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網紅西瓜,一斤竟然賣35元,讓那些辛苦了一年的瓜農情何以堪

2020-12-18 sunshine美食屋

夏天到了,如果要用一樣東西來代表夏天你會選擇什麼呢,當然是西瓜了,俗話說,沒有西瓜的夏天是不完整的,炎炎夏日到來,西瓜是炎熱中消暑納涼的必備佳果。天氣逐漸的熱了起來,人們都穿起了涼快的衣服。吃上一塊涼涼的冰鎮西瓜,那感覺,真實爽極了。夏天的天氣還是非常乾燥的,所以我們的身體就容易缺水,而且還非常容易身體疲勞。在這樣的季節,我們一定要記得少吃油膩的食物。這種網紅西瓜,一斤竟然賣35元,讓那些辛苦了一年的瓜農情何以堪!

最近小編在網上發現了一種拇指大的西瓜,這個西瓜的價格還特別的貴,一斤竟然要35元,大小和鴿子蛋、櫻桃番茄相似,呈橢圓形,表皮深綠色覆有銀綠色條紋,外觀像小西瓜,表面光滑無刺,內瓤青綠色,口感獨特,既有黃瓜的清香,又有檸檬的酸甜,果實可直接食用。一斤小西瓜都能買好幾斤的大西瓜了,那些辛辛苦苦種了一年的瓜農情何以堪?

建議大家還是多吃大西瓜,今天我就教大家一些挑選西瓜的訣竅,西瓜一般分為圓形和橢圓形的,那麼不管是圓形還是橢圓形的西瓜只要體型勻稱即可,要是頭大尾小或頭尖尾粗的畸形瓜通常是差瓜。好的西瓜一般紋路清晰,深淡分明,光澤鮮亮,我們要選條紋分的比較開,並且條紋顏色比較深的,相反條紋顏色淺的,而且花紋雜亂的西瓜,就是不夠成熟的,瓜內的筋也會比較多。

最後一點就是聽聲音了,沒有熟的西瓜,拍打的聲音一般是非常清脆的噹噹聲,而熟的西瓜聲音是嘭嘭的聲音,越熟的西瓜聲音就越沉悶。趕快去買幾個西瓜解解渴吧!

感謝大家的閱讀,也感謝粉絲的關注。為了感謝各位粉絲的關注每個月月底的時候,給我文章點讚、評論次數最多的粉絲送福利哦!

相關焦點

  • 農村這種瓜一顆藤產量千斤,所以叫千斤瓜又叫佛手瓜,一斤賣3元
    農村這種瓜一顆藤產量千斤,所以叫千斤瓜,又叫佛手瓜,一斤賣3元在農村待過的人應該對下面這種瓜不陌生,各地的名稱都不太一樣,有的叫佛手瓜,也有的叫做奎瓜或者託兒瓜,長在藤上,一個個垂下來就像是掛著的燈籠一樣的,其實是一種蔬菜。
  • 南昌居然有日薪1000元的職業,讓我情何以堪!
    > 一直聽說過月薪超高的職業,例如鑑黃師、酒店體驗師、薦書師……可這次朋友居然給我說,南昌還有日薪1000元的
  • 5元一斤的水果在平臺賣2元,辛苦一年老農血本無歸
    由於冰糖橙比較搶手,故而其價格一直都保持在五元左右。但是近來五元一斤的價格去賣冰糖橙卻賣不動了,原因是因為電商平臺上的冰糖橙只賣兩元。將近兩倍的差價使得用戶們都去電商平臺購買去了,而線下的冰糖橙缺賣不出去,致使冰糖橙積壓成堆爛掉,農民是血本無歸。無奈,農民只得把自己的產品賣給中間商。
  • 中牟大西瓜一斤7毛沒人買,小瓜一斤3元"供不應求"
    大西瓜價格腰斬的背後,中牟的禮品瓜走俏,某村預計今年可產300萬斤小瓜,價格3元1斤,目前供不應求,來年還要擴大規模。前幾年,在露地瓜還未上市之前,中牟的大棚西瓜可以賣個好價錢,就在去年,批發單價一度達到1.5元。 河南商報記者從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果蔬市場(以下簡稱「萬邦」)獲悉,近期,西瓜價格均有下降,而中牟的大棚瓜的價格持續低迷,僅7毛多一斤。 河南商報記者也從中牟縣政府了解到,目前,無籽西瓜的地頭價每斤0.75-0.8元;有籽西瓜的地頭價每斤0.6-0.7元。
  • 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
    既像香蕉又像黃瓜這種蔬菜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香蕉瓜。因為它長得讓人分不清楚是香蕉?還是黃瓜?剛引進的時候一斤能夠賣到50元左右。香蕉瓜的前景,農民致富新物種?商家除了炒作成片,將香蕉瓜的價格炒到了50元一斤,還炒作種苗。讓農民大量種植,一些農民不明真相,看到價格很高,一斤能夠賣到50元,於是大量種植。
  • 這種「網紅」海鮮要上市了,最貴賣到70元一斤,直接清蒸原汁原味
    已經進入春天很久了,天氣也漸漸暖和起來了,很多人都去踏青挖野菜嘗嘗鮮,其實這時候很多海鮮也開始陸陸續續上市了,有不少現在正鮮嫩,正是好吃時候,今天小編要講的就是這種「網紅」海鮮要上市了,最貴賣到70元一斤,直接清蒸原汁原味。
  • 西安革命公園利民年貨節 35元一斤熟牛肉竟是豬肉?
    這不,攤位上所賣的陝南豆腐乾、醃製臘肉、藏紅花甚至熟肉製品都是供不應求。  35元一斤熟牛肉 低於市場價三分之一  記者:「這是啥肉啊?」  攤販:「牛肉,小黃牛肉。」  記者:「多錢一斤?」  攤販:「有35的,也有38的。」  攤位上熟牛肉的價格分了兩種,不帶筋的比帶筋的便宜了三塊錢。  攤販:「要了可以嘗一下。」  記者:「牛肉沒問題吧?」  攤販:「沒問題,你現場嘗嘛。」
  • 怪事,村民種絲瓜不收瓜只收水,原來一斤絲瓜水賣150元
    在貴州的榕江縣這邊的村民種了很多絲瓜,但是讓人奇怪的是他們把絲瓜的瓜藤剪斷了,將剪斷的瓜藤插入瓶子裡提取汁液。於是其中一位種植戶就解釋了採商用水的種植戶不容許結瓜,結瓜的出水量比較少。從種到收一般是四個月的時間,全程不打藥。因為絲瓜的利益沒有絲瓜水大。另一個種植戶告訴我們今年絲瓜水的收益高,收了很多的水,將近5000斤的水。
  • 西瓜還能這樣吃,網紅西瓜吃法,優雅吃西瓜,再也不怕吃花臉!
    西瓜還能這樣吃,網紅西瓜吃法,優雅吃西瓜,再也不怕吃花臉!夏天人們吃西瓜的比較多,西瓜吃了冰涼爽口的,非常解渴,尤其是西瓜在冰箱裡,放上一段時間再拿出來吃,簡直比任何美味吃著都要好吃。平常我們老百姓特別的喜歡吃水果,但是今年水果的價格實在是太讓人失望了,蘋果,梨的價格都要十幾塊錢一斤,很多人表示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吃過蘋果和梨了,那麼大家呢,可以多吃一些西瓜,西瓜比蘋果,梨的營養價值還要高。水果的價格賣那麼貴的,讓他們繼續貴著去吧看誰會買。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非常火爆的西瓜的吃法。
  • 律師函:請停止污衊情何以堪編造數據黑明星王一博的侵權行為
    情何以堪成為數據君之路(給首次關注情何以堪的朋友) 2020年6月7日,偶然網上衝浪吃瓜,發現某明星代言的酵素解鎖進度異常,單ID用戶一天時間完成金幣值6800萬,同時千萬金幣以上用戶6人,百萬以上1人;基於對數字的敏感,本人對此數據非常困惑,就在當時的豆瓣火研組發表了一篇詢問的貼(當時ID
  • 賣瓜翁寧願天熱似蒸籠 一天多賣兩三百斤(圖)
    金牛路上的瓜農   對許多瓜農來說,這個夏日,炎熱似乎有些姍姍來遲,瓜農都希望趁著天熱多賣些瓜,能賣上好價。酷熱之下,瓜農瓜販們,辛苦並快樂著。  地點:金牛路  又大又甜的瓜,六毛一斤  「賣瓜,賣瓜,又大又甜的瓜,六毛一斤。」早上7點,在金牛路美域花園小區門口,來自亳州的姜大姐扯著嗓子大聲吆喝著賣西瓜。她黝黑的臉上汗水直淌,藍色襯衣也就被汗水浸溼了。  姜大姐的攤位上,足有四五百斤西瓜。
  • 它有「植物活化石」的美稱,鮮花賣到25元一斤,價值珍貴
    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說的是農村裡面一種樹的開的花,新鮮的竟然賣到25元一斤,一天可以賺幾百塊錢。都是摘那種花骨頭,蠻壓稱的,一天可以摘30多斤,一天可以賺700多元錢。非常不錯,這種花不摘也會自己掉了,浪費掉了。 小吳仔細地看了一下,原來這種樹叫做杜仲樹,25元一斤的是摘杜仲樹的雄花。
  • 海鮮市場的花甲螺38元一斤賣得竟然比大蝦還貴!這是真的吧?
    價格也差不多,都是50、60一斤,不過都是沒有膏的。看得見彈蝦的尾巴是紅彤彤的,個頭也大一些,但是價格貴啊,90一斤呢!我我我還是等到開海先再考慮椒鹽彈蝦吧。還能看到有些蝦在撲噠撲噠的動,還是蠻新鮮的,大蝦跟手掌差不多長,竟然只賣35元一斤!!很便宜啊!邊上的小蝦就賣10元,買回去隨便炒炒蝦米什麼的也好吃。
  • 葉子像杏葉,根像人參,這種農村常見的野生植物,城裡賣35元一斤
    導語:葉子像杏葉,根像人參,這種農村常見的野生植物,城裡賣35元一斤人參這種植物相信很多人都是很熟悉的,因為這種植物有很多價值,所以很珍貴。因為人參越來越珍貴,和人參比較相似的一些的一些農村的野生植物也越來越受歡迎,比如杏葉沙參這種植物。
  • 這種水果維C是蘋果的20倍,南方賣4元一斤,北方賣到了12元一斤
    在南方有一種水果,在市場上賣4塊一斤,但是到北方換了一個名字,就賣到了12元一斤,這種水果就是牛奶棗。在南方可能很少有人買,但是到了北方,很受歡迎,一般都要賣到12元一斤,因為北方人覺的它很有營養,所以很多人吃。
  • 從不餵白糖;一箱蜂一年割12斤左右的封蓋蜜;賣120元一斤怎麼樣?
    前幾天有位養蜂人跟聽蜂之語說:自己的蜜蜂從來不喂,一箱蜂一年取12斤左右的純封蓋蜜,賣120元一斤怎麼樣?說實話,聽蜂之語無法回答這個問題。蜂蜜不管你賣多少一斤,只要你能賣出去,那就是合理的。如果能賣120元一斤,你硬讓人家賣60一斤,這就顯得有點多管閒事了。
  • 曾經無人問津的東西,現在竟然能賣到150元一斤的,到底什麼原因
    曾經無人問津的東西,現在竟然能賣到150元一斤的,到底什麼原因當世界變化如此之快的事實,它可以最好地反映出許多物質上的變化。比如很多事情一旦人們看到,現在的產品。這難道不是世界變化的赤裸裸的表現嗎?在農村,老年人說話最多。
  • 俗稱馬泡的野瓜,但一斤能賣到40元,曾是兒時的玩具,少有人種植
    在農村這片廣闊的田野上,孕育著非常多的動植物,小時候對於很多農村的小夥伴來說,沒事的時候就會去採摘一些野果,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則可以當成玩具,像山柿子、酸棗、八月瓜等等,另外還有植物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以前農村醫療設施匱乏,所以在民間延伸著使用草藥的傳統,像魚腥草就是比較著名的中草藥,這些可能在農村來說不算什麼有價值的植物,但是這些可都是大自然所賦予人們的寶貴財富
  • 成品賣300元一斤,原料每畝產值3千元,如今農民卻很少養殖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東西,它的成品在市場上賣300元一斤,原料每畝產值3千元,如今農民卻很少養殖。這就是蠶繭,記得兒時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種植幾畝的桑樹,那時候通過桑樹養蠶可以能讓農民增加不少收入。春蠶和秋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兩季蠶了,這個季節氣溫不高,正適合養蠶,那時候一斤蠶繭可以賣到10元左右,要是養殖3張的話,按一張80斤產量算,一年就可以增加收入2400元,90年代的時候,能有這麼多收入是相當可觀了。可後來,人們卻紛紛把地裡的桑樹給挖掉了,還原成農田了。這又是為什麼呢?筆者後來也想了下,大致分析了下,可能有這樣的幾種情況。
  • 超市裡的活蝦賣35元一斤,路邊煮好的熟蝦賣28元一斤,你買哪種?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蝦中含有20%的蛋白質,是蛋白質含量很高的食品之一,是魚、蛋、奶的幾倍甚至十幾倍,蝦和魚肉相比,所含的人體必需胺基酸纈氨酸並不高,但卻是營養均衡的蛋白質來源,另外,蝦類含有甘氨酸,這種胺基酸的含量越高,蝦的甜味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