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家人身險公司盈利能力排行 最高為平安人壽(97分)

2020-12-13 金融界

56家人身險公司盈利能力排行 最高為平安人壽(97分)

1評論 2017-11-07 08:17:40來源:13個精算師作者:寇業富陳輝張寧 一個送上門的機會!

  今天,我們來看看人身險公司盈利能力排名榜!

  56家人身險公司的盈利能力表現好差別較大,整體來看,比2015年的淨利潤有所減少;中資保險公司仍然優於外資保險公司。

  在盈利能力競爭力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在只有一家外資保險公司中德安聯(排名第九),其餘九家全部是中資保險公司,中資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普遍高於外資保險公司。顯然,中資保險公司在注重規模、份額的同時,經營效益也普遍好於外資保險公司。

  根據定義,人身保險公司的綜合競爭力評價含有盈利能力、資本管理能力、經營能力、風險管理能力和發展潛力五個一級指標。各一級指標下含有數量不等的二級指標。我們基於二級指標,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對各公司一級指標的表現情況進行評價和分析。

  數據預處理後,我們根據56家人身險公司的10個二級指標數據,得到一個56×10數據矩陣;根據主成分分析方法,最後選取5個主成分,其累計解釋率為84.91%,每個主成分都是這10個二級指標的線性組合。 最終得到了2016年財產險公司盈利能力排名情況。

  人身險市場中盈利能力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平安人壽、泰康人壽和前海人壽,在百分制基準下,得分分別為97分、96分和94.6分。

  參評的56家人身險公司中,盈利能力的最高分為平安人壽(97分),最低分為德華安顧(30分),平均得分為76.7分,大於平均分(含平均分)的公司有33家,佔比58.9%。

  其中,90分以上的公司有4家,80-90分之間的有15家,70-80分之間的有26家,60-70分之間的有9家,60分以下的有2家。

  盈利能力排名前十的人身險公司,其二級指標的排名與得分

  平安人壽在盈利能力排名中位列第一,主要是因為其在盈利能力的各項指標得分均處於56家的中上遊水平,且部分指標下表現優異。其各項指標中,總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人均綜合收益、淨利潤四項指標均位於56家公司中的前十名。特別是淨利潤指標得分100分,排名第一,且遠遠高過其餘九家公司(例如,淨利潤指標單項第二名國壽股份,85.9分;單項第四名泰康人壽,55.7分),形成其顯著的核心優勢。此外,其餘5項指標得分排名位於15-30之間,總體上處於中上遊水平。

  從整體上看,這些盈利能力排名前十的公司在總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投資收益率、淨投資收益率、人均綜合收益、淨利潤和綜合收益率等指標上的表現都比較優良,多數進入56家公司的前十名。說明這十家公司的投資能力和經營水平總體上相當不錯。但其中部分指標存在兩極分化現象:如投資收益率、淨投資收益率、人均收益和淨利潤等指標中,多數公司表現優異而少數1-2家公司得分落入後十名。

  中德安聯的投資收益率(第51名,29.0分)和淨投資收益率(第52名,23.2分)、崑崙健康的承保利潤率(第54名,23.5分)、恆大人壽的人均綜合收益(第53名,32.7分)等與其他幾家公司相比有一定差距,但由於這三家公司其他部分指標表現優異,得以立足盈利能力前十。

在投資資產佔總資產比率這一指標上,十家公司的表現總體較差,除國壽股份(第14名,91.1分)和安邦人壽(第22名,87.2分)外,其餘八家公司均處於中下遊水平。在淨利潤增長率指標上,十家公司的表現差別較大,幾乎平均分配於各個區間,其中得分最高的為中德安聯(第1名,100分),最低的為國壽股份(第32名,47.2分)。

  盈利能力下各二級指標排名與得分前十的人身險公司情況

  表2反映了盈利能力的各項指標中,排名前十的人身險公司及其得分情況,從而可以對人身險公司在盈利能力下的整體表現狀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從中可以看出,總資產收益率和投資資產佔總資產比率這兩項指標的前十名得分分別為100-96.1分和100-93.9分,說明各公司儘管有差別,但各個公司在這兩項指標上的差距並不明顯。

  各公司盈利能力差距比較明顯的指標主要是淨投資收益率(從平安健康的100分至弘康人壽的42.1分)、人均綜合收益(從安邦人壽的100分至友邦人壽的42.1分)和淨利潤(從平安人壽的100分至陽光人壽的38.1分)三項指標。因此可以說明這三項指標對於各個公司盈利能力的排名影響較大。

其中,平安健康在淨投資收益率指標、安邦人壽在人均綜合收益指標、平安人壽在淨利潤指標上遙遙領先於其他各家公司。除此之外,人均綜合收益指標得分在第二名至第十名的公司之間差距並不明顯,位於42.1-45.5分之間。

  Ⅰ、盈利能力指標

  盈利能力指標共有十一個二級指標,包括九個比率分析指標和二個規模性指標。

  I-1.總資產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報告期淨利潤÷[(期初總資產+期末總資產)÷2]×100%;

  I-2.淨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平均淨資產×100%;

  I-3.投資收益率:投資收益率=投資收益總額÷平均投資資產×100%;

  I-4.淨投資收益率:

  淨投資收益率=投資收益+其他業務收入÷平均投資資產×100%

  I-5.承保利潤率

  承保利潤率=承保利潤÷(期初保險業務收入+期末保險業務收入)的均值

  I-6 綜合收益率:綜合收益率=(投資收益+交易類公允價值變動+可供出售類公允價值變動-交易費用及稅金+其他綜合收益)/兩年平均投資資產。

  I-7.投資資產佔總資產比率:投資資產佔總資產比率=平均投資資產÷平均總資產×100%;

  I-8. 人均綜合收益:人均綜合收益=綜合收益總額÷公司職工人數;

  I-9.淨利潤

  I-10.淨利潤增長率:淨利潤增長率=(期末淨利潤-期初淨利潤)÷期初淨利潤

關鍵詞閱讀:人身險 盈利能力 排行榜

責任編輯:Robot RF13015

相關焦點

  • 非上市險企淨利潤大排名:24家壽險公司虧近33億元,投資財險公司竟...
    (查閱詳細淨利潤排名表,請直接劃至文末)66家壽險公司以及71家財險公司,在上半年的淨利潤分別為205.09億元、50.74億元,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4.75%、2.78%,整體依然保持盈利,但在全部財產險公司、人身險公司的淨利潤中,佔比相當有限。
  • 2019中國保險公司競爭力報告出爐 君康人壽盈利能力排名第二
    近日,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研究院發布了《2019中國保險公司競爭力評價研究報告》。君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君康人壽」) 在2018年中國人身險公司盈利能力的排名中,以92.3分的成績榮列榜單第二名。  據了解,《中國保險公司競爭力評價研究報告》是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研究院研究、撰寫並出版的年度系列研究成果,該報告已連續發布9年並出版。
  • 2020中國保險年度排行榜公布 工銀安盛人壽榮登外資人身險公司排行...
    工銀安盛人壽憑藉在保費收入、盈利能力、價值內涵等方面的綜合表現,榮登「2020外資人身險公司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第一位。   秉承「高價值成長」戰略,克服新冠疫情的衝擊和影響,工銀安盛人壽在今年的前三季度呈現出了「穩、進、增」三大特點。「穩」,即保費收入穩中有進。在受到疫情不利影響的情況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仍完成保費收入399.08億元。
  • 145家保險公司2017投訴處理考評:中華財險、新華人壽墊底
    哪些公司頻頻被消費者投訴?投訴內容涉及哪些方面?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公布了2017年針對145家保險公司的投訴處理考評情況,其中財產保險公司73家,人身保險公司72家。在這些公司裡,新華人壽15.99分在壽險險企中排名72名墊底,而中華財險以42.77分在財險險企中墊底。 網際網路保險則總體評分較低,眾安在線以48.88分在參評的73家企業中排名69名。
  • 保險行業協會:2019年僅22家人身險公司開展電銷業務 佔比不到3成
    來源:金融界網站3月26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2019年度壽險電話營銷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報告顯示,自2014年以來,經營壽險電銷業務的公司逐年減少,2019年有3家公司逐步退出壽險電銷市場,1家公司加入,截止2019年12月31日,僅有22人身險公司開展壽險電銷業務
  • 2020年一季度壽險公司利潤排行榜:不執行IFRS9的平安人壽淨利潤...
    253家壽險公司 盈利榜13家公司「扭虧為盈」1. 平安壽險盈利增加?從上圖可以看到,平安壽險的淨利潤是增加的,但是,平安集團公布一季度報告的時候說的是下降的。前後說法為何不一樣?投資下行,盈利依舊承壓從上表看大家還會發現,13家公司從虧損轉為盈利,而且盈利靠前的公司,平安、太保、泰康、新華、太平等公司盈利均較上年同期增加。這似乎與資本市場下行,投資端承壓盈利下降不一致?
  • 7家非上市壽險公司6家虧損 國泰人壽償付能力逼近紅線
    僅從首批亮相的19家公司2012年報來看,淨利潤方面,財險公司表現明顯好於壽險公司,12家財險公司僅4家出現虧損,盈利最多的中銀保險實現淨利潤3.85億元,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財險公司的回暖趨勢還有待觀察;而同期亮相的7家壽險公司中,盈利的僅中英人壽一家,公司去年實現淨利潤0.67億元,壽險公司延續了低迷態勢。
  • 平安人壽等三壽險公司半年理賠大數據:單筆最大賠付達1.18億元
    原標題:平安人壽等三壽險公司半年理賠大數據: 單筆最大賠付達1.18億元   近期,平安人壽、新華保險、恆大人壽3家壽險公司陸續在官微等渠道發布了今年上半年的前十大理賠大數據。從理賠額來看,30項理賠案例中,最大的單筆理賠額達1.18億元。
  • 寇業富:2020年中國保險公司盈利能力 平安、中國、泰康排前三
    他指出,在2020年評價中,盈利能力排名前十的保險公司分別是平安、中國、泰康、太平、太保、新華、中郵、華夏、平安、弘康人壽。其中,平安人壽和中國人壽之間的相似性僅僅是0.58,也就是說這兩家公司的盈利模式僅僅只有0.58的相似性。以下為會議實錄:寇業富:感謝各位來賓朋友,下午好,在這兒我向大家匯報的題目是2020年中國保險公司發展評價。
  • 保險公司2019經營評價結果出爐 平安人壽連續五年獲評A類
    日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布2019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從中脫穎而出,再次獲評人身險A類公司,這也是平安人壽自中保協評價工作實施以來,連續第五年獲評「A類」。 根據公告,本次評價內容涵蓋速度規模、效益質量、社會貢獻三個方面,共有159家險企參與評價。
  • 平安證券--保險行業點評:以償付能力為依據 對權益類資產配置差異...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事項:7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對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實施差異化監管,旨在深化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引導保險資金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平安觀點: :n 設置差異化的權益類資產投資監管比例。
  • 12家人身險公司!總經理總精算師齊約談!這回是萬能險利差損風險
    來源:慧保天下8月11日,「慧保天下」獲悉,12家人身險公司總經理和總精算師在當天因為萬能險業務存在利差損等風險隱患被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約談。 這是自2015年「寶萬之爭」以來,萬能險再度引發監管高度重視。
  • 平安人身險板塊大換將,安盛暴雷抹黑香港保險丨保Sir說保
    保Sir說保 ◆國常會點題人身險,要求發展健康險、養老險,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 ◆銀保監會下發《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監管規定(徵求意見稿)》,明確保險中介信息系統準入門檻
  • 平安保險到底如何?看數據!
    妙總小妙的投保心法圖為平安金融中心穹頂每到一個時間節點,保險行業就會公布相關數據,比如說經營數據、理賠報告、風險等級、償付能力、服務評級等多個維度。這些數據都能在銀保監會、保險協會的官網裡找到,但是消費者一般都很少留意到這些數據。
  • 7家壽險6家虧損 國泰人壽償付能力逼近紅線
    同期亮相的7家壽險公司中,盈利的僅中英人壽一家,公司去年實現淨利潤0.67億元,壽險公司延續了低迷態勢。僅從首批亮相的19家公司2012年報來看,淨利潤方面,財險公司表現明顯好於壽險公司,12家財險公司僅4家出現虧損,盈利最多的中銀保險實現淨利潤3.85億元,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財險公司的回暖趨勢還有待觀察;而同期亮相的7家壽險公司中,盈利的僅中英人壽一家,公司去年實現淨利潤0.67億元,壽險公司延續了低迷態勢。
  • 銀保監會通報人身險產品問題,海保人壽、和諧健康等19家險企被點名
    如,和諧健康、人保健康某護理保險,產品為萬能型,護理責任風險保費佔整體保費比例較低。產品條款表述方便,銀保監會指出,一方面,存在條款表述與法律規定不符的問題。如,瑞泰人壽、瑞華健康、中德安聯、國華人壽等公司部分產品條款中關於具有管轄權的法院範圍約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關於地域管轄的規定不符。另一方面則存在條款表述不清晰的現象。
  • 2019年壽險電銷市場規模保費首次下滑:3家險企退出 國華人壽下滑71%
    報告顯示,2019年22家開展壽險電銷業務的人身險公司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75.5億元,較2018年同比下滑17.8%。這也是壽險電銷市場規模保費首次出現下滑。從經營主體來看,自2014年以來,經營壽險電銷業務的公司逐年減少。2019年有3家公司逐步退出壽險電銷市場,1家公司加入。
  • 2020年一季度壽險公司「13精」綜合競爭力排名榜:泰康人壽、新華...
    從上圖可以看到,新華保險一季度末保費增速為34.9%。其中,銀保渠道的保費增速最高為145%,為公司貢獻增速25.8%。具體可以參考,昨日文章《疫情後時代,壽險公司終於逆風翻盤,當月保費增速暴漲!》泰康人壽:盈利能力出色,並列第一①盈利能力超強,千億公司的NO.1從上圖可以看到,雖然泰康人壽的保費增速低於新華保險,但在千億壽險公司中增速也是較快的,而且超越了市場。
  • 平安人壽保險與王一博 二者能擦出怎樣的火花?
    11月26日,平安人壽宣布王一博成為公司首位產品代言人,代言平安人壽人身險系列產品。平安保險和王一博,二者乍一看並沒有什麼關聯,一個是保險行業頭部企業,一個是娛樂圈頂流,然而細細一推敲,又會發現二者的組合十分協調。
  • 14家超市上市企業盈利能力排行:大潤發第三 永輝超市第六
    企業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也稱為企業的資金或資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現為一定時期內企業收益數額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對於經營者來講,通過對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發現經營管理環節出現的問題。對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就是對公司利潤率的深層次分析。本文為盈利能力系列文章之超市篇,共選取14家超市上市企業作為研究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