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外雨潺潺,輕輕地,開啟陳封的故事;靜靜地,感悟親情的溫暖

2020-12-16 小舟悅讀雲作文
雨潺潺,心淨靜,情綿綿

簾外雨潺潺,日色闌珊。雨,澆滅了臨街燒烤的煙燻火燎,雨,洗盡了樓下貨攤的擾攘喧囂;雨,喚起了大地綠意清純的盎然朝氣!拉開窗戶,清雨綿綿,清風習習,清香撲面,清心沁脾!

清靜,清新,清爽,清奇。天黑了,雨仍在善解人意地洗刷著世界的濁氣。屋外,夜市消停了;手頭,活兒也告罄了。多美啊!啥也甭幹了,只管好好享受初夏周末這份清靜好了。

於是,把柜子裡珍藏的那些故事一個一個地翻騰出來透透氣兒,見見面兒,聊聊天兒——

(一)家慈的口琴

組合櫃裡,先父用木板給我搭的書架上,放著媽媽的口琴;一晃,已經放了十多年了。

書架擺在兩張床鋪中間,遠離窗戶和暖器,又有櫃板遮蔽,既防曬又防潮;書本和文具放在這裡,用著方便,也不會很快老化。這個空間,是先父精心布置的。他讓媽媽把口琴也放在這裡。

媽媽打小就愛吹口琴。媽媽的三位姐姐,也就是我的三位姨媽都愛器樂。大姨媽會彈鋼琴,手風琴拉得尤其好,她後來任職音樂教師許多年;二姨和媽媽會吹口琴;三姨媽是她們的粉絲。我印象裡大姨媽給我們拉過手風琴,聲音很嘹亮;那時我太小,其他已記不清了。

大姨媽1947年生,此後,二姨媽、三姨媽和媽媽間隔三年先後出生。那個年代,彈彈鋼琴、拉拉手風琴、吹吹口琴,對於小女孩兒來說,是十分浪漫的事情。

閒來找書,看著媽媽的口琴,我眼前總會浮現出媽媽講述的,1965年假日公園裡的一幕場景:四位梳著雙小辮的清純少女穿著布拉吉,圍在濃鬱的樹陰下,姐姐拉著手風琴,快樂地載歌載舞,妹妹們拿著口琴,憨態可掬地認真應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忽然,不知誰吹跑調了,口琴索性高一聲、低一聲,頑皮地搗起亂來。嗡地一聲低嗔,手風琴生氣地停下來了。姐姐嬌嗔地追趕,妹妹們壞笑著跑開;女孩兒們繞著大樹一路追逐,盡情地跑著、跳著、叫著、笑著……純真的少女情懷,在燦爛的陽光、溫暖的和風、婆娑的樹影中綻放開來。一旁的長椅上,阿公阿婆偎依低語,臉上蕩漾著辛勞之後的欣慰和滿足……哦,清純的情懷,清純的琴音……

若干年後,姨媽和姨父、媽媽與爸爸燕爾之季,琴韻一定更美……

一眨眼,半個多世紀就過去了……我猶自出神遐想著那份久違的純真與滿足。

於是,一任浮想,不再翻書。

周末晚上,媽媽終於有閒下來的工夫了。媽媽略顯蹣跚地走到床邊,靠著被褥,若有所思地出神。我說:「媽,吹吹口琴吧。」

「好嘞!聽什麼歌?」 角落裡的媽媽一下子坐了起來,走到書架前。檯燈溫柔地映照著媽媽像幼兒園的小孩兒一樣眉開眼笑的臉。

「《讓我們蕩起雙槳》,好麼?」

「好嘞!」琴音在小屋裡悠揚吹起。

那一刻,媽媽喚起了塵封心底純真的往昔記憶、浪漫的少女情懷;我也回到了無邪的孩提時代——這些歌,我尚在襁褓中的時候,媽媽一下班就給我吹起,每每重溫這親切的旋律,我都一下子年輕了幾十歲,回到了無憂無慮的金色童年。這些老歌,是大碗茶,是糖葫蘆,勾起的,是我們無盡的情思、無比的甜蜜。

媽媽吹的,有半個多世紀前的老歌,也有前兩天剛聽到新曲。好多我們誰也叫不上名字。無論什麼歌,只要媽媽記住了旋律,就一定能吹得出來。只是因為歲數大了,又動過兩次手術,中氣不足了,打不了拍子了。但簡單的旋律,媽媽吹起來依舊很好聽。

媽媽吹口琴在熟人裡面有了小小的名氣。初夏,熟悉的姊妹們在水上公園涼亭裡聚會聯誼,牽頭的姊妹專門給媽媽安排了口琴獨奏的節目。媽媽吹得很投入,姊妹們聽得都很入迷。一曲終了,大家一個勁地鼓掌,異口同聲地誇媽媽音找得特別準,所有人都眉開眼笑。燦爛的陽光下,媽媽儼然成了那一時刻的明星。

這是天賦,更是天賜——天賜的幸福,它伴我們走過童年,走過花季,走過青壯……口琴旋律中的赤子情懷,讓美好的記憶永遠留音在我們心底。

現在書架上的口琴,是媽媽去年從家對面的文具店裡買的,花了八塊錢;都在這兒住了十多年了,人熟了,仍按老價錢買賣。

母親買來新口琴,要把舊口琴與廢品一起賣掉。我忙攔阻。媽媽說:「老琴音階不準了。」我說:「那就放我櫃裡吧。」 就這樣,我的柜子裡又多了一段美好的故事。

柜子就在書架下邊,也是先父親手釘過的。

蕩起雙槳=祖國花朵真正的童年。

(二)先父的明信片

先父在家排行老三,上頭有一個姐姐、兩個哥哥,底下有一個弟弟。俗話說「吃苦受累在中間」,先父四五歲起就幫著爺爺、奶奶買菜做飯——為了一家七口吃飽飯,爺爺奶奶六十歲以前天天連夜加班,在服裝廠上完班,回家繼續幹裁剪;先父把爺爺、奶奶的勞累看在眼裡,小小年紀,就幫爺爺奶奶擔起了持家的重擔——這樣,先父一手拎書包一手提菜籃讀完了小學,初中畢業就再沒摸過書本。

先父、家慈嘗盡了生活的苦,他們不願讓自己的娃兒再遭他們受過得罪,因而對我備加疼愛:自己節衣縮食,給我買能買到的最好的菜,大汗淋漓下廚做飯,保證我茁壯成長。爸爸媽媽從來不過問我學習,即使我剛上小學時十道題有八道不會做,爸爸媽媽也從不生氣從不著急。爸爸媽媽對我的期待很樸實:最大的願望,就是我沒災沒病,長成好人。

後來我居然一口氣連續讀完了研究生。我小結了四條原因。

第一,是先父給我吃得好。先父嚴禁我吃零食喝碳酸飲料;他炒菜從不放味精,他說:「皇上的飯是天下最香、最有營養的飯,不照樣不擱味精嗎?關鍵是做飯的時候用心搭配營養,用心掌握火候,把好分寸!」這是先父從五歲就開始做飯,幾十年的經驗之談,這更是先父深懷的責任愛心!

第二,是爸爸媽媽從來不在學習上給我任何壓力:只要我身心健康,就是最大滿足。

第三,是先父待人特別真心,特別熱心,先父特別會為人。他在廠裡、工會、街道、居委會、鄰舍、下鄉的老戰友、擺攤的買家賣家各色人等中間都結下了至交好友。在朋友們的關照下,我家裡的經濟負擔減輕了很多很多:先父裡裡外外,盡最大能力維繫著這個家……

第四,是我遇到的老師特別好。我三歲時,阿婆就以教師的責任心對我言傳身教;我幼兒園、小學、中學遇到的,都是把教書育人視為生命的良師;大學的業師也都是學者型教授,常常在自己家裡對我們單獨賜教。同是孩子的父母,同是在生活風浪中一路打拼的老百姓,老師們對我們父母的樸實與善良有著天然的共情,因而對我們傾注了親情關心。

當年,我從普通小學考上重點初中,先父仿佛看到了改變門風的曙光。先父不善言語,於是買了一封文藝復興時期西方油畫明信片、一封魯迅從童年到逝世前的十二張照片明信片,悄悄放在我的抽屜裡。一張張明信片,寄託著父親對孩子成才的最大期待!大愛無聲,樸實無華……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三)阿婆的便箋

小學三年級前,我每次放學阿婆都到校門口接我回家;風雨無阻。阿婆這樣做,一來是為了向我的班主任(阿婆帶過的實習生)了解我在學校的表現,二來是要確保我放學就回家寫作業而不是出去瘋玩。一路上,我跟小馬駒一樣連蹦帶跑,把七十多歲的阿婆遠遠地甩在身後。有時,我會因為一隻蝴蝶或一群螞蟻而停下來。「快回家吧,乖。」穩穩走來的阿婆便總會笑眯眯地催我——阿婆的吳音,真好聽——阿婆每次接我,知道了我在學校很聽話,又見我一路生龍活虎的勁頭,便打心眼裡高興。阿婆為了每個幼小孫輩的健康茁壯成長,都是這樣盡心。阿婆最注重的,是孫兒們自幼好習慣的養成,和人格的健康成長。宅心仁厚、用心良苦的阿婆啊……

後來我們搬走了,阿婆一如既往地惦念著我家的光景,惦念著我的學習、生活和成長。我高中開學前夕,阿婆專程給我寫了一封便箋:

順:你每日上學騎車要騎慢點,千萬別趕時間!!切記『』『』!!精神要集中!!功課有困難千萬別著急,上課注意聽!! 婆

便箋以藍黑墨水鋼筆豎行書寫,繁體行楷,每一道筆畫裡,都流動著深深的牽掛與親情。每次看這封信,阿婆那張慈祥的笑臉都在我的眼前浮現出來,那麼真切,那麼清晰;鬥轉星移,時空流轉,阿婆,一直沒有走遠……

文明東風浩天下,一枝一葉總關情。

(四)手繪的流程表

十多年前,大三學院運動會開賽在即,我在外地辦完事,急急火火趕回來準備給上場的親們搖旗吶喊,才知道班委會要求班裡每個觀賽同學都要統一著裝:全白半袖上衣、淺藍牛仔長褲。我頓感壓力山大——我沒有牛仔褲!

我硬著頭皮來到運動場邊。力主統一著裝的體委老牛上下打量了我一眼,真誠地微笑著說:「你這件白T恤真帥!去跟拉拉隊站一塊吧。別忘了喊加油哦!」那天,我上身穿的其實就是幾天沒洗的校服——老牛很體諒人:見我大汗淋漓地奔回來參加集體活動,於是不再強求我的著裝。但我看著拉拉隊員們個性化的白襯衣、白T恤,還有清一色的淺藍牛仔褲,想到自己穿的是噴著濃鬱汗味的校服T恤和褲腳已然開線、褲腿沾了一堆黃泥點子的黑色校服運動褲,自慚形穢,羞愧地貓進牆角的樹陰裡。

「順兒!」我正失神地低著頭,忽然聽見遠處有人急急地喊我。「這兒啦。」我應了一句,循聲望去,宿友王二一身白運動跨欄背心、白運動短褲,拎了個布包,風馳過來:「你怎麼搞的?有啥不好意思說的?沒牛仔褲,穿我的呀!」說著,從包裡掏出一條穿著腰帶的淺藍牛仔褲,褲口袋裡還裝著東西。「直接套上。拉拉隊都等著你呢。完事了褲扔我床上就行了。」——他見到我的窘況,特地趕在跑400米之前,衝回四樓盡頭的宿舍,拿自己的牛仔褲借給我穿。

「呵,哥兒倆好得都穿一條褲子了!」 跑道邊的裁判學長邊打趣邊催促,「麻利兒進來啊,貼號兒啦王爺!」老牛和全系的老多夥伴也一個勁地揮臂招呼我加入拉拉隊裡。我套上牛仔,暖暖地跑了過去……

好得都穿一條褲子了!哦,白衣飄飄的純真年代!!

大本畢業前夕,同學們各奔東西,宿舍裡書本散落一地。我無意中瞥見了大三學院運動會手繪流程表,與廢紙一起丟在牆角裡。我撿回了流程表,把這青春故事的見證和日記本一起珍藏身邊,讓這純真的同窗情誼浸潤心田,直到永遠,永遠……

青春因真情而永葆;生命因清純而無價。
澄懷安淨路
誠信闊心空
問津人生,流水有情

相關焦點

  • 54.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  點擊上方綠色按鈕⊙收聽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李煜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簾外雨潺潺」,門帘窗簾,不管是什麼簾,總之是詞人在房間內,聽著外面潺潺不斷的雨聲。這說明什麼呢?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那剛才已經說了「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那春天就要走了,沒錯,你看花也落了,雨也來了,水也流走了,春天走了,故國也從此遠離了自己,一去難返,不能再相見,從此之後便是「天上人間」,什麼叫「天上人間」?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永遠不可能相合,那可真是天上人間,再難相見。
  •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課文、注釋、默寫
    藍色小字   進入公眾號,看更多文章課文朗讀✪ ✪ ✪ ✪ ✪   ✪ ✪ ✪ ✪ ✪課文浪淘沙①李煜② 簾外雨潺潺✪ ✪ ✪ ✪ ✪   ✪ ✪ ✪ ✪ ✪賞析《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基調低沉悲愴,透露出李煜這個亡國之君綿綿不盡的故土之思,可以說這是一支宛轉悽苦的哀歌。胡仔《西清詩話》載:「南唐李後主歸朝後,每懷江國,且念嬪妾散落,鬱郁不自聊,嘗作長短句雲『簾外雨潺潺……』含思悽惋,未幾下世。」
  • 【名家解讀】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 21《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音shǎng)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 每日一詩|《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李煜
    簾外,是潺潺不斷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殘春;這種境地使他倍增悽苦之感。「夢裡」兩句,回過來追憶夢中情事,睡夢裡好象忘記自己身為俘虜,似乎還在故國華美的宮殿裡,貪戀著片刻的歡娛,可是夢醒以後,「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卻加倍地感到痛苦。  過片三句自為呼應。說「獨自莫憑欄」,是因為「憑欄」而不見「無限江山」,又將引起「無限傷感」。
  • 【 簸箕 】、【 潺潺 】怎麼讀?
    百科釋義報錯潺潺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chán chán釋義:  ①三國 魏曹丕《丹霞蔽日行》:「谷水潺潺,木落翩翩。」  ②宋 蘇軾《梅花二首》其一,「春來空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間。」  ③明王錂《春蕪記·宴賞》:「看霏霏山抹微雲,更潺潺水遶孤村。」  ④冰心《寄小讀者》十四:「如今呢……過的是水的生活,自在的潺潺流走。」
  • 山色空濛雨亦奇,這些關於雨的唯美詩詞你要學會
    第二句簾飄更戀枕席溫,意思是此際風飄搖,雨清冷,更貪戀枕席的溫暖嗎?簾飄更戀的表達方式有點生硬,建議再斟酌。對偶句中「翠柳繁榮宜養眼」,倒是承接了上片潤澤萬物的意思,「紅櫻零落寞傷心」進一步點明了主旨是積極向上的,不必傷心春紅零落,綠意正好養眼。關於對仗的知識,我總也學不好寫不來,懇請各位大神多多補充。結句人間難見百年身!是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 如水學員作文《讀〈人間最溫暖的親情〉有感》榮登《楚才報》
    本文刊登於《楚才報》第33期 讀《人間最溫暖的親情 讀完文章,「人間最溫暖的親情為什麼竟然是這樣的?」這句話在我的腦海中久久迴蕩,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為什麼總是單向傳播?此刻的我也如老王般有點發懵,一定不是這樣的,我努力尋找答案…… 蒸騰的霧氣中,全家人圍坐在鍋爐旁,溫暖在房間裡蔓延氤氳,爸爸站起身來,他弓著背,伸長了脖子,手裡的筷子跟隨者挑剔的目光在鍋裡精心挑選著……他夾起一塊魚肉,把一根根細細的刺挑出來,再把一點兒魚皮撕下來,露出又白又嫩的魚腹,輕輕地放入我的碗中,嘴裡還念念有詞:「喏,沒刺也沒皮。」
  • 古人是如何寫雨的?「飛花令」——雨,45首「雨」古詩詞名句彙編
    「雨」,一種很詩意的天氣,可浪漫唯美,也可陰鬱恐怖。因此「雨」算得上古詩詞中的高頻詞。45首耳熟能詳的「雨」古詩詞句子回顧: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元稹《聞樂天授江州司馬》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初二作文:親情的溫暖
    屋外大片的烏雲霸佔著天空,一串串冰冷的雨滴掉落下來,幾束令人驚悚的利劍把天空劃開了大口子。記憶中最深刻的背影卻在這雨幕中漸漸清晰。心中瀰漫出了愛與悲痛。那是一個瘦小的背影,半白的頭髮被雨傘所遮擋,有些被咆哮而過的風吹到了傘外。棕色的格子衫,墨黑的薄褲被頑皮的雨點打溼。夏雨格外大,烏雲卻不願離去。而瘦小的她也被那半人高的積水淹過了膝蓋。年幼的我跟在她的身後,緊緊握著她的雙手,向家走去。她是我的保護傘,保護著我在那場大雨中一切安好。
  • 雨打梨花深閉門——20句寫「雨」的唯美宋詞,句句經典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
  • 幸福的花開在「親情」的枝頭,「親情」為生命著色
    親情如一首永遠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調中飽含濃濃的真愛;親情是一杯淡淡的綠茶,雖不濃鬱但卻散發著淡雅的醇香;親情是大海裡的一葉小舟,於驚濤駭浪中承載著風雨同舟、不離不棄的誓言。2. 擁有親情,便擁有了世間一切的美好,讓這濃濃的愛、悠悠的情化作一縷春風,吹來桃紅柳綠,吹開心底似錦的繁花。3.
  • 2020溫暖人心的親情故事,別忘記,有人一直愛著你
    微盤點【2020溫暖人心的親情故事,別忘記,有人一直愛著你】姐姐出嫁弟弟趴車門飆淚、爺爺接孫女放學隔空比心、女兒每周帶阿爾茨海默症爸爸玩投籃......不管多大年齡,在家人眼中,你都是最珍貴的存在;無論走多遠,被牽掛就是幸福,有愛便不會孤單。2020暖心親情故事哪一個戳到了你? ​
  • 十首古詩詞,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彷徨無助時,得到別人的無私援助,看似微不足道,卻像夏日微風輕輕地拂過臉龐,讓人久久難忘。古詩詞中,微風象徵著柔情,也預示著幸福和成功。四海為家,經歷了無數的坎坷和動蕩,唯有親情像旭日裡的微風,輕柔而又那麼綿長。
  • 2020年「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華裔青少年夏令營正式開營
    7月29日,由中國僑聯主辦,黑龍江省僑聯、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承辦,加拿大超越中文學校、法國辛老師中文課堂、印尼峇里島文橋三語學校、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共同協辦的「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網上夏令營第七期黑龍江外國語學院營正式開營,共有221名海外華裔青少年參加。開營之際,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劉奇部長表達了對第七期夏令營的期盼與祝福。他說,夏日炎炎,恰似我們的如火熱情。
  • 王府井樓頂溪流潺潺
    (原標題:王府井樓頂溪流潺潺) 輕風拂過,青青的秧苗擦出沙沙的聲音
  • 在詩詞中,連雨都有自己的名字,太美了!
    杜甫說: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雨綿綿時,回想起詩詞中的美,再讀雨的詩詞,才知道,雨原來這麼美!不同時節、不同時間的雨,各有其美,朝雨、暮雨,都有人愛。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納蘭性德《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在詩詞中,雨是可愛而多情的,它們總是帶給人更多的驚喜。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 20句感悟最深的句子,句句說到你心坎裡,閒了就看看
    1.我感悟最深的句子:匆匆光陰如同一場夢,夢裡夢外我們經歷著各自的人生,似曾相識,卻又是那麼的與眾不同。能夠迎來今天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珍惜時光呢?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生命是一種過程,不要把目的看得太過重要,那樣你會錯失了人生的美妙過程。2. 我感悟最深的句子:人生總有一些刻骨銘心,總有一些難以忘懷,依依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