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思|文稿立意如何高遠?想得明白,才能寫得明白

2020-12-14 北京西路瞭望

文稿立意是一篇公文作品所確定的文意。從廣義上講,文稿立意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為什麼寫,指寫作意圖、寫作動機和寫作目的。二是寫什麼,指主題和主要思想內容。三是怎麼寫,指謀篇布局、框架構思和先後層次擺布。從狹義上講,文稿立意單指主題和思想內容。本文取狹義。

立意好,文稿才能立得住、寫得順、打得響。這是一條被古往今來無數文章高手和公文實踐證明了的基本規律。古人常說:「千古文章意為高。」清人王夫之說:「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立意是文章的靈魂、統帥,文章的選材、結構、詳略和語言表述等都由立意來決定。

眾所周知,文稿起草不是玩文字遊戲,不是堆砌辭藻,而是「以文輔政」,為了敘事明理、部署工作、解決問題。如果起草者在下筆前沒有想明白寫什麼、達到什麼目的,那麼最終出手的文稿肯定言之無物、言之無據、言之無理。

想得明白,才能寫得明白,別人才能看得明白、聽得明白、幹得明白,避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打個通俗的比方,起草文稿好比做衣服。只有成衣之前明確設計理念、設計風格,並畫好款式、圖案,裁縫才能做成一件像樣的衣服。文稿立意和服裝設計的道理相通,都具有先導性、決定性作用。

當然,我們不否認在起草過程中會對原先的思路有所調整、修改,但大的構思設想應確定在動筆之前,否則,信馬由韁,「腳踏西瓜皮,滑到哪裡是哪裡」,文稿肯定寫不好。

文稿立意的最高境界,是「明道」,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古人常說,「文以明道」「文以載道」。文章是用來揭示客觀規律、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闡明為人處事原則、提出新思想新理念新觀點、明確治國理政方略的工具。從這個意義上講,三國時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是很有道理的。

那麼,文稿起草應該如何立意,有什麼方法和竅門?對此,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筆者結合自身實踐,以領導講話為例,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突出長遠和大局,文稿立意要高遠,政治性強,切忌格局狹小

意高文自勝。機關文稿特別是主要領導的講話,其立意一定要有高度,必須講政治,具有高屋建瓴的思想境界。登高可以望遠,立意高,思路才能打開,看問題才能全面。

首先,突出黨性。文稿起草者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新黨章,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斷加強黨性鍛鍊,始終把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其次,突出人民性。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特別是要具備為民情懷和憂國憂民之心,時刻把群眾的冷暖疾苦掛在心上,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再次,突出先進性。文稿立意一定要旗幟鮮明,毫不含糊。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鬥爭精神。提倡正確,反對錯誤;讚揚真善美,貶斥假惡醜;弘揚正能量和積極向上的東西,批評負能量和消極腐朽的東西。

最後,突出戰略性。要不斷培養戰略思維,站在時代前沿、放眼未來發展,把局部的工作放在全局和國際國內大背景下加以謀劃,把眼前的工作放在歷史的長遠的視野下加以考慮,力爭做到以突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實現戰略突破,以戰略全局的規劃和建議推進各項工作。

以上「四性」的關係,是辯證統一的。黨性是保證,人民性是根本,先進性是基礎,戰略性是關鍵,一個都不能少。

突出中心和本質,文稿立意要集中和深刻,理論性強,切忌分散和淺薄

古人云:「作文之事,貴於專一。」無論闡述多麼紛繁複雜的事情和工作,中心不能分散,主題只能有一個,否則東拉西扯,不著邊際,什麼都想說,什麼也說不清。只有圍繞一個主題、一件大事、一項重點工作,集中力量打殲滅戰,才能深入挖掘,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首先,立意要單純,鎖定一個話題。即使講許多事情,出許多政策措施,提很多要求,也必須圍繞一個中心目標、一個主旨來展開。如果客觀上形勢所迫,必須統籌推進兩項重要工作,也必須是緊密聯繫、互為因果、有先有後的。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圍繞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當前第一位的工作、突出的問題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確定主題,明確文稿的立意。

其次,用心悟出閃光的入木三分的真知灼見。要不斷提高理論和思想修養,培養哲學思維,善於理性思考,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進行由表入裡、由此及彼、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的分析,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及時發現和準確把握深層次、預警性、前瞻性信息,努力揭示客觀事物的相互聯繫、本質規律和發展趨勢。

突出創新和發展,文稿立意要新穎,別開生面,思想性強,切忌落於俗套、老生常談

立意新,文稿才能有生命,才有意義和價值,否則人云亦云,滿眼都是陳舊觀點和陳詞濫調,就會讓人生厭,看文章的過程就是受罪,就是災難。如何能夠做到見人之所未見、發人之所未發,甚至「語不驚人死不休」?

首先,要領會新思想,緊跟新形勢,掌握新材料。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中央最新精神學深吃透,並始終立於時代潮頭,密切關注和跟蹤掌握國內外有關情況的最新動態。要學會從大量的、零散的、孤立的、看似不相聯繫的事情和現象中發現其內在的聯繫,從而提出獨特的見解和論斷。

其次,要選取新角度,找準新的切入點。「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每個事物、每個現象都有各自的不同特點,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要敢於打破常規思維、慣性思維,別出心裁,另闢蹊徑,甚至反彈琵琶,突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筆下皆無」的意向和獨具慧眼、法眼的新觀點,寫出「虧他想得出來」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

再次,要提出新思路,提供新方案。思路不一定苛求完整、具體,只要方向正確,有助於凝聚人心和力量,即使宏觀些,也可以接受。方案不一定苛求精準、周密,只要針對性強,有新理念新措施新辦法,有利於問題解決,即便程序性不強,也可以採用。

立意出新,不等於譁眾取寵、奇談怪論、花樣翻新,必須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突出務實和管用,文稿立意要接地氣,堅持問題導向,指導性強,切忌空談

公文和一般文章特別是文學作品不同,重在研究問題,解決困難,指導實踐,推進工作。文稿起草者不能只宅在書齋裡和利用網際網路來出思路、定調子,而要主動經常走向社會,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熟悉社情民意和人情世故,豐富生活閱歷;加強實踐鍛鍊,通過交流任職或短期掛職,了解地方和基層工作,豐富工作經歷。有了在廣闊天地中切實而生動鮮活的感受和原生態的體驗,文稿立意才會少一些「書生氣」,多一點「鄉土氣」,才不是好看不中用的水中月、鏡中花和毫無根基的空中樓閣。

首先,甘做「苦行僧」。當前,要深入基層,深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重大任務攻堅戰中去,發揮特長,不怕吃苦,樂於奉獻,把各種實際情況和主要問題的癥結所在摸清楚,把困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搞清楚,為文稿立意提供源頭活水、不竭資源。

其次,敢為「代言人」。敢於講真話、講困難、講危機,把老百姓的心裡話、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以及解決的思路、設想,大膽地、原汁原味地反映給領導。

再次,勇當「逆行者」。別人不敢想的,文稿起草者要大膽設想;別人繞著走的苦活、累活,要搶著幹;別人推諉扯皮、不敢擔當的,要勇挑重擔,敢於作為,敢於負責。當歷經人生百態、嘗遍百般滋味後,文稿的立意似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綜上所述,文稿立意要做到高遠、集中、深刻、新穎、務實,政治性、理論性、思想性、指導性強。當然,在實際寫作過程中,要求每一篇文稿的立意都達到以上標準,不太容易,但這應作為廣大起草者的努力方向。

功夫在詩外。要把公文寫好,把文意立好,還需加強各方面知識的學習,努力成為一個「雜家」;筆耕不輟,善於總結,努力成為文字「行家」;修身立德,嚴格要求,努力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為文稿立意,還是一件苦活、慢活,很費心思、很傷腦筋。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性子,靜得下心來,苦思冥想,獨立思考,以便讓靈感的火花在寂靜的腦中不斷跳躍,讓思想的清泉從空靈的心間競相迸發。

(作者系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長)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寫作技巧篇——作文該如何構思與立意
    任何一部文質兼美的作品,無不關注文章的立意與構思。一、立意「高瞻遠矚」文章的立意,又稱意旨、主題,它是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意圖,是通過文章內容表達作者的某一意思和中心思想的,是作者對客觀事物的判斷和態度在文章中的體現。簡言之,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意勝則文高」,文章的立意當存高遠,高遠就是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審美情趣。
  • 【作文指導】作文如何立意才能高遠?高考真題示例分析
    作文如何立意才能高遠?高考真題示例分析【導語】千古文章「意」為高,文以「意」勝,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立意深刻、新穎,是一切優秀作文的核心條件。當然,想做到恐非易事。其實,只要我們靜而思之,思維深入,做到辯證立意,達到目標不是不可能。
  • 小學生如何寫好作文的細節?先要明白什麼是細節,才能寫得好
    在小學階段,我們寫作文的時候,老師常說,要注意細節描寫,把細節寫得生動了,作文就能得高分了。很多學生根本就理解不了「細節」,到底什麼是細節呢?語文老師肯定會說:細節就是對時間描寫、人物性格等心理、動作、對話上的具有特點的情節,細膩的描寫。老師這麼講,同學們一定會有很多問號,還是不太明白,那我用一個對比來告訴大家,什麼是細節描寫。
  • 怎麼才能寫好作文?你得先掌握寫作文的這些步驟
    要想寫好作文,一定要有正確的步驟,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按部就班,才能把事做好。寫好作文,究竟有哪些步驟呢?且聽我慢慢道來。第一步:審題。審題,顧名思義,就是審清題目要求,明確要寫什麼。想要審好題目,我們應該明確以下幾點。(一)明確類別:明確題目要求我們寫記敘文還是說明文、議論文;明確是寫人還是記事、寫景、狀物。(二)明確範圍:1. 時間範圍。
  • 【學習】請示文稿如何寫得又好又快?
    作為一名機關文字工作者,如何在較短時間內寫出一篇高質量的請示文稿,筆者認為,關鍵要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即在有隸屬關係的上下級之間,只有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的行文,才能使用請示文種。這裡主要講的是行文的時間。在請示有關事項時,一定不能「先斬後奏」或「邊斬邊奏」,要儘早準備、事前行文,待上級機關作出明確的指示、批覆後才能啟動執行。請示的事項一般都比較緊急、迫切。所以,在寫作的時候一定不能等、不能靠、不能拖,要超前謀劃、提前著手、及時發出,以免久拖不辦、貽誤時機、耽誤工作。
  • 河南中考二模作文解析——《走過,才明白》,穆老師教你如何寫
    」老穆想說,肯定是有幫助的。作文,一定是「寫在平時,用在考場」。滿分作文,大都不是「臨場發揮」,而是將平時寫作內容「搬」到考場上。那麼,如何將平時寫作內容「搬」到考場上呢?那麼,我們該如何審題呢?接著往下看。第一步:讀標題,聯繫材料,揣摩意思。走過,才明白。走過(經歷過)哪裡(什麼)?明白什麼?
  • 寫作文怎樣才能做到中心明確,突出,立意新穎,深刻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何寫文章,來鵬程寫作學院,發表不用愁立意能力就是確定中心思想的能力,寫作文怎樣才能做到中心明確、突出、立意新穎、深刻呢?。考高分的作文,在立意方面應該做到中心明確,突出、新穎,深刻。怎樣才能做到中心明確、突出、立意新穎、深刻呢?語文課上,老師不是常帶我們分析課文的中心思想嗎?這中心思想就是中心,每篇課文都有一個中心,不管它是寫人,還是寫事,也不管它涉及內容多少,它都必定有一個中心。
  • 如何寫出高質量的文稿?研究室大筆桿:寫了二十年,只抓住這三點
    就寫材料本身而言,特別是從寫作的技術層面看,一篇合格的文稿應該來自於科學的謀篇布局、嚴謹的邏輯論證和巧妙的章法技巧運用。第一、謀篇布局層次明文稿要想立起來,就必須要有結構做支撐。所謂結構就是文字的外在表現形式,要確定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詳寫什麼、略寫什麼,在哪裡開頭、在哪裡結尾,分幾個部分、分幾個段落,每個段落寫些什麼、每句話之間有何關聯,從而做到首尾相接、一氣呵成。一篇好的材料,只有結構安排的好,思路才能鋪展得開,內容的層次才會分明。如果結構安排的不好,就會出現邏輯不清、層次紊亂,論點和論據之間就不協調。謀篇布局要解決好三個問題。
  • 一線教師如何寫得一手好文章?
    前段時間,學校領導讓我在行政會上分享一個話題「如何寫好文章」。說實話這些年來,學校各類活動匯報材料寫了不少,黨建工作、課程建設、教師培養、課題研究、教研活動、陽光體鍛、課改前沿、教育技術方方面面文章寫了一抹多,還真沒來得及總結如何寫好文稿,藉由這個任務我總結為一下四點:一、白眼相看——有自信什麼叫白眼相看?就是對寫作的任務甩一個白眼,鄙視這個寫作任務,讓自己有信心拿下這篇文稿。
  • 「技巧」中考作文如何立意?
    也就是只寫「大範圍」中的「某一方面」,「擇其一點」作為自己展現思想的舞臺,這樣才能在600字左右的篇幅內寫出立意鮮明集中、內容具體充實的好文章。如何守望?理清這幾個問題,基本上也就搞清楚了選材和寫作思路。在選材時,可寫一件反映仁愛之心的事,也可以寫自己如何樹立信心,最後成功的事,還可以寫從某件事中反映人要悲憫之心或感恩之心這一主題;等等。在寫作體裁上,可以是記敘文,也可以是議論文。本次作文的主題很大很寬,可寫的事件也很多,很多考生可能會無處下手。
  • 作文跑題、立意不高?畢業班老師:3招讓你輕鬆得高分
    就有好幾個知識題做得不錯孩子,在作文上出現了大的失誤,得分較低,讓人極為遺憾,表現在幾個方面:在內容上,選取了小學生經常寫的騎自行車、炒菜、洗衣服這類生活小事,立意淺顯;明顯的記敘文標題,事件卻僅佔內容的三分之一,剩下都是議論說教,文體不清;運用大量篇幅寫別人的事,完全脫離了題目中的"我"……
  • 學生寫作文,不會審題、不會立意,吃大虧
    作文中一直困擾我的兩個概念:審題、立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從小學三四年級就開始聽到一個作文當中的專用術語:審題、立意。在小學的時候,聽老師講審題、立意,覺得老師懂得真多啊,這兩個東西我聽了好多遍,還是不明白。
  • 高考作文怎樣才能做到立意深刻?
    我們知道高考作文分為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考生的高考作文要想得高分,就必須在滿足基礎等級的基礎上,在發展等級上下工夫。試題的材料好比一座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但畢竟有主峰,能登上主峰的,自然其立意高人一籌; 試題材料好比一頭牛,抓住牛毛、牛尾是不行的, 有的考生抓住了牛鼻子,自然立意深刻。怎樣才能立意深刻呢?
  • 小學生作文寫得好,原來是明白了語文基本修辭法,進步就是這麼快
    同學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常常詞窮,有的同學作文寫得好,老師還會把優美的段落畫上波浪線,讓同學們體會和學習。於是就有同學納悶了,為什麼他就能寫出那些好詞好句,我就寫不出來呢?老師說的排比句、擬人、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我也會寫啊,可是為什麼我的作文就評不上優秀作文呢?
  • 高考材料作文想得高分甚至滿分,給你支關鍵一招
    但是這些都不是你能得高分甚至滿分的可靠保證。如果你下筆千言,離題萬裡,牛頭不對馬嘴,那就南轅北轍了。你想到了嗎?高考作文最關鍵的是什麼呢?請閱讀下面這個材料,看看你是如何審題和立意的?弟兄二人一起去打獵,這時他們看到天空中有一隻大雁,自南向北飛來。兩個人就爭論起來了。
  • 想要體現出自我價值,首先得明白「自己」,你明白嗎?
    自己該有的價值,怎麼才能體現出來,我認為是建立在明白「自己」這個基礎之上,只有自己明白自己,才能夠創造出更好的價值。古代智慧的人都說過類似的話,比如老子在《道德經》裡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還有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還有鬼谷子說,想要分析了解別人,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便是理解自己,了解自己。
  • 新材料作文,須立意高遠,示例《可貴的第一次》《人生的偶像》
    尤其是面對「新材料作文」這樣一種以「在材料範圍內自主確定角度、立意、文體、標題為特徵」的命題形式,一定要根據材料的指向,緊扣材料意蘊,選好一個自己最熟悉、認識最深刻的角度確定立意。理論指導具體落筆前,同學們該怎樣啟動自己的發現能力、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選取最佳立論角度呢?應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 寫作新手如何才能快速入門?——資深筆桿子與寫作小白的對話
    依小編的體會,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入門、登堂、窺奧的過程,如同登山一樣,須拾階而上、徐徐而行,沒有什麼捷徑可行、近道可抄,一句話,多寫多練才是硬道理!寫作新手如何才能快速入門? 寫作小白:老師,您好!我最近被調到辦公室從事文秘工作。
  • 高中語文作文:做到這些,讓你升華文題,使其立意高遠、富有思想
    能否準確審題立意是決定高考作文成敗的關鍵,因此應做到審題全面準確,立意深刻新穎。全面,是對材料中的顯性要素和隱性要素均能認真揣摩,找出切入點;準確,即正確理解和把握命題者的命題意圖,並在規定範圍內構思立意;深刻,就是文章所用的材料,意蘊深刻,境界高遠;新穎,就是打破常規思維,發掘出「人人心中皆有,個個筆下皆無」的主題。在審題時,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1.樹立全局意識。
  • 高中語文,作文如何寫得更陽剛?
    有同學開門見山就問,如何把作文寫得有陽剛之氣?非常喜歡大家這樣的問題。因為這問出了我們命題的指向,符合我們時代的潮流。那麼, 如何才能使高考作文充滿「陽剛之美」呢?今天先給大家說幾條簡單粗暴好操作的方法:1.化虛為實。什麼叫化虛為實呢?就是命題立意的核心詞語,是很「實」的詞語,大家就要把「實」概念「虛」化,才能寫出這些詞語所蘊含的「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