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大咖|「川劇皇后」沈鐵梅:我不止一次告訴自己不要再拼了

2020-12-14 上遊新聞

大咖檔案

沈鐵梅,1965年生於重慶,當代川劇領軍人物。現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劇協副主席、重慶市文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梨園世家出生,父親沈福存為京劇名旦。1979年考入四川省川劇學校,1985年進入重慶市川劇院,1986年拜師川劇名家競華。分別於1988年、2000年、2011年三度獲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為全國屈指可數的「三度梅」藝術家,被譽為「川劇皇后」。她領銜主演的川劇《金子》囊括了中國戲劇舞臺所有大獎,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的代表作。她是把川劇聲腔帶入西方音樂殿堂的第一人,足跡遍布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英國《金融時報》、美國《紐約時報》等持續關注和高度讚譽。

五一節後的第一天,和風拂面,天清氣爽,陽光處處,倒也並不刺眼,灑在身上平添幾分慵懶,暮春的景象正緩緩作別,山城的夏天就要到了。

重慶渝北照母山鬱鬱蔥蔥,山下的川劇藝術中心建築雍容,氣勢恢宏,平常有演出時,中心廣場總人影攢動,戲迷們從各處趕來過癮,夜深散場還意猶未盡。若是不經意間轉入後院,翠竹掩映之中,又是一片幽靜所在。平日裡,沈鐵梅和她的同事們就在這裡辦公。

約好的採訪時間是下午兩點半,剛走上門前小徑還沒進得院門,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便望見了沈鐵梅的身影。因為疫情小別快半年了,她依然幹練如常,衣裙大方清爽,眼神靈動有光。她非常重視這次採訪,特意花了一上午做新髮型,剪掉了戲曲家喜歡的一頭黛絲,短髮利落有致,愈發凸顯出這位當代川劇領軍人物的颯爽英姿。

沈鐵梅一頭短髮顯得利落有致

「這是疫情向好之後,我們川劇院復工復產以來的第一個重要採訪。」沈鐵梅微笑著,一邊俏皮的詢問記者新髮型好不好看,一邊鄭重的說到,「新髮型新氣象,疫情之後,全國人民都要煥然一新,馬上也要開兩會了,擔子還是很重,我要帶著全新的精神風貌進京。」

她是當代川劇最受關注的名角兒,是全國人大代表,還身兼中國劇協副主席等多個職務,日程一向滿滿當當,做事總是風風火火,「疫情之前,12月31號,我剛結束國家大劇院2020新年戲曲晚會表演。疫情突如其來,耽擱了我們後續十幾場《江姐》等劇目的演出。現在全面復工復產,我們也該忙碌起來了,因為文化最能撫慰人心,我們有這個責任吶。」

「又要開會又要演出,你這樣是不是太拼了?」記者問。

「是很拼,真是很拼!但不拼又不行……」她無奈一笑,「實話說,我都不止一次告訴自己不要再拼了。」

我們在會議室相對而坐,對話就從這裡開始了。

「不想拼,也得拼」

「手眼身法步,昆高胡彈燈。」博採眾家之長的川劇藝術流光溢彩,在300餘年的發展中廣泛傳播,深為川渝滇黔等地群眾喜聞樂見。川劇表演典雅雋永、真實細膩、幽默風趣、生動詼諧,藝術特色鮮明,獨具一格自成審美體系。不過,與京昆越等主要戲曲種類相似,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戲曲土壤瀕臨乾涸,藝術發展受挫。直到新世紀以來,國家層面愈發重視傳統文化建設,大力扶持之下,主要劇種再現生機。具體到川劇的復興,更是與以沈鐵梅為代表的藝術家們的努力密不可分。

沈鐵梅接受記者採訪

「1998年被選為副院長,2001年當選院長,從那時起我每天的弦都崩得緊緊的,除了家就是劇院,除了吃飯睡覺唱戲排戲,就是想路子求發展。」沈鐵梅說。

1998年成為領導時,如同全國絕大多數文藝院團一樣,沈鐵梅面對的重慶川劇院也千瘡百孔,「說硬體場地拿不出手,擠在渝中區金湯街的老川劇團,潮溼陰暗,設施陳舊;說軟體作品沒啥好的,拿不出叫好又叫座的戲。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擺在面前,我向來是不服輸的,爭取上級支持,發動同事們擼起袖子,我也親自到處『化緣』,終於有了這個中心。我很自豪地說,川劇中心在全國院團都是一流的。我們這些年打磨的作品,像《金子》、《李亞仙》、《江姐》等等,也在全國戲曲界享有聲譽,這一點來說,我覺得我很驕傲,問心無愧。」

典型的重慶辣妹子個性,沈鐵梅講話炒豆子般的韻律裡,透著一種不容質疑的自信與霸氣。大概也沒有人能去質疑什麼——論藝術成就,她是全國屈指可數、川劇界首位也是唯一一位「三度梅」;論經營管理,她任院長近20年來,重慶川劇院從瀕死狀態一舉成為全國院團翹楚。近距離面對面,眼前這位被譽為「川劇皇后」的藝術家不用多言,渾身就散發出舞臺霸主一樣的大氣。

「你現在也算功成名就,身體也不算太好,還這樣拼值得嗎?」記者問。她的確身體欠佳,1999年排演《金子》,曾因樂器噪音讓一隻耳朵失聰,多年操勞,她還落下了頭暈的毛病。

「如果不拼可以,我當然願意。」沈鐵梅回答得不假思索,「我也不止一次告訴自己不要拼了,坦白說,我今天功成名就,問心無愧,擔任中國劇協副主席等多個職位,我也當之無愧。我做的事情可能是有的人幾輩子才能實現的,我無愧於戲曲藝術,無愧於家鄉重慶。但冷靜想想,還是覺得團隊大旗不能丟掉,不忍心早早退出,我擔心滑坡啊。」

憂慮來自哪裡?「一是我自己從14歲學川劇,幾十年下來這門藝術已經浸潤在我的血液;二來我一直心懷感恩,一路被選為副院長、院長,我不能讓賞識我的人們丟臉。」沈鐵梅一臉嚴肅,越說越急切,「川劇不弄好的話,我覺得前輩們泉下難以瞑目,所以我會折騰各種事情來做。比如今天我進了排練場,同事就會緊張,如果我沒來,大家就可能開心的早收工,但第二天我一看這不對那不對,又要重排,反而加班到一兩點。在我看來,藝術必須要嚴絲合縫到位。但就算這樣還是會被行家挑毛病,我這臉上無光啊,大家說『你沈鐵梅不能一枝獨秀遮百醜啊』,所以我只能更拼,考慮更周全,儘量提前把問題化解。」

緩了緩,她一聲輕嘆,「說實話,這麼拼也遭嫉恨,但有時看到那些七八歲就來到團裡的孩子們,我又會忘了不好的情緒,愈發感到責任重大,我得帶著他們繼續前行。」

「藝無止境,我的對手是自己」

舞臺上的沈鐵梅

有人說,沈鐵梅是戲曲界幾百年才出一個的奇才。她的聲腔藝術兼收並蓄,繼承創新,以「腔中有人,人活腔中」的聲腔神韻,實現了川劇聲腔的重大突破。她的表演藝術爐火純青,唱做俱佳,技藝精妙。巴蜀鬼才、著名川劇大師魏明倫贊她:「在川劇唱功上她超越了自有旦角以來所有的旦角、超越了前輩、取得了前無古人的成就」。著名劇評家馬也、張關正等甚至斷言,「沈(鐵梅)派」藝術已經開始形成。

舞臺上的沈鐵梅

她也是戲曲界少年成名的「戲曲天才」,父親沈福存是京劇名旦,母親許道美是川劇名角,從小她便在戲曲薰陶下成長。1979年14歲進了戲校,1981年以《貴妃醉酒》在重慶市青少年匯演一炮打響,1984年拿到四川省匯演第一名,1988年摘了「一度梅」……

少年成名的快感讓自己驕傲嗎?「從沒覺得,但自豪是肯定的,我很清楚自己一直沒到達頂峰啊,到現在也沒覺得。」

那「三度梅」之後呢,全國就那麼幾位,您可沒話說了?「那也不能說到了頂峰啊。不是我謙虛,藝無止境、山外有山,每個人包括我,只有不斷學習。我可能站到了戲曲藝術一個高度,上了一個臺階,但那也只代表一個階段我做到最好了,接下來呢?總是要發展的。」

沈鐵梅傳授技藝

「比如我現在更多考慮的是川劇接班人的問題,很頭疼。」沈鐵梅說,「我非常希望有悟性好、聲音好的人才出現。實話說,我們對現在的學生,真的是拿著放大鏡去找優點。我們那代人成長時,如果出頭是要被別人打壓的,現在呢,是我們要培養她她還不肯。我甚至都懷疑我有問題,對學生太溺愛了嗎?不經風雨哪見彩虹?我一直在反思。當然,人才匱乏也是戲曲和川劇藝術共同的問題,要從長計議。但我就是著急啊!」不知不覺,音調又高了。

從1988年一度梅,2000年二度梅,到2011年三度梅,沈鐵梅基本十年就刷新一次成績。如今2020年了,距離三度梅又將迎來十年,可有打算再書寫什麼舞臺奇蹟?

這個問題讓她笑了,想了想,她降低聲音,變得和風細雨,「這個階段,獎項肯定不是我再想追求的東西,可能舞臺奇蹟很難說了。但我一定會去挑戰自己,我更想塑造一些不同類型的人物,刷新我對人物塑造的更多可能性。另外,也想做更多對劇種發展有利的事情,舞臺競技要留給更多年輕人,我要做的是超越自己。」

那麼,您的對手就是自己了?「呵呵,算是吧。」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趙欣 攝影 高科

相關焦點

  • 上遊深閱讀丨90後「川劇小花」首開個人專場,臺上戲痴臺下公益大使
    「手眼身法步,昆高胡彈燈」,川劇博採眾長,流光溢彩,舞臺名優輩出,代有人才。重慶市川劇院當紅「川劇小花」周星雨,舞臺上琢磨技藝,遍嘗人間悲喜,生活中,卻只是個追求簡單、一心從藝的90後美女。「川劇皇后」沈鐵梅說,弟子周星雨身上有種難得的純粹,「做人老實,吃苦耐勞,這樣的好徒弟哪個不想要不想教?」
  • 經典劇目亮新容 川劇《白面虎肖方》衝刺梅花獎
    10月25日,川劇《白面虎肖方》以全新的陣容和風貌在位於兩江新區的重慶川劇藝術中心精彩亮相。這部劇正申報第八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3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張婷婷 攝新版川劇《白面虎肖方》根據川劇傳統戲《打紅臺》和《聊齋志異·庚娘》改編而成,由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擔任藝術總監,中國劇協會員、劇作家曾祥明擔任劇本整理改編,國家一級導演歐陽明擔任導演,經重慶市川劇院
  • 濮存昕當選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 沈鐵梅再次當選副主席
    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副主席沈鐵梅和于魁智(回族)、王勇、尹曉東、馮玉萍(女)、任鳴、李樹建、楊鳳一(女)、陳彥、茅威濤(女)、孟廣祿、柳萍(女)、韓再芬(女)、謝濤(女)等14人當選為副主席。封面新聞記者今天中午12時30分,電話採訪了沈鐵梅。她表示:「再次當選為中國劇協副主席,對我來說是一種責任。今後,我會為川劇的發展而更加努力工作。」
  • 有夢想就了不起:74歲成為「川劇皇后」關門女弟子 帶領業餘愛好者...
    74歲時,傅秀輝拜入時年89歲的「川劇皇后」許倩雲門下,成為關門弟子。但川劇,並不是那麼有「市場」,不喜歡川劇的學員紛紛離去,那一次,整個團,只剩下5個人。但傅秀輝說自己「膽子大」,靠著外出演出交流得來了川劇「譜子」,靠著自己早年會的二胡、板胡等樂理經驗,就敢「敲鑼」排戲。
  • 上遊深閱讀丨重慶妹兒史小諾「遇見大咖」 40而立,也不晚
    已經46歲的史小諾現在的生活是這樣的——忙著出書,忙著和更多的孩子交流,忙著為新一季的《遇見大咖》聯繫「大咖」、拉廣告,忙著做跨界的夢……4月29日,她帶著新書《40而立,也不晚》回到家鄉重慶籤售,也更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初心和出發原點。
  • 重慶著名劇作家隆學義辭世 曾創作《金子》等川劇
    原標題:重慶著名劇作家隆學義辭世 曾創作《金子》等川劇  重慶著名劇作家隆學義辭世   他曾為重慶文學藝術創作帶來全國性榮譽   前日凌晨6時,曾創作了《金子》《鳴鳳》等川劇的重慶市川劇院原文學總監、國家一級編劇、重慶劇協原副主席隆學義因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離開了人世,享年74歲。
  • 《遇見大咖》 20160318
    《遇見大咖》 20160318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在中國的商業大咖裡,劉永好是農村色彩比較濃的一個,每一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出臺以後他都四處受到邀請,解讀文件精神。
  • 遇見非遺與美食,德陽市2020川菜川劇文化周盛大啟幕
    遇見非遺與美食,德陽市2020川菜川劇文化周盛大啟幕 2020-09-29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遇見大咖》王小川:感謝曾經那個特別努力的自己
    近日,搜狗CEO王小川做客《遇見大咖》節目,在與主持人史小諾的對談中,展現出了一個更加真實、生動的王小川。擰在一起的工作與生活節目開始時,王小川剛從倫敦飛回北京。在回公司的路上,興奮的與主持人小諾聊起這兩天在歐洲校友會的所見所聞。能讓王小川像個孩子般興奮的,當然是他最心心念念的AI前沿技術。
  • 八十歲後渴望再寫一部川劇
    在啟動儀式現場,年近八旬的魏明倫滿臉笑容,緩步走至臺上,依舊披著那條標誌性的大紅色圍巾,他從口袋裡掏出一份事先擬好的講稿,鄭重地一字一句念道:「川劇是孕我的胞胎,養我的搖籃,哺我的乳汁,育我的課堂。她與我形影相隨長達半個世紀,結下了千絲萬縷的血緣關係。她對我的陶冶,我受她的影響,寫下來將會是一部沉甸甸的書。」劇作、雜文、碑賦,三箭齊發,為何魏明倫卻只稱川劇為「母親」?
  • 60載川劇人許明恥:我在夏威夷大學教川劇
    近六十年的川劇生涯,他不僅將川劇丑角戲演繹地淋漓盡致,更是將自己無悔的歲月全部獻給了川劇藝術。許明恥去年8月,許明恥受夏威夷大學邀請,擔任該校舞蹈與戲劇系亞洲戲劇專業博士必修課的客座教授。因為他一個人,要扛起川劇教學在夏威夷大學的全部課程,並排練出一個完整的川劇劇目。「聲腔、形體、劇目,三個方面都只有我一個人教,又是在十分陌生的環境,對我來說還是壓力挺大的。」不過,許明恥同時覺得這是對川劇非常重要的機會,可以為川劇在國際戲劇講臺上爭下一席之地。
  • 魏明倫紀念藝術生涯七十周年:八十歲後,我還想再寫一部川劇
    :「川劇是孕我的胞胎,養我的搖籃,哺我的乳汁,育我的課堂。她與我形影相隨長達半個世紀,結下了千絲萬縷的血緣關係。她對我的陶冶,我受她的影響,寫下來將會是一部沉甸甸的書。」魏明倫現場致辭魏明倫用了華麗的文辭來形容自己的「母親」川劇。「當年,她像海綿一樣,吸峨眉的秀色,取劍門的雄姿。借青城一縷幽,偷巫峽三分險。
  • 如何在KTV裡偽裝自己是一名搖滾咖
    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在KTV這樣一個和諧的社交場合,偽裝成為一名搖滾咖是要鄙視誰嗎?NO!為了給大家帶來一點不一樣的音樂,為助推一下現場的氣氛,絕不是為了給自己加點特立獨行的光環,更不是為了迷妹們的星星眼。
  • 川劇電影《笑裡藏刀》成都開機 導演張忠:讓川劇像國寶大熊貓一樣...
    《霸王別姬》的戲中戲,用京劇串起大時代裡各色人物的悲歡離合,為世界電影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現在,也有這樣一部以川劇為靈魂的電影,要開拍了。7月9日,以川劇為故事背景,反映梨園行愛恨情仇的電影《笑裡藏刀》,在成都舉行發布會,宣布影片正式開機拍攝。每經影視(微信ID:meijingyingshi)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了這部電影和它背後的故事。
  • 川劇《詩酒太白》 傳播「四川好聲音」
    其前身為兩所享有盛譽的國家級重點中專——四川省川劇學校和四川省舞蹈學校,辦學歷史始於1953年。學院是國家首批100個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範專業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傳習展示基地,四川省振興川劇人才培養基地,曾培養了大批川劇藝術人才,其中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近二十人,著名校友陳智林、沈鐵梅、田蔓莎等已成為川劇界的領軍人物。
  • 劉強東、張朝陽等加盟《遇見大咖》分享家庭觀
    會上,央視財經頻道總監齊竹泉從四個方面概括了財經頻道的底氣和自信:「專業強、形態多、影響大、服務好」。並表示,央視財經頻道擁有完整而全面的節目布局,匯聚不同類型的節目,能夠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可以為廣告投放提供更多的選擇、更大的空間。央視財經頻道將堅持與合作客戶價值共享、共同發展,進一步對傳統欄目進行改版升級,不斷推出創新節目,為成就企業價值搭建更多傳播平臺和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