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期】如何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 ——實驗西校家長學校在線課堂學習活動

2021-02-26 上海市實驗學校西校

上海市實驗學校西校七(7)班張家宜爸爸:

       家庭教育是父母們普遍關心的話題,最近我聽了很多關於家庭教育的講座,比如上周收聽了姚愛芳老師的講座《我的情緒我做主》,今天又收聽了劉老師與鈕老師的講座,很多金句至今記憶猶新,我很受啟發,藉此想簡單談談我的觀後感。在如今知識更新這麼快的時代,教育孩子怎樣學比從書本學到什麼更重要。父母應該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傾聽和鼓勵,日常引導孩子培養時間管理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尋找資源和自學的能力,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等等。最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堅持的方法,給予他前進的動力,做他最強有力的後盾。

上海市實驗學校西校七(7)班宋頎媽媽

      上海家長學校兩位老師的「如何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講座,對我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啊!因為孩子正在努力戒掉長時間玩遊戲的壞習慣。結合老師的觀點,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要從心裡真正接納孩子,讓他懂得不管犯了多大的錯,只要他改正,父母會始終如一地愛著他,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使孩子更加願意敞開自己的心扉,才能和他建立更多的信任。接著要跟孩子一起制定學習和休閒的計劃,以此養成良好的習慣。耐心對待孩子偶爾可能犯的小錯誤,多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少一些指責,多一些關切的言語和行動,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愛、被尊重!平時多花些時間陪孩子一起運動、一起讀書,書不但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讓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點,增強學習的動力,還能幫助他形成獨立的思想和人格,從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運動可以使人放鬆、快樂,好的情緒讓親子溝通更順暢,有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當孩子較之前有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有意義的,多了一份自信,才會砥礪奮進!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我會陪伴著孩子一起克服現在學習的困難,相信經過這次歷程,孩子對自己的使命會更加清晰,更懂得珍惜時間學習!

上海市實驗學校西校 七(7)班劉懿愷媽媽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同樣的煩惱:怎樣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怎樣讓他們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如果孩子沒有學習動力和學習目標,補再多課也是白費,還容易造成家庭親子關係緊張、家長焦慮不堪,學生情緒出現問題等。感謝閔行區教育局為家長和孩子們請來專家教授,為我們提供這方面的講座,聽了他們精彩的課程,讓我受益匪淺。原來孩子們缺乏學習動力的原因並不是我們認為的「不愛學習」那麼簡單,我們應走進他們的世界,幫助他們一起分析問題,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並有針對性的量體裁衣制定計劃,激發他們內心的學習動力,讓他們愛上學習。同時家長也應給孩子做好榜樣,家庭中儘量營造出學習的氛圍,很難想像一個家庭裡家長每天刷手機打遊戲,而指望孩子靜心學習的。其實,孩子成長的過程又何嘗不是家長成長的過程?每個孩子都有無限潛力,激發孩子的動力,讓他們迸發出巨大的潛力吧。

上海市實驗學校西校六(4)班趙知櫟媽媽

      每一次孩子不夠自覺或某次成績未達到既定目標時,對比其他優秀孩子,為何自己孩子主動學習動力不足,家長往往心生焦慮……今天聽到了一堂特別重要的家長直播課,針對家長教育中的癥結,劉曄萍、鈕也仿兩位專家從孩子內在動力缺失原因進行分析,逐步分析為什麼要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做什麼?讓我們通過講座了解到,激發孩子動力特別重要的一點是父母的身教,家長做事情的勤奮程度與責任心,也能在點點滴滴中啟發孩子,營造正能量健康的家庭氛圍,孩子才能有正確的獲得。鼓勵在學習上或對於重大決策的關鍵時候,應該要讓孩子參與;讓孩子特別真誠的與成績好的同學做朋友;父母不斷探討自己生命的熱愛和意義,找到自己明確的生命熱情,也能給孩子做好人生的榜樣。幫助父母找到更好的自己,成就孩子更好的未來。

上海市實驗學校西校七(5)班劉怡秋媽媽

      「認識一個生命是很不容易」,這個講的太觸動人心了。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在她們幼小的時候,我們百般呵護,百般耐心,唯恐有一點閃失。可是等到她們上學後,我們就忘記了最初對這份禮物的感恩之心,變得急躁,情緒和孩子的成績一同升降。家裡所有的一切都圍繞孩子的學習生活。今天對講座讓我驚醒,是呀,我當初對孩子的那種呵護到哪兒去了,難道我和孩子之間只剩下成績了嗎?講座的老師說:要點燃孩子內在的動力,直播助手也現身說法,用他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怎麼做才能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確實,每個孩子都是個案,她們各有各自的特點,我們要把油門讓給她們,自己踩下前進的油門。家長不可以把自己的幸福感受建立在孩子的成績上。我們要做好引導,在一旁默默守護,適時給予指點,把關注點放在發現孩子的天賦,點燃她內在的動力上,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努力。

上海市實驗學校西校七(5)班徐林蘭媽媽

      聽課感悟:怎麼讓孩子愛上學習?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我無法理解孩子為什麼不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為什麼不能感受不學習的痛苦。我很難把孩子的成長的路徑和自己的做比較,也許是因為和孩子缺少交流,甚至很害怕說了不合適的話得罪孩子。另外我覺得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很大,沒有時間去精細化學習和思考,去充分感受學習的美。很高興聽到專家的指導,學會和孩子分享學習的快樂。

上海市實驗學校西校七(5)班王澤宇爸爸

      聽了劉曄萍老師講,我們了解自己嗎?了解自己的需求嗎?了解孩子想要什麼嗎?幾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當我們看到孩子一次考試不好,就開始批評孩子,你最近怎麼了?為什麼這次考試這麼差?往往過於注重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孩子整個成長的需要。我們加注在孩子上的很多想法,是想讓孩子去實現自已未能實現的願望,而不斷地去要求孩子。孩子累,家長也累。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去成長,需要去勇於面對自己,了解自己。

上海市實驗學校西校七(6)班廖珂語媽媽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聽了上海開放大學劉老師的課,身為母親的我,觸動很深。劉老師的每一句話,都好比一劑又一劑的良藥,治癒並點醒了我。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審視自己,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自己健康的成長,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榜樣!我們孩子真正要成長的是他們的生命,成績只是生命當中一小部分。

      父母做好自己,點燃自己內在的動力!對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說的每一句話,有時間都先問問自己,是為了什麼?能不能對孩子有所幫助?首先要覺察我自己?好奇我自己?好奇孩子?孩子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生命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只有這樣,孩子的動力才能被激發。

上海市實驗學校西校八(5)曾子涵家長

      今晚聽了關於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的講座,很受啟發。

      影響孩子學習的因素很多,但孩子有學習的動力很重要,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我們家長應該讀懂孩子,從而真正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作為家長,不要總是想著幫孩子代勞,而是讓孩子努力去體驗,感受置身其中的快樂,一旦他有了成功的體驗,就會有更大的信心,也會將更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其中,以求做的更好。發現自己孩子的特點和長處。人有差異性,要承認差異,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方面更有潛力,更有優勢。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逼著孩子讀書,在壓力下讀書是做不好的。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學習上遇到困惑、苦惱,首先要接納孩子的情緒(接納孩子情緒本身就是一種正反饋)然後帶孩子一起分析現狀,找到解決方案。學習中設定目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家長們不可好高騖遠,給孩子設定一個怎麼跳都完不成的目標,這樣只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所以,在幫孩子設定目標時,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設定一個踮起腳尖就可以夠的著的,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更能讓孩子獲取更多的信心。作為家長,要積極尋找、激發孩子的優勢,並給孩子多一些鼓勵。我們不能僅僅努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只會學習、努力考100分的工具,而是努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集知識型、智慧型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才」。作為家長,不要總逼著孩子多看一本書,多背幾個單詞,而是多鼓勵孩子多問幾個為什麼,多涉獵一些未曾接觸過的領域。即便是要做一個「書呆子」,也要做一個智慧型的「書呆子」。

相關焦點

  • 如何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此文值得深讀
    孩子怎樣才能進好學校?家長該做些什麼?孩子就愛玩,玩手機、打遊戲,就是不愛學習,非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讓孩子好好學習,嘴皮子都磨破了,他依然我行我素,拿這孩子怎麼辦?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我們看到很多報導,說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大考之後撕書、燒書等等,這些都是最可悲的。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呢?我覺得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一些嘗試。
  • 【新時代文明實踐】西關社區開展《喚醒孩子內在學習動力》家長學校活動
    9月7日,街道西關社區婦聯開展《喚醒孩子內在學習動力》家長學校活動,街道及各社區村婦聯主席、婦聯執委參加。區婦聯專家就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扼殺孩子學習動力的三個因素;人生志向對於學習的激發;家校共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講解,強調了注重家庭教育,注重閱讀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 激發內在動機,促成深度學習 ——《內在動機》學習筆記整理
    愛德華·L·德西和以前的學生卡爾·本威爾一起做了一個學習實驗,在實驗中,認為成績是個激勵因素。讓兩組大學生花3個小時左右學習一些關於神經生理學的複雜材料,也就是關於大腦機制的材料。接著,告訴其中一半的學生,將對他們的學習效果進行測試和評分;同時告訴另一半的學生,他們有機會通過向他人傳授知識來積極地使用這些材料。
  • 空中家長學校丨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復旦附中原校長給出9大...
    老師們一定聽過家長的這些疑問,「孩子怎樣才能進好學校?家長該做些什麼?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家庭類型多層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的。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
  • 獎勵孩子需警惕「德西效應」,適度獎勵孩子,才能激發學習動力
    其實,像這位媽媽一樣選擇用獎勵的方式鼓勵孩子的家長大有人在,他們都深知獎勵對於激發孩子動力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獎勵是父母對於孩子取得成就的激勵與認可,這能夠推動孩子,讓他們更加積極、更加努力。要明白只有適度的獎勵才能夠真正做到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否則只會削弱孩子的學習動力。
  • 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的秘訣
    所以,這句話對於家長的意義在於,我們要關注孩子在某一學科的進步、能力的發展,而不是一味地盯著班級的最高分或者前幾名,拿他們和孩子某一次的成績做比較。其實,對於學習和成績,很多孩子也是喜歡用「進步」來評價自己的。
  •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另外就是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比如運動、藝術,轉移他的注意力,培養他做事的專注力,總之都是不用過多關注啃指甲這件事。  2  ○ 老師,怎麼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最好激發孩子學習動力的方法就是了解孩子,如其所真是,尊重孩子的天性,給予空間讓他自己發展,不要太嚴苛管理孩子,孩子都會有滿滿的動力去學習,這個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可以從下面四個方面參考:  1、父母閉上嘴邁開腿,用你的額人生演示給孩子看。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 如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培養自我驅動的孩子?
    今天,我們將和大家分享《自驅型成長》這本書的最後一講:如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培養自我驅動的孩子?一旦這些外在力量沒有了,動力也就消失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你推一下,他動一下,你不推了,他也就不動了的原因。所以,要想長久的解決孩子的學習動力問題,必須要培養孩子的內在動機,給他們加滿油,讓他們自我驅動。
  • 青春期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不是別人能給的,需要被激發
    學習內在動力不足,是孩子對學習缺乏主動性的最根本原因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擔心的問題有很多,打遊戲、玩手機、作業不認真、早戀、交友不慎等等。然而,歸根結底,家長最擔心的還是這些事情會影響孩子的學習。還有的父母說:孩子作業不會做,自己不著急,教他還不耐煩。還是孩子只顧著玩,不計後果?還是孩子太笨?孩子這些惱人的行為背後,其實質是內在學習動力的缺乏。內在學習動力沒有被激發,所有外在的因素很難讓孩子在學習上持續努力,並獲得優秀的學業成就,大多數情況都只能是得過且過。
  • 復旦附中老校長告訴你,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孩子怎樣才能進好學校?家長該做些什麼?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我們都知道,家庭類型多層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的。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 教你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動力,幫助孩子愛上學習
    各位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大家好!上周的家長V課堂中,「番茄育心」創始人番茄媽媽,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一堂課——《兒童學習動力培養》,教你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動力,幫助孩子愛上學習。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上周的精彩內容吧。   學習動力是「要求」出來的?
  • 為啥越獎勵,孩子反而越沒有學習動力,家長要警惕「德西效應」
    很多家長都會用這種獎勵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可是一些細心的父母,也會發現,在一段時間確實會起到一些效果,可是時間久了,這些就會慢慢地失去作用。甚至孩子還會說出這些沒什麼稀罕的話?看著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還會絞盡腦汁地想像用什麼來打動孩子。其實,和任何獎勵都無關,這很可能是因為出現德西效應。
  •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你可能需要這些方法
    這些顧慮都是很正常的,大部分時候父母都是全身心地把自己能給的東西給到孩子身上,可是也會有這樣的疑問,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要怎麼樣才能讓孩子知道父母盯著他們的學習是希望他們以後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孩子學習動力不足是很多孩子都存在的普遍問題,孩子畢竟想得不夠深,學習的目的也簡單。
  • 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復旦附中老校長給出九大忠告
    ,孩子怎樣才能進好學校?家長該做些什麼?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我們都知道,家庭類型多層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的。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 開啟內在潛力 激發學習動力
    我們倡導的「拼擺拼音卡片」、「小講師展示」、「動作演示」都是在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引領孩子們開啟內在學習動力,目前我們班大多數孩子都在積極地參與,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一、拼擺拼音卡片建議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製作一套完整的(含所有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的拼音卡片,我起初引導孩子們通過在課桌上拼擺音節,激發他們認真、準確地讀懂題目的要求、含義。孩子們思考、拼擺的過程,就是複習拼音、理解題目要求、含義的最好方式。
  • 教育重磅課題: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動力
    我記得有一句經典的話:「如果你想造一艘船遠航,首先要激發水手對大海對渴望。」一旦水手有了對大海的渴望,也就有了航行的內在動力,面對困難便會產生解決困難的勇氣。教學亦是如此,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應該放到首位,一旦學生有了學習的內驅力,他便會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那麼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呢?這就要提到學習動機這個概念。也就是學生內心認為為什麼要學習,而且是持續學習。學習動機是學習最關鍵的因素之一,也是一個最難測量的因素。
  • 讓孩子真正理解「內在動機」,孩子才能自主學習,家長要懂激發
    我們家長需要做的是讓孩子真正的理解"內在動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學會去自主的學習,因此家長要懂去激發孩子,但是不能總是以物質獎勵去激發孩子。一、"內在動機"的定義來自搜狗百科對"內在動機"的解釋是這樣的:指學生的學習目的是指向學習活動本身的,因為學習活動本身能夠使學生得到情緒上的滿足,從而產生成功感。此外,"內在動機"也提供了一個可以促進孩子主動的去學習以及尋求發展的自然力量,也就是說孩子在沒有任何的外在獎賞和壓力的情況下,可以激發行為的發生。
  • 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復旦附中老校長給出9大忠告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孩子怎樣才能進好學校?家長該做些什麼?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學,總是要家長推著往前走,怎麼辦?我們都知道,家庭類型多層多樣,不能一刀切,沒有一把萬能鑰匙的。我們也不能以能否進重點學校作為評判孩子的唯一標準。不過,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長都應該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 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的三個層次,你能做到哪一層?
    現在社會上流行說:一流的家長做榜樣,二流的家長做教練,三流的家長做保姆。我們也把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分為三個層次,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第1層、家長做保姆式。在撫養孩子過程中,基礎的激發孩子內在動力的方法。(1)鼓勵和獎勵孩子。在孩子幼年時期,我們鼓勵孩子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玩具以及孩子幫助做家務。
  •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孩子愛上學習?
    曾聽一位媽媽吐槽,自從兒子上小學後,她為了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花了大量的時間盯著他寫作業、複習功課。但讓她苦惱的是,只要在她視線不及的地方,孩子就完全沒辦法主動學習。其實,真正能幫孩子培養好習慣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因為這才是他嘗試並堅持的動力。什麼是內在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