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坐月子不敢下床走動?剖宮產和順產有明顯區別,注意這幾點

2020-12-22 糖果的媽媽

生產的過程通常讓寶媽筋疲力盡,坐月子對於寶媽來說是恢復身體的關鍵時期,傳統坐月子,會要求寶媽少走動,還有很多寶媽是躺過「月子」的。

執筆:安野風

編輯:安野風

定稿:歐陽比文

寶媽產後下床走動太疼,「躺過」整個月子

文嬌性格比較柔軟,還比較怕疼,生寶寶的時候因為胎位不正,還慶幸自己的剖宮產,不用體驗順產那種撕裂的疼痛。

生完寶寶之後,文嬌就後悔了,麻藥過了,傷口一陣一陣的疼。忍著疼給孩子餵奶就算了,還要被護士催著下床活動、排氣。

剛一下地,就疼的一身汗,眼淚都下來了。後來說什麼都不肯下床活動,醫生每次查房都要叮囑她,有時候想著硬著頭皮下床活動,但剛下床,就疼伴隨著一聲慘叫。

老公和媽媽、婆婆看著心疼,只能無奈的安慰文嬌:「不下床就不下床吧,沒事兒。」

文嬌坐月子過程中,除了出院這種必要的走動,基本上都是「躺過」整個月子的。

坐月子期間,是需要適當的下床走動的。「躺過」月子雖然是傳統中提倡的一種,但不利於產後恢復。

可以想像一下,一個人長期不運動,在床上躺過一個月,肌肉群和身體的免疫力一定會有所下降的。更何況是剛剛生完孩子的寶媽。

醫生會催著產婦下床走動,順產和剖宮產區別在這裡

有利於產後排惡露

分娩之後,寶媽體內還有很多胎盤碎片、胎膜還有宮頸分泌物等,通常是通過惡露的形式一點一點的排出體外的。

一般需要持續3-4周的時間,但根據寶媽體質的不同,周期也不同。

產後及時下床走動,更有利於子宮的修復和惡露的排出,有效減少感染的機率,還會減少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率

順產和剖宮產的區別:

如果寶媽是順產的話,產後6-8小時就可以坐起來,12小時之後就可以下床走動了;

剖宮產媽媽因為刀口的原因,通常是產後24小時可以下床走動。

有利於產後排尿

很大寶媽都覺得生完寶寶之後就「萬事大吉」了。但如果產後不注意的話,可能有很多疾病等著你。

產後儘快排尿,也是用來觀察產婦健康情況的一個標準。

順產和剖宮產的區別:

一般順產媽媽在分娩後4-6小時會排尿;剖宮產媽媽在拔掉尿管後4-6小時,也需要排尿。

如果無法及時排尿的話,很容易引發尿瀦留,還可能導致泌尿系統感染,嚴重的話會出現子宮出血的問題。

減少產後便秘問題

產後便秘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問題,哺乳期的寶媽,會受到分泌激素的影響,減緩腸胃的蠕動,便秘情況時常發生。

產後及時下床活動,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增進食慾,還可以減少便秘的發生。

剖宮產寶媽及時下床走動,可見減少腸粘連的發生。

促進盆底肌恢復

盆底肌是用來託住女性子宮的肌肉,關係到女性子宮的健康。

寶媽順產的時候,寶寶通過產道,很容易出現撕裂盆底肌的情況,也是產後恢復的一項很重要的參考。產後及時下床走都,有助於盆底肌的恢復,還有筋膜緊張度的恢復。

剖宮產的寶媽生產的時候,雖然寶寶出生的時候不會對盆底肌產生傷害,但在孕期中,由於胎寶和子宮的重量過大,向下的壓力會對盆底肌群產生巨大壓力,導致盆底肌受損,所以產後盆底肌的恢復也是同樣重要的。

產後下床活動要注意以下三點:

1)主要活動範圍以床上為主

除了必要的下床活動時間外,寶媽在產後的一周裡要注意活動範圍,主要還是以床上為主,不要做劇烈運動,注意控制活動量。

2)產後第二周不要太辛苦

很多「心急媽媽」,產後在床上躺了到了第二周就已經躺不住了,覺得自己都好了,什麼事兒都能做了。

產後42天,被稱為產褥期,是寶媽子宮自我修復的一個關鍵時期,寶媽這一階段不適合過度勞累,會影響到子宮的恢復。

還是要注意多休息,不要過度勞累,以免出現月子病。

3)產後兩周後可以小幅度運動

產後兩周後,寶媽身體恢復大半,可以適當的下床走動,做一下小幅度運動,來幫助自己的身體在產後更好的恢復。

糖果愛嘮叨

產後寶媽不僅僅要照顧好寶寶,更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只有身體好了,才能看著寶寶一天天的茁壯成長。

糖果互動:你的產後多久下床走動的?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產後幾天可以下床走動 剖腹產後幾天可以下床走動
    剖宮產是剖開腹壁及子宮,將胎兒取出,對子宮和腹部的肌肉組織造成了很大損傷,需要等傷口完全癒合才可以進行恢復運動。在整個產後運動過程中,建議新媽媽在運動置和運動難度方面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要進行過於激烈的運動。
  • 產後子宮恢復好不好,惡露也能看得出來,順產和剖宮產有所區別
    惡露這個詞聽起來就讓人覺得不舒服,但確實孕媽媽產後必須要經歷的階段。新手媽媽不懂,被忽悠洗藥浴導致惡露時間過長小雪的家境很好,跟老公結婚之後很快就有了寶寶,孕期自己也很注意控制體重。寶寶出生的時候六斤四兩,是個健康的男寶寶,小雪是順產自己也很高興。但出了月子發現不對,自己的惡露還沒排完,去醫院檢查,醫生也說有問題,需要止血。
  • 叄旺到家|月子裡可以下床走動嗎?
    順產的女性在產後遭受到的痛苦遠比剖腹產小很多,過幾天身體就恢復差不多了,這時候下床活動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在民間關於坐月子有很多的禁忌,很多人也擔心在坐月子的時候不能夠下床活動。順產坐月子可以下床活動嗎?
  • 剖腹產和順產不一樣,產後第一天很關鍵,做到「4早」更利於恢復
    區別最明顯的應該是傷口方面,順產女性如果運氣好不會留下傷口,如果運氣不好則會撕裂,或者要側切,而剖腹產不同,留下傷口是註定的。 而剖腹產則不同,手術過程中可能並不會感到疼痛,但產後麻藥失效,真正的疼痛就會撲面而來,有不少剖腹產寶媽表示,產後恢復階段,大氣都不敢喘,生怕動作太大扯到傷口。
  • 二胎媽媽:早知剖宮產有「後遺症」,當初真不該選!
    當初選擇順產的媽媽,說自己宮縮疼的忍不了,待產室的床單都拽爛了;剖宮產的媽媽則表示,早知道剖宮產有「後遺症」,當初真不該選! 產後坐月子也比順產遭罪,刀口表皮十多天才恢復好,但每次起床,都感覺拉扯疼,不敢用力。後來去醫院複查,醫生說,剖宮產切開七成層皮膚,裡面還沒恢復好,看起來的紫紅色疤痕,只是表皮恢復後的結果,但傷口周圍的皮膚,都是麻木的,恢復需要一段時間。
  • 順產好還是剖宮產好,這回答也太太太太太全面了!
    一般產後媽媽在哺乳期不小心懷孕,不用擔心有什麼影響。分娩過程中,媽媽的陰道會由於寶寶的擠壓而明顯擴張,彈性也會暫時下降;這是很多媽媽選擇剖宮產的原因,怕產後陰道鬆弛影響夫妻生活。 其實這都有一段修復過程,正常來說三個月左右即可恢復;但是如果個人體質差異,沒有達到理想效果,也可選擇做產後盆底肌康復。
  • 產後刀口鑽心痛?剖宮產坐月子守住四底線,新手媽媽恢復快又好
    但產後坐月子,卻也是更遭罪了。彤宸是婆婆伺候坐月子,老人家本身觀念陳舊,不讓吃蔬菜,不讓吃水果。彤宸有次上廁所排不出來,硬生生用力,結果刀口撐開了一些,疼的她直掉眼淚。後來餵奶一直坐著,每次躺下都會覺得傷口隱隱作痛,越這樣越不敢動彈。別人坐月子30天就完了,彤宸坐了足足兩個月,刀口還是沒恢復好。現在孩子兩歲了,每次陰天下雨,腹部的傷口都會隱隱作痛,又疼又癢,別提多難受了。
  • 產後康復必經之路不行不知,媽媽必知的10個產後問題
    這種宮縮對於媽媽子宮的恢復和減少產後出血都是有利的,所以媽媽要放鬆心態,不要因為怕疼而不敢給寶寶餵奶。 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媽媽在「坐月子」和哺乳期間都要均衡營養,不能只吃雞蛋、肉類等高蛋白食物,蔬菜和水果也都要吃。 4、惡露是什麼? 產後脫落的子宮蛻膜、血液等從陰道排出,稱為「惡露」。惡露有血腥味,但沒有臭味,一般 4~6 周就會排乾淨。
  • 產後不能洗澡洗頭?還不能下床?真正要注意是這幾點
    在過去,很多女性都要幹農活,坐月子是難得休養放鬆的機會。  但這些規矩到了現代,醫療條件非常好、保暖設施也很好的情況下,月子期間洗頭洗澡是沒有問題的。現在產後也不需要做強度較大的活動,反而多躺多坐,嚴重缺乏運動,更不利於產後恢復了。
  • 剖腹產和順產的產婦,坐月子方式有不同,可別弄錯了不然會受罪
    而另一種則是剖腹產,兩種分娩方式各有利弊,區別還是比較大的。而這區別也就導致剖腹產和順產的產婦,坐月子方式有不同,要按照自己的分娩方式去坐月子,不然屬於白折騰,產婦要提前了解這些不同,可別弄錯了,不然會受罪。
  • 為什麼醫生都提倡順產?這些剖宮產「隱患」你絕對不知道
    還在待產的媽媽們一定不知道,在醫院生孩子,順產和剖宮產的費用是不一樣的,剖宮產的費用要比順產高出好幾千,但是在這樣的價錢下,醫生還是會提倡媽媽們去順產,這是為什麼,難道醫院不需要賺錢嗎?其實醫生建議順產主要是有下面這些原因1、手術有風險雖然說剖宮產手術已經很常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手術的風險是很大的,相對於順產而言,剖宮產的手術風險要大出好幾倍。
  • 產科醫生告訴你,科學坐月子,順產和剖腹產這幾點護理區別很大
    生過寶寶之後,媽媽們就迎來了月子期,產後媽媽需要坐月子來讓虛弱的身體恢復元氣。月子坐好了,身體恢復快,原來的一些小的病痛可能都會痊癒,月子坐不好,則會留下後遺症。並且,坐月子期間,順產和剖腹產的媽媽注意事項有所不同,想讓自己身體恢復更快,這幾點媽媽們一定要區分開。
  • 不論選擇順產還是剖宮產,這6件小事都要做好,避免產後遭罪多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分娩的方式,並不像高考試卷上的選擇題,不是你想選哪個,就可以選擇哪個。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給出最合適的建議。不論寶媽最後是選擇了自然順產,還是剖宮產,產後都有一些共同的注意事項。
  • 順產坐月子注意事項 順產坐月子注意事項和禁忌
    順產坐月子注意事項順產的全天三餐三點,少量多餐,食譜沒有標註攝入量,這裡展示的順產月子餐食譜僅供參考。在現實操作過程中,新媽媽只要能根據產後狀況、精神狀況、身體狀況、食慾等情況來自由搭配,保證營養全面就可以了。
  • 夏天生娃最關注的問題,產後多久可以洗澡,要看順產還是剖宮產
    「本文為糖果媽媽獨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寶媽談到坐月子,都覺得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能不提就不提。為什麼坐月子讓寶媽感到這麼痛苦呢?通常是跟我國的傳統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坐月子一般講究產婦不能下床、不能吹風、不能洗澡、不能洗頭、不能出門……不能做的事情太多了,能做的事情太少了,還要照顧剛出生的寶寶。生活方式轉變太大,自己又不能幹乾淨淨的,很多寶媽月子期間都是一個「有味道的媽媽」。
  • 剖宮產後坐月子,注意「四早一晚」原則,促進身體恢復防粘連
    說起來生孩子,想必每位媽媽都深有感觸。"選順產就好了!"我身邊的同事煥煥這樣說道。她是剖宮產媽媽,當時想著切一刀寶寶就出來了,很痛快。但產後恢復上,卻是真的遭了罪。聽著她的經歷,我暗暗為她捏把汗,太不易了。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坐月子注意事項,非常值得看的一篇文章
    坐月子對剛生完孩子的媽媽來說非常重要,寶媽可以在任何時候強大,只是月子一定要坐好,不然後悔的是自己。我是孩子是我自己帶,所以熬夜啥的,出了月子眼睛就不行,有陽光了眼睛都睜不開,還掉淚,後悔。 產後媽媽若想讓自己身體更加健康,則在坐月子時要注意不少的東西,那美媽咪來說下坐月子需要注意些什麼事情呢?
  • 坐月子能下床走動嗎?可適度運動!
    坐月子能下床走動嗎 可適度運動在傳統觀念裡,所謂坐月子就是產後的第一個月的起居都要在床上,不可下床走動,這樣對產婦的身體有利。但隨著社會的變遷,人們開始改變了這種觀念,尤其是職業女性,很多產婦在生產後一周甚至不足一周就開始工作。
  • 順產和剖腹產坐月子大不同,不提前清楚這幾點,受苦的是自己!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面,女人生了孩子是一定要「坐月子」的,雖然在國外很多的國家根本就沒有「坐月子」這一說,但是都是有那么女人生完孩子後,月子期間應該注意些什麼呢?(1)注意運動;一般順產的媽媽,過了兩小時的觀察期之後就能自己稍作運動了。醫院的醫生也鼓勵順產媽媽儘早自己下床走動,促進子宮的收縮,加快身體的恢復。
  • 坐月子和不坐月子有啥區別?看看趙麗穎和穎兒就知道,像是兩代人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中國人一直都有產後「坐月子」的傳統,尤其是老一輩人,對女性「坐月子」特別看重,但現代女性受西方的影響,對傳統的「坐月子」有很大的意見,認為產後真的沒必要,裹成粽子在家「宅」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