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是一本揭示人類潛在種種心理效應的心理學通俗讀物,其中最有代表的即「墨菲定律」,該書從萬千變化的生活中提煉總結了200多個經典定律,包括了管理、經濟、心理、人生、教育、事業、家庭等多個領域的經典定律、法則和效應,全方位地掃描人生全過程。下面是從該書中提煉總結了本書成功學中的16條定律,進行一一解讀。
1. 確定目標,專注行動:有目標,就會有動力,有目標,就會有方向,有目標,就會有屬於自己的未來。定目標前要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目標不要太小或者太大,要熱誠且腳踏實地。
2. 成功,要懂得經營自己的長處:人生成功的訣竅在於經營自己個性的長處,經營長處能使自己的人生增值,學會承認缺憾,彌補缺陷。
3. 木桶定律:抓最「長」的,不如抓最「短」的:人性存在很多弱點,如惡習、自卑、犯錯、憂慮、嫉妒,虛榮、貪婪這些短處往往是限制我們的關鍵。找到導致問題的短板,科學地予以解決,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分清主次,高效成事:做事先抓「牛鼻子」,事前理清事情的條理,一切才能流暢地進行,A是必須要做的 B是應該要做的事情 C是量力而為的事情 D是可以推脫的事情, 按照優先次序,安排自己的行程,培養良好的習慣。
5. 條條大路通羅馬,萬事萬物皆聯繫:一個問題的解決,往往影響到其周圍與之相連的眾多事務。遇到問題時,應該學會發散思維,培養自己洞察能力,要虛心接受其他意見、培養好奇心,思維不要呆板。
6. 剃頭定律:把握關鍵,化繁為簡,我們不要人為地把事情複雜化,要保持事情的簡單性,這樣才能更快更有效率地將事情處理好。化繁為簡往往是最好的。
7. 墨菲定律:與錯誤共生,迎接成功,想要成功,不要迴避錯誤,正視錯誤,從錯誤中汲取經驗教訓。有時失敗並不意味著是壞事,在哪裡跌倒,在哪裡站起來。
8. 醞釀效應:靈感來自偶然,有時不期而遇:對一個難題束手無策時,拋開問題做其他事情,往往答案就在面前。勞逸結合,往往會讓靈感迸發。
9. 基利定律:失敗乃成功之母,成長中,會遭遇很多的失敗,懂得坦然面對挫折和失敗,並把他們變成人生的一種常態,在失敗當中磨礪自己,不要丟到自信,失敗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10. 先有超人之想,才有超人之舉:先要敢想,才能成大事,「敢想敢幹」是成功者必備的意識,天底下最難的事,往往都是從最容易的事開始做起,要敢於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
11. 布利斯定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事前有計劃,事中不折騰。成功=目標+計劃+行動+修正+堅持。 計劃是我們前進的明燈,萬事有計劃,方向才明確,目標才不會落空。學習、工作、生活都需要有計劃。計劃切忌「空高大」
12. 有雄心才能成就夢想:做人要有雄心壯志,各行各業有所成就之人,無不擁有雄心壯志。
13. 高效記憶,事半功倍: 設置編碼、進行聯想、反覆鍛鍊等等,靈活使用,增加自己的發散思維,使記憶力奇特、非凡、與眾不同。
14. 不要試圖一口氣吃成胖子:不要關注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對自己沒有什麼意義而言,不要固執、學會果斷放棄,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15. 登門效應:步步為營,借力使力,想要成功,一個人的力量往往單薄的,需要學會借力,但不要一下子提出全部請求,需要化整為零,求人需要把握對方的興趣與心情。
16. 藉口定律:不為失敗找藉口,只為成功找方法,要成為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不抱怨、不責怪、不為失敗找藉口、不把責任推卸給外界或者其他因素。拖延是一種疾病,不找藉口不僅是一種工作態度,更重要的是一種生活理念,在方方面面,都應該信念這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