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度(上)— 做成像的你不能不了解的真相6

2020-12-17 Photometrics

「你這個手機相機解析度是多少?」

「XPPO,前後2000萬,拍照更清晰!」

「哇,解析度這麼高!」

說到解析度,大家第一個反應是看有多少像素,而且認為像素越多,解析度就越高,圖像質量也越好。這種說法,當我們單純看圖像解析度或者顯示器解析度時,也可以說沒錯。但在討論科研相機的解析度和成像質量時,單看像素個數是不全面的,應該使用更科學的標準來判斷。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聊一聊科研相機的解析度。內容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科研相機的解析度顯微鏡的光學解析度

相機與顯微鏡的解析度匹配C-Mount對解析度的影響

實驗論證

科研相機的解析度

如下圖所示,假設相機晶片尺寸不變,當像素個數越多時,圖像的解析度也越提高。但注意這裡有一個前提,相機晶片尺寸不變。事實上,當像素個數增加時,單個像元的尺寸變小,這才是解析度提高的真正原因。所以更準確地說,是像元尺寸越小,相機解析度越高。

由此我們得到關於解析度的第一個結論:

像元尺寸決定相機解析度。像元尺寸越小,解析度越高。

既然這樣,我們是不是應該總是選擇像元小的相機就好了呢?顯然不是,這裡穿插一點信噪比的討論。以單個像元來看,如果影響信噪比的其他幾個參數如量子效率(QE)、讀出噪聲(read noise)、暗噪聲(dark noise)都不變,像元尺寸越大,單個像元收集到的信號越多,則圖像的信噪比越高。所以,信噪比和解析度是相互制約的兩個參數。提高信噪比要求像元儘量大,提高解析度要求像元儘量小。在選擇相機的時候,如果是極弱光和高速的應用,需要追求極限靈敏度,那麼選擇像元儘量大的相機,譬如Photometrics Prime 95B sCMOS像元11 μm;如果追求解析度,那要選擇像元儘量小的相機,譬如Photometrics Iris15,1500萬像素,像元小至4.25 μm。通常對顯微成像的應用,希望兩者兼顧,我們給出關於解析度的第二個結論:

相機的解析度和顯微鏡的光學解析度需要相匹配,才能獲得高質量的圖像。

現在我們先談談顯微鏡的解析度。

顯微鏡解析度

顯微成像,是樣品上的光信號通過物鏡放大後成像的過程。由於物鏡收集信號的開口尺寸(Objective aperture)是有限的,信號在通過物鏡邊界時會發生衍射。這個現象可以把物鏡的開口近似為一個小孔來說明。

如下圖所示,發生衍射後所成的像,比實際的樣品大。通常XY方向在200-300nm,Z方向在500-800nm。

圖2. 衍射極限點

顯微鏡物鏡所成的像,為中間一個亮點,和一系列環繞它的亮度漸弱的衍射環組成,稱為艾裡斑。物鏡的數值孔徑(NA)越大,中間的亮斑越小。

亮斑的尺寸可以由公式計算:

其中λ是光的波長,NA是物鏡的數值孔徑。

當兩個艾裡斑不斷接近,直到肉眼不可分辨時,艾裡斑中心間隔的距離就是此物鏡的解析度。

圖4. 瑞利判據

物鏡解析度由以下公式定義,稱為瑞利判據(Rayleigh Criterion)

通過以上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出各個物鏡的解析度。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相機的解析度與物鏡的解析度匹配的問題了。那究竟如何做匹配呢?C-Mount又是如何影響解析度的呢?小編先賣個關子,大家一定能從我們解析度下篇中找到答案。

關鍵詞:顯微成像、光學解析度、信噪比、相機的解析度與物鏡的解析度匹配

相關焦點

  • 如影隨形的噪聲(下)——做成像的你不得不了解的真相8
    前兩篇如影隨形的噪聲(上,中) 我們討論了圖像的主要噪聲源。了解噪聲的目的,是為了儘可能提升圖像的信噪比。本期小編就想和大家探討一下,常用的提升信噪比方法的技術原理,並對他們的效果做定量分析。要進行定量分析,要求圖像信噪比至少要大於5:1, 即信號要高於25e- (參考: 做成像的你不能不了解的真相3- 信噪比2)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有什麼辦法可以拯救下面這張圖像吧
  • 相機像素尺寸和成像系統解析度之間,有什麼關係?
    如果有小夥伴希望直接了解實操性結論,可以將文章拉到文末。我們最終回答了兩個問題:· 已有顯微鏡和相機,希望知道當前成像系統的解析度究竟是多少?· 已有顯微鏡,希望知道從成像解析度的角度如何選擇相機?反推回實際物體,則圖像中的一個像素點表示的實際距離為 [1(pixel)]/[6.15(pixel/μm)]=162 nm(其實就是像元尺寸/放大倍數)。根據這個原理,我們可以得出像元尺寸越小,其圖像解析度越高。 那麼要使整個系統達到光學上的極限解析度,我們要如何選擇成像系統使其圖像解析度相匹配呢?這裡還需要藉助上圖中黑白條紋的例子。
  • 兩分鐘測算相機增益(Gain) - 做成像的你不能不了解的真相7
    前幾期真相文章得到了讀者積極的反饋,其中提問最多的就是這個公式:首先,大家覺得這個公式太有用了。以前只能定性地評價圖像質量,現在一下子就能直接算出信噪比,瞬間高大上了許多有木有。不知道 Gain, 那這個公式豈不就成了浮雲啊!別急,本期我們就來披露兩分鐘測算相機增益的秘笈,大家準備好打賞哈!
  • 相機像素尺寸(像元大小)和成像系統解析度之間的關係
    在顯微成像系統中,常常會用解析度來評價其成像能力的好壞。這裡的解析度通常是指光學系統的極限解析度以及成像探測器的圖像解析度。
  • CMOS技術的圖像傳感器,對高性能、高解析度成像的要求有哪些?
    CMOS技術的圖像傳感器,對高性能、高解析度成像的要求有哪些? 對高性能、高解析度成像的需求 如今,成像推動了工業應用的生產力效益,從交通監控、車牌識別,到條形碼掃描、機器人引導、機器視覺等等。儘管每種應用都有其獨特的需求(一些需要高幀速率,另一些需要寬動態範圍、微光靈敏度或某個不同的關鍵參數),一些應用主要需要最高級別的圖像細節,要求開發具有非常高解析度的圖像傳感器。
  • 新型XGS CMOS圖像傳感器增強安森美半導體的高解析度工業成像陣容
    新產品包括XGS 45000、XGS 30000和XGS 20000,為解析度要求高的應用提供高達4500萬像素的成像細節,和在8K視頻模式下達60幀/秒(fps)速率。此外,新的 XGS 5000 的設計,具有低功耗性能和最先進的圖像質量,用於緊湊的29 x 29 mm2相機設計。除XGS 5000之外,安森美半導體的300萬像素和200萬像素的變體版本也已發布生產。
  • 解決當前醫學成像解決方案中攝像頭尺寸和解析度之間的矛盾
    打開APP 解決當前醫學成像解決方案中攝像頭尺寸和解析度之間的矛盾 MEMS 發表於 2020-12-02 10:15:08
  • 防爆熱成像攝像機的用途和選購的要點,這些你都知道嗎
    關於防爆熱成像攝像機,大家可能還不了解除了常規的用途還有什麼用途,在選購時也不知道從哪方面入手。今天布雷爾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防爆熱成像攝像機用途與選購的要點。第一、我們先了解下防爆熱成像攝像機能做什麼?
  • 三維成像顯微鏡可觀察活細胞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特拉維夫6月30日電 (記者毛黎)據當地媒體日前報導,以色列理工大學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顯微鏡,能以超高解析度展現活細胞的三維圖像,有望為生物學研究帶來革命性變化。迄今為止,人們通過對研究樣本逐層掃描,然後用計算機合成三維圖形的方法來了解物體結構。但逐層掃描過程要求被掃描對象必須在整個過程保持靜止,該局限性表明它不可能用於觀察活細胞。而標準光學顯微鏡由於存在透鏡衍射極限,也具有局限性。
  • 關於「小孔成像」的研究
    通常被觀測物體的線度遠遠大於光波波長,若小孔線度滿足遠遠大於光波波長,而且還要遠小於物體的線度,物體表面上各點(物點)發出(或反射出)的光線經過小孔屏後,投射到一個平面承接屏上,平面屏上投射光的分布將體現出物體的輪廓,這就是所謂「小孔成像」。若小孔線度不滿足遠遠大於光波波長,由於光具有波動性,衍射會對小孔成像產生影響,幾何光斑的邊界處不再亮暗分明。
  • 顱神經最全解剖圖譜(系統解剖、CT、MR斷層解剖、高解析度DTI成像)
    A,感興趣區選在神經經和外側膝狀體;B,感興趣區選在外側膝狀體和枕葉;C,高解析度示蹤視覺通路,可以呈現出鼻側視神經,顳側視神經,視交叉,視束,視放射;D,對應的解剖示意圖;E,詳觀視交叉成像,藍色和黃色代表顳側視神經,綠色和紅色代表鼻側視神經;F,詳觀視放射成像;G,對應的解剖示意圖
  • 關於屏幕解析度,你了解多少?
    ,不過目前依然保持1080P為主流選擇,但是2K/4K解析度也有,除了具體的1920×1080這種表述之外,手機上對於解析度還有另外一種代稱,比如FHD或者HD等等,那麼這又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就帶你了解一下手機屏幕解析度的分級制度。
  • 4D成像雷達來了!
    因此超高水平的垂直和水平解析度是很重要的。為了提高解析度以及更準確的接收信息,一些自動駕駛公司研發了4D成像雷達。與攝像頭和雷射雷達相比,4D成像雷達能在任何條件下工作,甚至是霧、暴雨、漆黑及空氣汙染等各種惡劣天氣和環境條件下也能提供最高可靠性的探測。
  • 重新認識解析度
    無論CCD器件還是CMOS(更省電、更高的單元集成度器件),其每一個CCD(或CMOS)成像單元就完成一個pixel的數據採集,那麼設備的成像精度就受制於CCD或CMOS集成精度,也即受制於製造工藝的精度,目前這些設備的解析度的提升
  • AI時代需要怎樣的成像技術?安科迪與陣列成像何以變革數碼時代
    說起智能相機,你首先會想到什麼?是時下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相機,還是能根據所拍攝物體不同而自動調整相應參數的相機?實際上,無論相機再如何「智能」,都不能脫離「相機」的本質。相機的第一要務是要「拍得清」,只有拍攝到足夠多、足夠清晰的畫面,其他功能才能有發展的舞臺。
  • 重新認識解析度!
    無論CCD器件還是CMOS(更省電、更高的單元集成度器件),其每一個CCD(或CMOS)成像單元就完成一個pixel的數據採集,那麼設備的成像精度就受制於CCD或CMOS集成精度,也即受制於製造工藝的精度,目前這些設備的解析度的提升
  • 汽車3D雷達竿頭日上,為什麼又出了4D成像?
    技術發展總是無止境的,一些廠商已開始發布新的汽車4D成像雷達,不過可以量產的產品鳳毛麟角,人們或許會問,4D能做的,現在的3D雷達和攝像頭不是已經能做了?比如坐艙監控感知等應用。殊不知,4D有4D的道理。我們先看看3D雷達和4D雷達有什麼不同,再看看行業對市場發展的預期。
  • 成像光譜偏振技術
    成像偏振儀可獲取目標的成像和偏振信息,但缺少目標的光譜信息。 現有探測與識別手段 ( 成像光譜技術或成像偏振技術 ) 都存在探測盲區。成像光譜儀不能識別相同材質 ( 特徵光譜相同 ) 製作的遠距離目標,如幾十乃至數千公裡外的飛機、飛彈、衛星等。要想獲取遠距離小尺度目標的形狀信息,則光學系統的焦距必須很長,儀器的尺寸、重量都大得不可接受。
  • 計算光譜成像的前沿進展簡介
    在可調階梯成像儀(TEI)中,法布裡-珀羅幹涉儀的成像輸出在一個方向上被稜柵交叉分散,在垂直方向上被階梯狀圖形分散,這就形成了傳感器上同一區域不同光譜窄帶圖像的拼接圖。大約10多年前,高解析度傳感器的出現極大地提升了光譜圖像空間解析度,使快照式光譜成像走進應用成為了可能。
  • 出於好奇而對iPhone 6+ 1920X1080PX解析度的分析
    舉例來說,如果你的顯示器最大解析度是1280x800,Downsampling的功能將會在6400x3600的超高解析度進行渲染,然後通過縮減採樣來輸出1280x800的最終實際畫面。Downsampling的效果雖然好,但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Downsampling的運算相當複雜,而且還不支持所有硬體,這將會限制它的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