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顧問雲
「投了97份簡歷,還沒拿到一個offer」,某西北省會城市2020屆畢業生小林深刻感受到了受疫情影響,各公司招聘極速降溫。
「春節前拿完年終獎就離職,不料碰上疫情,談好的公司倒閉了,我已經3個多月沒得到面試機會了」,過完年返回某沿海一線城市的老周同樣一籌莫展。
小林和老周的情況頗具代表性,突如其來的疫情深刻影響著普通人,不少行業的就業機會大幅「縮水」。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後疫情時代,保險行業招聘卻呈現擴容之勢。
01. 保險公司招聘忙
出現在本輪擴招隊伍中的,除了大中小型保險公司,還有保險中介機構。
大型保險集團方面,中國人壽啟動獵鷹計劃招聘大量經營管理人才,同時招聘2161名應屆生;中國平安通過雲招聘開放約2萬個就業崗位;大家保險集團招聘1866人,其中社會招聘1626人,應屆生240人。
值得一提的是,泰康保險集團啟動「抗疫白衣戰士」子女專項招聘活動,為馳援湖北的全國醫護人員家屬提供全國就業和實習崗位近4000個,所有在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家屬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中小型保險公司方面,前海人壽線上招聘百餘人,全面復工的珠江人壽攜多家分公司發布招聘啟事。
中國大地保險通過線上招聘、線上宣講、線上培訓等多種形式進行面試,積極引導務工人員就近就業。截至目前,推動近23萬務工人員順利返崗就業。
在保險中介領域,水滴保險商城啟動人才引進工作,包括壽險規劃師、網銷服務人員、客服人員等幾大類近1000個崗位,面向北京、武漢、成都、濟南、深圳等多個城市招聘。
此外,一些外資保險公司也競相儲備人才,如復星保德信人壽正在向「2020屆管培生」拋出橄欖枝,其中包括營銷企劃類、運營管理類、法務合規類、IT類等崗位;瑞士再保險、漢諾瓦再保險也在招賢納士。
02. 逆勢擴招為哪般?
保險公司在後疫情時代逆勢擴招,令人不禁發問,難道保險業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其實不然。
「疫情使得保險業務成長面臨壓力,壽險業務受到的影響更為明顯,壽險銷售人員收入受到衝擊」,某保險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表示。2020年1-3月,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較2019年同期減少13.6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認為,保險公司業務受影響還要繼續大量招聘,與行業發展規律和企業人才戰略有較大關係。
補齊線下保險代理人隊伍迫在眉睫。
為應對疫情,全國多地限制人員流動,大量線下代理人無法開展傳統的面對面展業,業績受影響,原本無意長期涉足保險行業的部分代理人逐漸脫落。作為行業價值型業務保費的主要來源,個險隊伍人員數量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保險公司保費質量和利潤情況,因此,擴充保險代理人隊伍是「剛需」。
疫情為健康險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也隨之催生了人才儲備的需求。
疫情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健康管理,風險保障意識也隨之提升,並轉化為對健康保障型保險產品的迫切需求。2020年一季度,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明顯降低,但健康險保費卻逆勢大增。局勢的變化促使保險公司迅速調整人員配置,圍繞健康險配備的精算、核保核賠、IT人員需求大增。
此外,部分新公司發力儲備人才,同樣為社會提供不少就業機會。
日前,「春暖花開,國聘行動」大家保險專場雲宣講上線。大家保險集團向應屆生和社會人士釋放1866個就業機會,崗位類型覆蓋業務管理、投資、風控、審計、核保核賠、產品運營、信息技術、客戶服務、法務、財務、人力資源與綜合行政等多個領域。相關招聘負責人表示:「本次招聘意在配置核心業務團隊和關鍵崗位人員,公司將用3-5年時間打造經營管理人才隊伍、核心骨幹隊伍、精英銷售人才隊伍、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後備人才隊伍。」
03. 哪種人才被偏愛?
保險機構什麼崗位最缺人?哪些人才最容易獲得青睞?
一線人員缺口較大。波士頓諮詢全球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胡瑩曾表示,在未來,保險前臺做的事情更多了,比如需求分析、銷售等,有一部分原來中臺的職能被轉移到前臺,前臺將是更完整的團隊。
記者在分析大家保險集團1866個招聘崗位後發現,針對保險一線的崗位,如核保、理賠、客服、銷售等崗位共計969個,佔到全部招聘崗位的52%。無論是「以客戶為中心」還是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一線的人才缺口仍然較大。
精算師仍是「香餑餑」,產品精算方向持續招人。2019年中國總精算師論壇上相關數據顯示,在國內185家保險公司中,有65家公司急缺總精算師,佔比超35%。
精算師屬於保險公司核心崗位,被看作是為保險產品賦予「靈魂」的人,主要負責保險產品的開發設計,評估和定價等。
隨著科技與保險深度融合,金融科技類崗位成為新的需求增長點。
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將科技視為保險業務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微信、短視頻、直播等網際網路平臺營銷已是保險營銷的大勢,此次疫情更是倒逼險企加速線上化轉型。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估計,中國有16%的崗位受到自動化的威脅;波士頓諮詢公司預計,中國金融業預計23%的崗位將受到AI的影響。普華永道報告則指出,由於人工智慧和相關技術的應用,到2030年中國GDP增速有望達到26%,而全球的平均增長為14%。
科技化、智能化、數位化對保險行業的發展邏輯產生影響,並對保險企業的崗位設置產生影響。
以中國人壽研發中心為例,該中心主要負責提供中國人壽經營管理所需的科技產品研發服務;近日落成的大童領鷹人才孵化中心,所面向的人才類型描述中就包括「科技感」;在大家保險集團的招聘中,包括數據分析、軟體開發、應用運維、系統管理等在內的金融科技類崗位多達200餘個。
財富管理時代,銷售隊伍分級,既需要高素質專業人才,也青睞具有綜合能力的人才。
近期,銀保監會發布通知規範保險代理人隊伍,推動行業建立銷售能力分級體系,一系列規定為保險銷售從業人員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了指引。「銷售能力資質高的銷售人員多授權」,意味著高資質銷售人員在取得監管機構的資格許可後,可以將銷售領域拓展到其他類別的金融產品,而不僅僅是保險產品。這實際上是為高素質保險營銷人員向金融理財師、金融規劃師等專業綜合金融銷售人員轉型敞開了大門。
泰康保險集團副總裁兼泰康人壽常務副總裁黃新平近日接受《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泰康人壽持續推動自主經營及健康財富規劃師隊伍建設,推動代理人隊伍轉型升級,建立隊伍分層經營體系。
健康財富規劃師(HWP)區別於傳統壽險代理人,是專業化服務於高淨值人群全生命周期、全財富周期,提供一站式養老、健康、財富管理、終極關懷解決方案的專家。2020年1月,健康財富規劃師職業正式獲批國家職業資質。
大家保險集團總經理徐敬惠表示,保險公司構建贏取未來的能力體系,離不開五個決定未來增長的底層要素,其中,人才是核心,資本是保障,供給側改革是前提,商業模式升級是關鍵,數據和科技是支撐。
這句話既啟示保險公司明確戰略定位、重視人才吸納,又啟發有意從事保險業的人才,找準未來發展方向,並培養相關素質能力,這樣才可以「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來源 | 中國銀行保險報
作者 | 於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