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2 14:12 |臨海新聞網
圖片源於網絡
近日,括蒼鎮鄉村隨處可見身著綠色迷彩服的幹部身影:在永安片區,幹部們對背街小巷堆放的雜物進行清理;在愛國片區,幹部們忙著拆除違法建築;在張家渡片區,幹部們為裸露在外的水管封上水泥保護外管。走進鎮區,你會看到沿街商鋪佔道經營、小販隨意擺攤的現象已消失,條條寬敞的街道很潔淨……
記者了解到,隨著臨海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不斷推進,括蒼鎮也持續發力。4月16日,該鎮啟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周行動,組織全體機關幹部、行政執法中隊、派出所、張家渡村全體黨員幹部、保潔人員等200餘人參與集中整治行動,兵分三路,分片包幹,對永安片、張家渡片、愛國片三個工作片進行整治。當前,已完成區域內15個主要路段的村民房前屋後及道路兩側亂堆放、違法建築、佔道經營等現象的整治。該行動受到了村民們的廣泛支持,不少村民自行拆除房前屋後亂搭的棚屋。
「我鎮將小城鎮環境整治工作當做今年的『一號工程』,3月底,我鎮成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指揮部,同時聘請相關顧問團隊,對整治工作進行全程指導。」括蒼鎮常務副鎮長李振華介紹,該鎮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開展了括蒼鎮歷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全域性整治。整治區域劃分為「一帶」「兩路」「三區」,「一帶」是指以環城防洪壩為中心的生態景觀帶,「兩路」是指長安路、括蒼西路兩條鎮區主道路,「三區」是指商貿集聚區、歷史老街區、住宅集中區。整治總投入約1億元,其中,2018年將完成改造項目34個,總投資將達5000萬元以上。
「民俗」是承載千年歷史文化的括蒼鎮的一張金名片。該鎮對於當地的歷史人文資源進行了深度的挖掘與科學的利用規劃,計劃於11月底完成對張家渡老街、民俗文化傳統建築等的修繕與利用,並建設多個文化展示館,系統性地展示當地的鄉土文化,如菜刀製作技藝、民間手工藝、傳統美食、民間非遺等。同時,將剪紙文化融入街景設計中,增加城鎮識別度。
李振華表示,目前,該鎮正全力推進鎮區「上改下」「白改黑」「舊改新」等工程建設。其中,針對主街長安路,計劃投資700萬元用於臨街建築的立面整治與街景提升工作,該項目將於今年8月份完工。下一步,將加速推進整治項目建設、基礎設施供給、城鎮管理水平提升以及文化內涵特質提升等工作,包括四線入地工程、街景立面改造,社會公共停車場、公共廁所、農貿市場、小商品市場、健康步道的建立以及一些主道路路口的綠化和亮化等民生工程。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並非一日之功,我們將思想不松、力度不減,高質量、常態化地推進整治周行動,圍繞『打造浙東南獨具魅力的山水名鎮』的奮鬥目標,全力打好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李振華說。
(據臨海新聞網,原標題《挖掘歷史資源 融入文化元素 括蒼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顯特色》,原作者:盧呈橙,編輯:周迎晨)
15252415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