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李煜

2021-02-19 陝西丁樹文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音shǎng)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大意】門帘外傳來潺潺的雨聲,美好的春意又要過去了。單薄的被子擋不住五更時的冷寒。睡夢裡忘掉了自己身處異地,遭受羈押,享受那片時的歡娛。獨自一人不要在高樓上倚靠欄杆,遙望遠方,一想到曾經擁有的美好江山,心中便會泛起無限感傷。離別容易,再要見到它就很難了。就像流逝的水,凋落的花,逝去的春天一樣,回不來了,今昔對比,天地阻隔,不堪回首。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詞人,也許是因為雨聲,驚醒了;或者是被子太薄,冷醒了。首先倒敘醒後的情景:因為被子單薄而冷醒,詩人在渾身發抖,此情此景何等悽苦,讀者也能感受得到。定下神來,簾外雨潺潺,哦——春天就要過去了。屋外的悽風苦雨強化了詩人的悽涼之情,大好的春天,就這樣被這些風雨們折騰過去了。自然界是這樣,李煜更是這樣,由一個帝王淪落為階下囚,還能有好嗎?開頭三句,成倍的發酵著悽涼鬱悶之氣。

接下來就寫:「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音shǎng)貪歡」。睡夢裡,好象忘記自己身為俘虜,似乎還在故國華美的宮殿裡,貪戀著片刻的歡娛,可是夢醒以後,痛苦加倍強烈。過片三句說「獨自莫憑欄」,是因為「憑欄」而不見「無限江山」,又將引起「無限傷感」。「別時容易見時難」,自己那無限美好的故國,自己還活著,十分渴望再見,卻不能再見,竟已經生離死別了,這是怎樣的一種痛苦!這樣的日子,簡直就是度日如年。於是感情決堤,但是,無數雙眼睛盯著你,你必須壓抑,不可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一瀉千裡,因此只能一聲長嘆: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水流去了,一去不返了;花凋謝了,不能返枝了;春天走了,美好的日子再也回不來了;天上人間,無限阻隔,無路可通,我美好的故國一去難返,永無相見之日了。這首詞,情真意切,低沉悲愴,哀婉動人,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透露出李煜這個亡國之君綿綿不盡的故土之思,譜寫了一曲宛轉悽苦的哀歌。

樹文丁某,祖籍吳堡,閒靜儒弱。惰於流俗,拙於人際。嫉仇時弊,空自嘆息。常憂國事,杞人而已。偶也為文,自怨自艾。陶冶學生,深情教子。徒屬敬之,有司薄之。衣兮食兮,溫飽足矣。女娟兒銳,斯人怡矣。

相關焦點

  •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課文、注釋、默寫
    ①李煜② 簾外雨潺潺③,春意闌珊④。✪ ✪ ✪ ✪ ✪   ✪ ✪ ✪ ✪ ✪賞析《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基調低沉悲愴,透露出李煜這個亡國之君綿綿不盡的故土之思,可以說這是一支宛轉悽苦的哀歌。胡仔《西清詩話》載:「南唐李後主歸朝後,每懷江國,且念嬪妾散落,鬱郁不自聊,嘗作長短句雲『簾外雨潺潺……』含思悽惋,未幾下世。」
  • 54.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  點擊上方綠色按鈕⊙收聽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李煜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簾外雨潺潺」,門帘窗簾,不管是什麼簾,總之是詞人在房間內,聽著外面潺潺不斷的雨聲。這說明什麼呢?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那剛才已經說了「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那春天就要走了,沒錯,你看花也落了,雨也來了,水也流走了,春天走了,故國也從此遠離了自己,一去難返,不能再相見,從此之後便是「天上人間」,什麼叫「天上人間」?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永遠不可能相合,那可真是天上人間,再難相見。
  • 【名家解讀】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 每日一詩|《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李煜
    此詞基調低沉悲愴,透露出李煜這個亡國之君綿綿不盡的故土之思,可以說這是一支宛轉悽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敘,先寫夢醒再寫夢中。起首說五更夢回,薄薄的羅衾擋不住晨寒的侵襲。簾外,是潺潺不斷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殘春;這種境地使他倍增悽苦之感。
  • 【隨緣.鑑賞】李煜的悲傷--《浪淘沙》
    《浪淘沙·懷舊》                                        李煜
  • 浪淘沙令·秋色遍群山|雁去聲殘,獨自倚霜寒,家書只許寄平安
    浪淘沙令·秋色遍群山文/曉安秋色遍群山,五彩斑斕。登高何必望鄉關。註:浪淘沙令,詞牌名,又名「過龍門」、「煉丹砂」、」賣花聲」等。以李煜詞《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為正體,雙調五十四字,前後段各五句四平韻。
  • 中華好詩詞浪淘沙令|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浪淘沙令,詞牌名,又名「過龍門」「煉丹砂」「」賣花聲」等。以李煜詞《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為正體,此調為重頭曲,每段由一個五字句、兩個四字句、兩個七字句組成,用平聲韻。代表作有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等。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李煜〔五代〕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 中華好詩詞 浪淘沙令|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浪淘沙令,詞牌名,又名「過龍門」「煉丹砂」「」賣花聲」等。以李煜詞《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為正體,此調為重頭曲,每段由一個五字句、兩個四字句、兩個七字句組成,用平聲韻。全調用韻很密,用韻之句末兩字均為平聲,而且四個四字句均為仄仄平平式,故音韻響亮,和諧流美,並有迴環之藝術效果,宋人用此調者甚眾,名篇亦多。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最後4個字是神來之筆,驚豔了世人!
    研究李煜文學,發現他完完全全是一位被王位耽誤的文學家,就連毛澤東主席在評價他時,也無不嘆息: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不過李煜雖不擅政治,但卻才華橫溢,精書畫,通音律,且在詩詞文學上造詣頗深,尤其在詞曲創作上,因很多不朽佳作傳世成為經典,故也被稱為「千古詞帝」。
  • 李煜午夜夢回,寫下一生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
    某夜,他午夜夢回,夜不能寐,在百感交集中寫下了一生中最悲傷的詞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南唐後主李煜,在中國歷史上算是一朵奇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
  • 學詩計劃|《浪淘沙》: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今天要學的這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在亡國之後寫下的千古名作。全詞純用白話,沒有一句多餘刻意的雕飾,千載之下猶能震撼當今的讀者。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李煜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 李煜的1首詞,只道「貪歡」,卻說盡天上人間
    今天介紹的仍然是李煜的1首詞。其實對於李煜的詞,每一首都能說上一天,又或者說,每一首都能說出不一樣的故事。僅僅數十首存世作品,每一首看似都很簡單,但我們每一次再讀,都會讀出不一樣的哀愁。今天這1首詞,很短,我們才看到他說「貪歡」,卻在他的話裡讀到了天上人間。
  • 李煜被囚禁時寫的一首詞,催人淚下感人肺腑,還是一個成語的出處
    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首南唐後主李煜的《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李煜,是五代時期的南唐國君。開寶八年,趙匡胤率領宋軍攻破金陵,李煜被迫率領文武百官投降,被押解到汴梁。被封為「違命侯」。這首詞,是李煜被幽禁時期,懷念故國的感傷之作。從低垂的門帘外,時斷時續地傳來潺潺的春雨聲。一場春雨,花園中的花朵,又不知要凋零多少。時令已是暮春時節,春天即將過去了。
  • 說宋詞之四十八:品讀李煜之《浪淘沙》
    浪淘沙今天試著從哲學的工具論或目的論角度解讀他的詞《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門帘外的雨聲潺潺,濃濃的春意快要凋敗。我即便是蓋著錦綢的被褥,也受不了五更時分的寒意。只有在夢裡才能忘掉自已是拘押在汴京的異鄉之客,才能享受片刻夢中的歡愉。千萬不要獨自一人登樓憑欄遠望,這會引起我對南唐故國江山的無盡思念。離開金陵是容易的,再想見到故國就很難了。春天就像流逝的江水,像凋落的花朵一樣,消逝而去,過去和現在相比,一個在天上一個在人間。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字字誅心,句句沉痛,堪稱千古哀音
    他就是李煜。「國家不幸詩家幸」,他是個失敗的君王,卻是個才華橫溢的詞人。也因了亡國,他後期的詞風格大變,直悟人生苦難無常之悲,為後世留下了眾多不朽的詩篇。在他後期的作品中,這首《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更是字字誅心,句句沉痛,堪稱千古哀音。《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李煜 (五代)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 李煜夢中驚醒,夜不能寐,寫下一生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一生悽苦
    這句話,正是對李煜一生的真實寫照。李煜的詞作句句都是經典,尤其是國破被俘之後的作品,更是意境開闊,情真意切,是他用血淚、更是用生命凝成的佳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是李煜的經典詞作之一。《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 教你怎麼寫《浪淘沙》,詞牌寫作指南
    中唐劉禹錫、白居易依小調《浪淘沙》唱和而首創樂府歌辭《浪淘沙》,為七言絕句體;五代李後主衍小令《浪淘沙》,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北宋柳永創長調慢曲《浪淘沙》。唐白居易、劉禹錫等人詞句皆為本意,即詠江浪淘沙。迨至李煜,因舊調另制新聲,乃變作雙調,每段僅存七言二具,而所詠亦泛而不必切題矣。
  • 由詩而來的詞牌——浪淘沙、鷓鴣天
    有的詩歌朗朗上口,後人根據原來的詩歌,另制新聲,打造出更具有節奏感的長短句,今天一起來看一下《浪淘沙》《鷓鴣天》。浪淘沙《浪淘沙》是唐代的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曲入冥》《過龍門》等,創自劉禹錫、白居易,形式為七言絕句,二十八字,詞句多詠江浪淘沙,如白居易」卻到帝都重富貴,請君莫忘浪淘沙「,劉禹錫」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後來的雙調小令是南唐李煜創製的。
  • 古人是如何寫雨的?「飛花令」——雨,45首「雨」古詩詞名句彙編
    「雨」,一種很詩意的天氣,可浪漫唯美,也可陰鬱恐怖。因此「雨」算得上古詩詞中的高頻詞。45首耳熟能詳的「雨」古詩詞句子回顧: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元稹《聞樂天授江州司馬》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