」啊!
    我媽小時候經常訓導我的一句話就是:不要把我的話當成耳邊風啊!那在英語中,把別人的話當「耳邊風」,可別說「ear wind」啊!1)「耳邊風「英語怎麼說?耳邊風的表達非常簡單。就叫做Turn a deaf ear to sth.
  • 家長如何與孩子實現有效溝通
    一.溝通中出現的無效溝通有這樣幾個案例想與大家分享:疫情期間,學校延遲開學,孩子們居家學習,家長們同樣也是與這些「神獸們」每天在一起,學校方面有一些居家學習的要求:在網絡上完成課時的學習,有些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不高,因此針對網絡課程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在家裡經常會出現家長與孩子的「明爭暗鬥」,不是吵架就是冷戰,和諧的家庭氛圍一點點受到破壞
  • 怎麼與孩子溝通更有效?(這3點家長鬚知)
    前言 溝通是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話題,它絕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聊天。我們都知道,聊天,是閒談,沒有目的。而溝通不同,溝通是需要家長有一個目標,要能夠解決問題。近期,收到很多家長的反饋,說孩子在家不聽話,無論怎麼說,他就是不聽!其實,這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我們的溝通出現了問題!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與孩子溝通才能更有效呢?
  • 《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讓你贏得溝通主動權
    我們說,溝通是個技術活兒,甚至可以上升到藝術的層面。但是到底要怎麼溝通才能達到很好的結果,特別是達到你想要的結果呢? 面對一個成年人,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辦法很好地表達清楚我們的想法,而當我們面對一個孩子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更糟糕了,甚至到了讓人抓狂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