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沒有競爭力?保險公司流行市場化招聘搶奪人才

2020-12-23 環京津新聞網

原標題:轉型壓力?薪酬沒有競爭力?保險公司流行市場化招聘搶奪人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保險公司市場化招聘中高層幹部似乎正在成為趨勢。

6月28日,太保壽險發布公開招聘多個崗位信息,包括太保壽險總公司個險營銷、客戶經營、銷售培訓、產品開發及網際網路科技類等多個部門級管理崗位,分公司班子崗位等。

6月29日,中國太平發布所屬機構高管公開招聘啟事,包括中國太平部分海外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太平金控副總經理、太平金服助理總經理(業務總監)等崗位。

此外,還有多家保險公司通過市場化方式公開招聘高管。

面臨轉型壓力

北京工商大學保險專業副主任宋佔軍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在保險市場不斷發展、保險公司競爭格局日益分化的背景下,保險公司之間人員尤其是中高級管理人才流動是比較頻繁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保險市場快速發展的態勢和保險公司人員流動與上升通道比較順暢。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諮詢合伙人周瑾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主要還是保險行業面臨轉型的壓力,傳統模式感覺出現瓶頸,大的網際網路流量平臺覬覦保險這塊蛋糕,外資也踴躍進來,都會搶奪人才,大型保險公司也有危機感,所以希望改革薪酬考核體系,引入人才,激活能力,創新求變。

宋佔軍指出,儘管市場上看到很多保險公司進行外部招聘,但從各家保險公司來看,都是堅持「外腦」+內部造血的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思路。適當引入境(海)外或同業乃至跨業的管理人員,對於保險公司適應數位化經營和綜合金融時代的市場競爭大有裨益。

薪酬不具競爭力

某保險公司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一些中小、新興保險公司分支機構招負責人很難,不是經驗不足,就是資源不足。

一位保險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坦言,目前,一些傳統保險公司經營效率下降,薪酬留不住有能力、有抱負的中高層人才,所以通過人力資源改革,市場化招聘高管來吸引和留住人才。

另一位保險公司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薪酬結構看,銀行、證券、信託機構員工固定工資和浮動工資比例相對合理,浮動工資即獎金佔有較大分量,保險機構驅動保費增長的核心力量是體外代理人和銀行渠道,內部員工主要以業務支持為主,因此薪酬構成中相對以固定工資為主,與績效直接掛鈎的浮動工資比例不高,這些年雖然與已經逐步改善,但不及其他金融同業。

該人士建議,目前,保險公司專業化運營要求提升,應該儘快通過制定合理的薪酬體系和激勵機制,加快人才培養與引進速度,實現既能引進來,也要留得住。

保險人才外溢

保險業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其他行業人才加入。例如,2019年,銀保監會批覆陳林擔任太保資產總經理。陳林曾任聯合證券計劃財務部總經理助理、資產管理部負責人,寶鋼集團財務公司資金業務部副經理、資金運用部負責人,華寶證券總裁、董事長等職務。

與此同時,保險業人才外溢效應也越發明顯。與保險協同性較強的醫療、健康和養老領域頻拋出橄欖枝,還有機構表示,要借力行業整合的窗口,吸引更多保險業人才加入。

此前不久,友邦保險集團區域原執行長蔡強(John Cai)將加盟微醫,出任微醫集團董事會副主席兼CFO。

某保險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保險業還要改善自身形象,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作者:李致鴻 編輯:李伊琳)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相關焦點

  • 保險公司招人忙 五大上市險企披露薪酬待遇 2019年誰家漲最多?
    在今年相對冷清的人才招聘市場,保險公司似乎成了一個例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大家保險最近發出2020年集中社招啟示,總計招聘1600餘人,工作地點覆蓋全國大部分省份。上市險企中的中國平安更是積極搶奪人才的一大代表,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中國平安發布的招聘信息就有幾千條之多,涉及多家子公司的不同崗位,涵蓋500多座城市。
  • 多地國企選聘職業經理人 提供市場化薪酬待遇
    隨著國企小跑進入公司制時代,開展市場化選聘的企業數量在增加,崗位份量、企業層級也在不斷提高,同時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呈現出崗位層次高、人員年輕化、身份市場化等新特點。近期山西、河北、四川等多省省屬國企掛出招聘職業經理人公告,落地職業經理人的市場化選聘。發布公告的企業中,不少選擇了將市場化薪酬作為崗位亮點,吸引優秀管理人才。
  • 人均薪酬160萬,站在金融鄙視鏈頂端的公司是它......
    其他業務條線的副總裁,如屬於市場化招聘,不納入市管幹部序列,則不受國有金融機構限薪的影響。綜上,民營金融機構的董事長往往不是單純的職業經理人;國有金融機構的董事長和總裁則大多面臨限薪的天花板,所以,往往是市場化招聘的其他高管,才能夠拿到公司的最高薪酬。
  • 金融民工薪酬指南
    最後看國泰君安、海通證券、東方證券、中國太保,四家企業均是上海市屬國企,董事長和總經理需要通過市委組織部任命,薪酬納入上海市管幹部的考評體系,上有封頂。 其他業務條線的副總裁,如屬於市場化招聘,不納入市管幹部序列,則不受國有金融機構限薪的影響。
  • 2017之江實驗室招聘:學歷專業+工資薪酬福利一覽
    「到2022年,我們要招聘2000名高層次人才,希望一半以上是從海外留學歸來的。」之江實驗室副主任袁繼新說。  作為一家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學、阿里巴巴三方支持的科研機構,研究的還是目前最火的網絡信息和人工智慧,之江實驗室有著足夠的實力和底氣吸引人才。
  • 南方電網公司所屬鼎和保險公司經理層崗位職業經理人公開招聘公告
    為發揮好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導性作用,公司黨組堅持以市場化改革為方向,建立了「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的職業經理人管理機制,實行「業績與薪酬雙對標」,實現「市場來市場去」,著力激發經理層幹事創業活力。 鼎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和保險公司」)為南方電網公司二級子公司。
  • 【招聘快訊】中國電信新疆公司2021年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
    中國電信是特大型國有通信企業,資產規模超過9000億元,位列2020年度《財富》雜誌全球500強158位,是中央直管的53家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之一,連續多次被權威機構評選為亞洲最受尊崇企業、亞洲最佳管理公司等。2012年以來,中國電信已連續8年獲得國務院國資委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稱號。
  • 智聯招聘:網際網路、IT行業競爭大 全國平均薪酬繼續攀升
    智聯招聘持續監測全國38個主要城市的職場競爭態勢,根據平臺大數據,結合在線企業招聘需求及求職者投遞簡歷情況,分析得出《2019年冬季中國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希望這一解讀能夠持續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職場競爭和薪酬變化相關的資訊,在未來的招聘和求職活動中提供參考。
  • 人力,行政,助理類薪酬指南
    招聘趨勢新的一年,整體經濟逐漸回暖,除去新興行業,大型製造業等逐漸恢復人力資源人才儲備計劃
  • 報告顯示,人工智慧、數位化轉型、醫療健康人才招聘需求旺盛
    RGF國際招聘大中華區負責人陳日明(David Chan)表示,「具備熱門技能的人才在求職時也很注重薪酬漲幅以外的因素,比如企業是否具備充沛的資金、強大的風險管理能力,以及具有遠見的可持續商業模式,因為這樣的企業才能抵禦將來未知的衝擊。」
  • 薪酬最高80萬!鄭州高新區管委會公開選聘34位高級人才(附崗位及...
    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面向全國公開選聘34位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至高新區管委會市場化機構,涉及園區主任、國資運營總經理、總經濟師、總金融師崗22個職位。此次招聘崗位薪資範圍在30萬~80萬元,報名時間從6月1日到6月15日。
  • 不降薪、不裁員 保險公司招聘人數不降反增
    疫情期間,仍阻擋不了保險公司開啟社會招聘、校園招聘的步伐。 「雖然疫情對保險公司業務產生了一定影響,但不少保險公司都從長遠發展、社會責任等方面出發,通過線上招聘等方式吸引和儲備優秀的專業人才,並給予代理人更大力度的補貼,避免隊伍流失。」某保險公司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 中石化銷售首引職業經理人 薪酬與市場接軌
    在牽手多家合作夥伴後,中石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簡稱「混改」)主體銷售公司又開始向內部管理結構動刀。昨日,中石化銷售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非油業務職業經理人,招聘範圍包括便利店、O2O、金融、廣告、汽車服務、環保產品六大新業務領域共9名職業經理人。按照中石化的說法,這是銷售公司首次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
  • 薪酬設計很簡單,再大的公司,薪酬設計也就這3個步驟
    這也就是薪酬管理常說的「崗位稱重」,越「重」的崗位薪酬越多。要能現實崗位稱重,首先就需要有系統的崗位體系。當你連內部崗位都沒有區分、崗位混亂則完全無法去評價崗位價值,無法稱重。所以第一步是進行崗位體系的梳理。崗位體系梳理最終要形成標準化崗位、崗位說明書。
  • 國有企業職業經理人薪酬制度的思考
    李克強指出,「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開展落實企業董事會職權、市場化選聘經營者、職業經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等試點。深化企業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與市場化選任方式相適應的高層次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者薪酬制度,對市場化選聘的職業經理人實行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可以採取多種方式探索和完善中長期激勵機制。」
  • 五大部門急招市場化人才!
    可以肯定的是,走市場化發展之路、強化市場化用人機制已成其既定的方向。因此,在市場上公開頻繁選才成為長江財險的一項重要工作。繼10月底發布招聘信息後,12月11日長江財險再次發布急招信息,五大部門同步發出offer邀約函。我們一起來看看。
  • 原華為全球高端招聘總監:高管薪酬談判怎麼做?
    圍繞如何做好薪酬談判,確保招聘最後一關的順利閉環,呂老師從以下三個維度為我們做了闡述:什麼樣的人才隊伍可以取得持續的商業成功?為什麼說人才合適比優秀更重要?給不起錢怎麼辦?如何設計成本可承受,內部相對公平,外部有競爭力的薪酬方案?如何談錢不傷感情?薪酬談判是一場全方位吸引目標人才的「宮心計「。
  • 保險精算師行業大起底:薪資競爭力強、人才供給不足
    近年來,隨著保險市場的發展,保險學專業越發受到關注,其中最受尊重的群體之一——精算師,成為不少年輕人心中為之奮鬥的目標。據銀保監會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全國共有精算師3872人,其中就職於保險公司的精算師人數3282人,佔比85.4%。
  • 華為的薪酬管理思想
    其中,人力資源管理費用預算的編制與執行就涉及薪酬管理。HR需要在進行公司整體人力資源規劃時做出薪酬預算。招聘與配置包括需求分析、工作分析和勝任力分析、招聘流程和策略、招聘渠道分析與選擇、招聘實施等。在招聘時需要與崗位候選人進行薪酬談判,確定薪酬。另外,招聘還涉及招聘費用。
  • 華夏人壽保險被質疑變相減員
    前景行業被看好的保險機構為何祭出此招?減員是保險行業的個案還是趨勢?  華夏保險:  此舉出於控制成本  前述通知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公司經營利潤壓力增加,成本管控難度加大,為優化幹部隊伍結構,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公司鼓勵B類及以上幹部(尤其是年滿45周歲以上的),經批准可選擇停薪留職自行創業,期限不超過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