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不懂交朋友的孩子交友,做好這5點,孩子受益一生

2020-08-27 巴巴的芭比公主

導語:父母不應該執著去告訴孩子該交什麼樣的朋友,而是授之以漁,教給孩子交朋友的方法,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和判斷。父母不要越俎代庖,自己去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而是引導孩子自己去交到知心朋友,快速融入到大家的遊戲中,體驗分享與交換的意義。從而通過遊戲建立良好的關係,懂得真正的交友。、

雪麗媽媽在小區寶媽群發了一個發愁的表情包,然後說:「我家寶貝好辛苦,最近好像到了交際敏感期,無論帶去哪裡,只要看到小朋友就會吧嗒吧嗒跑過去,眼巴巴的看著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學不會打招呼,也不知道怎麼融進小朋友群裡,只在一旁看其他小朋友玩耍。」

琪琪媽立刻回覆:「我家孩子也是這個樣子,真有點急人呢。」

菁菁媽說:「孩子不懂交朋友,父母要先學會正確引導,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紐約大學兒童研究中心的心理學博士蕾切爾提出,友誼能讓孩子學會分享與換位思考,幫助孩子提升創造力,並提高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引導孩子交朋友,父母做好這5點

1、清楚孩子發展規律。2歲之前,孩子的主要關注點在自己身上,孩子就喜歡專心的研究事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2-3歲,寶寶開始關注外部,開始有社交萌芽了,但是還不會社交方法,大多數的方式以「爭搶」為主、3-6歲之後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朋友了,交流和玩耍也相對和諧很多,可以一起完成任務,分配角色,搭建遊戲。孩子年齡很小的時候,可以給孩子看一些或講一些小動物的故事來引導他們。再大一點,可以給孩子看一些關於如何交朋友的繪本。

2、給孩子創造機會交朋友,三歲以上的孩子,父母帶孩子外出時,可以帶些小玩具,一些小零食,引導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互換,相互分享,或者找到共同喜歡的卡通人物來交流,初期引導孩子選擇一個很好的契機和其他孩子進行交流。如果碰到被拒絕的情況,告訴孩子還有其他小朋友可以交流,不用單守一個人,如果孩子比較執著,就可以讓孩子多試幾次,嘗試用自己的恆心交到朋友。

3、對於長大一些的孩子,一般不願意跟大人傾訴。這個時候,父母可以誘導孩子,比如父母可以將自己上學時候開心的或難過的事情,帶動孩子自己講出來,同時多關注孩子朋友圈。特別注意,和孩子溝通時,一定不要用命令的口氣,這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一定要商量式,朋友式的和孩子交流。

4、引導孩子正確交友。父母一定是去引導孩子交流,而不是代替孩子去出面交朋友,有的時候,明明在需要孩子自己,回答的,而作為父母,感覺自己家孩子性格內向,膽小就直接開口替孩子回答。應該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和判斷。父母不要越俎代庖。孩子開始交朋友,初期都是經驗不足,教孩子再多,沒經歷過的事,對孩子說了也是白說。解決辦法就是放手讓孩子去做,父母只需適時關注孩子的交友進度。當孩子和小朋友發生矛盾時,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發生原因,然後鼓勵孩子自己去化解矛盾。

5、正確引導內向的孩子交友。孩子不說話或不喜歡社交的時候,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但不能封閉孩子,要多帶孩子外出,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去觀察這個社會,去積累更多的能量,讓孩子成長成屬於自己最好的樣子。

二、父母引導孩子交朋友誤區

誤區1:孩子和小朋友發生矛盾時,只顧責怪孩子或對方。正確做法,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並給孩子提出矛盾發生原因的相關問題,引導孩子重新復盤問題發生的原因和解決方法,讓孩子體會交往發生矛盾時的正確態度,出現問題可能大家都有責任,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體諒他人的心情與感受,引導孩子們重新建立融洽的朋友關係,學習正確的交往方式。

誤區2:孩子應該和聰明的孩子交朋友。性格互補才是交友的首選。通常父母不應過多限制孩子交友。孩子能與不同性格,特別是能與孩子性格有互相糾正、互相幫助的孩子交往,對孩子會有更好的影響。霸道任性的孩子,適宜認識強壯穩重的朋友,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做事太衝動;安靜內向的孩子則需要性格外向熱情的孩子,這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活潑好動;備受寵愛、依賴性強的孩子適合性格獨立自主的朋友去引導他。

三、當孩子交到了「壞朋友」,父母的正確處理方式

首先父母應該認識到,孩子交友的評判標準是「孩子的朋友是否影響到了孩子性格和品行的積極發展」。

第一步:分清是「壞朋友」因為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朋友,還是孩子的朋友本質很壞。

第二步:避免去批評孩子的朋友,清楚告訴孩子,父母不喜歡孩子朋友的原因,是因為孩子朋友的一些不良的行為做法。這樣做的結果會讓孩子意識到他的朋友這種行為是不好的,是不應該被效仿的,讓孩子明辨是非對錯的能力增強。

第三步:對於已經走偏的孩子,父母必須及時明確地告知孩子走偏的後果、代價;同時重新規劃孩子課餘時間,安排更多興趣活動,以此減少孩子和「壞朋友」的接觸機會。拓展孩子社交圈,引導孩子認識更多更有趣的朋友。

總結:孩子需要交朋友,更何況孩童時代的友誼非常珍貴。朋友的缺失對孩子童年的身心健康極為不利。因此,珍視孩子的朋友,培養孩子團結友愛、互助協作的習慣是父母重要責任。

我是為娃學畫,我始終堅信初生的嬰兒好似一張白紙,一方未開墾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練「畫功」,才能為娃畫出一條人生坦途。

相關焦點

  • 《交朋友的方法》:「孩子不是內向,只是還沒學會如何交友」
    也許你會說,我的孩子性格就是內向呀,跟同齡小朋友玩不到一起,自己也不會引導,怎麼辦?別急,下面這本繪本,可以手把手地教會孩子「交朋友的正確姿勢」。它,就是這本《交朋友的方法》。他作為大四學生,曾經在學校實習過一段時間,從此萌生出為孩子傳達「一些東西」的想法。是愛與責任,讓他描繪了這本《交朋友的方法》,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收穫友情,感受溫暖。這本書雖然是給3-6歲的孩子畫的,但是對任何一位想要結交新朋友的人,都有著指導意義。畢竟,理解、真誠、尊重,是得到友情的最佳方式。
  • 告訴孩子這32字交友箴言,讓他不交損友
    一定要告訴你的孩子這32字的交友箴言。蒙牛創始人,牛根生先生對於用人有個著名的觀點,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才無德,堅決不用。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交朋友,也可以套用這個理論。
  •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交友?俞敏洪:寧為牛後,不為雞頭
    「益友」是身上有光點,可以使周圍的人受益。,一定要「寧為牛後,不為雞頭」;在平時的交友過程中,如果你在身邊的朋友中自己是最「牛」的,並且從周圍任何人身上都學習不到東西,俞敏洪認為,如果是這樣的交友圈也就會導致人生的進步就停止了;但是如果周圍的朋友身上都各有特點,而你在這些朋友之中也能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很多東西,即使你在這些朋友這中並不是最突出的,甚至處在末尾的地位,但是因為可以學習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所以這樣的交友就是有意義的。
  • 解析《晝與夜》:教孩子這3個「交友心態」,解決孩子交友難題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難免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問題,其中關於交朋友的難題,對於許多孩子來說都是必不可少所要經歷的一個過程,關於交朋友的疑惑,許多孩子遇到的狀況有很多,比如說跟好朋友吵架了怎麼辦?應該跟好朋友分享我的玩具嗎?應該要跟好一點的小夥伴玩,還是跟比自己差的小夥伴玩呢?
  • TA是「壞」孩子,你別跟TA玩!孩子交朋友,家長要幹涉嗎?
    隨著孩子漸漸的長大,孩子的社交範圍越來越大,父母的擔心也緊隨其後,唯恐孩子交友不慎,擔心孩子受到玩伴的影響養成不好的習慣。如何引導孩子交朋友?孩子交朋友,家長要幹涉嗎?今天的文章,就跟大家聊聊家長該不該幹涉孩子交朋友的話題。
  • 孩子交友總是碰壁?重視孩子的「延續交際敏感期」,父母做好引導
    某一天,我發現孩子處於一種悶悶不樂的狀態,而且平時到點她都會嚷嚷著去樓下找其他的小朋友玩。我回想了一下發現孩子最近三四天都沒有主動提出要下樓去玩。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於是去主動詢問孩子不願意下樓玩的原因是什麼?
  • 《交朋友的方法》:你對孩子的態度,決定了孩子交朋友的態度
    本書專為3-6歲兒童打造,從喜歡的運動、將來的夢想、擅長和不擅長的事等9個方面,幫助小朋友分析和了解自己,並專門設計交友遊戲,列舉分析生活案例,輕鬆講解交朋友的方法,是一本好玩、實用、操作性強的交友指南。稚拙風格更接近兒童畫的造型特點,繪本創作者們或者本身就是兒童,或者在繪畫的風格非常偏向孩子的畫風。
  • 「家庭教育」引導孩子交好朋友
    《論語》將朋友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即同正直的人、誠實的人、見多識廣的人交朋友,這是有益的;一類為「損者三友」——「友便闢,友善柔,友便佞」,即同阿諛奉承的人、當面恭維背後誹謗的人、誇誇其談的人交朋友,這是有害的。中學時期是人的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交一批好朋友,可以培養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 警惕孩子的「毒友誼」:如何引導孩子交友,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於是當孩子進入6歲之後,孩子在「毒友誼」的影響下,「變壞」的趨勢越加嚴重,尤其是到12歲左右,進入青春期後,很多孩子會被「友誼」控制,開始抽菸喝酒、打架逃課,成為了「壞小孩」。曾國藩曾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 父母擔心孩子交友不善,不如做到這4點,交友無憂
    把握好4點幫助孩子搭建良好的朋友圈1、和好學自律的人交朋友鼓勵孩子和有正確學習態度,品行端正,自律性強的孩子交朋友,這個朋友未必要家庭多富有或者學習成績多好,但品行一定是我們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一旦孩子身邊出現這樣的朋友,就要多鼓勵他去交往,並引導他學習對方的品行。
  • 當孩子不願意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時,父母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案例中洋洋的事件引起了我們的深思,有些小孩也許天生比較內向,不會主動去交朋友,家長對此也非常著急,生怕孩子會因此而影響力他的社交能力,所以人為幹預,想讓他儘快交朋友。為什麼孩子不願意交朋友,家長要找出原因,才能讓孩子主動交朋友。家長錯誤的做法,只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只要掌握這3點,別怕孩子交不到好朋友
    其實,交朋友並不一定是多多益善,有時候交到幾個知心的朋友也是一樁美事。儘管大多數家長希望孩子能有很多的好朋友,不過交友這件事情,家長也不要幹預過多,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能夠從心出發,是鍛鍊孩子,學會社交的關鍵一步。
  • 孩子成長過程中,擁有「毒友誼」,比不會交朋友更可怕
    文/小熊育兒日記現在的父母越來越關注對孩子的教育,都希望孩子的社交能力好,能交到很多朋友。當孩子不會交朋友時,父母都會很擔憂孩子,覺得孩子的社交能力不好,這對孩子的日後的影響是很嚴重的。人是群居動物,人的一生不能沒有朋友,但孩子成長過程中,擁有「毒友誼」比不會交朋友還要可怕。
  • 解析《晝與夜》:教孩子這3個「交友心態」,解決孩子交友難題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難免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問題,其中關於交朋友的難題,對於許多孩子來說都是必不可少所要經歷的一個過程,關於交朋友的疑惑,許多孩子遇到的狀況有很多,比如說跟好朋友吵架了怎麼辦?應該跟好朋友分享我的玩具嗎?應該要跟好一點的小夥伴玩,還是跟比自己差的小夥伴玩呢?
  • 每天放學後問孩子這5個問題,足以改變孩子一生
    就好比放學後的這段時間裡,我們每天花20分鐘,好好詢問孩子這5個問題。就能給予孩子自然而堅實的成長,更能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人格品質。 「你這一整天上學開不開心呀?」忽視孩子真實交友情況的媽媽,連兒子在學校被孤立了也不知道。最終,孩子走向了另外一個充滿罪惡與血腥的圈子,自己壞了,家庭也毀了。 父母不教,孩子不懂,一個缺乏社交技巧的孩子,在公開場合都會充滿了壓力和孤獨感。
  • 每天放學後問孩子這5個問題,足以改變孩子一生!
    來源 | 男孩派(ID:boy666dj)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是他們出生後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 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能夠帶給孩子什麼,往往也決定著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就好比放學後的這段時間裡,我們每天花20分鐘,好好詢問孩子這5個問題,就能給予孩子自然而堅實的成長,更能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人格品質。
  • 表達能力弱的孩子,未來可能會吃虧,聰明家長應該做好這5點
    表達能力弱的孩子,未來可能會吃虧,聰明家長應該做好這5點我們身邊經常會出現一些不喜歡說話的人,這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在孩童時期的表達能力就比較弱,所以隨著慢慢長大還是不喜歡主動和人交朋友,社會交往能力比較弱。
  • 決定孩子一生成就的不是學習成績,做好這8點絕對讓孩子受益終生
    實踐證明這是對家庭教育的極大誤解,是升學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產生的不良後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建立孩子的人格。讓孩子從小學會感恩,並懂得寬容將受益孩子的一生。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永遠無法融入社會,也不能擁有真正的朋友,因為他們不知道別人背後都付出了多少,也不知道無怨無悔的付出是相對的,你若不懂得感恩一切,你也就不配擁有和得到一切。心胸狹窄的孩子日後必然被妒忌所支配,從而過得不快樂,懂得感恩才能收穫生活中的美好,心胸狹窄只會讓孩子一生痛苦,擁有愛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動力。懂得感恩,才會成長。
  • 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教他如何交友
    在孩子一生的成長中,不可避免的要學會和別人相處,學會和別人一起生活。如果孩子缺乏和別人交往的能力,那麼就勢必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阻礙。然而很多家長會錯誤地以為孩子越早交朋友越好,一旦孩子表現出不願意與別人玩耍,就會懷疑孩子是不是有什麼情感方面的障礙。
  • 別對孩子管得太嚴,但在孩子交朋友時,勸你做個勢利的媽媽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雖然我們總說,在一個孩子的成長裡,父母是最能起到影響作用的,孩子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大多數時候都是取決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