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給孩子讀唐詩》:讀詩,可增其知明世理,怡性情守本心

2020-11-13 清洛枕書

在各種詩詞類綜藝節目的熱播,可謂是給中國古典詩詞的傳播錦上添花。「腹有詩書氣自華」,給孩子讀唐詩,可讓孩子伴著詩詞之美,遊遍歷史與天下,培養出一個個有趣的靈魂。

一、詩詞之美,陶冶靈魂

《中華好詩詞》《中國詩詞大會》,從《經典詠流傳》《鄰家詩話》,隨著詩詞類的綜藝湧現,全民讀詩的熱潮隨之襲來。以至於現在的孩子不會背幾首唐詩,都沒有什麼響亮的才藝了。

詩歌詩歌,在流行了千年之後,早已成了歷史本身的旋律。 為什麼要給孩子讀唐詩?用一句網絡流行語來說,就是——「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用蘇軾的話來說,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詩詞之美可陶冶人的靈魂,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個人的思想、言行、氣質和形象。 打開書本,陪著孩子,伴著詩詞之美,在言語段落中遊遍歷史與天下。在一場場時空的旅行中,幫助孩子增長知識,明白世理,怡悅心情,堅守本心。

一:詩詞之律,增知明智

唐詩為何讀起來朗朗上口呢?那就要歸功于格律,格律就是詩的格式和音調,就是它使唐詩變得富有美感與節奏感。

在格律創造初期,空有其形卻無情,後來就有了《登幽州臺歌》的作者陳子昂所推崇的漢魏風骨,建安文學。後來,科舉制度推動了詩歌到達又一個高峰。盛唐時期,詩歌的美感格律俱佳,創作到達巔峰,分出很多流派。

諸如浪漫主義的《望廬山瀑布》,山水田園的《飲酒》,現實主義的《寒食》,邊塞詩的《涼州詞》…… 在讀詩的過程中,孩子也讀了歷史,讀史使人明智,其意義重大可見一斑。

二:詩詞之意,啟發明理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告訴我們,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告訴孩子,即使自己懷才不遇,也可以憑藉自己的堅定,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託。

人生的境遇,道理,姿態,皆在唐詩。唐詩的留白,給與孩子想像與思考的空間,多讀一點,就多一份可能,遇見一份啟迪,並收穫另一番天地。

讀唐詩不是單單為了「尋古」,而是讓我們提升自己在世界上的理解,感受及表達的能力,賦予自己更好的人生姿態。

三:詩詞之情,怡情通意

也許有一天,孩子看到茫茫大海,脫口而出的是「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而不是「大海啊全是水,馬兒啊四條腿」;當看到高聳入雲的峰頂時,心中吶喊的時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而不是「我CAO,真TM高!」。

當他長大離家,看著皎潔的月盤,口中吟誦的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而不是「看!是月亮!」當他與戀人相隔兩地,惆悵道「我有所思在遠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而不是「老婆,我想死你了」。

當他情場失意,他嘟囔的是「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而不是「藍瘦,香菇。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品味的降低與趣味的低俗讓人們過得詩意生活成了一種奢侈。而殊不知,認認真真在過日子,平凡的普通也可過成詩

四、詩詞之理,持真守心

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可為何進入社會這個大染缸就會失了純潔的本色?這可不能全然怪罪諸多的誘惑,畢竟人的發展是由個人意志決定的

在繁華濁流中,守得住本心,才是真正重要的事。如何歷盡千帆,歸來仍是不忘初心的少年呢?這份堅守本心的意志必然要從小培養。

李白從官,被人排擠,鬱郁不得志,作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揚長而去,結識了「桃花潭水深千尺」都比不上的友人——汪倫。

但是李白並沒有就此放棄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安然度日,他在安史之亂時出山,成為謀士。可就當他的人生充滿希望之時,又被發配到夜郎,終於等到大赦天下,才滿心歡喜的「千裡江陵一日還」。

不僅是李白,歷史上每個詩人的一生就在用行動告訴孩子,你期待的,無論發生什麼都值得你去堅守。

你可以灑脫不羈,自由自在生活;你可以寄情山水,腳步丈量世界;你可以為國為民,不悔戎馬一生;你也可以小家小屋,享受歲月靜好。

只要你真正想要的,你就可以不畏人言,堅持走過只屬於自己的一生。

五、總結

讀唐詩,大到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小到培養個人志趣,各追其志,各得其樂。在《給孩子讀唐詩》裡,伴著詩詞之美,帶著孩子穿越時間,來到詩仙詩聖的身旁,遊遍名山大川,重經浩瀚歷史。


增知,明理,怡情,守心,願你與孩子能度過一段段美好的讀詩時光。

作者簡介:清洛12128,書評人。每日讀書、每日寫作。每進一步,就有大大的歡喜。

相關焦點

  • 讀唐詩,給孩子詩意的人生
    讀唐詩》這本書。為了讓孩子掌握詩詞的正確讀音,《給孩子讀唐詩》中的每首詩都加注了拼音,讓孩子在獨立閱讀中提高自己的識字能力。書的內容難度不適宜、讀起來枯燥,都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牴觸。《給孩子讀唐詩》的選詩採用由易到難的順序編排,每首詩之後附有詳盡的注釋和譯文,讓孩子充分理解唐詩的文化內涵;為了引領孩子更好地進入唐詩的世界,本書還生動地講述了唐詩背後的小故事,讓孩子在唐詩中掌握歷史,在歷史中品味唐詩。
  • 想讀《唐詩三百首》,要讀哪個版本好?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唐詩三百首》,水平良莠不齊,甚至有的註解錯誤百出。要想讀唐詩,一個好的註解本必不可少,為此,小樓選出幾本經典的唐詩選注本,跟大家分享。《唐詩三百首》,是清人孫洙和其繼室徐蘭英合編的唐詩選本。
  • 陪孩子讀詩
    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唐詩。他突然就會背《憫農》了。接著你發現他又會背《詠柳》了。然後《詠鵝》、《靜夜思》、《登鸛雀樓》、《小池》……他背詩的速度簡直讓我嘆為觀止。於是我忙不迭去買了一本《唐詩三百首》,他如獲至寶,甚至要我拉著他的手,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過去。
  • 助慧、明理、賞美、華氣,給孩子讀唐詩
    這個命題有點大,開發智力、學習知識、培養性格、欣賞世界之美……從每個普通的家長,到知名的教育家都會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和經驗心得,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帶孩子旅遊、跟孩子一起做手工……都是常用的方法。唯有一種方式,幾乎可以起到上述所有的作用,那就是給孩子讀唐詩,讀唐詩的好處,可以用助慧、明理、賞美、華氣八個字概括。
  • 《給孩子的唐詩課》:江湖流傳著詩人的詩,更流傳著詩人的傳說
    讀詩,是一種頤養性情的最好方式。現代的家長相當注重,以中華詩詞營造家庭學術氛圍,引導孩子對唐詩的學習。那麼,唐詩是否只要會背就可以了呢?有什麼傳授方式,能更好地激發孩子對詩詞的興趣呢?《給孩子的唐詩課》能給我們明確的答案。
  • 賦予你讀詩的自由
    四歲就做到熟讀唐詩宋詞,怕是1歲就認字,2歲就識數……等到了七歲,就可以考大學了,怕是海澱家長也培養不出來。 不過,一直以來,一一爸都發現包括很多教育專家在內的家長,都喜歡讓孩子每天學一首唐詩或者宋詞,每天用手機記錄背誦過程。這種日積月累,想必會大有收穫。
  • 和孩子一起讀詩 |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讀  詩  2019-2-2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冬天悄然至,日暮詩已成。
  • 《六神磊磊讀唐詩》評價兩極 當唐詩成為網文新"爆款"
    原標題:當唐詩成為網文新「爆款」 「六神磊磊讀金庸」系列火了後,六神磊磊又讀起了唐詩。近日,《六神磊磊讀唐詩》 出版了,作者曝在公眾號上的對於唐詩及詩人的解讀文字變成了白紙黑字的存在,這些「10萬+」加持的文字一經集結出版,便成了「爆款」,引發不少網友熱傳熱議。
  •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有何奧秘?
    一千個中國人讀《山海經》可能有800個被千奇百怪的生物笑倒,一千個中國人讀《道德經》可能有一千種理解,有的從中看到大道,有的看到陰謀詭計,有的看到修身養性……「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可稱為「三知三守
  • 新書推薦《給孩子的兒童詩》,陪孩子讀詩呵護美好童心
    新書旨在打造陪孩子讀詩、教孩子寫詩的典範讀本。兒童詩的浪漫,值得回味千百遍提起詩歌,你第一時間想到了什麼?是唐詩裡李白的豪情,還是大師們的才氣,抑或是外國詩人的文藝?廣東作家、詩人池沫樹編著的《給孩子的兒童詩》近日出版。作者在廣州就兒童詩歌閱讀鑑賞等話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用日語讀唐詩】杜牧——清明
    【用日語讀唐詩】杜牧——清明 2015年04月02日10:59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
  • 這十首有關夏天的唐詩宋詞,只須讀過三首,夏日便不再悶熱無趣了
    六甲番人點評:在推薦關於春天的最美的十首古詩時,六甲番人最先想到的前幾首詩都是唐詩,但是關於夏天的古詩,首先想到的卻是楊萬裡的這首宋詩,這首詩可入宋詩前十,後兩句虛實相生,剛柔相濟,夏日荷花的意象也從此美麗了一千年。
  • 《詩的秘密》:走進詩的世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我們都知道,詩讀起來唯美動人,凝練的語句很能夠打動人心,特別令人感同身受。但是其背後蘊含的意思卻總是讓人捉摸不透,而在考試中,常常會把我們「絆倒」,讓我們不知道如何下筆去描繪詩詞背後的深意。
  • 唐詩裡一首非常孤獨的詩,詩人寫得無比孤獨,讀了令人百感交集!
    一千多年來,人們對於唐詩的喜愛,已經是深入到了骨髓,它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同時也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現在唐詩裡很多經典的詩句,早已成為了成語,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那都是會使用到,例如「春風得意」、「走馬觀花」、「青梅竹馬」、"十年磨一劍「等等,這些成語,那都是來源於唐詩,所以說唐詩,對於中國文化那是有著巨大的貢獻。
  • 讀中考滿分作文寫考場滿分作文,中考滿分作文欣賞:我的唐詩夢
    多少次午夜夢回,魂牽夢縈的依然是唐詩,她的風姿綽約、大唐氣象、霸上柳色、巷陌驚鴻、泗水煙花……是湧動在血脈裡的文化基因,在滋養心靈、涵養性情的同時,牽引著我,召喚著我,走向朝拜唐詩的聖路。【①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 為什麼我讓孩子讀唐詩宋詞元曲,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網上看到有個學生問老師,我們為什麼要讀唐詩宋詞元曲?
  • 古詩乏味,孩子一讀就想睡?4個方法,讓3歲孩子也能輕鬆背詩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偷偷在在書店裡背的詩讓雷海為的人生綻放出了不一樣的花朵。相同的,讓孩子讀詩,你可能從短時間內無法看出效果,但你要相信十年磨一劍,出鞘必鋒芒。2.古詩,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
  • 一千年前的唐詩,我們應該怎麼讀?
    2除了陳瀅,這次詩詞大會中還有很多同樣優秀的孩子。節目組透露,為了體現中華傳統文化對青少年群體的影響,他們這次特意大幅增加低齡選手的比例。在「百人團」裡,18歲以下青少年選手人數高達53人。要知道,能進入百人團是要接受層層選拔的。
  • 天天讀詩:《絕句·江碧鳥逾白》唐·杜甫
    漫江碧波蕩漾,顯露出白翎的水鳥,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風光。滿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鮮花紅豔無比,簡直就像燃燒著一團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燦爛。以江碧襯鳥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輝;以山青襯花葩的紅,青紅互為競麗。一個「逾」字,將水鳥借江水的碧色襯底而愈顯其翎毛之白,寫得深中畫理;而一個「欲」字,則在擬人化中賦花朵以動態,搖曳多姿。
  • 專訪|怎樣讀詩?詩詞大會評委蒙曼現身成都七中嘉祥
    春日讀詩,正是當時。今(26)日上午10點中國詩詞大會評委、著名隋唐史學者、百家講壇主講人蒙曼老師攜最新力作——《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現身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與大家品味唐詩中的人文精神,細細領略那穿越千年而來的風花雪月和歷經千年而不朽的繡口錦心,感受時光流轉中唐詩的千古流韻、動人風情。本次講座由新華文軒零售事業部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