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大西瓜一斤7毛沒人買,小瓜一斤3元"供不應求"

2020-12-18 大河網

河南商報記者 吳智星/文 王訪賢/圖

近期,鄭州中牟大西瓜價格持續低迷,地頭價每斤僅售7毛多,相較往年同期下降近一半。而在鄭州的果蔬市場,山東、河北等地單價高1至5毛的外地瓜,反倒更受客戶青睞。

大西瓜價格腰斬的背後,中牟的禮品瓜走俏,某村預計今年可產300萬斤小瓜,價格3元1斤,目前供不應求,來年還要擴大規模。

與往年同期相比,今年大西瓜價格下跌一半

夏天到了,又是一個吃瓜的季節。

每年五六月份,大棚西瓜開始上市,擠佔菠蘿份額,率先替西瓜佔據水果市場。前幾年,在露地瓜還未上市之前,中牟的大棚西瓜可以賣個好價錢,就在去年,批發單價一度達到1.5元。

河南商報記者從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果蔬市場(以下簡稱「萬邦」)獲悉,近期,西瓜價格均有下降,而中牟的大棚瓜的價格持續低迷,僅7毛多一斤。

河南商報記者也從中牟縣政府了解到,目前,無籽西瓜的地頭價每斤0.75-0.8元;有籽西瓜的地頭價每斤0.6-0.7元。

姚家鎮是中牟的產瓜大戶,僅一個155戶村民的雷家村就能產瓜200多萬斤。

「去年1斤1塊5,今年整個農作物市場不景氣,西瓜1斤只能賣到7毛多。」在接受採訪時,雷家村黨支部委員王小林說,他家也種有5個大棚地瓜,目前還有一大棚的西瓜沒有賣掉,「賣不上價」。

王小林回憶,去年的五六月份,外地車一車一車的過磅,而今年一共才來了6、7輛車。

雷家村黨支部書記王拴巧說,瓜也不是賣不出去,就是賣不上價。

外地瓜雖貴,反倒更受市場青睞

鄭州市園林局中原綠化管理隊黨支部副書記劉繼華,也是雷家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劉繼華介紹,村內的西瓜主要依賴三個渠道銷售:萬邦市場上瓜農自行交易、外地車前往田間地頭收瓜、商販消化部分。

雷家村的瓜農說,村裡的瓜賣得都是地頭價,今年大西瓜不好賣,價格低,收瓜的也少,「而商販通過倒賣,能買一塊幾,瓜農辛苦來的血汗錢都被商販賺走了。」

為了幫助雷家村瓜農賣瓜,劉繼華所在的扶貧工作隊聯繫了鄭州航海東路街道辦事處,在轄區的小區內設置了愛心瓜棚,「每斤一塊二」,三天就幫瓜農賣出近萬斤,總算是幫瓜農稍微挽回了一些收入。

「但是,這樣幫他們賣瓜不是長久之計。」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採訪時,劉繼華提到,今年山東瓜的價格不像以往,目前還沒有降下來,而受此影響,雷家村的瓜賣不上價。

而在萬邦,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相比中牟大西瓜,湖北、山東等外地瓜受全國瓜價下跌影響較小,仍比中牟大西瓜貴出1到5毛。

相比之下,外地瓜更受客戶,尤其是大型商超、連鎖門店的歡迎。王明明介紹,相較之下,外地來的瓜多是品牌瓜,還帶有包裝,加上口感好一些,因此更受客戶的青睞。

此外,王明明說,隨著市場的變化,外來的精品瓜也對本地大西瓜市場有所衝擊,「今年湖北來的吊瓜價格雖高,但也比較好賣。」

禮品瓜預計一年能收300萬斤,至今仍是供不應求

知情人士介紹,中牟種瓜主要有兩大產地,一個是雷家村所在的姚家鎮,主產大西瓜;一個是韓寺鎮,近些年正在大力發展精品西瓜。

在中牟,韓寺鎮大洪村是最早種植西瓜的村莊之一,也是中牟種瓜技術最為成熟的村莊之一。

中牟縣韓寺鎮大洪村村主任校海成說,大洪村已經嘗到了精品西瓜的甜頭,今年年初,他們成立了中牟萬潤農業專業合作社,凡是參加合作社的會員,可以優先發展精品瓜。

校海成說,相較大西瓜而言,雖然單價3元,小瓜更不愁銷。截至採訪時,他說,村子裡已經賣出1000多箱小瓜了。

校海成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全村5600畝瓜地,小瓜的面積在2000多畝,尚不足一半,未來還將擴大規模。

校海成分析,今年預計能收小瓜300多萬斤,「不愁賣,中牟縣城和鄭州市很多人開車過來買,目前市場對於小瓜的需求量還是很大,供不應求」。

2018年6月9日,在大洪村舉辦了"鄭州第一屆珍品西瓜品鑑會及採摘線路推介活動"。

鄭州市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徐志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對於種植戶來說,精品瓜經濟效益更好,即使是最普通的技術,也可以比種植普通西瓜一畝地收入提高五千到一萬元。

中牟當地人更願意稱精品為禮品瓜,「個頭小,又甜,有盒子包裝,方便的很。」


相關焦點

  • 同樣是中牟瓜 身價差3倍 大西瓜的煩惱小西瓜你不懂
    河南商報記者吳智星近期,鄭州中牟大西瓜價格持續低迷,地頭價每斤僅7毛多,相較往年同期下降近一半。而在鄭州的果蔬市場,來自山東、河北等地的單價更高的外地瓜,反倒更受客戶青睞。大西瓜價格低迷,中牟的小西瓜卻走俏,韓寺鎮大洪村預計今年可產300萬斤小西瓜,價格3元1斤,目前供不應求。
  • 開封瓜農鄭州街頭排長隊賣瓜:在開封只能賣2毛!來這兒還能賣個6、7毛
    去年賣到八九毛一斤的西瓜,今年只能賣到六毛每斤。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240國道兩側,眾多瓜農等待收瓜的商販。「這比在家裡賣好些,家裡能賣到兩毛就不錯了。」老李說,雖然有些賠本,但還是要儘可能多賣些,儘量減少損失。老李坦承,今年瓜賣得不好,與口感有很大關係。「下雨影響太大了。」
  • 這種網紅西瓜,一斤竟然賣35元,讓那些辛苦了一年的瓜農情何以堪
    這種網紅西瓜,一斤竟然賣35元,讓那些辛苦了一年的瓜農情何以堪!最近小編在網上發現了一種拇指大的西瓜,這個西瓜的價格還特別的貴,一斤竟然要35元,大小和鴿子蛋、櫻桃番茄相似,呈橢圓形,表皮深綠色覆有銀綠色條紋,外觀像小西瓜,表面光滑無刺,內瓤青綠色,口感獨特,既有黃瓜的清香,又有檸檬的酸甜,果實可直接食用。
  • 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
    導讀: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大家好,我是三農小七,每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三農知識,特別是農村動植物知識。了解更多的農村動植物知識和農業知識,有助於農民朋友日子過得更紅火。
  • 迷你版的小西瓜,曾是農村娃的零食,百元一斤,值得種植嗎?
    今天分享的主題:迷你版的小西瓜,曾是農村娃的零食,百元一斤,值得種植嗎?對於80後的農村娃來說,小時候生活條件困難,很少有吃零食的機會,想吃零食基本都是靠自己去山上田地找野果吃,而那個年代野果也很多,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野果吃,現在看來,野果當零食是多麼讓人羨慕啊。不知道現在的80後還記得農村的這些野果麼?
  • 「相思果」40元一斤供不應求,農民為啥不種植?
    比如我們熟悉的「南美洲人參」,其實就是「南美洲大蘿蔔」,真要告訴你那是土著們吃的大蘿蔔,估計1文錢一斤您也不會買。但是,告訴大家那是歪果仁的「人參」,這好,那好,啥都好,很多人「乖乖的」掏錢購買,哪怕它上千元一斤。但當聽說那是十字花科的外國「蘿蔔」,歪果仁都不愛吃的東西,立馬就沒有人買了。
  • 廢紙箱價格大變 上周一斤賣1塊3 現在只能賣3毛
    前幾天廢紙箱一斤1.3元,能賣過3斤廢鐵,然而不到一周,已狂跌至0.3元。  紙箱回收一周跌得剩零頭  家住文化東路附近的李女士近幾個月攢了不少廢紙盒,她盤算著怎麼也能賣幾十塊錢。23日,「破爛王」上門過秤後,卻只給了7塊多。「最近幾天紙箱子又跌了,現在一斤才3毛錢。」
  • 腦筋急轉彎:一斤白菜5毛,一斤蘿蔔6毛,那一斤排骨多少錢?
    這些都是一個個看似複雜的問題,卻蘊含著令人意想不到的簡單答案,讓人在了解答案後心中豁然開朗,繼而開懷大笑。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最搞笑的腦筋急轉彎,看看你能猜出多少呢?一起來笑一笑吧!腦筋急轉彎:一斤白菜5毛,一斤蘿蔔6毛,那一斤排骨多少錢?腦筋急轉彎第一題:早上,玲玲到劉大媽那兒買茶葉蛋,手上的錢正好夠買兩個,劉大媽卻不肯賣給她,這是怎麼回事?
  • 20元一斤的楊梅 還價18元一斤果農不賣 後來5元一斤他們求人買
    因此,近些天農貿市場不管是本地楊梅還是外地楊梅都彼彼皆是,楊梅不少,可價格普遍不低,雖然沒有剛上市之時的百元左右一斤,但現在市場上的楊梅都基本在20元左右一斤。(敬請關注百家號——狐攝天下。欣賞更多美圖,分享更多趣事)20元左右一斤的楊梅,可是一個人的一餐飯錢,也有可能是有些人家一家人的一餐飯錢,確實價不低。
  • 南方特有水果,很多人的最愛,售價15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
    在南方種植著一種叫做釋迦果的水果,它主要生長在海南、雲南、兩廣和福建地區,釋迦果口感香甜是很多南方人的最愛,如今市場售價15元一斤。當然釋迦果也並非完美,據了解釋迦果含有很高的油脂,肥胖的人不建議食用,釋迦果為溫性水果,熱性體質的人不宜多吃,易上火。釋迦果作為南方特有的水果,長期以來受到很多南方人的喜愛,但是在北方知道的人並不多,因此釋迦果屬於小眾水果。不過隨著釋迦果種植量的增加,釋迦果的受眾群體將會越來越大。
  • 今夏的拇指西瓜,一口一個80元一斤?網友卻說:還沒黃瓜好吃
    今夏的拇指西瓜,一口一個80元一斤?網友卻說:還沒黃瓜好吃今年夏天到了,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有沒有嘗到,從冬天開始就一隻念叨的大西瓜?反正呢,昨兒個,小哥哥點了一杯西瓜汁,味道還是不錯的,這西瓜的季節終還是來了啊。原以為又是個西瓜盛行的季節,結果有人告訴我說,今年流行小西瓜?而且今夏的拇指西瓜,一口一個還要賣80元一斤?這個世界是怎麼了。
  • 野生的10元一斤,全縣種了幾十萬畝,如今收購價8毛一斤,為啥?
    說起黃姜很多人不認識,也有很多人認為它是吃得那種姜,村民老王表示如果是吃的那種姜就好了,吃的姜3、4塊錢一斤,這種黃姜才8毛錢一斤,村民種了都懶得挖。黃姜又叫做火頭根、枕頭根在我國分布廣泛,黃姜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民間反映根莖有滋補作用也可解毒消腫,但吃多後會頭暈,用搗爛的根莖可以毒魚。
  • 農村沒人要的「蜂房」,卻是中藥裡的寶,如今400元一斤供不應求
    農村沒人要的「蜂房」,卻是中藥裡的寶,如今400元一斤供不應求!中醫是一個很包容的世界,許多平時常被人們忽視的東西,往往在中醫裡面卻能成為除病救人的良藥。比如這種以前在農村常被人們忽視丟棄的「蜂房」,卻沒有意識到它在中醫藥裡面還是不可多得的「寶貝」,如今很多地方甚至賣到400元左右一斤,依舊是供不應求。在農村長大的小孩子對蜂房並不陌生,畢竟「捅蜂窩」這種事,調皮的孩子小時間可沒少幹。
  • 南方才有的水果,名字很霸氣,收購價3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
    摘要:南方才有的水果,名字很霸氣,收購價3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11月份以後,正是水果集中上市的季節了,在北方這段時間梨子、蘋果就紛紛上市了,今年因為豐收,不少地區蘋果還出現了銷售不暢的情況,果農們急著等待果商去收購。
  • 它是「海裡的蟲草」,8年前一斤10元,如今一斤100元,供不應求
    其中釣魚是很多人喜愛的一種活動,蚯蚓正是一種較常用的釣餌。大約半個世紀以前,生活在海邊的人們,去釣魚的時候,也會用一種「大型蚯蚓」加工成釣餌。這種「大型蚯蚓」短的也有一米長,長的有兩三米,直徑有二三釐米,比地裡的蚯蚓大多了。這種釣餌其實不是蚯蚓,而是一種生活在海邊的環節動物——海腸子。
  • 寒冷北方進口菠蘿蜜25元一斤 金果獼猴桃8元一隻 提子12元一斤
    圖中剝好的菠蘿蜜的價格是25塊錢一斤。在一家蘇寧小店,小編發現不到30塊錢一盒一斤裝的車釐子。在水果店裡,車釐子的價格便宜的有100元3斤的,也有貴一些50多至60塊錢一斤的,小編嘗了一顆圖中的車釐子,味道真是不錯,怪不得進口水果賣的這麼貴。
  • 青島早市海鮮便宜,魷魚7元一斤,墨魚15元一斤
    墨魚,15元一斤在青島一海鮮早市,一個賣墨魚、魷魚的海鮮攤位前,圍滿了不少市民,他們你一斤、我兩人斤購買著魷魚、墨魚。攤位上的海鮮越來越少,最後一點魷魚也讓市民購買了。魷魚7元一斤小編看到,這些魷魚看上去還挺嚇人,紅紅上,髒兮兮的,看上去醜陋無比。不過價格真便宜,才7元一斤,這樣的價格也就買兩斤的蔬菜錢。
  • 廣東果農菠蘿2毛一斤賣不出去,超市水果卻翻倍賣,原因令人唏噓
    廣東果農菠蘿2毛一斤賣不出去,超市水果卻翻倍賣,原因令人唏噓像廣東湛江徐聞縣就出現了這樣的事情,果農種了很多的菠蘿,而價格卻是2毛錢甚至1毛錢一斤,即使是這樣的價格也不是每個農戶都能賣出去,更多的農戶只能任其爛在地裡,因為這樣的價格甚至連人工錢都不夠!
  • 以前7元一斤家家都養豬,現在25元一斤反而沒人養豬了,咋回事?
    現在之所以出現「以前7元一斤家家都養豬,現在25元一斤反而沒人養豬了」這種特殊而反常的情況。筆者認為,這主要是由養豬門檻大大提高了和養豬成本大大提高了造成的:一.以前豬仔的成本是極低的,一頭豬仔只要一百多元至兩三百元,什麼人都能夠養得起。以前在農村家家戶戶養豬養個十頭八頭的,那都不是什麼事。極低的養豬成本使得以前的農村養豬現象極為普遍,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哪怕你是貧困戶也能隨隨便便、輕輕鬆鬆的養個十來頭豬。2.
  • 農村這種瓜一顆藤產量千斤,所以叫千斤瓜又叫佛手瓜,一斤賣3元
    農村這種瓜一顆藤產量千斤,所以叫千斤瓜,又叫佛手瓜,一斤賣3元在農村待過的人應該對下面這種瓜不陌生,各地的名稱都不太一樣,有的叫佛手瓜,也有的叫做奎瓜或者託兒瓜,長在藤上,一個個垂下來就像是掛著的燈籠一樣的,其實是一種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