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作文的認識其實都挺深刻。有同學開門見山就問,如何把作文寫得有陽剛之氣?
非常喜歡大家這樣的問題。因為這問出了我們命題的指向,符合我們時代的潮流。
從這兩年的高考試卷可以看出:2017 年全國新課標Ⅰ卷的「中國關鍵詞」、北京卷的「我為共和國拍照」、江蘇的卷「車子的變遷」,2018年全國1卷的「北京奧運會」「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村村通公路」「全國建成小康社會」「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北京卷的「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等等。
這些題目,都適合展現我們這樣一個朝氣蓬勃而雄壯的時代。
那麼, 如何才能使高考作文充滿「陽剛之美」呢?
今天先給大家說幾條簡單粗暴好操作的方法:
1.化虛為實。
什麼叫化虛為實呢?就是命題立意的核心詞語,是很「實」的詞語,大家就要把「實」概念「虛」化,才能寫出這些詞語所蘊含的「大」境界。
比如 2017 年北京卷的作文題目是《說紐帶》,紐帶是什麼呢,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寫作文的時候,同學們卻不能去寫那個物質上的紐帶,而是要把這個紐帶虛化,升華成精神上的東西。這樣的升華就是虛化,其實大家在寫作文的審題立意這一關都會,當然要把自己熟悉的東西形成方法,卻需要站得更高一點,更善於總結和歸納。
會寫作文的人,常常能從平淡中生出神奇,我們看一篇例文片段:
這一片段,就是將「紐帶」這一生活中的「實」概念,「虛化」成了文化。又說明了文化作為紐帶,是如何發揮作用。像這樣完全突破「紐帶」的實指,從更高處立意,文章境界必定高昂。
2.擴大視角
作文想有陽剛之氣,在立意時就要突破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從歷史的角度看時空的變化,從 民族、家園情懷的角度上審題立意,布局全文。
如 2017 年全國新課標Ⅰ卷優秀作文《創新中國》的片段—
這樣一個片段,論述的是中國的創新精神,卻沒有局限於個人的層面上論述創新的重要性,而是先將把視角擴大,從歷史的角度,回顧上世紀,世界 18 項重大發明的歷史事實,然後筆到新世紀,列舉當今中國的「高鐵」「行動支付」「墨子號量子通訊衛星」等方面的巨大成就。
在行文中,通過古今對比,突破個人層面,從國家的層面上揭示創新的重要性,同時也更全面地展示了「創新中國」。通過這樣一個例子,大家一定要認識到,突破自我的局限上升到國家和民族層面,以廣闊的視角來進行論述,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以上兩個例子,化實為虛,和放懷歷史,都會讓文章充滿了陽剛之美,會讓大家立意時境界高昂。
看到這裡,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自己,掌握了方法,受到了啟發。但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一篇文章,真正能寫出高的境界,不能眼光緊緊的盯著分數,要肩負時代的使命,錘鍊寬廣的胸懷,要向善而生,要緊追時代……
真正的高境界,是建立在自我深刻的體驗、獨特的感悟之上的,其情感也來自於內心,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升境界,境界不夠的人,文章所謂的陽剛,只會淪為假大空。
專注初高中英語和語文學習,這是我們撰寫的第361篇原創文章,更多閱讀,請點擊:
高中語文,論述類文本之重要詞語含義題目答題方法歸納
高考作文,議論文選取素材的兩個最基本原則,務必收藏
高中英語,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考查的重點及解題方法
初高中英語,賓語補足語,學習要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