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主任吳阿姨最近又惹民憤了,她給轄區內的鄒大姐施壓,要求她好好贍養婆婆……
鄒大姐是個四十多歲的女漢子,平時口碑很好,愛恨分明的直爽人。
她這輩子最不能原諒的人是她的婆婆。
據鄒大姐所說,最讓她憎恨婆婆的有幾件事。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1.生死關頭還在算計要花多少錢……
鄒大姐快要臨盆的時候,因為胎兒體型偏大,考慮到鄒大姐自身的條件,骨盆偏小的她,順產可能會有危險,主治醫生就建議她考慮剖腹產。
婆婆這時候站出來表示堅決反對:那麼多女人都能自己生,怎麼輪到你就這麼矯情,多花冤枉錢不說,剖腹產得打麻藥吧?對孩子也不好,我大孫子以後要是腦子不靈光,你付的起這個責任嗎!
早就說讓你沒事多活動活動,哎!你就懶,總躺床上,這下自己遭罪了吧!
鄒大姐30才結婚的,懷孕那年妥妥的高齡產婦,因為懷孕期間有先兆流產的情況,才不得已臥床休養,結果被婆婆馬後炮式的擠兌。
鄒大姐的丈夫都不耐煩母親不停地叨叨剖腹產費用的事了,態度強硬地把母親趕走了。
孩子出生體重8斤6兩!
鄒大姐說,幸虧不是在舊社會,不然攤上這樣的婆婆,她肯定這會都涼了!
2.月子仇不共戴天!
老太太見有了孫子,眉眼都笑成一團了,還是因為錢,她把訂好的月嫂又給攆走了。
把月嫂攆走了,你倒是幫幫兒媳也行啊,結果老太太眼裡只有兒子和孫子,做的飯菜不是加辣椒,就是鹽放多了,幾乎沒有幾個菜是鄒大姐能吃的。
鄒大姐提出抗議後,老太太更絕,熬了一大鍋紅糖小米粥,煮了一盆雞蛋給鄒大姐吃,還振振有詞:這麼多年,坐月子都是這麼吃的!
老太太只管白天哄著孫子睡覺,到了晚上,她睡覺去了,鄒大姐可苦了,孩子睡顛倒了,晚上總鬧,鄒大姐累得神經都衰弱了。
3.在婆婆眼裡,你該去遊街……
鄒大姐看在她是自己丈夫的母親,自己兒子的奶奶份上,還是給婆婆留一份情面的,定期會帶著孩子去看望老人,給她添置點家電或衣服之類的,婆婆當年是最早下崗的那一批人,考慮到她養老金不寬裕,還每個月給她2000塊零花錢。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經過口口相傳,有朋友提醒她長個心眼,她婆婆在外面敗壞她名聲,把她說的就差戴上帽子遊街了……
鄒大姐重視這個事,有心去打聽她婆婆怎麼「宣傳」她的,結果聽了大家的學舌,氣得自己血壓都升高了。
她捫心自問,可是從來沒委屈婆婆啊!
婆婆啊,你做初一,就休怪媳婦做十五了!
鄒大姐覺得,既然她做了那些惹婆婆不高興了,那今後她就什麼都不做了!
有那時間精力,有那閒錢,帶著孩子出去玩玩不好嗎?自己多睡一會不好嗎?
鄒大姐不再登婆婆的門,也不再給婆婆零花錢,這不,不到一個月,老太太就受不了了,她直接要搬到鄒大姐家裡,要求兒子媳婦贍養她!
街道主任吳阿姨又神降臨,說不贍養老人會給孩子起反面教材……結果被鄒大姐趕出去了……
你知道個錘子啊,就摻和!
鄒大姐最後撂下話:如果婆婆堅持跟兒子生活在一起,要麼丈夫搬到婆婆那住,要麼離婚,她這輩子都不會再接受婆婆跟自己生活在一個屋簷下了!
百味世間有話說
這感情是長期積累出來的,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能變成一家人,這是莫大的緣分。
如果實在覺得相處不來,不看僧面看佛面,冷處理也可以,減少摩擦次數,故意搞破壞就不應該了。
在婆媳關係上,其實真正的弱者是婆婆,只是有很多身為婆婆的人沒看清局勢。
媳婦比婆婆年輕那麼多,不管是時間還是精力上,婆婆都處在下風,能幫媳婦的,也就懷孕和孩子幼小時的三四年,但婆婆往後餘生都是要依賴小輩的。
有的人肯定會說,要兒子孝順就可以了,有沒有媳婦沒關係!
敢情中華幾千年的經驗都是假的?
一代代的經驗告訴我們:只依靠兒子一個人是不現實的。
兒子不需要工作了?沒有其他事情了?全天24小時守候在老人身邊嗎?他也不是機器人啊。
兒子可以作為贍養主體,但如果沒有兒媳的輔助,這個兒子很快就要被玩壞了!
腦子不好的婆婆,平時狠狠欺負媳婦,把媳婦得罪個徹底,牛氣一時爽,懊悔火葬場……
一家人和和氣氣的不好嘛?鬧有什麼意思呢?
各位看官們,對婆媳問題有什麼想法呢?真誠等待您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