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瓜翁寧願天熱似蒸籠 一天多賣兩三百斤(圖)

2020-12-25 中安在線網站

金牛路上的瓜農

  對許多瓜農來說,這個夏日,炎熱似乎有些姍姍來遲,瓜農都希望趁著天熱多賣些瓜,能賣上好價。酷熱之下,瓜農瓜販們,辛苦並快樂著。

  地點:金牛路

  又大又甜的瓜,六毛一斤

  「賣瓜,賣瓜,又大又甜的瓜,六毛一斤。」早上7點,在金牛路美域花園小區門口,來自亳州的姜大姐扯著嗓子大聲吆喝著賣西瓜。她黝黑的臉上汗水直淌,藍色襯衣也就被汗水浸溼了。

  姜大姐的攤位上,足有四五百斤西瓜。害怕西瓜被壓壞,她在四周用綠色棉襖層層地包裹住。害怕西瓜被曬壞,她撐起了遮陽篷,將陽光擋個結結實實。

  姜大姐說她是從去年才開始賣瓜的。每天從早上7點忙到晚上10點,姜大姐和丈夫都在忙著賣。「我們家兩個孩子,一個上初中,一個上高中,我們夫妻倆也不會什麼手藝,就靠賣這些瓜給孩子上學了。」姜大姐說,他們的瓜都是從上百裡以外的山南買回來的,生意好時,平均每兩天能夠賣掉一車瓜。「前些天涼快,好瓜五毛錢一斤都不好賣,次點的瓜五塊錢兩個也賣不出去。」

  地點:和平路菜市場

  夫妻賣瓜就為了兩娃

  范文同夫婦是肥東縣眾心鄉一戶瓜農,今天凌晨三點,范文同夫婦和叔叔範開友就開著自家的小貨車踏上了一天的賣瓜之路。20多裡的路,貨車要行駛3個小時。「今天天熱,早上八九點是西瓜賣得最快的時候,如果這時候把瓜賣完,我們就可以回家了,但如果西瓜沒有賣完我們就得待到下午。」這已經是范文同一家賣瓜的第七天了,「這瓜是我們家自己種的,甜,水分還多。」妻子鍾芳燕用衣服擦了擦滿臉的汗水說道。因為今天天熱,西瓜賣到了八毛一斤,這讓夫妻倆十分欣慰。

  范文同家裡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合肥上大學,小兒子外出打工,眼看兒子們都長大了快要結婚生子了,夫妻倆感覺心裡壓力很大。「在農村,沒有房子誰會把女兒嫁給你啊!」范文同說,家裡除了要將四畝西瓜趕在立秋之前賣完,還要忙著將房子蓋起來。

  「我年年都在這裡買他們家的西瓜。」一位顧客告訴記者。范文同一家人汗流浹背,但面對絡繹不絕的顧客他們又是那麼的開心。

  地點:和平路小巷

  辛苦賣瓜熱暈老人家

  小殷是肥東張集人,家中種著一畝半西瓜。每天,她都會帶著爺爺乘車前往合肥市瑤海區和平路的一個小巷賣瓜。

  殷爺爺今年76歲了,為了省錢,當天晚上賣不完瓜,他們就在馬路邊上隨便找個地方躺一宿,第二天繼續賣瓜。

  附近小區的居民對爺孫倆的生意都很照顧,經常去那兒買瓜。這兩天天氣特別熱,對爺爺身體也是一種考驗。昨天下午,小殷正在一旁替顧客稱瓜,突然身邊傳來一聲悶響,回頭一看,爺爺暈倒在地上,一旁的顧客也趕了過來:「估計是中暑了,快送醫院吧。」說完一把背起老人就往一旁的市二院趕。到了醫院經過檢查,果真是中暑了。安頓好一切,小殷想找那位顧客表示感謝,可人已經悄悄離開了,小殷有些遺憾,「一直想送個西瓜給幫忙的那位大哥嘗嘗。」

  地點:安慶西路與廬陽路的交叉口

  天熱一天多賣兩三百斤

  上午8點左右,廬陽區安慶西路與廬陽路的交叉口附近,一個綠色的遮陽篷就搭在路邊,裡面擺放著一大堆西瓜,這是西瓜在市區的臨時銷售點之一。炎炎烈日之下,攤主史大姐早已是汗流浹背。

  今年40歲的史大姐家住三十崗,她和丈夫兩人今年種植了30多畝地西瓜。每天天沒亮,史大姐就會乘著丈夫駕駛的小貨車來到城內賣瓜。史大姐銷售的西瓜有兩個品種,「8424西瓜一塊五一斤,那種普通西瓜是7毛。」史大姐說,她從5月份開始在這裡賣瓜,8424剛上市能賣到3塊錢一斤,西瓜大批量上市後,價格便一路走低。前段時間,天氣一直比較涼快,加上經常下雨,8424西瓜最低價格跌到了1塊錢一斤,普通西瓜更是連5毛一斤都賣不動。「這兩天,天氣熱了,西瓜價格漲了些,更加好賣,一天能多賣兩三百斤。」

  地點:敬亭山路大地家園小區門口

  熱天讓楊大爺的瓜好賣了

  上午8點多,瑤海區敬亭山路大地家園小區門口,一對頭髮花白的老人正守著西瓜攤,頭上頂著炎炎烈日。儘管有一些樹蔭,但悶熱的天氣,還是讓兩位老人滿頭大汗。

  「八毛一斤,包甜!」攤主是一對來自肥東的瓜農,楊大爺今年整整60歲了,他和老伴在當地種瓜有十五年,每年夏天,他們都會開著小車,來到合肥賣瓜。老夫妻兩人分工明確,楊大爺負責給客人挑瓜稱瓜,老伴負責收錢找零錢。

  附近居民是這裡的常客。一些熟客連秤也不看就直接付錢。楊大爺卻照例將手指向電子秤顯示屏,同時遮住上方的陽光,希望客戶看清楚,「一共七塊三毛錢,你給七塊吧!」

  楊大爺說:「這幾天,天才真正熱起來,瓜也好賣些了,現在,一天能賣200多塊錢,前段時間,一直下雨,天氣又涼快,五毛錢一斤都沒什麼人買,有時候,一天只能賣五六個瓜,剛剛夠兩個人吃飯的錢。」

  地點:十裡廟菜市場

  曬了自己也不能曬西瓜

  上午8點,十裡廟菜市場熙熙攘攘。一大早,不少瓜農已經佔據了市場的一隅。在一個敞篷的小貨車上,滿滿堆著新鮮的西瓜,瓜農馮大姐正熱情地招呼著前來買瓜的市民。「無籽西瓜九毛一斤,有籽西瓜都是七毛一斤。」

  馮大姐是長豐縣人,平常以務農為主。「我家地裡基本上都種上了西瓜,今年收成還不錯。」馮大姐說,剛開始天氣比較涼,西瓜比較難賣,五六毛錢一斤都沒什麼人買,心都快涼了。

  看著太陽越來越毒辣,馮大姐拿出遮陽棚,將車上的西瓜都擋住,而自己就在太陽下暴曬著。「誰也不喜歡大熱天,我們也不喜歡。為了西瓜好賣一些,心裡還是希望大熱天能夠多一些的,買瓜的人多些!」

  馮大姐介紹,像這樣的大熱天,一天賣瓜總額能達到500至600元。去掉成本什麼的,大概能賺200至300元。(合肥晚報)

相關焦點

  • 小龍蝦成為宵夜主角 餐館一天可賣兩三百斤
    明發商業廣場一位賣小龍蝦的老闆告訴記者,這幾年單單小龍蝦的專賣店,在明發商業廣場已增加到了三四十家,每到夜宵時段,這裡幾乎變成了「小龍蝦一條街」。  「現在,廈門的小龍蝦店已經不局限在明發商業廣場附近了,街邊的餐飲店賣小龍蝦的也多了起來,其他菜系的餐飲店也有人特地推出小龍蝦。」上述店老闆說。
  • 開封瓜農鄭州街頭排長隊賣瓜:在開封只能賣2毛!來這兒還能賣個6、7毛
    老李告訴河南商報記者,8月2日,他從老家拉了一車瓜來鄭州賣,兩天半過去,還剩不少。老李開的是一輛小貨車,一次能拉七八千斤西瓜。記者8月4日見到他時,車上還有100多個西瓜。「今年的瓜太難賣了。」老李說,往年一車瓜一天就能賣完,今年得三四天。
  • 孩子們賣「個性」蛋糕,10元一天,每天只賣500塊
    導語:男生賣「個性」蛋糕,10元一天,每天只賣500塊,顧客:天天買!攤主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經營這家蛋糕店不到一年,但他在當地很有名卻,很多人來買他的蛋糕。我想每個人都吃過蛋糕,一般的蛋糕是按斤賣的,一般15元一斤,一斤可以十幾斤,平均來說,一塊蛋糕只有左右,不過,售價10元的蛋糕卻可以說非常貴,很多人認為沒有人會買這個昂貴的蛋糕,但是這個年輕人卻的生意很好,如果你來晚了,你得排隊怎麼辦。
  • 扶貧幹部巧賣「扶貧瓜」
    一條條賣瓜的消息得到朋友圈大量的點讚,許多人還在朋友圈留言預定西瓜。 7月20日,扶貧幹部陳宇順和大慶坪毛坪裡村貧困戶楊斌文一起拉著5000餘斤西瓜來到珠山鎮售賣,不到半個小時,3000餘斤西瓜就賣掉了。"這些西瓜大部分都是被預定走了,大慶坪山裡的西瓜皮薄、籽少、味甜、水分多,又是生態農產品,特別受歡迎。」
  • 茶山隧道有人拉管子賣山泉水 一天能掙兩三百
    近日,平度市村民高先生反映,在茶山隧道南口附近,東閣街道正澗村有人往山上拉水管,將山泉水引到山下,然後出售山泉水,一桶賣2元錢。因為附近村子很多人喜歡使用山泉水,有時一天收入有兩三百元。到底是誰在收錢?收錢賣水是否符合規定?平度市東閣街道辦事處已經介入調查。
  • 新手擺攤,如何一天掙兩三百,一看就明白
    前一期文章,分享了一篇關於我現實中的朋友擺攤三天,掙了2000多的經歷;主要是他擺攤的產品,是我推薦的。然後就有網友朋友私信問我,有沒有適合的擺攤小買賣,一天掙個兩三百就可以了。賣這些產品,一天能掙兩三百的人群;一般是一些擺攤經歷豐富的人,他們知道在什麼位置擺攤,在什麼時候擺攤,了解消費群的心理,知道什麼產品好賣,會介紹產品的賣點,懂得製造營銷氣氛。所以對於新手擺攤賣這些,想一天掙兩三百難度係數很大。新手賣這些東西,真實的情況就是,一天可能就掙個三五十塊,可能擺過幾天就會放棄。
  • 90後小夥請假返鄉替病父賣瓜 收假鈔後毅然撕掉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吉小平實習生劉方元通訊員潘自然文圖 宜陽90後小夥亢友峰7月特意請假,從崑山回到宜陽縣高村鄉老家,替春季剛做完手術的父親賣瓜。一周前的陰雨天讓他家的西瓜三分之一爛在了地裡,為了將搶收回來的7000多斤西瓜儘快賣出,他開著父親的手扶拖拉機來到洛陽市區。
  • 長春第二好吃炸雞店,翅根一天賣200多斤,雞腿賣400多個
    一天能賣出去300多斤炸雞,全都是回頭客。肯德炸雞店地址:長春市世光路與彩雲街交會東行50米家樓下的炸雞店,第二好吃的炸雞店炸雞的種類特別豐富,有雞翅,雞腿,雞肉條,翅根還有滷的,雞腿,雞翅,雞脖子。炸出來的雞外殼酥脆,還保溫,肉嫩多汁。雞翅根一天賣200多斤,雞腿一天能賣400多個,給我香的直迷糊。 經常有人開車幾十公裡來吃他家炸雞店,聽老闆說有一個哥們兒進去了,他媳婦兒還每次都打包一堆炸雞進去看他。有時候外賣送過來,老闆還要親自去送。這麼好吃的炸雞,你吃過了嗎?
  • 除了殼沒啥肉,去年卻賣20元1斤,今年跌到3元,農民:懶得挖
    其實南方冬季可吃的野菜也挺多的,現在有一種野菜就大量上市,它在去年還賣到20多元一斤,今年突然下跌到了3元了,很多的農民懶得去挖了。如果沒有經驗,胡亂去竹林裡挖,一天也未必能挖到一兩個。
  • 父母寄200斤蜂蜜當學費 大學生一學期賣140斤(圖)
    「還有60多斤沒賣完,實在不行只能放在別人寢室或者推遲幾天回家了。」家住巫山的邱家丞是重慶醫科大學法醫學專業的大三學生,父母這個學期沒有給他生活費,而是把家裡自產的200多斤蜂蜜送到學校,讓他自己賣出去掙生活費。不過,寒假在即,剩餘的60多斤蜂蜜讓這個來自農村的「蜂蜜男孩」有點著急。
  • 民警直播幫空巢老瓜農賣瓜 回應:不存在分內分外
    ,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幫助瓜農售賣滯銷瓜,一些市民和網友看到報導後,也驅車前往該村莊現場購買,少則幾十斤,多則幾百斤。  警花視頻直播賣瓜引來各路買家  幫助夏爹爹後,雷勇發現,像他這樣的瓜農還不只一個,村裡11位「空巢老人」種植的近萬斤西瓜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老人們無法將大量西瓜運出去售賣。檀樹嶺村離最近的梁湖大道也有5公裡,村子裡沒有公交,老人只能將幾個瓜裝在籮筐裡,用扁擔挑出去賣,往往一天只能賣這幾個瓜。
  • 高溫當道小個西瓜走紅長沙 燒烤生蠔一天最多能賣5000個
    與往年大個的黑皮西瓜、沙漠瓜熱銷不同,今年的「小個」品種似乎更受青睞。而「越熱越火」的燒烤攤上,生蠔的銷量直線上升,一天最多能賣5000個,十分驚人。 小個西瓜成主角 7月28日傍晚,劉老闆和他的妻子從郴州拉了一車沙漠瓜在福園西路某小區售賣。「下午4點多就過來了,但買的人不多。」
  • 印度大媽花式賣瓜,一小時200斤搶光,旅客見此表示:優秀
    隨著夏天的到來,相信大家已經吃上了清涼又解暑的西瓜了,來看看印度大媽是怎麼花式賣瓜的,一小時兩百多斤西瓜被搶光,連旅客見了都表示:優秀!印度街頭賣瓜攤販特別多,為了給自己帶來生意,各位大媽是如何開掛賣西瓜的。你們看看下面這張圖片。
  • 小鎮夫妻專做「滷水豆腐」,1斤賣2元日賣500斤月入3萬
    在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寨裡河鎮駐地,「武家豆腐」可謂是家喻戶曉,就連縣城的很多人都會驅車20多公裡,專程來買豆腐。圖為一名顧客開車10多裡地專程來買豆腐。「武家豆腐」的主人名叫武永士,今年40歲的他和同歲的妻子李秀玲經營著這個豆腐攤已經有12年了。武永士介紹,他做豆腐的手藝是從母親李子花那裡學的,他母親的手藝是從姥爺、姥姥那裡學的,如今做豆腐可以說是祖傳。圖為李秀玲正在淘洗黃豆。
  • 52歲男子1天炒1000多斤瓜子,只炒不「賣」,看看咋回事
    「不好意思,我這裡的瓜子不賣,您要買瓜子的話,請到街對面去。」日前,一些人來到炒貨攤點,詢問夢師傅炒貨的價格,欲購買炒熟的瓜子、板慄等,然而,卻被夢師傅一個個打發「走」了,炒熟的瓜子、板慄,夢師傅卻不賣,送上門的生意都不做,這是怎麼回事呢?圖為夢師傅在炒瓜子。夢師傅將炒貨裝袋,忙得不可開交。夢師傅現年52歲,老家位於江蘇徐州農村。
  • 水果攤的西瓜總是切開賣,真的是經商有道!
    提要:水果攤的西瓜總是切開賣,真的是經商有道!西瓜是夏天人們的消暑利器,不過買西瓜無論是去路邊攤還是去超市大家都會發現一個共同的現象,商家都喜歡將西瓜切開來售賣,眾多水果當中單論切開之後的保鮮期,西瓜真的不算長,然而偏偏商家還是願意將西瓜切開,即便是賣不掉也寧願切開售賣。如果一個這樣,或許是偶然,但是個個如此恐怕就不是一個偶然或者巧合能夠解釋得了。
  • 農村大叔集市賣「傳統麵包」,1斤8元,現做現賣,1天能賣出300斤
    農村大叔集市賣「傳統麵包」,1斤8元,現做現賣,1天能賣出300斤!中國菜餚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魯、 川、 粵、 閩、 蘇、 浙、湘、 徽等菜系,即被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一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分不開的。
  • 大叔賣「重口味」的它,有人歡喜有人愁,1斤35元,1天能賣100斤
    大叔賣「重口味」的它,有人歡喜有人愁,1斤35元,1天能賣100斤!說到中國美食,那實在是太多了,沒有人將其全部吃過一遍的。每個人的心裡都留有一絲的遺憾,因為總有一些美食是自己想嘗試,而又不敢嘗試的。顧客心滿意足的邊吃邊走,看著就很享受,這樣子的豬大腸售價不便宜,35元錢一斤,大叔一天能賣一百斤呢,厲害了!
  • 農村大哥賣「香蕉蛋糕」,8元1斤,1天賣出幾百斤,靠它一路走紅
    農村大哥賣「香蕉蛋糕」,8元1斤,1天賣出幾百斤,靠它一路走紅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就包括現在一些不起眼的農村,交通不發達,而現在隨著改建。都變成小康之村了,所以說現在的一些農村也是挺方便的。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農村大哥賣「香蕉蛋糕」特色小吃,每天生意非常火爆,8元1斤,一天能賣出幾百斤呢,就靠它一路走紅!前兩天和朋友一起回她老家玩了,發現他們的縣城上有很多的小吃店,就忍不住好奇心東張西望的!作為愛吃的我,怎麼會可能放過當地的美食呢?幸虧讓我一眼就看出來了,在街邊有位農村大哥擺攤賣「香蕉蛋糕」!
  • 大嬸一天賣2000多斤的大蒜,還說不掙錢,原因讓人心酸!
    大蒜可以說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了,在我的印象中,大蒜的價格也不是很便宜,我記得有一年的時候,大蒜的價格高得離譜,好像都將近十塊錢一斤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以前在麵館吃飯的時候,老闆會無限量的提供大蒜,你能吃麵的時候都喜歡配著大蒜吃,覺得特別的有味道,但是那段時間,就算你管老闆要大蒜,老闆也不會給你了,因為大蒜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我媽那段時間炒菜都不用大蒜了,大嬸一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