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還有哪些是我們不知道的?

2020-12-24 澎湃新聞

清明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

表示季春時節正式開始

除了是節氣之外

清明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身份

它——也是一個節日

既是節氣又是節日

這可是二十四節氣中獨一份喲

春光明媚,微風和煦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

明天清明小長假就開始啦

除了清明可以放假的福利外

你知道清明的由來和傳統習俗嗎?

快跟小編來看看吧

【清明習俗】

「三月清明烏筍香,家家爭說上墳忙。」上墳,是寧波人對清明掃墓的稱呼。寧波人重祭祀,每年到了清明這一天,在外的遊子都要趕回故裡上墳、祭祖。

時至今日,寧波人上墳仍遵循舊俗:新墳必須在「正清明」,也就是清明當天去掃。而親人離世,心中難免悲切。詩人杜牧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也是戳中淚點。

                                                  

上墳總歸要準備一些祭品。寧波人的傳統祭品中,少不了青團和麻餈。

這兩者都跟「青」或「艾」有關。將採摘來的艾葉洗淨後,與糯米粉一起揉搓,具有獨特的香氣,是屬於清明特有的味道。

上墳前,寧波人通常要先做「清明羹飯」。

「清明羹飯」有幾道必不可少的菜:黃豆芽,寓意興旺發達;豆腐,代表地田發達;烤麩,則寄託富裕之願。

由此可見,「清明羹飯」不僅是為了祭祀先祖,更是為了給後人祈福。

【清明美食】

清明時節,除了祭祖緬懷,還可以踏青出遊,品嘗美味。一方面,清明是一個略帶傷感的節氣;另一方面,它又飽含春天的氣息,帶來這個季節最美的饋贈。對於吃貨來說,一年中的鮮美盡在其中……

壹——青團

 

                                                                         圖/詩畫浙江文旅資訊

讓人看了就直流口水的青團,素來是南方地區在清明時節必吃的美食之一。剛蒸好的青團雖然有一點黏,卻也沾不上牙齒,軟軟糯糯、筋道又帶著餡兒的香甜氣息,沁人心脾。

貳——青麻餈

清明時節,艾草新鮮,寧波人的麻餈也成了美食的一道風景線,特別是東錢湖現做的麻餈,切一小塊粘上黃黃的松花粉,吃一口,不甜不膩不粘牙,清香撲鼻,軟糯適中,絕對是這個季節最美味的東西了!

叄——黑米飯

【節氣隨手拍】

節氣隨手拍之清明:

今年清明,解一解「清」「明」兩個字。

「青」,依其甲骨文字形判斷,青字,上面部分的指意為「生發」,下面部分的「月」,本為「井」。上下得意,「青」為某種產自礦井的東西,自然,這東西讓人印象最深的是其顏色。故,後世生「丹青」「垂青」「青睞」之組合。青下面的「井」,後錯成了「月」。將錯就錯,青字就這樣「郁郁青青」起來。故,後世有「青春」「青年」「青雲」「青山綠水」……不管怎麼組合,帶「青」的都是美好的。

加上三點水,便是「清」。不難想像,這字本是指水清之色和水亮狀態的。自然,和「清」相連的,也都是美好的。如清流,清和,清幽,清泉,月白風清,連一個朝代也以其為名:清朝。

日月為明,太陽在天,月亮在天,日月輝映,是正能量,更是高大上。嘿嘿,連一個朝代也以其為名的:明朝。有趣的是,在中國五行中,明屬火,清帶水,水滅火,於是,明以後便是大清了。

清是一種色、一種狀態,明是太陽月亮合體。在天地之間,在九州之內,如此清如此明,合起來便是「清明」。當然,兩字之美妙加在一起會有新的美妙之意的。如明月清風清明在躬——這是個人修為之美好。如清正廉明政治清明——這是社會進步之高妙。

解清解明知清明,統而言之,清明是大自然的清潔而明淨,清明,也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追逐的一種美好美妙之境界。

今日清明,梨花風又起,梨花風起正清明……「尋春去呀…」草就此篇,停筆之際,我低語了一句:「尋春去呀,寫什麼文字喲?!」                                                                                                                                                            ——《中國年輪》作者三耳秀才

 

春天,是我們合夥盼來的。

這當然是唯心的說法。繼續唯心,越臨近清明,我越覺得我們需要清明,需要清明節。

之前,春天的麻煩不斷。立春立意,雨水滴答,春的步伐,細碎搖擺,我們陪著寒一陣熱一陣。驚蟄打雷,春分來電,雷電之間,春天趔趄、跳踉,還偶露崢嶸。我們跟著熱一陣涼一陣。乍暖還寒,最難將息。

太陽懸空走,到達黃經 15 度,人間得清明。古書明言:「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我的感觸是:走過四個節氣的希望,走過四個節氣的麻煩,到了清明,要清有清,要明有明,天地通泰,我們要的春天,好「透」了。清明第三候,還規定「虹始見」,連彩虹都有了,it can’t be better。

這時,最應該來的是雨。這雨,是文化上的雨。文化軟實力,連綿、持續給力,年年清明盼望的雨,僅僅因為一首詩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有趣的是,這首名詩卻是一樁美麗的錯誤。據專家考證,她既不是為清明節上墳而作,也不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所作。

文化上,人們常常是不要真相要傳說,口頭上、文字上的傳說。所以,不管有多少專家多少次指正,每逢清明節,人們還是會念叨這首詩的。其因很簡單:人們鐵定認為這首詩反映了清明時節人們的共同心聲。這錯那錯,心聲不會錯。

看出來沒有?因為需要,所以這首詩就是杜牧寫的,就是寫給清明節的。其實,從文化史角度講,這早已成為規律了。你說一說,真實的三國, 《三國志》 裡的三國, 《三國演義》 裡的三國,哪一個三國對中國人的影響大呢?連在 《演義》 中走麥城的關羽,也在 《演義》之後的歷史演義中,被請入武廟成了神喲!

到了清明,我們要老天配合下雨,其實,我們更要自己表達「思時之敬」—— 清明不僅僅是一個節氣,更是一個隆重的節日。掃墓便是這個節日的核心元素。

春天要清明,中國要清明節。看似兩回事,但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是內在相通的。「梨花風起正清明」「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及清明節,是外在的,自然的,也是內在的,人文的;是傳統的,集體的,也是當下的,個體的。

生而為人,向上仰望,一條生命的長度,讓我們夠得著的一般不會超過四代。再往上溯,便會模糊。因而,人們的「思時之敬」,可分為抽象和具象兩類。

已故去的、和自己的生命交叉過的親人,清明祭掃時,我們懷著更加強烈的感情。這是很自然的事。這裡,我要說的,不是這類,而是抽象一類的「敬」。

模糊了或本來就抽象的故人或神,我們怎麼起「思時之敬」?在這方面,我覺得我們中國有化抽象為具體的諸多辦法。比如,清明掃墓,我們會在墓園植棵樹,每年都會極認真地查看墓碑上的文字,通過墓志銘,我們無形中就在確定我們家族的傳承。再比如,平時的修家譜翻家譜祠堂祭祀等等,都是。這是從小家的角度來說的。從大家、國家來說,我們祭掃烈士陵園、走訪名人故裡、祭拜黃帝陵等等,都是懷念共同的前輩,追溯我們共同的祖先,都是把抽象化為具體的行為方式。

中國人中國心,「思時之敬」,不管具體和抽象,都是我們中國人血脈相通的證明和表達。

需要清明,需要清明節。需要就是一種力量。在這種力量推動下,我學著作首詩,展示我的中國心。《清明·掃墓》 詩云:

                                                                          以上節選自《中國年輪》

【延伸閱讀】

 

 

《中國年輪》是一本節氣隨筆集。

該書以隨筆之體寫生活、寫傳統,甚至寫各種文化事件,讓作為自然知識的節氣更可讀,語言簡練而幽默,獨具個性,而作者對節氣的文化思考,又使節氣具有了形而上的美感。

全書包括6篇「頌神曲」、24篇「節氣隨筆」、24幅節氣繪畫,以及若干節氣詩書法。作者從傳統寫到當下,從節氣的自然變化寫到人的生活、寫到中國文化的特質,在觀察、思考之後,提出「中國年輪」這一文化概念,來標示二十四個節氣所內含的或代表的中國文化道法自然、敬天愛人的特質,以及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從而直達中國節氣文化的核心本質。

相關焦點

  • 清明節的禁忌和習俗,你都知道哪些?
    清明節的禁忌和習俗,你都知道哪些?時間:2020-04-03 06:54   來源:今日頭條 窮哥在重慶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禁忌和習俗,你都知道哪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除了祭祖掃墓和踏青春遊,古代清明節還有哪些習俗?
    除了祭祖掃墓和踏青春遊,古代清明節還有哪些習俗?時間:2019-04-06 19: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除了祭祖掃墓和踏青春遊,古代清明節還有哪些習俗? 今天是2019年4月5日,農曆三月初一,我國傳統的清明節。
  • 清明節有哪些禁忌你知道嗎?
    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又快到了,說到清明節我們就會想到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清明節的很多禁忌都被大家忘了,這裡就來回憶一下都有哪些禁忌和避諱,以免在清明掃墓的時候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 清明節,我們不一樣!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清明節,我們不一樣! 清明節來啦! 那麼清明節的意義是什麼呢?祭祖和掃墓,還有就是踏春,而且清明節也叫踏春節。
  •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時間:2020-04-04 18: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 清明節這些掃墓祭祖一定要知道的禁忌 小心別犯
    清明節這些掃墓祭祖一定要知道的禁忌 小心別犯時間:2019-04-02 21: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這些掃墓祭祖一定要知道的禁忌 小心別犯 每年清明節掃墓,爸爸媽媽都會說這個不行,那個要注意,這種話不能說的那麼清明掃墓到底有哪些禁忌呢?
  • 清明節有哪些忌諱,你知道嗎其中這三件事不要做
    清明節有哪些忌諱,你知道嗎其中這三件事不要做時間:2020-04-04 18: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有哪些忌諱,你知道嗎其中這三件事不要做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重大春祭日,各地的風俗習慣可能有些許差異,但掃墓祭祖和踏青卻是這個節日最基礎的主題。
  • 你知道唐代在清明節時一般都有哪些約定俗成的事嗎?
    相信大家都是知道清明節,那你知道它的由來嗎?話說春秋時代介子推在晉文公在外逃亡時不離不棄,危難時刻還割肉相救。等到晉文公功成名就之時,其謝絕了晉王的封賞,攜帶其母親隱居於綿山。也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臨近,古人便慢慢地吧寒食節和清明節相併在一起了,所以許多人也將晉文公紀念介子推的故事當作了清明節的由來。今天就來說唐代在清明節有哪些活動?有祭祀上墳的,有交友踏春的,有放紙鳶蕩鞦韆的,有玩蹴鞠鬥雞的,當然也少不了飲酒論今,品詩論文,和吃冷食。在唐代清明節便被列入了國家法定節日,從開始的3天加至7天。
  • 清明節各地飲食文化習俗,你知道哪些呢?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們的傳統節日,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古時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後來民間大都把兩個節日合而為一,一般叫清明,少數地區叫寒食節。
  • 還有兩天就清明節了,祭祖前,你知道要做哪些準備?
    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所以,並不是清明節當日掃墓最好。時間上也有些差異。提醒朋友們,掃墓的時間還需要根據當地的相關習俗去做。 2、掃墓當日幾點出發最好?需要根據自己情況。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由來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2019年清明節就要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清明節簡介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 清明節除了祭掃還有更多文化內涵
    對很多人來說,現在的清明節和農曆的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一樣,只是簡簡單單成了一個上墳的節日,失去了清明節本來的文化含義,甚至成了一些在外遊子的一種負擔。只不過農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沒有清明節如此隆重而已。  清明本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後十五天,「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故名清明,」。後來漸漸地和寒食節合而為一了,成為一個節日。
  • 清明節祭祖,你知道有哪些禁忌嗎
    一年一度,清明節到了,這裡,我們首先要向為了新中國解放而犧牲的英雄們,向抗擊疫情獻出生命的英烈們默哀,致敬!文明祭祀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也是先人們重要的節日。清明節前後,大家都要給親人祭祀。清明賦詩2,禁忌孕婦祭祖因為去祭祖的路上,一般都是山路崎嶇,這樣,孕婦去了很危險,還有墓地的陰氣有可能會動胎氣,所以,為了避免麻煩,孕婦不要去祭祖
  •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插柳鬥雞蹴鞠蕩鞦韆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插柳鬥雞蹴鞠蕩鞦韆時間:2017-04-01 23:1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插柳鬥雞蹴鞠蕩鞦韆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 清明節!讓我們一起來感恩
    清明節,國家降半旗致哀,因為疫情去世的英靈,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對因為疫情而逝世的人們默哀。歲月更替,世事無常。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變數,一切都充滿著不確定的因素。但是,無論時光怎樣更迭,怎樣的物是人非,我們也不能忘記感恩,特別是在今天:清明節,這個殊勝的日子裡。
  • 2020年清明節是什麼時候?放幾天假?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2020年清明節是什麼時候?放幾天假?清明節有哪些習俗?時間:2020-04-03 06: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清明節是什麼時候?放幾天假?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 應該知道的清明節祭祀禁忌,不要惹你的祖先不高興
    馬上就到清明節了,在我國的傳統觀念中,清明是掃墓祭祀祖先的日子。在林正英的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與鬼神「交流」存在很多規矩,破壞了這些規矩可能就會惹逝去的人不高興,那麼清明節祭祀的過程中有通常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呢?
  • 清明節掃墓用什麼花最合適 清明節時盛開的花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用什麼花最合適 清明節時盛開的花有哪些? 桃花、李花、梨花、迎春花、百合花、海棠、水仙.、迎春、白玉蘭、紫玉蘭、君子蘭、海棠、櫻花、鬱金香等。在清明節大家都會有著掃墓的習俗,而在掃墓之後多會買一些花來擺放在親人的墓前的,但是在花的選   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用什麼花最合適 清明節時盛開的花有哪些?     桃花、李花、梨花、迎春花、百合花、海棠、水仙.、迎春、白玉蘭、紫玉蘭、君子蘭、海棠、櫻花、鬱金香等。
  • 年年都在過清明,你知道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嗎?不只是祭祀那麼簡單
    清明節之所以成為節日,和寒食節有很大的關係。寒食節是古人們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設立,相傳晉文公為了迫介子推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在介子推死難的那一天,人們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在漢朝山西地區的百姓為了祭祀介子推,一個月都不使用火。
  • [網絡中國節]清明節不該忽視的十五個禁忌-清明節 禁忌 鬼節 掃墓...
    原標題: 清明節不該忽視的十五個禁忌  原標題:清明節有哪些禁忌 清明節不該忽視的十五個禁忌當然,各地都有一些當地的習俗,我們要尊重這些習俗。還有,對於某些風水習俗來說,給去世一年內的親人掃墓和給已經去世超過一年以親人掃墓,時間上也有些差異。萬年曆提醒朋友們要遵守當地的相關習俗去做。  其二,掃墓當日出發的具體時間越早越好嗎?答案是並不是,需要根據自己情況,最好是在5-7點,即卯時。不過最好在下午三點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