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零零後》中有一個叫一一的小朋友,三歲時候的她特立獨行,不愛交朋友,永遠是一個人。幼兒園的小朋友玩遊戲的時候,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靜靜地看書。如果問她:「你為什麼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她就說:「我喜歡單獨玩。」如果追問下去,她又說:「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我有權力這樣。」然而,她並不是永遠一個人,她慢慢地還是找到了朋友,十三歲時候的她這樣評價小時候:「我小時候認為我不需要朋友,後來慢慢長大,從理性上明白了,我需要朋友,需要生活在集體中才能生存下去。」
確實,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在這個社會集體中,必然需要與人交流,也需要有朋友一起,共同努力、共同生存。 有人說:「一個好朋友是個人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因而,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特別關心孩子的人際關係,希望孩子有很多的好朋友,成為受歡迎的小朋友。不過,對於交朋友這件事情,有些小朋友比較內向,就像一一小時候那樣,喜歡單獨玩,意識不到交朋友的好處,也不知道如何與其他小朋友交往。我自己的孩子也是這樣,在幼兒園始終是獨來獨往,有時候想跟小朋友一起玩,又不知道如何邁出第一步,越是害怕,越是膽怯,越是難以交到朋友。
一直都挺喜歡日本作家的圖書,無論是吃飯、禮儀,還是社會交往、學習,都會手把手的寫進書裡,讓讀者打開思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交朋友的方法》就是這樣一本手把手教3-6歲兒童學會交友的指南繪本,作者高井喜和的作品 多次入選博洛尼亞國際原創繪本展,深受小朋友的喜歡。
那到底怎樣才能幫助孩子交到好朋友呢?我們可以通過《交朋友的方法》這本繪本,一步步學習。
有的小朋友精力旺盛,有的小朋友嚴肅認真,有的小朋友滑稽搞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特性,有喜歡的食物、顏色、玩具等等,一般來說,如果興趣、喜好類似,那小朋友交流起來會更加通暢,不過,就算是興趣、喜好相反,小朋友的好奇心也會促使他們有更多的話題。
因此,在交往之前,不如讓孩子先了解一下自己,認識一下自己,通過剖析自己,孩子會知道自己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交朋友的方法》這本書中以小朋友小和為例,介紹了他喜歡綠色、喜歡熊、喜歡漢堡包、喜歡打網球……他非常喜歡這樣的自己。有句話說:「只有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別人。」家長可以以書中的例子作為參照,和孩子一起互動一下,深入了解孩子的各類喜好,同時也幫助孩子認識到原來自己是這樣一個人。
其實,交朋友並不一定是多多益善,有時候交到幾個知心的朋友也是一樁美事。儘管大多數家長希望孩子能有很多的好朋友,不過交友這件事情,家長也不要幹預過多,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能夠從心出發,是鍛鍊孩子,學會社交的關鍵一步。
有些孩子是細心周到的,有些孩子是積極樂觀的,有些孩子是一本正經的,有些孩子是滑稽搞笑的……在問孩子想跟什麼的樣的小朋友交往前,不如也讓孩子總結一下自己是屬於什麼類型的小朋友,然後再問問他想交往什麼類型的小朋友的。
如果一時半會想不出也沒有關係,《交朋友的方法》這本書的第34頁中列舉了大多數小朋友的類型,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去選擇。
交友有時候就跟下棋一樣,可能會一帆風順,步步向前,也可能會遇到挫折,倒退幾步。孩子有時候就怕自己做出了表現,可是其他小朋友卻不理會。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不要害怕,如果這一步走不通,那就換另一步繼續往前走。
《交朋友的方法》這本書中就以玩棋的方式畫出了如何邁出交友的第一步,比如,唱自己喜歡的歌,或者是微笑著打招呼,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反應,然後再決定如何繼續下去。此外,這盤棋中挑選了多種典型的交友中出現的問題,並提供了解決方式。而且,告訴孩子,交友中會碰到很多實際的問題,比如吵架、鬧矛盾,而很多問題卻可以通過「對不起」「謝謝」這兩句簡單的回答所化解。
交友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碰到問題就去解決問題,就像玩遊戲、打怪獸那般,而且,交友的秘訣就是讓別人覺得你很想和他成為朋友,然後主動向對方發出「我們交朋友吧」的邀請。
《交朋友的方法》這本繪本有一句宣傳語,那便是:「交朋友確實很難,不過,別擔心!讀完這本書,你會想和各種各樣的小朋友交朋友!」確實,《交朋友的方法》這本書中詳細介紹了交朋友的技巧,孩子只要跟著書中介紹的步驟一步一步嘗試,相信孩子一定會交到自己喜歡的、心儀的好朋友,而孩子與朋友之間的交往也會讓孩子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