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壽保險被質疑變相減員

2020-12-15 大洋網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曉麗

  4月20日,華夏人壽內部下發的《關於鼓勵管理幹部停薪留職自行創業的通知》,通知坦言此舉是為了控制成本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但是此舉被質疑是變相減員而引發各種猜測。前景行業被看好的保險機構為何祭出此招?減員是保險行業的個案還是趨勢?

  華夏保險:

  此舉出於控制成本

  前述通知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公司經營利潤壓力增加,成本管控難度加大,為優化幹部隊伍結構,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公司鼓勵B類及以上幹部(尤其是年滿45周歲以上的),經批准可選擇停薪留職自行創業,期限不超過三年。

  通知指出,停薪留職後,根據職務年限,公司支持三到六個月標準工資,作為自行創業基金和期間生活保障。停薪留職期間,社保由公司代繳,不再享受公司其他福利項目。基礎標準為三個月標準工資,任B類及以上職務每滿兩年增加一個月工資,最多不超過六個月,原則上逐月發放,特殊情況經特批可一次性發放。

  停薪留職期間,人事關係轉至華夏保險公司組織人事部,統歸人才儲備管理,日常事務由工會部門安排和服務。停薪留職人員所涉及人力成本由華夏保險人力成本儲備負擔,不額外追加預算。

  對於此事,華夏保險內部人士向廣州日報記者證實,公司確實發了上述通知。該人士同時表示,發布這一通知主要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尊重部分同仁自主創業的決定。疫情期間,大家都有很多思考,有人認為當前是最恐慌其實也是最有機會的時刻,提出公司給予停薪留職政策出去創業,經研究,公司給予政策通道,並給予一定經濟支持。

  二是直面市場競爭和人才挖角。由於公司這些年經營發展的經驗價值,大量幹部面臨高薪高職挖角,有人「朝秦暮楚」客觀存在,最終損失的還在公司,不如站在員工角度上支持他們成長進步,如果事業不順可以倦鳥歸巢,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三是支持各單位自主經營、化解壓力、提升效率。近年來公司施行市場化改革,化小經營單元,成本自擔、自主經營。總部各部門、分公司內部各單位的薪酬總量都是固變分離計算提取。在此形勢下,各單位也希望有適合的政策來疏導部分成本壓力,提質增效,揚棄向前。

  去年淨利潤同比降逾七成

  早在2019年1月,華夏保險內部就曾發文減編減員控制薪酬,總公司編制核減21個。而此次祭出停薪留職鼓勵創業的舉措,有業內人士坦言,雖然比直接減員更顯人性化,但其實也是變相裁員,是此前減員增效思路的延續。前述人士猜測,華夏保險此舉或與業績不佳有關。

  記者查閱到,華夏保險發布的2019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19年華夏保險累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827.95億元,同比增長15.49%;累計實現淨利潤7.16億元,同比下降77.16%。

  不過,放眼全國保險行業,華夏的做法只是個案。記者了解到,當前,保險外勤增員正如火如荼,即便是內勤,很多公司也都在進行擴招。

  近期,多家保險機構在招聘網站上對外發布的招聘職位明顯增多,尤其是大規模的招聘計劃引發市場關注。據統計,今年2月以來,已有超過140家保險公司對外發布各個業務條線的崗位招聘信息。一些頭部保險機構一改往年收縮編制的策略,招聘崗位和人數都比前幾年大幅增加。

  大型上市險企高速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國內幾家大型上市公司無一例外均實現了淨利潤的高速增長。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1494億元、583億元、277億元、146億元和22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9.1%、411.5%、54.0%、83.8%、66.6%。

相關焦點

  • 華夏人壽鼓勵幹部停薪留職創業:壓力增加 變相裁員?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華夏人壽鼓勵幹部停薪留職創業:2020年經營利潤壓力增加 或為變相裁員?中國網財經4月21日(記者 郭偉瑩) 今日,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人壽」)登上保險業「熱搜榜」,原因在於華夏人壽內部鼓勵幹部停薪留職創業的一紙發文。
  • 華夏人壽鼓勵幹部停薪留職創業:2020年經營利潤壓力增加 或為變相...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4月21日(記者 郭偉瑩) 今日,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人壽」)登上保險業「熱搜榜」,原因在於華夏人壽內部鼓勵幹部停薪留職創業的一紙發文。關於華夏人壽鼓勵幹部停薪留職創業,華夏人壽做了統一回復如下:一是尊重部分同仁自主創業的決定。疫情期間,大家都有很多思考,有人認為當前是最恐慌其實也是最有機會的時刻,提出公司給予停薪留職政策出去創業,經研究,公司給予政策通道,並給予一定經濟支持。
  • 華夏人壽鼓勵幹部停薪留職,真鼓勵自主創業還是變相裁員?
    不過,和華夏人壽的減員不同,大型險企們正在紛紛進行火熱的招聘活動。華夏人壽鼓勵幹部停薪留職4月20日,華夏人壽下發一則《鼓勵管理幹部停薪留職自行創業的通知》。儘管華夏人壽羅列了三大理由,但業內爭論仍然不斷。有業內人士質疑這就是打著鼓勵自主創業的幌子變相裁員,「目前疫情下就業環境並不好,現階段有自主創業需求的人相信也不會有很多,華夏人壽列出的相關理由更像是藉口。另外,針對的是45歲以上的幹部,對這些人而言可謂真正的『中年危機』,且他們已經在行業內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流失對公司未必有好處,也不利於公司內部人心穩定。」
  • 鼓勵幹部停薪創業,華夏人壽變相裁員還是人性化選擇?
    原標題:鼓勵B類以上管理停薪留職、自行創業 華夏人壽在打什麼主意?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21日電(魏薇)4月20日,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夏人壽」)的一紙通知在保險圈傳開,引發軒然大波。
  • 華夏人壽再減員?推幹部停薪留職創業,風波不斷的華夏前路幾何?
    1華夏人壽減員瘦身保經營只是保險公司的一個縮影1.上一次減員,還是2019年初其實,這已經是華夏人壽第二次減員瘦身了,上一次是2019年初,華夏人壽宣布減員5%。一是總公司編制核減21個,核減後,部門為單位2月底前減員5%。二是分公司2月底前,減員5%。
  • 華夏人壽鼓勵幹部停薪留職創業:2020年經營壓力增加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華夏人壽鼓勵幹部停薪留職創業:2020年經營利潤壓力增加 或為變相裁員?來源:中國網中國網財經4月21日(記者 郭偉瑩) 今日,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人壽」)登上保險業「熱搜榜」,原因在於華夏人壽內部鼓勵幹部停薪留職創業的一紙發文。
  • 華夏保險鼓勵「停薪留職」引關注
    4月21日,一封華夏保險鼓勵幹部停薪留職自行創業的內部通知引發市場廣泛討論,更有業內人士質疑此舉為「變相裁員」。事實上,對於華夏保險而言,降薪減員已非首次。去年開年,減編減員控制薪酬的通知便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觀察人士表示,鼓勵幹部停薪留職背後,華夏保險還面臨經營承壓,轉型前路未卜等問題。
  • 人保國壽平安等擴招,華夏人壽卻變相裁員?確有人申請停薪留職
    同時,華夏的做法在業內引發廣泛關注,不過放眼全國保險行業,顯然並不具有代表性:且不論外勤增員正如火如荼,即便是內勤,很多公司也都在進行擴招,這其中固然有彰顯企業社會責任的成分,但行業短期發展受挫,長期發展可期也依然是個重要因素。變相裁員抑或順應員工真實需求?
  • 華夏人壽回應變相裁員:管理幹部停薪留職為非強制措施
    財聯社(上海,實習記者 鮑仔權)昨日,華夏人壽下發一則《鼓勵管理幹部停薪留職自行創業的通知》引市場譁然,「變相裁員」的評論不絕於耳。關於該文件,華夏人壽方面回復財聯社記者:「符合要求的管理幹部可以自行選擇是否停薪留職,非強制措施。『選擇停薪留職自行創業,期限不超過三年』是指創業員工三年內若創業失敗,仍可回公司就職。目前,公司已經有個別員工提出了停薪留職自主創業的需求。」
  • 「疾行者」換擋 華夏人壽停薪留職新政背後
    時隔一年之後,華夏人壽再度因為員工政策再次引起關注。4月20日,華夏人壽一則《關於鼓勵管理幹部停薪留職自行創業的通知》不脛而走,隨之而來的是「變相裁員」還是「有溫度舉措」的爭議。在2019年初,華夏人壽引燃市場的,是一則減編減員控制薪酬的通知。悄然間,壽險江湖的座次已然被重寫。
  • 「疾行者」華夏人壽鼓勵幹部停薪留職創業背後
    作為華夏人壽內蒙分公司的一名代理人,王明似乎沒有太在意目前媒體輿論對於公司的關注。時隔一年之後,華夏人壽再度因為員工政策再次引起關注。4月20日,華夏人壽一則《關於鼓勵管理幹部停薪留職自行創業的通知》不脛而走,隨之而來的是「變相裁員」還是「有溫度舉措」的爭議。在2019年初,華夏人壽引燃市場的,是一則減編減員控制薪酬的通知。
  • 鼓勵B類以上管理停薪留職、自行創業 華夏人壽在打什麼主意?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21日電(魏薇)4月20日,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夏人壽」)的一紙通知在保險圈傳開,引發軒然大波。這則通知中「鼓勵B類及以上幹部(尤其是年滿45周歲以上的),經批准可選擇停薪留職自行創業,期限不超過三年。」究竟是中年人的職場危機?還是創業的大好時機?
  • 華夏保險「停薪留職」背後:經營承壓、萬能險再「抬頭」
    全文共3198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疫情之下,2019年剛入圍「世界500強」的華夏保險開啟了一個別樣的「新紀元」。4月21日,一封華夏保險鼓勵幹部停薪留職自行創業的內部通知引發市場廣泛討論,更有業內人士質疑此舉為「變相裁員」。事實上,對於華夏保險而言,降薪減員已非首次。
  • 華夏人壽鼓勵管理層停薪留職創業,2019年淨利潤驟降逾七成
    4月20日,財通社獲悉,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人壽」)內部發文稱,受疫情影響,2020年公司經營利潤壓力增加,成本管控難度加大,為優化幹部隊伍結構,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公司鼓勵B類及以上幹部(尤其是年滿45周歲以上的),經批准可選擇停薪留職自行創業,期限不超過三年。
  • 前腳「停薪留職」,後腳20萬招聘,華夏保險鬧哪般?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宋怡青上周,一份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鼓勵幹部停薪留職創業」的通知(下稱「通知」)傳遍了金融圈。一時業內譁然,質疑撲面而來。這是「鼓勵創業」,還是「變相裁員」?
  • 2020中國保險企業競爭力排行榜公布,華夏人壽位居第四
    10月23日,第十三屆中國保險文化與品牌創新論壇發布「2020中國保險企業競爭力排行榜」,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人壽」)憑藉在產品創新、服務提升及公益行動等方面的綜合表現,位列「2020中資人身險公司綜合競爭力排行榜10強」第四名。
  • 2020中國保險企業競爭力排行榜公布 華夏人壽位居第四
    10月23日,第十三屆中國保險文化與品牌創新論壇發布「2020中國保險企業競爭力排行榜」,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人壽」)憑藉在產品創新、服務提升及公益行動等方面的綜合表現,位列「2020中資人身險公司綜合競爭力排行榜10強」第四名。
  • 去年淨利潤同比大降逾七成,華夏保險鼓勵員工停薪留職創業
    這份網傳截圖顯示,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華夏保險」)內部下發通知稱,公司鼓勵B類及以上幹部(尤其是年滿45周歲以上的),經批准可選擇停薪留職自行創業,期限不超過三年。業內人士告訴鈦媒體,華夏保險B類幹部主要是處室負責人,A類幹部主要是部門負責人。相對而言,華夏保險45周歲以上的更多是A類。
  • 「停薪留職」風波後又大舉招聘,華夏保險背後資本故事一直未完待續
    (圖片來源:華夏保險公眾號)而在4月28日,華夏保險剛發了一則《華夏保險邀您加盟》的公告。據獨角金融統計,其中後線專業崗位(職能類)共計575個,包含73個總公司崗位,502個分公司崗位。(圖片來源:網絡)#華夏保險鼓勵幹部停薪留職自行創業#隨後登上微博熱搜,有網友討論:去年就有過減編減員控制薪酬,這次是不是變相裁員?一線員工是不是更慘?
  • 華夏保險「停薪留職」,淨現金流出百億,貴州首富後悔蛇吞象?
    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輿論評價說「這是變相裁員」,再次將話題引向頗為敏感的「中年危機」上華夏保險,即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也有人說成是「華夏人壽」。不過,該公司官網及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均用的是「華夏保險」。